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动向,弥补弱点,制胜高考
2020-03-24孔令元
孔令元
时至寒假,到了高考复习备考中较关键的时候。从复习的时间节点看,寒假承上启下,上接五个多月的一轮复习,后启四个月的二轮、三轮复习。从复习的阶段意义看,寒假位于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之际,是“秋收冬藏”不断蓄积并为春天开始的二轮复习打好坚实基础的黄金期,也是考生考出好成绩的大好时节,更是趁机弥补薄弱点的绝佳机会。
抓住机会就能弯道超车,跑出加速度;错失机会就会遗憾万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寒假这个复习的黄金期、战略机遇期,快马加鞭,跑出复习加速度。
一、全面梳理弥补弱点,有的放矢加强训练
(一)加强科学整理,发现薄弱点
高三学生要善于把自己半年来做过的模拟试卷、练习题和复习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对试题进行归类分析总结,解决相关问题;要善于把大专题的知识点细化为小知识点,进行归类统计。例如:
病句題,笼统分析显然无法找到具体病因,可以细化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语病类型,分析自己哪一种病句类型错误较多,再去进行专题训练。
如果认为自身能力无法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可向老师请教分析自身试卷作答存在的问题,再去做针对性练习。
(二)进行类题训练,解决薄弱点
“类题训练”是解决薄弱点的一种高效的精细化学习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寻找3—6道经常丢分的试题(这类试题仅包含这一个小知识点),完成后再进行认真分析,发现相关问题并做好总结。例如:
对于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题,有的同学总是做得不好,那么就可以按上述方法操作,而不是笼统完成所有试题。
笔者总结了高考语文必须掌握的100个考点,并进行了细化,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诊断分析。
(三)开展深度复习,掌握好策略
在复习备考环节,同学们要掌握几种深度复习的策略。
1.宏观审视基础上的归纳策略
同学们要善于把同类型、同题型试题放在一起研究,变“刷”题为“看”题和“审”题,总结归纳相同题型的答题方法,总结归纳易错点、薄弱点。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现代文阅读的解题训练。
2.厚实积累策略
对于文言文翻译试题,尤其要在实词积累量上下大功夫,不能仅仅是复习高考120个常用诗词的内容。对于古代诗歌,最好能每天读《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的一首诗歌赏析并进行思考。
3.聚焦热点策略
作文复习备考要善于从寒假起积累时新素材,密切关注最新时事热点动向,多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的评论文章,对热点素材进行分块切割整理,形成体系。
二、把握最新命题动向,有针对性做好准备
每年寒假之前,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相关试题分析、考试说明,以及一些较大省份的一模试题会相继出现。这些信息内容庞杂,考生应该区别对待。
(一)重做高考题,研读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撰写的试题权威解读,体现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命题理念。部分试题的解析与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存在一些差异,同学们应以教育部权威解读为主,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老师。
俗话说,高考题是最好的模拟题。重做高考题的过程就是重新理解命题意图的过程,重新审视命题思路的过程,优秀的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对复习备考的新启示。
(二)关注2019年12月初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山东、北京、天津、海南等省市统一安排的2020新高考首次模拟考试的语文试题
这套试题出现了较多变化,从整体上看,主要是客观题显著减少,主观题显著增加;试题阅读量稳定中略有下降;现代文阅读和语言文字应用试题调整较大,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试题保持稳定。具体的变化主要有:将论述类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合二为一,增加主观题数量;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一次出现新诗鉴赏的主观题;文言文阅读出现原因概括式主观题;语言文字应用三道客观题题型变为“客观+主观”的新形式。
作为考生,要理性看待试卷中的这些“变”与“不变”的因素,并从中找到后期复习的方法。
1.关注稳定因素,认真扎实打牢基础
试题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应是2020年高考延续的内容,备考时要全力以赴,积极准备。例如:
古诗文阅读中的名句默写仍以考纲内容为统领,认真复习即可;诗歌鉴赏侧重从诗歌内容与语言艺术角度考查情感表现,备考时要在读懂诗歌、品味语言上下大功夫,不可过分关注外在形式技巧,因为形式总是为诗歌内容服务的。作文试题延续任务驱动型作文策略,同学们要有基本的语境意识和对象意识,这样才能写好作文。
2.关注变化因素,尽快弥补复习盲点
从试题中变化的内容看,文学类文本的现代新诗鉴赏题值得关注,如以前没有做过相关练习的话,应寻找相关高考试题和模拟题来进行练习,归纳基本的做题方法。例如:
文言文阅读可借鉴北京卷、江苏卷、浙江卷的命题形式,熟悉新题型,学会新题型的做法。语言运用题要多接触新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每年一月或二月,高考《考试说明》会公布。从往年经验和舆论宣传综合分析,2020年的《考试说明》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待《考试说明》出台后,考生只需关注变化内容即可,无须投入过多时间分析。
三、避免复习错误观念,启动二轮复习备考
要想实现学习与备考的弯道超车,考生既要提升复习速度,还要避免错误的意识。在改革阶段高考试题剧烈变化的形势下,考生千万不能认为2019年考什么2020年就会考什么,必须把握全面复习的基本策略,可以突出重点,但绝不能有侥幸思想。
比如,有同学在备考作文时,发现近几年高考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次数较多,就想办法找寻几个热点话题,背诵几篇范文或时事评论,寄希望于考试时能够全部或部分使用。这种心态既忽视了具体题目的硬性约束,也容易造成套作而丢掉更大的分数。同理,面对从未见过的新试题,也会惊慌失措,要明白“变”才是“不变”、“变”中有“不变”的命题客观规律。
其次,要避免麻痹意识。到了寒假,阶段考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审题不严、麻痹大意的行为。高三大强度、高难度的训练,使很多学生过分注意答题速度,而忽视了审题方法。有同学甚至对题干要求只是一眼带过,忽略了很多重要信息。
比如,2017年全国卷Ⅱ的论述类阅读第一题,把以往选“不正确”的要求微调为选择“正确”的一项,有同学根本不注意这一细微修改,结果饮恨考场。还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同学会在考试时见到似曾相识或做过的试题,这时千万要理性应对,认真审读题干要求,不要因惊喜连连而造成遗憾。记得有一年北京卷作文题目是《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诸多考生看到熟悉的歌曲名字后激动万分,但直到作文快写完时,才发现自己未注意到“我有”二字,结果抱憾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