由一而点 无由始终
——记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一代传人释德扬法师
2020-03-25傅昌尧
文/傅昌尧
初心
公元1967年,河南太康的一个普通军人家庭,一婴儿呱呱坠地。每一个来到人世间的婴儿,第一个“入世”仪式,当然是接受性别检视;父亲史俊岭扫了一眼后,眉头微微一皱:又是个男孩……要知道,这孩子可是他们史家出生的这一辈的第五个男孩。虽然军人史俊岭的眉宇间透露出不无遗憾的表情,但稍纵即逝,很快内心又不免沾沾自喜:这是上苍又特地给他送来的一个“兵”,离战友们戏称的组建一个“加强班”相差不远了。
与千千万万个孩子的诞生一样,这位后来取名“史万峰”的男孩,看起来普普通通,怎么找也找不出天赋异禀的迹象;他出生的前后,既没有像那些传说中的王侯将相诞生时天降白龙、地冒金光,也不见房前屋后树木披彩、鸟兽失声,他史万峰落地的哭声甚至还不如前面四个哥哥出生时哭得响亮。不过,自然界虽没有什么异象,但其时社会上正经历的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呈现在他混沌初开的眼前。现在想来,那场持续十多年的浩劫,不仅给千千万万个家庭造成难以弥补的精神冲击和无法痊愈的创痛,也让史万峰这样根正苗红的军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幼小的心灵蒙上厚厚的阴霾,这阴霾一直挥之不去,以至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
按照史家正常的门第轨迹和传承,史万峰到了成年,一定是和自己的父母、叔叔婶婶、四个哥哥一样,穿上戎装,跨入军营,成为一名当时无上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军人。然而,就在史万峰初中即将毕业,快要到参军年龄时,他却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去做和尚,而且是去少林寺出家当和尚。父母及哥哥们闻听此言,以为耳朵听错了,说你是不是讲胡话。但是,史万峰以与其年纪不相符的坚定语气和沉着口吻说:“没错,我要去少林寺出家当和尚!”
啊!少林
史家上上下下都没料到,平常看似沉默寡言的史万峰的心意竟是无法扭转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刚刚十五岁的孩子,不惜在亲人惊愕、莫名的眼光中去当和尚,而不愿去当更具诱惑、更能光宗耀祖的军人呢?难道又是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男孩子一样,被那部功夫电影给“蛊惑”了?
三十七年后的今天,当笔者也被这个问题所困惑而在少林寺与史万峰(释德扬)促膝交谈时,他反而问我:“当兵的宗旨是什么?”
“保家卫国啊!”我脱口而出。
“可当年,我的父亲,一名忠心耿耿的解放军军官,作为我们这一大家之主,却被社会上的那些人以各种莫名其妙的借口和莫须有的罪名抓去,不停地批斗、游街、辱骂、殴打,而我们家除了我父亲,还有一屋子的军人,却束手无策;他们虽穿着军装,却只能和我一样,无奈地看着我父亲被人折磨……”说到这里,德扬法师竟双目潮湿。
面对这样一位弟子满天下的少林寺和尚,名扬海内外的高僧,谈及过去却眼含泪水,我似乎明白,那段经历给他的人生抉择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释德扬法师幼年生活的村庄位于广阔的豫东平原上,夜里,月亮和星光比煤油猪油灯更亮,邻居老人能讲古,擅西游、水浒。在没有电视的年代,从老人精彩的叙述里,取经的故事,和故事中四位著名的和尚的形象,占据了他的精神世界,在星光月辉下,史万峰和小伙伴们不知听了多少遍,很多时候,种子就在不经意间被播下,若遇福田,便植慧根,缘分好像就是这样。社会风气稍微好转之时,从外出经营归来的同生产队妇人口中第一次听到了少林寺,在见多识广的妇人的讲述中,这孩童听出了妇人对这座寺院的无比崇敬,那一定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样的词儿,在小孩子的心念里,应该是神秘、庄严和遥远。
初登圣域宝殿
史万峰是一个有文化的少年。他读书虽然初中还未毕业,但却从课本之外的生活里了解世界,参悟人生,追逐梦想。他特别向往《西游记》里的大唐高僧师徒们行脚天涯,云游四方,取经成佛的经历,他崇拜《水浒传》里的“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肝义胆,当然,他也更想追随经常在梦中出现的少林寺里的一众武僧,用真正的功夫保家卫国,尤其是捍卫自己的亲人,不容外人任意欺凌。在父亲挨批斗的年月,他,和这与少林有关的梦,一起被姥姥抻开衣襟揣在温暖的怀里……
闹心
在常人看来,十五岁的史万峰决意投奔少林,起初当然是和绝大多数少年一样,仰慕少林功夫,渴望学成之后,或光宗耀祖,或行侠仗义、除暴安良,至少是不被别人欺负。史万峰梦中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场景:当父母被戴上高帽,拉到大街上游行示众,当不断有戴着红袖标的人用皮带、棍棒殴打他们时,家里尽管有五六位军人,却只能远远地无奈含泪旁观,他史万峰突然冲进围观人群,挥舞着各类冷兵器,杀翻施暴者,解救父母,并带着他们遁迹山野,过着亦仙亦侠的世外生活……毫无疑问,类似这种幻想式的梦境,我们每一个少年男儿都有过。而循着这一梦想并付诸实践时,又有多少人能初心不改,一以贯之呢?而他,却一心只想着当和尚。
初现出家相
释德扬父亲戎装照
满门戎装的堂堂军人家庭,怎么能接受一个儿子要遁入空门?在当时,在小地方,莫说是军人干部家庭,就算是普通百姓家,这种事情无异于离经叛道,要被乡邻嚼舌头根子的。
父母家人苦口婆心,百般阻拦。史万峰心意已决,奋力抗争。
互相角力的结果是:史万峰偷逃而去……
释德扬的爸爸
释德扬的妈妈
那天早晨,史万峰母亲起床后烧早饭,经过史万峰的屋子,下意识地瞄了一眼儿子的床铺,发现床上无人,再一看,被窝上好像有张纸条。母亲心里咯噔一下子,连忙走进前,拿起纸条一看,上面是史万峰写的留言,大概内容是:儿万峰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暂时不能尽孝,请原谅云云……母亲发现,史万峰还悄悄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了水,灶屋里也添了一些煤球。这让母亲是既生气又心疼,这老五儿虽然一时糊涂死乞白赖要去练武当和尚,但小小年纪,也知道了安抚父母家人。
释德扬和爸爸妈妈
何福生老师说:“什么这手那手的,只有快速出手才能克敌制胜、占上风。”
因为史万峰曾经和小伙伴儿说过,如果少林寺不收他,他就去五台山,只要是能当和尚的寺院,他就一家一家去拜访,直到成功为止。父母家人一思忖,少林寺是离得最近的寺院,也是史万峰最心仪的地方,于是父母便令老大、老二去少林寺寻找。
史万峰走进莽莽嵩山,来到千年古寺少林时,那种兴奋和满眼的新奇,时至今日,依然让他觉得恍若眼前。然而,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还是外乡人,冒冒失失地就想进少林寺削发为僧,哪儿那么容易?史万峰连少林寺的山门都进不去,他一屁股坐在青石台阶上,一筹莫展。
岁月如歌:释德扬父亲(左)与释德扬的三叔在一起回忆当年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其时,少林寺漫山遍野都是人,而且像他一样的少年特别多。一个个满身尘土,满脸兴奋,各种口音嘈杂喧嚣。有的面黄肌瘦,疲惫不堪;有的神采飞扬,谈笑风生。而大多数像史万峰这样的,似没头苍蝇一样,在寺院内外东逛西走,连找谁、怎么拜师当和尚的头绪也没有。一到晚上,大树下、山坡上、寺院的台阶上,到处躺满了人,有睡到半夜突然号啕大哭,把人们惊得犹如草丛中的兔子,莫名其妙地乱蹿。白天,假如看见一位身着袈裟的僧人走来,大家便一窝蜂围上去,七嘴八舌地提出一些现在想来十分可笑的问题与请求。
一路风餐露宿、独自而来的史万峰,不仅饥肠辘辘,连一个商议的伙伴儿也没有,和陌生人套近乎,要么有的比他还“惨”,要么警惕地躲开。然而,从小倔强且沉默寡言的史万峰,决定自己寻找机会。一天,他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个经常给少林寺送菜的山民,他尾随其后,来到没人的地方,拽着山民的衣服,说:“大爷,我来是想当和尚的,你能不能帮我跟寺里的师父说说情?”说着就给对方下跪。
山民拽起史万峰,上下一打量,便知道是瞒着家人偷偷跑出来的,便苦笑道:“你们这些毛头孩子,真是不给家里父母省心,天下哪有这么简单是事情?如果都像你们这样,少林寺那还叫少林寺吗?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不要让父母担心……你看少林寺这样子,能收下你吗?要是都收下,还不把少林寺给挤崩塌了?”看史万峰一脸坚毅的神情,山民接着说:“要真想来少林寺学武艺当和尚,必须有材料才行。”
史万峰连忙问:“啥材料?”
释德扬父亲100岁时穿上当年的军装依然雄风不减
释德扬众兄弟一起和爸爸妈妈合影
山民说:“要有家长的保证书,还要在你们老家的派出所开证明啥的,反正像你这样啥都没带,就凭一张嘴,呵呵,连寺院门都进不了!”
史万峰闻听傻眼了,心说,来少林寺本来就是偷跑而来,还能指望父母替他写担保书?还让父母去派出所帮他开证明?怎么可能?!
就在史万峰一筹莫展之际,更绝望的事情发生了:那天,他随着乌泱泱的人群,在少溪河边踟蹰徘徊,突然,两双大手从后面揪住了他的脖领子,扭头一看,是自己的大哥二哥!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几乎是象征性地两脚踢腾踢腾,嘴里吼叫几声,便乖乖地投降了……
痴心
回到家里,史万峰虽然没有再提去做和尚,但却一下子像换了一个人,不出门,不说话,不干活儿,甚至一度不肯吃饭。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小万峰在跟他们“闹”。起初,父母家人还每天盯着他,恩威并施地对他进行教育,后来见他油盐不进、木呆傻愣的样子,干脆撂下狠话:“万峰,你想干啥就干啥去吧,我们不管你了,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反正我们家六个儿子,也不缺你一个……”
其实,史万峰心里比谁都清楚,即使家人现在让他去少林寺,如果还像上一次那样两手空空而去,只能是无功而返。他已经打听过了,没有手续(即证明、父母担保书),天下没有一家寺院、武校会收他为徒。他这样与父母僵持的目的,就是要表明决心,并且请父母让步且帮他圆梦。
差不多半个月后的一天,村子里出了件大事:有人在几公里外的河渠里发现一具尸体。得知消息的父母、家人第一时间冲进史万峰的屋子,发现儿子不在,问邻居、小伙伴儿,都说没看见他。弟兄几个吓得骑上自行车,直奔那个事发现场,发现死者是附近村的一个青年,据说是父母反对他跟一个邻村姑娘恋爱,因想不开投河自杀……
释德扬的三位恩师柴宗汉、释素喜、刘土章尊者
小伙伴们和素云师伯
虽然史家人上上下下松了口气,但这事也刺激了他们,心想:假如这小万峰一时想不开,也做下傻事,岂不悔之晚矣!当晚,父母第一次跟史万峰促膝谈心,说,你可以去当和尚,也可以学武功,那毕竟还像一个男子汉,像我们军人家庭的后代,你千万不要做傻事……史万峰大眼睛一眨,眉毛一挑说:“我才不会自杀哩,我的梦想还没实现哩!”
母亲叹了口气:“哎——儿大不由娘……”家人商议后,觉得这样拗下去也不是办法,决定不如痛痛快快地送史万峰去少林寺。“今后的路怎么走,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用心
在父亲的陪同下,带着父亲历经千辛万苦开来的所谓证明材料,史万峰再次来到少林寺,可谓信心满满。然而,少林寺的朱门铁环,依然没能被他的执着叩开。理由是,十几岁的小孩,心智不全,剃度修行只怕是一时冲动,并且习武和出家是两回事。
释德扬与传奇英雄何广位先生
父亲一想,也是。小万峰心心念念的,实际上是出家当和尚,对于他来说,将来究竟是怎样的生活,他根本没有概念。于是,父亲对史万峰说:“咱先学武,把功夫练到家了,人家寺院自然而然就会收你。”
史万峰虽然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但能暂时安顿下来,已经很让他高兴了。
那些年,少林寺周边的武术学校,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房地产般热闹,登封县,嵩山下,圈地,插旗,招收学员,各类武校遍地开花。父亲带着史万峰经过打听、挑选,最后落脚一家口碑不错的武校。管事的叫王长青,登封本地人,他很快就喜欢上了史万峰。
史万峰除了每天按部就班地练武,一闲下来,他便悄悄去少林寺,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触寺院里的僧人,或者向王老师了解寺院里生活状况,僧人的修炼情况。最让史万峰感兴趣的是,王老师偶尔会讲一些少林寺的传说以及和尚们的奇闻轶事,特别是得道高僧那些匪夷所思的修炼故事,简直让史万峰痴迷到着魔的地步。
王长青所在的青少年武术馆学徒无数,性格、经历、操行千奇百怪,但是,他还是第一次发现,史万峰这个精瘦干练的孩子,竟然对和尚如此感兴趣。有时被问烦了,王长青就训斥史万峰,但史万峰却毫不气馁,一有机会就跟王长青央求。一次,王长青家盖房子,缺人手,便让刘和平、史万峰两个学生帮忙干杂活儿。这一去就是两个多月,搬砖头、捡石头、抬水泥、拎泥桶,经常累到走路腿打战。武校里人多事杂,史万峰虽然年纪很小,但一有空,便小大人一样帮助王老师料理杂务。慢慢地,王长青喜欢上了史万峰。一天,王长青把史万峰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万峰,你好好练,毕业了我帮你在这里找个工作;整个嵩山、登封地区很快将成为热门的旅游胜地,机会肯定多,前途广阔。万不得已还可以在我这里当个教练,帮我管理武校也行。今后在这里找个媳妇,成家立业……”
少林寺四大长老和侍者
很早就得到了,对于少林武术专业人士,这个动作你懂得
农禅并重依然是少林家风
史万峰却说:“我来这里,学武练功不是最终目的,我归根结底是要做和尚,王老师,您要是真想帮我,就帮我进少林寺,我要当和尚!”
王长青盯着史万峰的眼睛足足看了十秒钟,回想这孩子一年多来的一言一行和他此时说话的口气与冷静的眼神,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拍了拍史万峰的肩膀,说:“看来,没有什么能把你拒之佛门之外了,我再努努力,跟寺院里的师父们好好说说,还是早早成全你吧……”
于是,在王长青的帮助下,十五岁的史万峰,再次义无反顾地奔向森严神秘的少林寺,去完成他从“史万峰”到“释德扬”的人生涅槃。
佛心
初入少林寺,史万峰只是做个小沙弥,听说,至少得三年之后,才能正式剃度出家成和尚。
然而,更与他当初波涛翻滚的内心激情与期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禅宗祖庭的佛门古刹,少林寺的清规戒律或者说规矩,是既平静又刻板。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做早课,六点吃早饭,七点到八点是自己的时间,然后大家就各司其职了,巡逻的巡逻,守殿堂的守殿堂。
好在史万峰所渴求的“出家少林”目的已经达到,生活的刻板与平静已经无所谓了。
既然已经是少林寺的人了,少林功夫又近在眼前,那就练吧!可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少林二老和侍者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武僧班学员
教诲每在生活中
授受之暇
素喜师父手把手,一招一式必认真
释德扬主持恩师八十大寿庆典
先前,史万峰仅仅用一个半小时,就从电影《少林寺》中,可谓眼睛一眨不眨地目送觉远从乡野毛孩变成武林英雄,尽管他来少林寺之前,父母哥嫂都说:“你不要看别人吃豆腐感觉自己牙齿快,那是电影,电影电影,无踪无影,那是假的……”同时村里一位擅长讲古的老人也告诫他,练到像电影里那些和尚的功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吃苦头的……这些话,史万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他也不是没有“底线”,他的“底线”就是用一裤兜炒黄豆缠着那位同村老人追问:“你不要跟我讲别的,我就问你:少林寺里的和尚到底有没有真功夫,我能不能学会?”那位老人告诉他,少林寺里的武僧不仅有功夫,有的功夫还超过了电影里的那些和尚!
史万峰要的就是这句话。
然而,进寺的第一个月,就让史万峰胸中的万丈激情,遭遇兜头一瓢冷水。除了每天跑跑步、爬爬山,其余时间要么跟着其他人念经、打坐,要么就是干一些扫地、搬煤球、帮斋房打杂的事情。他想,这样下去,要猴年马月才能学得真功夫?于是,他悄悄问一位教他念经的师父,是不是来少林寺练武的都这样,有什么办法尽快学功夫?师父见他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之情,便对他说,入少林寺,可不是只有学武功,功夫之外的一切佛事,都要一一修炼,我看你,现在还没有收心归佛,这样下去将万事皆空。我看你还是先拜一位师父,这样才能系统地修炼,也有人监督指导,少走弯路。
于是,史万峰再次找到王长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老师一想也是,半大的孩子,没有师父悉心教诲,容易懈怠。说:“寺内的素喜禅师德高望重,且喜欢像你这样有些文化的新人,我去引荐引荐,也相信你能承接衣钵,成为他的传人。
创办武僧后备队,至今教课仍快乐。
素喜禅师是少林寺第三十代传人,因经年累月为寺院操劳过度,身体每况愈下,他也一直在物色年轻僧侣,想尽快把少林禅宗家风传承下去。当虎头虎脑、两眼熠熠生辉的史万峰来到眼前时,禅师心头一亮,毅然决定收为弟子,赐法名“释德扬”。
修心
无论他名字叫“史万峰”或“释德扬”,无论他的心智有别常人还是因家世而早熟,但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个少年,是个孩子,是孩子就有与生俱来的天性。
吴彬老师的心态一如当年
释德扬和爸爸接受法国电视二台专访
1995年的少林寺和武僧后备队
寺里生活清苦枯燥是不言而喻的,处处受到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是情理中事。在武校,他可以有许多的自由空间,假日还能去逛逛街,甚至还可以三五个小伙伴儿一起去玩游戏,去录像厅看香港武打电影。可在寺内,昨天、今天、明天日子是一样的,而且还不知何时是头。练武功的环节,本来是最让他期待的,可小德扬万万没想到,练武也是没完没了刻板的模式:压腿、蹲马步、下腰、冲拳……每天就是重复这些动作,而且不断加大强度。想象中的十八般武艺,各种令人闻风丧胆的兵器,连个影子都看不见。平时也不许乱说乱动,稍一不慎,还会受到比他年长的师兄的“教训”。
青灯黄卷,苦日良多。
素喜禅师法像
失落、寂寞和渺茫的未来,突然攫住了释德扬的心,他会暗暗流泪,甚至在没人的地方号啕大哭。夜晚,尽管身心疲累,他却久久难眠,想家,犹如一株慢慢滋生的藤蔓,悄悄地爬上了他的心坎儿。想家里的母亲,水缸有没有被哥嫂们挑满水;想头部和腰腿都受过伤的父亲,会不会像以前那样雨天疼痛难忍……而想家和对亲人的思念,却是比身体上的苦累更加折磨人。这些内心情绪的变化与纠结缠磨,很快就反映在德扬的日常修炼过程中,而这些微妙的变化,当然逃不过师父的眼睛。
在日后的人生旅途上,每当我哼起印度尼西亚民歌《鸽子》,就会想起舒曼,想起了我们在学校烧大茶炉的生活,想起西天大海滩一样的火烧云。想起舒曼离开我们的那个黄昏。
弟子们都知道,素喜禅师平日里待他们和颜悦色,但练功时,却极为严格,毫不含糊。不管是谁,稍有懈怠,轻则训斥责骂,重则棍棒交加。
释德扬与“神拳大龙”——威名远震的蔡龙云先生在一起
少林活化石“风摆柳”
少林与太极杂志社总编辑赵国华为澳大利亚培训班学生结业讲话
那天,德扬练习站马桩,由于夜晚没有睡踏实,白天困倦难忍,在完成动作上不仅不符合要求,而且稍有机会就偷懒耍滑。素喜师父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走近德扬身边,突然扬起棍子就打,并且当着其他徒弟的面,将他一顿训斥……委屈至极的释德扬一气之下,发狠地嘀咕道:“我不练了,我要回家……”
旋即,感觉说了过头话的释德扬下意识地向素喜法师扑通跪下,向师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虽然是不知所云地说了一大通,但也觉一吐为快。然后,只是默默跪着,虽低头无语,却泪湿僧袍。师父了解了小和尚的心事后,缓缓地颤抖着说:“你知道我当初收你为徒,给你取法名德扬的用意吗?德扬这个名字我在心里留存已久,就是为了等待那个合适的人……当初,我第一眼看到你,觉得你就是那个人,那个能把少林武术发扬光大,能把禅宗大义传承下去的人……可你,却因为吃不下苦,经不住寂寞修行,还竟然……想要逃离少林寺,你……辜负了我的期望,也对不起帮你的人……”稍顷,素喜禅师长舒一口气说,“你回寝房好好想想吧,明天早晨再来,如果你执意要走,我不拦你,还给你盘缠路费……”
梁以全老师传授太祖长拳
刘宝山老师传授七星拳
一夜辗转反侧,释德扬如梦初醒,天没亮就来到师父禅房,跪在师父床前:“师父,给我一次悔过的机会吧,我再也不会让您失望!”
素喜禅师面露微笑:“知错能悔,中,看来我少林后继有人了,好、好……”
潜心
打通了心脉,释德扬的修行与武功便一如嵩山山涧的溪水,一路奔腾,真是像极了那句话:“不负如来不负卿……”
在与德扬法师几天的接触中,笔者发现,他的手指异于常人,有些变形。毫无疑问,那是练功的印记。而谈起练功,德扬师父立即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释德扬与陈小旺老师等在一起
出席“王西安杯”开幕式
释德扬和爸爸妈妈、三叔三婶在一起
为解众生缚,行遍天下不知疲
为了练出真功夫,释德扬经常身穿灌满沙子的背心,腿绑沙袋,每天早起跑步来到后山脚下,用绳子绑住双腿,蹦着跳上当年少林初祖达摩面壁十年、修炼成佛的“达摩洞”前,然后再双手抓地,头部朝下,顺着一千多个台阶从洞顶一步步“爬”下山来。有时,他还身背干粮,来到嵩山深处的一个秘密练功场,自我封闭,一练就是半个月。渴了喝口山泉,饿了啃口干馍,困了就在山洞中打个盹儿。每次下山,虽说瘦得变了形,但他的筋骨却愈加坚硬,身板儿日益强壮,武功不断提高。练功中刀来剑去,碰伤失手是常有的事,可他从未因此而影响过练功。有一次他练习站梅花桩,因劳累过度,两眼一黑,从两米多高的桩上摔了下来,下巴摔了一个大口子,送到医院缝了四针才算没有成为同伴儿们戏称的“歪嘴和尚”。一年夏天,他和师弟对练剑法,被师弟一剑刺中右臂,鲜血直流,他简单包扎一下又接着练习,回忆到此,他撸起袈裟袖子,笔者看到其手臂上的伤疤依然十分触目。
禅心天下圆
太阳月亮金字塔前,勒马按掌手卷翻
在被称为“数千年之谜”的巨石阵前
古希腊的神话就这里了,帕特农神庙
吉隆坡地标石油双塔下
列支敦士登,以小见大不可小觑
厄瓜多尔赤道纪念碑,脚踏南北两半球
前弓后蹬杖放松
参加日本世界博览会
释行武法师成功举办“世界联盟功夫论坛·少林八段锦与国民健康”,邀请嵩山少林寺释德扬法师及加拿大各界武林高手共聚一堂。
布鲁诺的生日礼物——“武”传天下
吸引力还是心力的比萨斜塔,自古争论不休
在马克思出生地:特里尔
谈及德扬师父变形的手指,德扬师父的俗家弟子告诉笔者,那是他铁砂掌功夫的见证之一。他说德扬师父的铁砂掌功夫当年达到了伸手可洞墙、挥手能断木的地步。而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劈砖头、掰石块啥的,在德扬师父这里,就是雕虫小技。
几十年的潜心修炼,释德扬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也奠定了他少林寺第三十一代传人的地位。
葡萄牙出海纪念碑下的沉思
释德扬法师获匈牙利外交部部长颁发的和平友谊奖
蔡龙云先生勉励释德扬的题诗
随着对禅武精神的不断探索,释德扬觉得,武功的修炼与传承固然重要,但是,那只是外在的、体魄上的修行,禅武精神的核心是内外兼修。他认为不仅要向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也要开阔视野,感知大自然的精髓。于是,他一边练武参禅,一边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特别是潜心研习书法,他说落笔黑白之间却也墨分五色、笔墨变化,在变化中的积淀,是简单中的深奥。他还学习摄影,用镜头捕捉大自然的本真与美,有些作品甚至达到专业水准。
与苏联最后的元帅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亚佐夫交流
在匈牙利警察总局体验检阅三军仪仗队的感觉
陪同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总裁宗由贵女士在塔林祭奠素喜禅师
站在了乌拉圭国会议长的桌子上
面对十国大使开讲少林文化,玻利维亚外交部部长瓦纳库尼和中国驻玻国大使梁宇在座
英国有很多少林文化爱好者
鉴于释德扬的武术成就与影响力,1992年8月,他被任命为少林寺武僧队队长兼总教练的重任。此时的释德扬除了向寺院的武僧传授武艺,他还担负了对社会上一些慕名前来求教的武术爱好者的指导工作。同时,世界各地慕名来访的各国政要、友好使团的接待、表演工作,也是释德扬的使命之一,率武僧队或弟子在海内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教学与交流活动。
慧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门打开,外来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交流融合。而中华传统武术成为世界各地的关注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少林功夫成了中华传统武术的代名词。面对满大街的“功夫”和“武术”,作为少林的第三十一代传人、少林寺禅宗文化的中生代翘楚,释德扬法师在寺院的支持鼓励下,他把向全世界推广少林武术、禅宗文化的重担扛在了肩上,同时,广纳海内外弟子,尽一己之力,架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或者说少林文化通向世界的桥梁。
天长地久福字碑,揭开人生幸福路
所拍照片被制作成多种图案
九十年代电话磁卡12张中的10张
迄今为止,释德扬法师先后率团或单独前往玻利维亚、日本、美国、新加坡、瑞士、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等四十多个国家。海外无数家报刊、电视媒体对德扬法师的宣传介绍。他把个人出版发行的有关武术教程的书籍、光碟等,无偿赠予海外信众或爱好者。每到一处,德扬法师都是不遗余力地推广少林文化,宣扬禅武精神,阐释佛家精要。所在国从政府要员到普通百姓,聆听德扬法师的讲座,目睹德扬法师的武功后,无不被神秘的东方古国文化和武术魅力所折服。每到一个地方,从青涩少男少女到耄耋老人,纷纷要求拜德扬法师为师,有的甚至一路追随他,不远万里来到少林寺,行跪拜大礼,要求成为德扬门下弟子。更有甚者,闻听德扬法师到海外讲学,有其他国家学生坐飞机三十多个小时前往聆听学习。
授奖与受奖
宣布第一届禅武联盟大会开幕
墨西哥城市长希望少林功夫在本城落地
在国外时常遇中小学生要求学一手
释德扬在玻利维亚拉巴斯海拔5550米处祈福
在德扬法师众多海外弟子中,玻利维亚多民族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瓦纳库尼与之结缘,可谓“佳缘天成”。
久超粮油机械总裁接待匈牙利中将亚诺仕(右)和准将西蒙将军(左)
巴西圣保罗宣讲禅法
教外国小朋友学中国字
在沙庇举办禅书法展
朱启辉为释德扬法师在瓦伦西亚举办的书法、摄影展
海拔5000米的笑傲
“俏佳人”出版少林武术教材60余套
国内外几百家媒体的报道
墨西哥土著以自己的方式欢迎贵宾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还是翩翩少年的瓦纳库尼,第一次见识中国功夫后,便再也忘不了放不下。受家庭影响,瓦纳库尼对宗教文化也是十分痴迷,而中国功夫和宗教完美融合的禅宗祖庭少林寺,便成了他内心向往的圣地。可受种种因素制约,直到1999年,瓦纳库尼才在家人、朋友的资助下,漂洋过海来到少林寺,一边习武参禅,一边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2015年,瓦纳库尼正式拜在释德扬大师门下,法名释行印。在德扬法师的影响下,瓦纳库尼不仅深爱中国武术、少林文化,还身体力行地在玻利维亚推广禅武精神。他把中国“天人合一”与玻利维亚的“大地妈妈”理念视为两国文化的异曲同工与和谐相融。在玻利维亚,老百姓都知道,瓦纳库尼不仅是外交部部长,还是中国少林寺的三十二代弟子,也知道部长先生有一个经常来传授武功的师父德扬大师……在瓦纳库尼的影响下,他的夫人、儿子、女儿,甚至年迈的岳父母也爱上了中国功夫、中国文化,并多次来中国、来少林寺参加活动和登台表演武术。瓦纳库尼还在玻利维亚开办武馆、华文学校,业余时间亲自教授中国功夫,讲述中国文化,如今也是弟子满门,桃李芬芳……在释德扬、瓦纳库尼师徒的共同努力下,少林文化在南美洲其他国家也相继扎根发芽。德扬法师告诉笔者,近年,他去南美及其他国家参访、开讲座,走在大街上,不时有人惊喜地对他喊:“少林!少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每每此时,他总是一边还礼,一边在内心产生无上的自豪,因为这是少林文化的魅力。笔者说:“这也是对您这些年奔波海外、传播少林禅武精神的一种认可与褒奖,比如您曾被匈牙利授予‘中国——匈牙利人民友谊贡献奖’等等。”德扬法师闻听连连摆手,说:“不不,虽然是给我颁奖,但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要归功于少林禅武精神和中国文化的魅力,没有少林寺,没有少林文化,也没有这一切……”
中映良品已出版了的部分图书+影碟
土著的欢迎有特色
参访泰国清迈道洞寺
善念在,心同行。由行秋、张久超陪同接待来自玻利维亚、哥伦比亚、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的游学代表团。
欢迎少林弟子、玻利维亚外交部部长瓦纳库尼归宗朝圣
一个民间武术比赛,多国大使、文化使节参与,显示了中国文化实力的提升。少林与太极杂志社总编辑赵国华作代表性发言
释德扬和学生在香港的游学活动
寿孝多体字碑揭幕,以商养文、以德宏道,张久超唤醒了多少梦中人
佛在我心,众志成城凝结黄金绳
此一形,无尽意态十二字,君解否?张久超和玻利维亚外交部部长瓦纳库尼在一起
共叙发展,孝行天下忠义传
礼敬三宝、皈依庄严
少林寺全景图
采访结束前,笔者对德扬大师说:“尽管您很谦虚,但这些年在向海外介绍、推广少林文化方面做了许多贡献,那么下一步,您将如何进一步发挥您及您的海外弟子们的影响力,来推广中国传统武术和少林禅武文化?”
山门习武勤操练
德扬法师十分自信地回答:“我有个设想:就是在北美洲、南美洲尤其是拉丁美洲,开展少林文化推广的‘三步走’计划……”说到这里,德扬法师忽然提高嗓音,挥舞着有力的大手道:“我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少林文化的大旗插遍拉丁美洲的每一个国家乃至每一座岛屿!”
曾陪同释德扬法师出访的《少林与太极》杂志总编辑赵国华先生说:“用少林禅武智慧与世界交往……”
窃以为,此言不谬,也是释德扬法师践行少林禅武精神的真实写照。
祈祷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