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生产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演变探析
2020-03-24朱满德
杨 丹,朱满德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引言
大豆因其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较高的营养价值,逐渐成为我国极其重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饲料来源之一,且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1]。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我国对大豆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而国内大豆供给的有效性导致了大豆供需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我国大豆缺口只能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1996年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且进口量几乎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最大的净进口国[2]。这也造成了我国大豆供给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的局面,自给能力在逐步下降,同时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内外部坏境。
在此背景下,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旨在加强大豆优势区生产能力建设,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努力增加大豆有效供给,促进我国大豆恢复生产。而受制于我国资源禀赋、规模经营、人均耕地面积、农业技术等条件,以及如何在不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下,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优先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底线等多重压力之下[3],恢复并扩大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合理规划大豆生产布局、确定重产之重、充分挖掘优势产区大豆生产潜力则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回顾国内学者对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有对粮食作物诸如稻米、小麦、玉米等生产空间布局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4-6],也有对经济作物诸如棉花、苹果、梨等生产格局演变的研究[7-9],其多数使用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资源禀赋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来测度各农产品生产格局的变迁,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面板数据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而纵观目前对大豆生产格局的研究,李二玲运用区位熵及空间基尼系数探讨了中国大豆种植的地理集聚格局,结果表明大豆种植地理分布重心分别在向东北、西南方向周期性徘徊变动[10];卢艳萍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标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11];甘婧也使用类似方法对安徽省大豆比较优势进行测算,认为大豆种植比较优势在省内各市县都有着显著的差异[12]。
总体来看,对大豆生产布局的研究还停留在局部层面,较少从全国层面出发分析其布局演变特征与区域优势,而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优化大豆生产布局,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恢复大豆生产是大豆振兴的关键。鉴于此,本文探讨我国大豆生产格局及区域比较优势演变规律及特征,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探究我国大豆生产布局现状,为政府优化大豆生产布局,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当前关于测度农作物生产布局及区域优势演变的方法,主要有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区位熵法、概率优势指数法、国内成本资源系数法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等。本文参考已有对小麦[5]、玉米[6]等布局变动的分析框架,并根据数据合理性及可得性,采用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资源禀赋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大豆生产格局及区域优势演变进行测算与分析,综合评估我国各省份大豆生产能力状况及优势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CIit表示i地区t时期大豆的生产集中度指数,Yit表示i地区t时期大豆的产量,∑Yit表示t时期全国大豆的产量。
其中PSIit表示i地区t时期大豆的生产规模指数,GSit表示i地区t时期大豆的播种面积,∑GSit表示t时期全国大豆的总播种面积。
其中EFit代表i地区t年大豆生产资源禀赋指数;Vit和Vt分别表示i地区和全国t年的大豆产量,Yit和Yt分别表示i地区和全国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般认为,当EFit大于2时,i地区t年大豆生产资源禀赋具有较强区域比较优势;当1≤EFit<2时,i地区t年大豆资源禀赋生产具有一定区域比较优势;当0<EFit<1时,i地区t年大豆生产资源禀赋缺乏区域比较优势。
其中SAIit为i地区大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GSit为i地区t时期大豆的播种面积,GSi为i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GSt为全国大豆的总播种面积,GS为全国粮食作物的总播种面积。若SAIit≥1,表示在全国范围内,i地区大豆生产具有规模优势;若SAIit≤1,表示在全国范围内,i地区大豆生产不具有规模优势。
其中,AAIit为i区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当AAIit≥1时,表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区大豆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且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当AAIit<1,表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区大豆生产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数值越小,比较劣势越明显。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我国大豆种植比较分散,除青海省外,其余各个省份均有生产。本文借鉴郭天宝[1]对大豆生产布局的划分,将大豆生产区域分为四个主产区:东北春大豆产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4个省自治区;黄淮海流域夏大豆产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等7个省份;长江流域春夏大豆产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5个省份,南方多作大豆产区,包括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等4个省份。2017年这20个省份大豆播种面积与产量都占全国的98%以上,因此本文剔除生产较少的省份,选取这20个省份分析1988~2017年全国大豆生产布局及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与规律具有合理性与全面性。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并且为保持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将重庆市纳入四川省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大豆生产布局变迁时序特征
2.1.1 生产规模指数变动分析。从大豆生产规模指数测算结果分析,近三十年来我国大豆生产格局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大豆生产一直聚集在东北产区,且从时间序列来看,大豆生产在进一步向东北产区集中,其大豆生产规模指数由1988年45.15%增加至2017年60.87%,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大豆生产规模扩大趋势最为明显,生产规模指数分别由 1988年 29.91%、3.83%增加至 2017年45.31%、12.00%,成为东北产区大豆面积扩张的主力军,而吉林、辽宁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则逐步下降。二是黄淮海流域产区作为我国大豆重点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却在不断缩减,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由1988年36.38%降至2017年19.80%,下降了16个百分点,其中除安徽省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以外,河南、山东、河北、江苏、陕西、山西等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都呈现逐渐下降态势,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降幅最为明显。这些省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的逐渐转移、种植业结构性调整以及大豆经济效益低
其中EAIit为i地区大豆效率比较优势指数;APit为i地区大豆的单产水平,APi为i地区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APt为全国大豆的单产水平,AP为全国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若EAIit≥1,表示在全国范围内,i地区j种农产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若EAIit≤1,表示在全国范围内,i地区j种农产品不具有生产效率优势。下,都给大豆生产造成了较大压力,导致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三是长江流域产区大豆生产规模指数逐渐上升,由1988年8.99%增加至2017年13.90%。其中云南、四川等省份成为大豆新兴产区,生产规模指数增幅较大。南方地区大豆播种面积在我国则一直处于降低地位,变化较小,大豆生产规模指数略有下降且在3%~6%之间浮动,各省份播种所占比重也保持相对稳定(表 1)。
2.1.2 生产集中度指数变动分析。生产集中度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某种农作物产量对全国总产量的贡献度。由表2可知,近三十年来我国大豆产量进一步向东北优势产区集中,黑龙江与内蒙古两省产量占全国50%以上,主产省份位次变动显著。具体分析,黑龙江生产集中度指数一直处于全国第一位,且所占比重也有不断扩大趋势,由1988年33.92%上升至2017年45.11%,是保障我国大豆产业稳定安全发展的基础。内蒙古是我国大豆第二大主产省份,2017年生产集中度指数为10.63%,相较于1988年4.09%增加了6个百分点。吉林、山东、河北、辽宁等传统大豆种植区产量所占比重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国位次分别由1988年第二、第三、第八、第九位降至2017年第六、第十、第十七、第十五,其中吉林与山东生产集中度指数分别由 1988年 8.47%、7.94%降至 2017年 3.28%、2.10%,下降幅度最大。四川、云南两省由于大豆播种面积的扩增,产量所占比重由1988年全国第十、第二十,跃升至目前第三、第八位,对长江流域产区大豆产量贡献较大。
表1 1988~2017年我国各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变化情况单位:%
2.2 我国大豆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测算与分析
2.2.1 资源禀赋优势指数分析。从1988~2017年我国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优势指数平均值来看,我国大豆资源禀赋优势区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具有极强资源禀赋优势的黑龙江省,其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高达12.05,黑龙江省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成为我国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区域;二是具有较强资源禀赋优势的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等省份(自治区),其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均大于1,分别为3.32、2.93、2.16、1.13;三是具有较弱资源禀赋劣势的贵州、山西、江西、云南、河北、山东、辽宁、湖南、四川、湖北等省份,其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分别为0.90、0.89、0.72、0.70、0.69、0.68、0.62、0.59、0.57、0.57、0.55;四是具有极弱资源禀赋劣势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其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均小于0.5,表明此3省几乎不具备生产大豆的资源禀赋优势(表3)。
从各省份大豆生产资源禀赋指数动态变化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不断增长型,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安徽、云南、四川等5省,其资源禀赋优势指数日益增强,其中黑龙省资源禀赋优势指数由1988~1989年8.39增加至2016~1017年21.14,增幅最大。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省在2008年之前并不具备资源禀赋优势,2008年之后则成为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优势省份,该指数由 1988~1989年 0.46上升至2016~2017年1.33;二是逐步下降型,包括吉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山东、河北等7省,其资源禀赋优势指数在逐步减弱,其中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本具有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优势地区,逐渐丧失了其资源禀赋优势,其各自地区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优势指数在2016~2017年均低于1,此外,吉林省资源禀赋优势指数下降幅度也较大,由1988~1989年3.14降至2016~2017年1.69。三是相对稳定型,包括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浙江、广东、江西等7省,其在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优势上保持相对稳定态势,资源禀赋优势指数没有太大变化。总体来看四大产区变化,在大豆生产上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逐步向东北产区、长江流域产区集中,黄河流域产区逐步减弱,南方地区保持稳定。
表2 1988~2017年我国各省份大豆生产集中度指数变化情况单位:%
表3 1988~2017中国各省份大豆资源禀赋优势指数变动情况
2.2.2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1)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分析。从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可以了解一个地区某种农作物生产的专业化及规模化程度[13]。由1988~2017年大豆规模优势指数可以看出,近三十年间大豆规模优势有所减弱,规模优势区域稍有变动。对比省域间差异,黑龙江省在考察期间一直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显著且稳定的规模优势,内蒙古与安徽两省也具有较强的大豆规模优势指数,且规模比较优势在不断提高;吉林省与辽宁省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曾经是我国大豆生产规模比较优势较强的两个省份,进入21世纪以后,大豆规模比较优势开始下降,分别从1988~1989 年 2.17、1.67 降至 2016~2017 年 0.58、0.47,逐渐失去其规模比较优势;浙江省则从2010年之后跨入较强规模比较优势区域,并逐步增长。除此之外,一些大豆种植传统省份如河南、河北、山东等东北地区的规模优势指数在不断下降,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的规模优势指数则在缓慢上升。总体而言,1988~1989年,大豆规模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有6个,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等省份(自治区),而在2016~2017年,大豆规模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减少为4个,吉林、辽宁、河南等3省都失去其原有的规模比较优势(表4)。
(2)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分析。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可以了解一个地区大豆生产的物质要素投入,如土地、劳动以及农业技术等的应用水平,主要表现在单产水平的提升。由1988~2017年大豆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可知,近三十年来中国大豆生产效率优势有所增强。对比省域间差异,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四川、河北、浙江、云南等8省大豆生产效率优势最为突出,效率优势指数基本大于 1,1988~2017年平均值分别为 1.2、1.23、1.18、1.69、1.19、1.08、1.21,意味着这些地区具备非常稳定的大豆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其单产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5省在20世纪90年代并不具有大豆生产效率比较优势,而进入21世纪以后跨入效率优势区域,且比较优势在不断的增强;而相反河南、江苏两省逐渐失去其效率比较优势,成为大豆生产效率劣势区域;贵州、陕西、湖北等省则一直不具备效率优势。总体而言,我国具有大豆生产效率优势的省份从1988~1989年8个省增加至2016~2017年12个省,说明我国大豆生产技术水平得以提升(表 5)。
表4 1988~2017中国大豆生产规模优势省份变动情况
表5 1988~2017中国大豆生产效率优势省份变动情况
(3)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从整体上看,我国大豆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由表6可知,1988~2017年我国大豆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以及黄淮海流域产区的安徽等4个省份,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平均值均大于1,其中黑龙江综合比较优势最为突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基本保持在2以上,表明其具有显著的大豆生产综合优势,这与资源禀赋优势指数高度吻合,理论与实际比较优势布局的变动较为符合;山西、辽宁、河南、浙江、河北、陕西、四川、山东等8个省份该指数平均值均大于0.8小于1,表明这些大豆生产省份属于较弱的综合比较劣势区域,其余省份如广西、江苏等则均属于较强的综合比较劣势区域。
具体考察各省份大豆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变动趋势可知,东北地区4个省份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大豆综合比较优势都在不断下降,其中吉林与辽宁分别从 1988~1989 年 1.41、1.04 降至 2016~2017年0.72、0.70,逐渐丧失综合比较优势;黄淮海流域产区除安徽省综合比较优势在逐渐上升外,其余省份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大豆生产规模优势的下降幅度比效率优势上升幅度要高很多,从而引起综合比较优势呈现下降趋势。长江流域产区与南方地区的综合比较优势在不断提升,其中尤以四川、浙江两省份最为突出,分别从1988~1989年0.55、0.56 上升至 2016~2017 年 1.28、1.27,跨入大豆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区域。
2.2.3 我国大豆综合比较优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综合运用 1988~1989年、2004~2005年、2016~2017年等3个节点的大豆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绘制空间趋势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大豆优势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由图1可知,我国大豆优势产区呈现“东减、西扩”趋势,1988~1989年间,我国大豆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及黄淮海流域;2004~2005年间,优势产区有逐步向西南地区扩散的趋势,黄河流域各省份大豆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在逐渐减弱,西南地区则逐渐上升;2016~2017年间,我国大豆优势产区进一步向全国扩散,其中四川、安徽、云南、浙江等地区综合比较优势上升最为突出,东北地区吉林、辽宁以及黄淮海流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份综合比较优势降幅最为明显。
某种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是各地区生产自然禀赋资源、种植制度、社会经济条件、要素投入、国家宏观政策及市场需求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4]。由此探讨我国大豆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时空变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决定的区域差异性。大豆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除了极寒高海拔地区以外,其余地区均可种植,但气候、温度、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影响。东北地区及黄淮海地区有着优越的环境条件,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在大豆生长其内能够提供充足的日照,且昼夜温差大、降水量集中,适宜高油优质大豆的生产。而黄淮海流域产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省属于暖温带地区,主要种植春、夏季大豆,干湿季分明可以为其提供相对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我国大豆生产的重点产区,大豆生产集中度较高。因此先天性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了东北产区与黄淮流域产区在大豆生产上具备明显的综合优势。
表6 中国各省份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动情况(1988~2017)
二是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引起的大豆主产区综合优势转移。虽然自然资源条件决定了一开始的农业生产格局,但区域经济差异、农业技术、市场冲击、宏观政策等都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变动,进而影响综合优势产区的变动。大豆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对于耕地资源、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等的要求较高,也就意味着种植大豆需要给农户带来比其他农作物更高的成本收益。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达地区非农产业相对也发达,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劳动力匮乏,种植大豆的成本也就更高。例如东北地区吉林、辽宁及中部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份,大豆种植不仅要与替代作物例如玉米、小麦、水稻等竞争,还有来自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带来的农业劳动力流失、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压力,因而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也就不断减少,大豆生产规模优势的丧失导致了其综合优势也逐渐向非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图1 我国各省份大豆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空间分布
三是科技、政府政策调控对大豆生产发展造成的影响。科技创新、产业政策、政府调控也是农业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15]。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受地区限制农机发展也极不平衡,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较为重视粮食生产机械化,忽略了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因而对于大豆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化与专业化,不利于大豆单产水平的提升,从而也就难以获得规模经济与效率优势。其次是我国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匮乏,缺乏长期有效的大豆产业利益补偿机制及贸易保护政策。国家制定的大豆产业补贴政策具有临时性特点,以国家实施的良种补贴政策为例,虽然国家对高出油率的大豆良种进行补贴,但补贴总量和金额较小,不利于提升国产大豆的价格优势[1],经济效益难以获得有效保证,农民种植积极性也就难以保持。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1.1 从生产规模指数来看,近三十年来东北产区大豆播种面积逐渐扩大,且从时间序列来看,大豆生产在进一步向东北产区集中,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种植规模扩大趋势最为明显;黄淮海流域产区作为传统大豆生产区域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降幅最为明显。
3.1.2 从生产集中度指数来看,东北产区一直是我国大豆供给的主要保障基地,黑龙江与内蒙古两省产量占全国50%以上。黄淮海流域产区大豆产量随着面积的缩减占全国比例也逐步下降,长江流域产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云南、四川等对区域产量贡献最大。此外,吉林、山东、河北、辽宁等传统大豆生产区大豆产量在全国排名下降最大,四川省大豆产量位次跃升为全国第三位。
3.1.3 从资源禀赋优势指数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来看,黑龙江、内蒙古、安徽等省份都具有较为显著的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大多数省份长期以来大豆生产都具有稳定的效率比较优势,但很少具有规模比较优势,2016~2017年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省份仅有黑龙江、内蒙古、浙江、安徽、四川。
3.1.4 分析大豆综合比较优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我国大豆优势产区呈现“东减、西扩”趋势,1988~1989年间,我国大豆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及黄淮海流域,2016~2017年间,我国大豆优势产区进一步向全国扩散,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差异、种植业内部比较效益、农业科技及政府政策调控都是影响区域综合优势变动的重要因素。
3.2 讨论
根据上文分析,为充分发挥大豆生产地区比较优势,需要综合考虑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特征等来优化大豆生产布局,具体措施如下:(1)巩固东北大豆产区,保持并加强其区域优势。东北大豆产区因其优越的气候条件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传统优势区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东北大豆主产区的建设,划定核心生产区促使各种资源要素向核心区域集中,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大豆生产技术与种子品质,使其生产能够更加高效,品质得到保证。(2)充分发挥传统大豆生产区发展潜力。除了保证对东北产区的大力支持以外,应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对各省区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大豆产业发展计划,提高产业扶持政策的针对性与指向性。具体来讲,黄淮海流域传统大豆产区大多数省份大豆种植面积都在不断缩减,规模比较优势下降趋势最为突出,因此需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维持现有的大豆生产规模,同时积极引导大豆套作、轮作等高效生产制度,恢复并提高大豆生产;对于长江流域产区与南方地区,受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大部分省份大豆栽培面积较小,质量品质较弱,生产效率较低,不具备大豆生产优势,但在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该区域也不能放弃大豆种植,应定位为区域性大豆供给保障基地,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加强与主产省科技交流,推行适宜的生产制度。(3)完善主产区大豆利益补偿机制。大豆经济收益较低,传统大豆主产区的农民更愿意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大豆种植的积极性严重受挫,这是导致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1]。因此政府需要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大豆产业支持政策,明确补贴政策与补贴标准,建立长效的利益保护机制并大力推广与宣传,确保豆农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益补偿,从市场与政府两个方面都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证,充分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恢复大豆生产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