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经验谈
2020-03-24于小飞
于小飞
(河南省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河南 新安 471800)
管理目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使断奶仔猪体重和断奶达到最高指标。技术指标:断奶时育成率达94%以上,采用21 d 断奶者,窝平均体重达7.5 kg 以上;采用28 d 断奶者,平均体重9.5 kg 以上。
仔猪有以下四大生理特点。第一,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生长速度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消化器官和消化腺发育不完善,功能较弱。第二,消化道的容积小,胃排空较快,游离胃酸的浓度低于正常,消化能力较差。第三,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较差。体内的能源物质储备较少,体温与环境温度联系紧密。第四,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抗体不能进行垂直传播,能否尽早、足量吃到初乳对仔猪的免疫力影响很大。
1 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
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见表1。
表1 各日龄仔猪的环境温度
2 断尾
应在仔猪出生后对其进行断尾和减掉其犬齿,并灌服5 ml 的庆大霉素针剂,在保温箱内饲养。保温箱温度:仔猪出生1 ~3 天,32 ℃~35 ℃;出生4 ~7天,保持在30 ℃~32 ℃。用250W 的红外线灯或电热板升温。猪舍温度应控制在20 ℃~25 ℃之间。
3 初乳
固定好乳头,吃好初乳。仔猪出生后应快速将其转移至保温箱内,第1 ~3 d 做到1 小时喂1 次奶,开始固定乳头,把体格较小、身体较虚弱的仔猪固定于第2、3 对乳头上,有助于提高成活率。母猪生产后前1 ~3 d 分泌的乳汁是初乳,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抗体,能让仔猪快速获得免疫力,因此一定要让仔猪吃好初乳。
4 补铁补硒
日龄小的仔猪体内贮存铁较少,仔猪因缺铁而出现缺铁性贫血、下痢等疾病,为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应注意铁的补充。在2 ~3 日龄给仔猪肌肉注射牲血素或富铁力1.5 ~2 ml,10 日龄时再肌注1.5 ~2 ml。
5 补饲
补饲应在仔猪出生后第4 d 左右开始进行,补饲用乳猪颗粒料,粉碎后强制放入仔猪嘴内,补饲4 ~5次/d,仔猪开始自行进食时停止。同时进行诱食,仔猪的料槽内放少许乳猪料,每次加料的量宜少,一天多加几次,增加饲喂次数,保证仔猪有良好的食欲。
6 补水
仔猪新陈代谢率高,生长速度快,容易缺水,补水从第5 日龄开始。
7 去势
3 ~7 日龄给小公猪去势,去势后要预防伤口感染和腹外疝的发生。
8 防疫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进行仔猪免疫接种,尽可能的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9 消毒
从出生之日起,每3d 进行1 次,消毒要彻底。猪舍要保持安静、干燥,相对湿度维持在65%~75%之间。
10 转舍
仔猪断奶后,立即转入保育舍。
11 防病
主要预防仔猪黄痢、白痢,多见于产后3 ~5 日龄和5 ~20 日龄仔猪。防治仔猪黄痢、白痢的措施: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温度适宜不让仔猪着凉,补充水分,纠正酸碱中毒,应用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痢菌净、诺氟沙星等,防止交叉感染,对母猪用药治疗、催奶。
12 哺乳
定期检查仔猪的吃奶情况与母猪泌乳量的变化,发现有乳汁分泌少或乳房炎等乳房疾病,可以用中药或按摩等方法进行催奶治疗。对食量较小、瘦弱的母猪应勤喂料,每次喂料量少一些。
13 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身体瘦弱、猪舍温度低、营养不良、相互挤压。
14 引起仔猪下痢的疾病原因
主要有仔猪黄痢、白痢、早期猪瘟或隐性猪瘟、缺铁性贫血、伪狂犬病、梭菌性肠炎(红痢)、仔猪副伤寒、猪流行性腹泻、球虫病、猪轮状病毒感染。
15 引起仔猪下痢非疾病原因
血糖浓度低、消化不良、母猪无乳症、母猪乳房炎、母猪发热、黄曲霉菌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