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2020-03-24王超
王超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创新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成立国学课堂,将传统文化内涵与课程紧密衔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代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国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34-02
一个民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要有“家”可归。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就是精神上的流落街头、无家可归[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共同的“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和民族必须要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扮演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角色。没有了高度的文化自信,那便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更别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了。”[2]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得以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根本。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世上独一无二、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捍卫民族文化,不让中华文化蒙尘,是我们的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坚持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世代相传,是我们的使命!
一、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职业院校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及状况”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近70%的学生“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高职大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99%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承”没有得到足够重视;85%的学生只是“偶尔关注或者基本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或者新闻(如百家讲坛、诗词大会)等;同时调查显示:大多数职业院校主要通过开展“国学讲座、组织经典诵读活动、举办“孝亲尊师”等传统风格文化活动的方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而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学习、日常生活相结合”。
本次调研粗略展示了职业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致情况,即职业院校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厚。
首先,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且认为很重要,但了解不多并且大多体现在中小学课本中,以及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没有深层次的了解,浅尝辄止。其次,职业院校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上过于“形式化”且没有或者很少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方式有待更新和深入。最后,由于全球化、现代化、网络化、娱乐化等影响学生的思想、三观、生活方式较十年前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学生以一种享乐、娱乐的方式生活,加上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学生大多缺少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敬业的“工匠”精神。加上职业院校从管理层到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形式化”和课程设置上的缺失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兴旺事业的承担者,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二、传统文化对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国际地位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是重塑年轻一代大学生的人格,重塑对祖国的认知,重塑文化自信的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通过祖祖辈辈传承的丰厚精神文化遗产,经过历朝历代的辗转积淀,是历史传承的结晶,是文化认同的根本,同时也塑造了我们华夏民族的“华人精神”——敬畏祖先、孝敬父母,讲究“仁义礼智信”。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潜在的教育力量,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人格与行为方式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年轻一代大学生只有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才能外在于行。只有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和观念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并最终内化为其独特的人文素养,这正是个体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养是形成个体人格的最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基础。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1858—1942年)是较早对文化与人格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人,他坚信文化法则及其在人们心灵中的基础可以被发现,文化对人格的影响要大于生物因素对人格的影响[4]。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所塑造的人格,必然会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祖国的认知。因为不论走到世界各地,我们不仅有着同样的皮肤,我们还拥有一样的语言,一样的文化素养;我们都会朗诵李白的《静夜思》,我们都会说起“每逢佳节倍思亲”,都会包饺子,端午吃粽子……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根——中国,我们拥有引以为豪的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国际地位的基础
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永远无法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仰慕。中国优秀的傳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政治文化、礼仪文化、文学经典、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甚至还包括中国的陶瓷文化等,曾经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曾几时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吸引着无数西方人来东方寻宝。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更是让中国扬名世界。中国的英文译名“China”正式由此得来。我们的古代文学经典名篇包括典型的古文著作、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它风格独特、韵律优美、意境深邃、朗朗上口,一直以来都为世人所钟爱,时刻影响着每一个学习者。同时也为东南亚各国所陶醉。至今许多日本人都会吟诵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佳作。汉字作为唯一流传下来的象形文字,以她独特的魅力深深影响着日本、韩国甚至世界,在华人走遍世界的今天,我们不变的语言、文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老子创造了全人类的思想巅峰,《道德经》是继《圣经》之后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孔子创立的儒学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也被尊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立于世界之林的根基。
三、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模式,重塑教育理念
通过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模式,让传统文化在职业院校更好地“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平台为主要载体,合理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认知中华传统道德,凝练 “礼”“爱”核心价值文化的传承。通过构建国学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的方式,培养“中国心”,塑造“中国灵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让职业学校校园成为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阵地。
(一)开设国学课堂,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公共课程教育的要求,目前职业院校都将公共课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25%。但在公共课设置上除了增加原来的思政课以外,加大了一些自认为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比如: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而对传统文化这种注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却很少。创新创业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创业何其难,白手起家的真正有几个?我们看到的、宣扬的都是成功者,是金字塔塔尖上的,确实有无数的“失败者”。创业远远不是通过增设几门课程,灌输点心灵鸡汤就可以实现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缺少创业者,而是经济的无序、道德的沉沦、诚信的缺失。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诚信经济,讲诚信、勇担当是市场经济中创业者必备的素质,而这种素养不是通过创业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培养出来的,这些是中国的传统国学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诚信打天下、童叟无欺”。国家要求增加“公共课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增加传统国学知识课程,从科目到课时。也可以将国学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传统思政课程与传统国学文化相契合,创新思政课程理念
传统的思政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的政治理论思想等内容。这些思想理论固然属于思政课程内容,但如果加入一些中华优秀的国学文化,使部分思政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可以说是思政课程国学化课堂,不仅可以令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重要的是可以让当代大学生领悟到我们现代的政治思想理论,在我们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根。
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样,高校应重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找到与思政课程的契合点。我国传统文化包含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这些内容承载着我国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依托这些内容,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能够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不仅能打破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的教材局限,也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比如,我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行合一”“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都体现出对实践的重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现了事物不断发展、运动的观点。思政课程老师在讲授课程、制定授课计划、确定课程标准的时候要注重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既体现了思想理论的延续性,又易于学生接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深入浅出,又寓教于乐。
(三)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创新专业课程内涵
职业院校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和技能,轻视文化素质的培养。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是很有问题的,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就业培训”,不是培养“打工仔”;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好的专业技能固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学生就业、对学校的声誉都有益处;但缺少人文素养的“技术工人”永远不会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更不会成为“大国工匠”,因为他缺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缺少勇于担当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可否认将传统文化融入工科专业课程,确实需要任课老师下一番功夫,深挖资源。工科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必須承认相对于文科学生、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知识储备相对较低,而职业院校普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足可以满足这一类教育的需求。比如,对于建筑类学生,老师可以给学生适当加入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知识,如故宫、岳阳楼、黄鹤楼的斗拱设计这种古老的力学经典。化工专业课程可以加入传统的火药的发明等。专业老师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汲取养分,将传统文化知识、素材融入专业课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鼓励工科专业学生发掘自身潜力,从不同视角解读中华文化,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精髓、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
总之,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滋养现代心灵的宝贵资源,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课程,培育现代化所需要的一代代高素质人才,孕育能够承担起中国未来现代化的新人;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让中国屹立于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人的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N].人民日报,2019-05-05(2).
[4]殷莉,蔡军.从文化与人格到心理人类学[J].社会心理科学,2003(2):36-39.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