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控制途径
2020-03-24许芸
许芸
当前阶段,产业竞争、发展形势日益复杂,为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抢占足够的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把控,创新财务管理理念,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提升管理阶层的风险,预防意识。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现阶段企业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性出发,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途径及具体的对策进行系统的探析。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影响管理工作的客观要素,具备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与风险性、激励性的特点。为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企业应在辨识风险性质、内容、类型及危害性的基础上,建立全面、动态的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的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一、企业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意义。
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经济效益,逐步落实企业长效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要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效益,应该对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控、管理。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内容包括:投资、销售、融资、效益分配、内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活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风险管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运营的实际状态,有效保证了经营目标的全面落实。
(一)对企业的运营问题进行反馈
企业风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馈了财务系统的运营状况,可以通过风险发生的情况、位置及内容等信息,判断经营状态是否健康,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针对性的管控,保证风险影响的范围、危害的程度及造成的后果在可控的范围内,对企业内控管理机制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此同时,企业通常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及资金链的管理等途径,来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全面、动态的掌握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要素,从而为企业的决策行为提供可靠的参考。
(二)提升企业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力
现阶段,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原有的商业格局被打破,企业需要应对的风险性质更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且危害性较大、更隐蔽,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发现、管理、控制风险的难度。经济发展形势瞬息万变,为了更好的进行市场开发,提升企业整体的运营能力,应将构建起现代内控机制,依照内部发展需求及外部发展形势,调整经营战略目标,及时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增强企业对风险的控制力度。
(三)实现经营成本的高效配置
财务控制作为内控管理的关键所在,其实际的管理内容不仅包括对财务信息的分析与汇总,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益,还包括提升企业资源的实际配置效率,保证资金链完整,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的运营目标。当前阶段,建立高效的风险防控机制,是确保资金获利能力、规避投资风险、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按照发生的性质与产生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内部控制风险与外部环境风险。其中外部风险包括财务政策、汇率及利率变化、政治因素以及环保影响、通货膨胀等,具备客观性,通常无法避免。针对外部风险问题,企业通常需要进行内部管控力度,增强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内部风险的产生原因通常表现为:片面的追求生产规模、销售量等,忽视了投资、筹资等资金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资本利用效率低下,负债率超过预期
企业在运营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整合,可以通过对负债率的调整,来增加企业的运营资本,在提升生产、运营实际效益的基础上,合法、合规的对风险进行消除、规避与控制。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融资、筹资的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的经营规模、资金链、资产情况等设置一定的负债比例,保证收支平衡、运营稳定。但现阶段,部分企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更高的效益,往往存在银行借贷过高、负债率超出预设标准的情况,对银行依赖性较强。当企业出现支付危机时,对银行的依赖性更强,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融资成本与财務风险逐步加大。资本利用效率地下,结构配比不科学,使得企业无法有效落实发展目标,决策可执行性不高,引发效益损失情况。
(二)投资项目调研不全面,信息审核不规范
企业在开展投资项目决策的过程中,按照投资项目的资金利用方向可以分为对内投资以及对外投资两种形式。其中,对内投资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建设发展工程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固定资产、产品营销、人力资源整合等;对外资产通常是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经济活动。部分企业在进行对内投资时,存在调查 不全面、信息收集不完整、财务报告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盲目扩张资产,但收益回报的周期却相对较长。如果决策失利可能会导致投资无法按期收回,最终导致给企业债务累累,财务风险巨大,经营难以维持。与此相对应的,外部投资产生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对合作企业的资产、财务状况、信用及产业结构等资料审核不严谨、合同条款权利与义务模糊、投资规模超出预期、市场环境变化等风险。
(三)生产、营销环节出现衔接问题
当前阶段,市场竞争形势呈现复杂化、跨区域、多元化的特点,为了保有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创新营销形式,运用对应的营销手段来吸引客户,推广产品与服务。但部分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占有率,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没有结合营销方案确定生产数量,采用赊销方式生产、经营等,使得库存压力大,资金无法有效回收,增加了财务的管理风险。与此同时,市场环境、产品价格及税收改革也为企业生产、营销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销售与生产环节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使得财务风险表现的更为复杂,提升了财务管控的实际难度。
三、优化财务风险预控管理机制的实效对策
(一)合理对资本进行配比,提升运营成本的配置效率
一方面,对企业资本进行合理配比是提升实际经营效率,降低财务运营风险的关键所在,反映了企业债权、股权具体配比形式,是企业统一长效发展目标与阶段性投资规划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为确保企业项目投资的收益,合理、合法的规避风险,需要依照实际运营状况与外部条件等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在考虑资金成本的前提下,还要考虑风险程度和收益水平,并且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求最佳组合。
(二)立足企业内部发展需求,科学规划风险预控方案
对于外部环境风险,企业往往无法有效回避,需要结合具体的市场条件、法规政策等情况,通过内部风险控制管理机制,来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综合实力。如果企业发展形势良好且外部市场环境缓和,可以适当增加负债率,提高运营成本投入,获取更高的经营效益;反之,则需要适当降低负债率,提升自身风险应对能力。企业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少借些资金,合理有效地组织调整资本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合理、高效管控需要一定的法律、制度支持,因此,在确定风险预控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现阶段企业的管理结构、发展规模、负债情况、投资项目、资产等情况,做好财务调查、匯报与审核工作,优化风险预控方案,保证方案的执行效率。
(三)对存货数量进行合理控制,保证资金链的完整
对资金流动情况及产品库存进行合理调控,是现阶段企业提升资金流动率、降低财务管控实际风险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金链越完善、项目回报周期越短,其变现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就越强。因此,企业应在对存货、原材料等持有量进行科学调整的基础上,保证企业运营的整体经济支持,避免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还应安排好企业的借款到期日、利息的支付日和存货的库存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达到资金的充分合理运用。
(四)以完善的内控机制为基础,建立覆盖全面、反应高效的动态预警机制
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内部管控以及风险防范等内容,现代管理模式影响下,企业应依照可持续发展、运营目标,围绕风险预控方案,制定、调整对应的内控系统,建立起覆盖全面、反应高效的动态预警机制。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是全员、全流程的控制,因此要想做好风险管理就必须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企业的实际生产与运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应该立足于市场,因此企业应该建立适应市场的动态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及时地收集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各项资料与对策,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动态、全面把控。
四、结语
现阶段,产业竞争环境的复杂形势,使得建立以财务风险为核心的管控机制成为企业提升环境适应力、增强市场竞争实力的首要任务。针对不同类型的内部、外部风险,企业应从自身发展情况出发,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完善内控机制、控制资金流量等方式,合理规避外界风险,对内部财务风险进行动态控制,为企业现代财务风险预控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云南交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