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药物对患者眼表结构的影响

2020-03-24刘艳博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青光眼研究分析

刘艳博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药物对患者眼表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治疗超过3个月的72例青光眼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6例。其中对参照组进行马来酸噻吗洛尔和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联合药物治疗法,对研究组进行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单一药物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泪液(SIT)分泌情况、结膜杯状细胞密度(GCD)、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比较两组患者结膜上皮虎红染色评分(RB)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结果:研究组患者SIT分泌量、GCD、和BU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RB和FL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长期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局部药物治疗,会致使患者泪液分泌量减少,会对泪膜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致使患者眼表结构损伤,并且局部联合用药对青光眼患者眼表结构造成的损伤程度要大于单一局部用药造成的结构损伤程度。

【关键词】局部用药;青光眼;眼表结构;应用影响;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151-01

通常情况下青光眼是在一些眼部的或者是全身性的疾病作用之下,致使房水循环功能受到阻碍,从而造成眼压增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临床反映有眼部胀痛、畏光、眼痛以及流泪等。现阶段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式大多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对青光眼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因此很多药厂为了延续药物的药效,会向其中添加一些其他物质,比方说防腐剂等。在防腐剂的长期作用之下,会导致患者的眼表结构受到影响,本文特对此进行分析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治疗超过3个月的72例青光眼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6例。其中参照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为(34.78±10.69)岁;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为(34.58±10.78)岁。两组患者线性资料经对比发现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予以马来酸噻吗洛尔和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采用联合药物治疗方式:首先对该组患者使用第一种药物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这种滴眼液的规格为Sml,50mg,一天可使用1-4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需要予以制订最合适的使用次数,每次1滴滴眼液即可;然后使用第二种药物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其规格为5ml,25mg,一天可使用1-2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需要予以制订最合适的使用次数,每次1滴滴眼液即可。对研究组患者予以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方式,规格同上5ml,50mg,使用方法同上一天可使用1-4次,每次1滴滴眼液即可。保持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一样,均为4个星期。

1.3观察指标

确定检查室统一化,由一名医师对患者各项眼表结构进行检测:通过泪液分泌实验检测SIT分泌量、通过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测GCD,通过了泪膜破裂实验检测BUT。利用SIT、GCD、BUT调查表对SIT分泌量、GCD水平和BUT水平进行评估,数值越高代表眼表结构的破损程度越小;通过结膜上皮虎红染色实验对RB进行评分,通过角膜英冠素实验对PL进行评分,利用RB、FL调查表对RB评分和FL评分进行评估,评分越低代表眼表结构的破损程度越小。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8.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均数表示,应用t检验,当组间比较结果(P<0.05)时,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SIT分泌量、GCD和BUT水平

研究组患者SIT分泌量、GCD、和BU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IT分泌量、GCD、和BUT水平对比[n (x±s)]

2.2比较两组患者RB、FL评分

研究组患者RB、FL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RB、FL评分对比[n(x±s)]

3讨论

近些年来,青光眼已经成为导致患者失明的第二大眼部疾病,该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有肾上腺素拟似剂、β受体阻断剂、碳酸酐酶抑制剂以及其他等。因青光眼患者往往有着相对较长的疗程,相关药物生产厂家会在药物生产过程中添加各种类型的防腐剂,长期使用下会对患者的眼表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青光眼患者在防腐剂长期的作用之下会对患者的角膜、视网膜以及结膜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之于角膜会出现上皮点状染色现象,损伤眼表上皮细胞;之于结膜会出现结膜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会导致上皮下胶原出现沉着进而增加,严重者会出现结膜炎症的现象,致使眼表上皮角化、出现瘢痕反应等,从而影响患者眼表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SIT分泌量、GCD、和BU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RB和FL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在对患者进行药物青光眼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两种有着两种以上的联合药物治疗会对患者的眼表结构产生更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长期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局部药物治疗,会致使患者泪液分泌量减少,会对泪膜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致使患者眼表结构损伤,并且局部联合用药对青光眼患者眼表结构造成的损伤程度要大于单一局部用药造成的結构损伤程度。

猜你喜欢

青光眼研究分析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青光眼能治好吗?
浅谈第一致盲眼病——青光眼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青光眼:视力的“慢性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