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构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分析
2020-03-24谭科曹薇
谭科 曹薇
[摘 要] 当前的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现代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教育体系,在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宏大背景下,应该专注于发展高职教育,进一步建立成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一些高职院校需要拓展办学规模、建立人才成长通道以及不断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新的办学机制,并且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新常态人才的需求。主要针对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构建的有效对策,从而加大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科学、完善、健全的高职教育体系机制,推动高职教育的建设。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体系;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006-0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建立完善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我国的高职教育应该与劳动就业紧密相连,构建科学、健全、完善、灵活开放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要不断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各项要求,调整专业设置,不断满足人们对现代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技术人才培养。现行高职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重阻碍了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系中各方面的配合机制、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以及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是目前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社会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对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构建科学、完善、成熟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当前,只有深入调研、详细了解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找到解决办法,逐一克服,才能构建出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在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过程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应适应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体现教育的实用性,这样才能够达到满足人们对于教育体系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最终目的[1]。
二、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自2006年国家提出教学改革后,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国家提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高职院校数量、教学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但对于实现开放性、时代性和贯通性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距离。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缺乏教育体系制度,不能很好地培养多技能型人才,这对于高职教育体系构建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与原本的教育体系理念有所偏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促进教育体系构建的发展[2]。
(二)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国家更加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等院校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比较高,而高职教育经费明显不足。在经费长期不足的状态下,很多教学资源和仪器设备相对落后、欠缺,办学条件差,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匮乏,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又导致招生困难,学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没有好的生源,高职教育的质量又无从谈起。另外,由于没有经费保障机制,使得高职教育的投资主要以国家投入为主,民间组织和个人团体的资金投入较少,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三、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构的有效对策
(一)构建健全的现代高职教育工作机制
政府牵头,搭建科学的顶层设计。我国要明确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责任,对现在的高职教育体系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个层面的关系,搭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是各级政府之间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政府牵头,协调各方面资源,建立含有政府、行业专家、高校多方参与的专家指导组织,指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论证,为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搭建提供保障。(1)要建立高职教育体系的统一机制,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为当地的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撑服务,改变高职教育的分散性管理,整合资源配置,优化布局结构,结合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将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切实有效地融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2)大力保护、扶持地方高职教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职教育,服务地方产业,能够传承当地民族发展的文化特色,支持地方教育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实施,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更多有效的资源。
(二)宽进严出,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机制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优秀人才。我们不但要重视高职教育的过程,更要重视人才培养的结果、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构建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估体系是合格人才培养的有利保证。高职院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制定适合本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估体系,为国家、为地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除此之外,在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人才质量评估机制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建立人才培养共同合作的体系,在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养等方面要做出专业性的指导工作。政府还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让企业能够主动将人才需求和培训资源合理地运用到高职教育的体系构建当中去。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体系构建要始终坚持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对高职教育体系不断进行有效的修正和完善,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机制[3]。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高职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
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构建中,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坚持以公共财政为主的职业教育保障机制,逐步提高财政预算内的教育经费,使教育经费的投入状况与技能型的人才培养需求相结合。提高高职教育的人均拨款金额标准和公用经费的标准。加强监督,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合理使用教育经费,使这些教育经费能够运用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
建立多元化机制,在保证对高职教育的投资不减的情况下,鼓励高职院校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和后勤服务的建设,建立教育体系的税收政策。在办学制度上不斷完善教育体系,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从而建设多渠道的职业教育体系经费机制。切实落实国家政策,鼓励高职院校吸纳民间资本,以合作形式参与高职院校的建设;针对相关合作院系部门,设立相应的经费制度并为其提供比较优惠的政策。另外,在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多个方面提供与国办高职院校同等待遇,进一步吸引社会资金,为高职院校开通投资融资通道。同时对国办高职院校进行股份制改造,加以引导和调控,鼓励政府推行政策为高职院校提供基本的建设贷款[4]。
(四)建立校企合作的融合机制
建立健全的技能型人才发展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对高职院校的指导作用,制定明确的校企合作责任制度,实现高职院校和行业之间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同企业共同搭建技能型人才供求发布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行业对高职教育的指导作用。在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创新模式,逐渐形成产业优化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相结合的发展机制。产业优化后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能够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随之得到体现。鼓励人才拥有多种技能,逐步形成一体化的合作模式,使高职院校和企业成为互惠互利的关系。
另外,鼓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设计,教学过程的共同实施,实习实训的动手实操,校企合作的深入合作可以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各项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企业参与,真正体现了产教融合的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创造价值和生产过程中从而体现出高校教育体系是一种新体制、新模式的教育体系。各级政府之间由各个部门承担相应的工作,通过授权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高校教育指导政策,高校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完善培训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比较健全的工作机制[5]。
四、总结
在现代的高职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重点把发展高职教育体系构建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应该在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中不断进行教育制度改革,不断优化生源结构,调整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同时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升职业教育水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且要把产教融合始终作为高职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柴德意,邓昊.高职教师成长体系建构策略与路径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1):91-94,111.
[2]姚如好,吴宇翔.高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19,466(3):122,133.
[3]荣长海,高文杰.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标准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935(7):39-45.
[4]王海燕.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2):181-182.
[5]唐迪.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368(3):32-33.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