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开发类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0-03-24黄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指标工程

黄涛

[摘           要]  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行建构的过程,而软件开发类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何将过程性评价引入此类课程中正是需要研究的内容。分析软件开发类课程特点,结合过程性评价理论,提出一种软件开发类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

[关    键   词]  软件开发类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24-02

一、软件开发类课程特点

软件开发类课程是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相关学科本质上具有很强的工程性要求,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作为重要目标。[1]近年来,随着工程教育及其认证的推广,传统面向知识点的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必须面向能力培养目标开展实践式教学,从而适应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对新人才的需求。[2]软件开发类课程具有广泛性、抽象性、实践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具体如下图所示。其中广泛性指的是软件开发类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抽象性指的是软件开发类课程理论知识抽象,不易理解;实践性指的是软件开发类课程实践性强,需要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积累开发经验;工程性指的是软件开发类课程需要遵循软件工程规范,比如开发流程、编码规范、设计规则、工程管理等。

二、过程性评价的理解及优势

(一)过程性评价的理解

过程性评价中的关键词是“过程”,这说明过程性评价的评价周期是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常见的考勤、作业、测试等的完成情况外,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层次的关于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兴趣、方式等这些无法直接反应和测试的方面。过程性评价同时看重目标和过程,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跟踪评价。过程性评价倡导使用内外结合且开放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的交叉与融合,评价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与整合,这样更能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过程性评价不可能通过一次评价完成,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参与。[3]

(二)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目前,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常用的评价体系是形成性评价加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考勤、作业、课上表现等评价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采用具体的笔试或者机试考核。笔者在多年的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使用上述评价体系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成绩比期末成绩要好,这也说明按照已有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并不能全方位准确地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导致如果期末考核内容稍微综合一点、深入一点,学生期末成绩就不理想,久而久之,期末考核越来越简单,也就逐渐失去了期末考核跟终结性评价的意义。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平时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时,学生只是被动地被评价,老师没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乏对学生除了知识点以外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兴趣、方式等的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生“浅层次”学习结果的评价。而过程性评价相比于形成性评价,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会立体式地关注整个学习过程,它会采用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对学习效果进行更加准确真实的评价,做到评价结果与实际能力相一致。在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本身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三、软件开发类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易于操作,软件开发类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模型。决定加权模型评价信度的重点在于指标因素的筛选及权重指标的确定。[4]目前这种模型在各类中高职院校被大量采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它是指评价指标应与具体的评价对象相关,例如软件开发类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基于过程性评价理论的基础上评价指标要与软件开发类课程特点相关;二是评价指标的适度性,它是指选取评价指标时要把握个度,即选取的评价指标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评价指标过多虽然可以让评价更加全面准确,但是过多的评价指标会让评价过程复杂化,增加评价成本,而评价指标过少则容易产生一孔之见、以偏概全的结论。

综合以上论述,在设计软件开发类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基于“测技能”“看素养”“重能力”的評价思想,从“知识技能”评价、“态度素养”评价和“综合能力”评价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进行指标设置和权重分配,具体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表中的大部分二级指标都与图中的软件开发类课程特点相关,其中表中的“3.2自主学习”与图中的“广泛性”相关;表中的“3.1理解应用”与图中的“抽象性”相关;表中的“1.1平时任务”和“1.2项目考核”与图中的“实践性”相关;表中的“2.3代码规范性”“3.3交流沟通”和“3.4团队协作”与图中的“工程性”相关。表中3个一级指标搭配9个二级指标,指标数量适中。

四、结语

本文只是提出了一种软件开发类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中的各类指标及其权重的合理性、有效性还需要后续的课程实践来验证和优化,同时体系中列出的各类指标的参考依据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该如何具体有效应用实施也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宗礼.工程专业认证引导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之路[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5.

[2]吴际,孙青,荣文戈,等.能力培养目标驱动的软件开发类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8(10):37-43.

[3]王春蕾,苏保照.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生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43.

[4]杨泉波.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指标工程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