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下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
2020-03-24王鹏
王鹏
[摘 要] 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师生人数不断增加,给高校教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加快建设信息化教务管理制度和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水平。对此深入分析并根据我国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高校教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关 键 词] 互联网发展;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130-02
良好的教务管理不仅可以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高校日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高校必须积极提高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务管理水平,以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服务。所以作为高校,必须要重视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务管理现状
(一)处理的信息数量大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务部门与师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随着学校学生和专业课程的不断增加,教务管理部门所要处理的内容也会随之增加,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难度,由于多数高校在教务管理中还在使用传统手动的工作方式,大量的数据增加了教务工作人员的失误率,从而使隐藏在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无法被挖掘出来,影响到正常教务工作的开展和执行。
(二)数据间的兼容性弱
通常情况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都会用手动的方式对教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检验和核对,例如最為常见的就是学生成绩数据的核对,通过这种方式来判定学生的成绩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多数学校都要运用系统以外的软件对数据进行查询,这种跨平台的数据处理,会使数据间的兼容性变得非常弱,从而使数据之间很难实现相应的交流。
(三)管理的数据价值高
高校教务管理平台中的大量数据,可以有效帮助学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管理,以此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随着高校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也会随之增多,而这些信息和数据会含有大量的高价值内容,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管理质量,还可以帮助高校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目标,帮助高校制订出科学性较强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方案。所以,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高校教务平台中的数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缺乏强有力的队伍建设
现阶段的高校,要想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努力建设高素养的教学队伍。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只能由本校教师来进行,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这就使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建设队伍,阻碍了智慧校园的建设。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管理各个行业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因此,作为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务管理质量,同时对教务信息的采集、存储以及传播等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应的知识,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无疑给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学分制教学,这样会使传统的教务管理从群体转向个体,以此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权利,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教务信息多样化的作用展示出来。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务管理的内容会不断增多,并且难度也会逐渐增大,如果高校在教务管理中还在继续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将会对教学事业的改革造成严重的阻碍,所以高校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在校务管理中建立信息化,这样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三)高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良好的信息化教务管理水平,不但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对提高学校知名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务管理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反映出高校的管理水平,高校要想实现管理信息化,首先就要实现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然后以教务管理信息化为中心,逐渐推进高校各项工作向信息化建设发展;并最终形成教学资源信息化、科学研究信息化以及教务管理信息化等全面的信息化建设。
三、高校教学教务信息化管理方式
(一)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
高校在建立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还要用到其他信息化技术,例如网站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样的信息化技术,然后将这些技术全部应用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彻底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现阶段高校最为常见的信息化技术,如在学生宿舍设置门禁,学生在进入时必须刷卡才能进入宿舍,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宿舍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对确保学生宿舍的安全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系统还可以有效地记录学生宿舍人员的出入情况,进而及时发现未按时回宿舍的学生,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此外,高校还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新生的课程选择中,灵活地应用平面技术,以此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用图解的方式展示出来,最后在教务管理系统将授课资源分享给学生和教师。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也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将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视频分享出去,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二)设计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
1.教务管理人员系统
在设计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超级管理员应该根据业务需要将相关内容管理权限授权给相应的教务管理人员,如教务科、学籍科、考务科、实践科、质量工程科等。各院系教学秘书,也根据科室分配给相应的权限。所有人员可以查询信息并且输出PDF格式和Excel表格打印。
2.学生应用子系统
设计专门的学生应用子系统,可以及时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在线咨询服务,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端或计算机网页进入教务系统查看主要内容,了解学校的最新公告、留言信息、学生个人学籍信息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同时也可以在该系统中查询打印各个学期的课表信息及调课、停课变更信息。
同时还要在该系统中设置专门的考试成绩查询模块,让学生可以在线查询所有已修读课程的成绩,包括正常考试、补考、重修的成绩,然后根据评价指标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保存并提交评价结果。
(三)更新管理信息技术
要对现行教务管理体系中的信息技术加以创新和完善,包括其中的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高速技术等。
1.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的更新主要强调的是对数字设备的更新,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要及时更新和升级管理软件,应用数字信息交换系统来实现网络信息交换。同时还要实现教研应用系统的数字化,开发出更多新型的网络数字技术。
2.多媒体技术
在设计教务软件系统时应该积极使用信息媒体技术,以此来明确教务管理系统的岗位职责,让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和实用。
3.高速技术
高速技术是指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传输速率比较快,使学生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都能高速获取到所需要的学习资料。为了使这些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校信息化教务管理中要加强对技术的创新,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用的技术。
(四)建立信息化教务平台
高校教务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在建立建设信息化教务平台时必须要确保平台的绝对安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从软件系统、网络监控、防火墙等方面进行技术的优化,以此来提高网络体系的安全性。学校可以对网站的访问进行相应的设置,如只允许师生、工作人员进行访问。对不同访问人员要设置不同的信息内容,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师生的信息安全。
另外,为了实现教务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将一些优质资源以及优秀教学课件放入教务管理系统中,以此供教师和学校其他的教师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不同学校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同时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在当今社会中很多高校都会联合开展网络课程学习平台MOOC等,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进入这个平台中进行学习和交流,这对促进高校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要想实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建设教务管理信息化,在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务管理成本。因此,作为高校必须要重视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这对高校的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京.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71-72.
[2]胡佳丽.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194.
[3]罗剑平.“互联网+高校管理会计”融合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18(12):100-102.
[4]朱志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01-202.
編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