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功利化问题剖析与对策

2020-03-24戚家超屠春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功利化大学生课程

戚家超 屠春飞

[摘           要]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骄傲的成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功利化现象严重。这导致高校创业教育容易脱离育人的定位和目标,与大学生人才发展的规律相违背,同时创业教育本身的实质性效果也未能有效发挥出来。站在全人教育视角,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功利化问题进行系统剖析,提出相应的“去功利化”策略。

[关    键   词]  全人教育;高校创业教育;功利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68-02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并不长,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清华大学MBA班开设创新创业方向为标志。2015年,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断健全,实践模式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学习之中,并且将学习到的成果应用到实际创业之中,部分学生成长为成功的创业者。但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浮躁”的现象,特别是功利化现象严重,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广受诟病和质疑。笔者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全面剖析高校创业教育功利化问题,提出了去功利化的方法和手段,试图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全面发展。

一、全人教育的内涵与创新创业教育

全人教育是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可以理解为“全人格”的教育。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全人教育是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全人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促进智力、体力、道德、情感、审美等同频共进。虽然从学术角度看,全人教育概念属于“舶来品”,但是从内涵看,我国教育界向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近代,我国知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出包括公民道德教育、美学教育等在内的“五育”并举。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也有不少体现“全人教育”的做法,比如很多高校在推行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等。

在我国,一直存在“窄化”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以及“简化”创新创业教育做法的现象。例如,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简单理解为创业者教育,或者将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训练视同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2012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创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其中提到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激发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其实,教育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的论述,全面、准确地给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创新创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能增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提升实践动手的能力,还能强化思政品质和心理素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全人教育”的有力体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得力举措。

二、高校创业教育功利化问题的表现

(一)形式化的教育教学方法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领域最热的概念,但是很多高校并未真正理解其内涵与作用,甚至出现了喊喊口号、做做样子的形式主义。有的高校将原有机构挂牌为“创新创业学院”,将现有课程挂名为“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实际上是“旧酒装新瓶”,仍然是老机构、老课程、老办法。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培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并配备了相应的场地、设备、资金,甚至配套一定的奖学金和保研激励政策,但是这样的措施并没有关注如何促进学生真创新、真创业。还有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岗位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或者企业家速成,而对大学生本身参与创新创业的实效并不关心。此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也不完备,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创业的经验,纸上谈兵现象严重,教学方法与创新创业的规律不契合,致使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都不高。

(二)规格化的教育培养方式

“全人教育”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本应是与全人教育理念同频共振,强调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立自主,但是由于高校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习惯,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很难突破禁锢,集中表现为“千人一面”的课程教学。为了实现创业课程的覆盖率(即面向全体的目标),高校受教学资源的限制,不得不采用格式化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这类课程并没有将课程设置与专业特点、学生禀赋、年纪差异等结合起来,而是采用枯燥、单一的理论教学,与教学育人规律、人才发展规律相违背,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降低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效。此外,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其他方面,现有的创新创业方式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三)精英化的教育培养目标

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权利是高校全人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大学立校、治校的基本理念。鼓励学生百分百开展创业的另一极端是仅仅关注少数人的创业活动。在短期目标导向以及教学资源有限的矛盾下,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演变为只抓典型案例、只讲个人故事,通过少数学生的创业成功来代替全面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诉求。有的高校将教育对象局限在某个学院或专业的学生,将绝大多数资源投入到那里,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则没有得到创新创业教育应有的机会;或者将某个创业学生包装为创业明星,大肆宣传,甚至学校的创新创教育资源和业务资源都为其大开便利之门;或者学校奖学金、保研政策等都严重倾向于个别创业成功者,而忽略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措施。

(四)工具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全面完善的人才评价与质量评价是高校实现全人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建立多元参与、多维要素的全面评价体系。现实中,为了能够更方便地统计或者展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很多高校将创业竞赛获奖、创业课程分数等作为评价学生创新创业学习效果的重要甚至唯一指标。部分高校则将创业经济效益视同创新创业育人效果,在评价指标中强调注册资金、销售额、利润、融资,将达到一定销售额或者融资额度的创业项目(计划书)顶替毕业论文。还有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都折算为简单的分数或学分,而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教育、技能培养、精神塑造以及综合素养修炼等。

三、高校创业教育“去功利化”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

一是正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要从全面培养人的角度来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非简单的创业技能培训或者企业家培养,而应当关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二是科学把握创业教育的本质。创新创业教育其本质应当是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是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品质。三是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进步是推动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人才保障。高校应当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来定位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標,以学生发展的需求来设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二)摒弃唯政绩是举的功利观

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不能将创新创业视作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工具和手段,而应该关注大学生本身,按照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差异来开展教学活动。然后,要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创业者的各项素质,包括风险意识、协作精神、抗压能力等。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创业课程或者创业活动,而应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激情,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最后,要重视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创新创业精神难以度量和呈现,致使部分高校忽略创新创业精神,而强化可指标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素和成果。应当通过环境浸润、实践训练、仿真模拟等多维手段,让学生真正具备创新创业的精神品质,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三)构建务实的“双创”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分类实施”的理念和模式,实现多数与少数的兼顾,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权利。(1)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和基础创新创业实践,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埋下“双创”的种子。(2)面向各专业的学生,即结合专业开设专业领域方向的创新创业课程,或者在创业课程与实践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方法与内容。(3)面向部分具有创新想法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提供创新项目、创新实践等内容。(4)面向少部分具有创业基础和创业意向的学生,可以提供创业实战课程和创业实战训练,在风险市场中真正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特别强化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仿真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边做边学”。

参考文献:

[1]张士威.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成因及消解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3):6-8.

[2]贾苗苗,周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应对策略: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244-247.

[3]罗贤甲,杨树明.论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0(9):55-58.

[4]孙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3):12-14.

[5]朱静然,王岚,王淑娜.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97-99.

[6]邢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演进、问题及体系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1-24.

[7]叶太保,董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10):145-147.

[8]黎浩敏,黄明睿,许玲.全人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4-27.

[9]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91-98.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功利化大学生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幼儿园绘本教育功利化的问题及对策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