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干预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对1年后智能发育商水平改善的价值

2020-03-24李雅秋刘金东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脑病高压氧缺血性

李雅秋 刘金东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干预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行为神经评分,分析1年后智能发育商水平改善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数据资料进行收集,随机选择其中的90例患儿参与实验,以n=45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高压氧干预,对比指标选择: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1年后智能发育商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1年后智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增加早期高压氧干预,患儿行为神经改善效果理想,1年后智能发育商水平得到改善,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关键词】早期高压氧干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1年后智能发育商水平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106-0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新生儿围产期因为窒息、缺氧等导致的脑部损伤,对患儿各个方面的影响均非常严重,可引发神经功能的障碍,后遗症较为严重,出现智力、运动等各个方面的障碍,对人口素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对社会以及家庭均造成负担。但是随着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因为年龄较小,在新生儿期发病,因此可塑性较强,早期的干预治疗非常关键,可对神经功能损伤进行及时修复,进而提升疾病的治疗质量。高压氧与药物干预均属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但是两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早期应用高压氧干预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对1年后智能发育商水平改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数据资料进行收集,随机选择其中的90例患儿参与实验,纳入标准:①临床各项指标完整;②经颅脑CT确诊;③患儿家属同意实验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患儿;②产前因素导致疾病患儿;③未获得实验同意书患儿。以n=45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分布23/17,纳入患儿日龄均处于1d-30d之内,日龄均数为(15.68±4.38)d;观察组男女比例分布25/15,纳入患儿日龄均处于1d-31d范围内,日龄均数为(15.87±4.21)d。分析患儿一般资料,两组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干预,维持pH值稳定,保持血液灌流,对血糖的正常值进行维持,进行惊厥治疗,降低颅内压,对脑干症状进行消除。

给予观察组早期高压氧干预,进入新生儿纯氧舱,将压力控制在0.05-0.08Mpa,升压时间为15min,后减压15min、稳压20-30min,按照1L/d的治疗方法,10d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选择中国新生儿20项神经评分方法,总分为40分,分数超过35分表示患儿神经功能异常,通过此标准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对比。

②1年后智力发育对比,患儿均在治疗后1年进行智力评分,采用GsseⅡ评价标准对患儿动作、应物、应人以及语言进行分析,分数如查过86分,为正常,在76-85分之前为疑似智力异常,75分以下为智力异常。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对比(x±s,分)

2.2兩组1年后智力发育对比

观察组在1年后智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1年后智力发育对比(x±s,分)

3讨论

新生儿窒息在我国发生率位于5-10%之间,患儿中有30%可能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引发后期的伤残与死亡,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适宜的治疗,尽量减少疾病对患儿的损伤。自上表1、2数据分析,两组治疗前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1年后智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高压氧可以通过分压、加大氧弥散半径以及改善组织有机代谢的方式,对组织的微循环进行提升,促进组织恢复;高浓度氧可刺激平滑肌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血脑屏障完整,减少颅内压,同时可降低组织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减少脑组织坏死,降低神经元的凋亡,可提升工作神经,改善智力水平。

综上所述,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增加早期高压氧干预,患儿行为神经改善效果理想,1年后智能发育商水平得到改善,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脑病高压氧缺血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关注肺性脑病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