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2020-03-24朱红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

朱红云

[摘           要]  分析党的十五大到十九大对职业教育的规划,证实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历次重大变革都是时代发展的呼唤。在厘清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基础上,从政策层面、市场层面阐明了产教融合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依托产业结构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国家制度优势明确了我国实施产教融合的优势,同时对产教融合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技术技能;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151-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新时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职业人才作为支撑,新时代的发展就需要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作为支撑。所以如何以新时代职业教育为牵引,保障数字经济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如何精准对接行业、产业需求,避免教育与需求错位,如何提高职业教育成材率、降低培养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思考的重大时代命题。而笔者认为,产教融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历次重大变革都是因应时代发展的呼唤

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从国家层面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从党的领导层面积极鼓励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作用,确定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并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

2007年,十七大报告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国家提出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对职业教育给予了更高的期待,通过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扩大规模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

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同时,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从业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可见,职业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同时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将成为就业稳定的重要因素。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随着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就业结构性矛盾,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距离在拉大,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国家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遵循。

从党的报告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规划了由规模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同时也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转型不断转变职业教育的职能。中国职业教育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和部署,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特征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形态正在发生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肩负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而新时代职业教育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投射,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新时代职业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五业联动;坚持区域行业协同发展、助力一带一路、服务地区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孕育工匠;坚持筑底强基、师资先行的思路,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发展目标的教育类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具体内容和特点如下。

首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地位同等重要。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新的定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支撑。

其次,职业教育承担着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任务。国家提出了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终身学习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再次,职业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实现与国民教育中其他类型教育的对接,另一方面要形成完整的层次。《國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要形成自己的学历层次结构,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

最后,明确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融合的基本要求,集中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两个核心点: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建设高素质“双师”队伍。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高素质的师资力量,通过弘扬师承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对接产业,实施多元育人、在岗成才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与数字经济发展接轨,依托产业、服务产业。只有精准对接产业岗位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产教融合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要求,新时代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导向,教育要凸显国家需要、市场需要、人民需要,突出教育,重在职业。这使职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核心所在,而职业性决定了深化产教融合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救济法门。

从政策层面看,1991年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企业应该支持并配合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实习活动;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秉持职业技术教育“大家来办”的方针,发展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办学;积极面向经济产业需要,合理安排和考量专业设置。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9年的《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相继提供了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撑。2011年《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16年《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17年《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及十九大报告、2018年《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出台,从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与产业对接等方面指明了将产教融合引向深入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为了提高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家颁布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其中明确了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特征、其主体作用及政策支持,从全局角度倡导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导向。由此可见,国家从政策角度,由浅入深,一步步将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之路引向深入,为建设产教融合型学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这必然需要高质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与之相匹配。《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指出,2017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达765万。未来,ICT人才需求缺口的70%将集中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且呈现出人才需求类型多样化、专业复合化的特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人才生态的发展趋势为新动能、新生态、新人才,并表现出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和人才错位两个显著特征。解决人才错位的办法只有产教融合一条路可行。机器人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将改变全球制造业格局,即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到急需科技型人才的智能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又回到了“人”的问题上,“人”再次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机器人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中,人们的失业率相对较低,因为机器人在取代一些原有岗位的同时,会产生出大量新的更适合人的工作岗位。这也表明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需求很大,新人才的特征明显,如何培养产业需求的新岗位人才,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才能满足科技发展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足以说明新时代职业教育只有走产教融合之路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见,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充分融入产教融合理念,打造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学校,形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从而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体系新模式。

四、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产教融合的优势

纵观历史,产教融合并不是新鲜事物。1869年时哈佛大学校长埃里奥特为了适应当时的美国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而对于科技工作者、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律师等专业性很强的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他指出高校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权利,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教融合之路在完全符合上述特点的同时,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和独有优势。

(一)我国具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最庞大的产业规模

根据联合国和IMF发布的数据显示,现代工业体系可以分为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目前只有中国囊括大、中、小全部门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2010年中国工业产值为2.4万亿美元,美国为2.35万亿美元。中国工业产值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了5.53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这无疑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所独有的优势。

(二)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蓬勃发展,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大数据支撑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迭代加快,数字化产业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专业性强的职业教育,这为中国相关产业提供巨大人才需求的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精准化提供充足的保障。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性格特点、学习偏好、人格特质进行精准化的职业教育,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组织保障充分有力

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看,我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如此迅速,正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产教融合作为未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12年至今,已下发超过10份各种指导支持文件,为产教融合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社会各界高度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深化产教融合,使产教融合在这几年内得到巨大发展和质的飞越。

五、我国产教融合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产教融合带来的校方教育模式的方案升级

产教融合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一方面職业教育与产业精准对接,学校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积极创新、突破,改变长期以来封闭办学、自我循环的局面,将专业(群)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接。产教融合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学生更充分地实现在岗成才,因为不同于学科体系下的通篇概念和原理,产教融合是基于鲜活的互动式概念而形成的“活页式教材”,让学员学做合一,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更容易掌握技能要点,进而快速形成能力。

传统的教育周期一般是3年,就业实习期一般是0.5~1年,而产教融合的新教育模式下,将使院校缩短培养人才的时间周期,并能够打破原有的教育服务对象的地理限制,从区域性覆盖向国际性覆盖的教育新模式延伸,在校企合作的共赢模式下,发展出一种新型的“产教结合”的教育产业新模式。未来,产教融合型学校将是技术技能、职业经验、就业优势与办学经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融合的新型育人态势,将成为职业教育校企融合的命运共同体。

(二)产教融合带来的企业方用人模式的方案升级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从校方上游到企业下游的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未来龙头式企业将直接参与到校方中的上游环节,并配合院校制定和设计符合企业和社会用工需求的课程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案,这将大大缩短企业用工的培养周期,节约企业用工的成本,加快人才孵化的速度。

随着“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我国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也将带动庞大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企业对跨国人才培养和当地员工培训会越发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对我国产业转型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这一积极的作用已经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作用也将凸显。

(三)产教融合带来的教材设计上的优化与方案的升级

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教材方案,将采用“互动式”的对话形式,并可以反复评估学生的理解水平,并根据该水平制定新的个性化的教与学模式。新型模式将从传统的“填鸭式”的“记忆信息”的教育方法向“信息体验”式的场景模式转变,通过虚拟现实,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最终通过实景操作,形成完整技能。

虚拟现实将彻底改变教育内容中“纸上谈兵”式的传授方式,并能通过虚拟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无缝对接,突破教育场地的空间限制,并使学生能够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加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新型的教材方案,利用“互动式”产生的大数据分析,针对学生的课程结构、授课计划、作业等,设计出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内容,并能够通过“互联网+”,虚拟真实场景、学习分析、需求应答等技术瞬间切换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场景,快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未来,产教融合将激发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尤其是国家出台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的政策之后,产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产教融合制度将会最大限度解决数字化人才培养和供给不足与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让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衔接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97-09.

[2]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9.

[6]国务院.20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2017.

[7]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职业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刚柔并济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破次元
融椅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