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24王婷
王婷
移动互联网具有便携性、多样化、个性化和碎片化的特点。随着各类应用程序的不断开发,各类互联网产品越来越多,互联网营销也成了产品营销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一定的对策。
一、我国企业移动互联网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营销传播创意同质化
目前,我国有很多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活动的企业,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最后沉没在移动互联网的海底,究其原因还是传播缺乏创新性与活力,无法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其表现在两个方面:1.内容缺乏创新性。2.活动方式缺乏创新性。互联网营销传播应在短小精悍的内容中找准营销定位,因为快餐化消费已经磨掉了人们的耐心。企业为了说明产品信息,常常长篇大论,很难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人总是有猎奇心理,每个躲在互联网背后的人都关注着每天发生的奇人异事,企业想要抓住用户心理,就要盯紧每一个热点。企业喜欢盲目追热点,企业常常对热点无差别的对待,忽略了甄别优选内容的过程,这使得企业在进行营销传播时,内容都不尽相同,忽略了传播信息的精准性以及热点与自身品牌的契合性。
(二)企业营销传播缺乏系统性
每天有数以亿计的用户活跃在微信、微博、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平台上,很多企业也投身于互联网营销传播活动,但是结果并不像企业所期待的那样。我国的互联网营销传播的兴起时间晚,还处在学习认知的阶段,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营销传播的最终结果是要与客户发展并维护关系,从而达到客户与企业双赢的局面。关系的建立需要长期经营,这就要求企业的营销传播要具有系统性。每个企业都拥有数种营销传播平台,不同的营销传播平台具备不同的特点。企业在进行营销传播时,常常让每个平台都处于孤立的状态,没有让平台之间都配合起来。企业还缺乏策划的眼光,没有长期的进行平台维护。主要表现在企业开通网上平台以后,基本不再更新消息,活跃度低,自然不能吸引客户。
二、对策
(一)加强营销团队管理
现阶段,在网上活跃的都是年纪轻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企业在组建团队进行网上营销的时候,可招募那些常常活动于网上各大平台的年轻人,他们对热点事件敏感而又充满热情,与消费者相仿的年纪使得更容易迎合消费者心理。然后,根据这些年轻人的专长分工,让他们负责文案创作与策划、与用户互动、数据统计分析,效果评估等活动,使这些人能够比较好的在网上开展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除此以外,精准的营销传播是很有必要的。这些专业的年轻人可以综合考虑行业、用户体验和信息安全,聚合出有不同兴趣和表现的人群,对这些人群进行行为分析和消费路径的跟踪,还可以通过搜集网上有关产品的评论以及一些“意见领袖”对产品的评价,掌握客户的需求以便推出符合客户需要的传播内容。防止随大流,坚持创新性。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保证与客户更好的交流。
(二)实施平台联动策略
企业有不同的营销传播平台,各平台可以互相推广。微博可面对众多的客户,实现多对多的推广,并且推送次数不受限制。微信则偏向于精准营销,面对的都是有需求的客户。可以让微博与微信互推,也可以在微博或者微信进行推广时,可以附上企业网站的地址。一般企业官网都包括公司简介、历史文化和产品,这样可以加深客户对企业的形象。除此以外,二维码可以作为图片发布在微博微信平臺上,二维码可生成音频、视频广告和网站信息。这样既可以精简传播内容,又能实现各平台的相互推广。除了企业内部推广以外,还可以在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推广。营销传播活动的举行可以与生产互补品的企业合作推广,也可以行业内联手进行营销传播活动。例如,每年的“双十一”是网络促销日,各大电商可以联合,制造话题,提高关注度。
(三)凸显线上线下模式
“O2O(Online to offline)”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指的是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其核心环节是在线支付。这个模式诞生了饿了么,滴滴和美团,从餐饮业曼延到了服务业。优衣库是日本迅销集团下的服装品牌,一直以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服装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选择“门店自提”的收货方式,可在线下400余家门店快速提货。这种做法满足了顾客想立即获得新衣服的心理,同时又将一部分线上粉丝引流到线下实体店中,在节省运输成本的同时也为线下门店创造了销量,优秀的顾客体验又为优衣库带来新的粉丝和更高的关注度。
(四)构建完整传播体系
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传播需要系统性的思考,离不开完整的体系。第一个是运营体系的完善。从甄选发布优质内容,与客户互动,搜集客户评论和反馈,到最后进行总结以及平台长期运营。这都需要完善团队建设和规范操作步骤。第二个是构建监管体系。互联网营销的传播像是一个放大镜,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在互联网环境下,如果监控力度不够,营销传播最后可能为演变成自掘坟墓,损坏企业的名声和形象。所以营销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