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二星蝽和斑须蝽的发生及防治
2020-03-24刘华
刘 华
(招远市辛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招远 265400)
近年招远市麦田常较重发生二星蝽和斑须蝽危害,目前套种玉米上也有发生,危害严重。据调查,发生严重的地块被害株率高达70%,2 种害虫混合发生。二者均为刺吸式害虫,专门刺吸玉米心叶,受害玉米心叶卷曲,不易展开,展开后受害处呈现一排刺吸孔洞,严重时叶片自受害处齐断,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二星蝽和斑须蝽均属于半翅目蝽科。主要寄主作物有麦类、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等多种作物,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的嫩叶、嫩茎等部位汁液,严重时致叶片卷曲,嫩茎凋萎,植株生长发育受阻,籽粒不饱满,影响生长,减产减收。
1 形态特征
1.1 二星蝽。成虫体长4.5 ~5.6 mm,宽3.3 ~3.8 mm,头部全黑色,触角浅黄褐色,背部小盾片末端无明显的色斑,最明显的特征是基角处有2 个黄白光滑的小圆斑;胸部腹面污白色,腹部腹面黑色,节间明显。卵长宽0.7 mm 左右,近圆形,初产时淡黄色,中期黄褐,近孵化转为红褐色。卵壳网状,密被黑褐色刚毛,色淡。
1.2 斑须蝽。又名细毛蝽、臭大姐。成虫体长8 ~13.5 mm,宽约6 mm,通体黄褐或紫色,最明显的特征是腹部边缘和触角黑白相间;喙细长,小盾片末端钝而光滑,黄白色。胸腹部淡褐色,散布零星小黑点,足黄褐色。卵粒似圆筒形,初产浅黄色,后灰黄色,卵壳有网纹,生白色短绒毛。卵排列整齐,成块。若虫形态和色泽与成虫相同,略圆,腹部每节背面中央和两侧都有黑色斑。
2 生活习性
2.1 成虫。成虫行动敏捷,具有群聚性。在强光下,常栖于叶背和嫩头,阴雨和日照不足时,则多在叶面、嫩头上活动。成虫具有弱趋光性,有假死性。飞翔距离短,一般一次飞移3 ~5 m。成虫白天交配,可交配多次,交配后3 d 左右开始产卵,以上午产卵较多。成虫需吸食补充营养才能产卵,即吸食植物嫩茎、嫩芽、顶梢汁液,故产卵前期是危害的重要阶段。成虫寿命12 ~14 d,最长29 d。
2.2 若虫。初孵若虫群聚性较强,聚集在卵块处不食不动,需经2 ~3 d 蜕皮后,即2 龄以后才开始分散取食活动。成虫及若虫有恶臭,均喜群居于作物幼嫩部分和穗部吸食汁液,自春至秋继续危害。
3 发生条件
这两种害虫的发生与危害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如冬季气温偏高,雨雪较少,利于成虫越冬。早春气温回升快,特别是4 月中下旬与5 月上中旬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对其发生有利。气温24 ℃~26℃、相对湿度80% ~85%最易发生。暴风雨对其有冲刷作用,可使虫口下降。
4 发生规律
4.1 二星蝽。在山东1 年发生4 ~5 代,以成虫在杂草丛中、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4 ~5 月开始活动为害,卵产于小麦叶背面、穗芒或托叶上,数10 粒排成1 ~2 纵行,有的不规则,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爬行在麦穗、茎秆或叶柄上,不爱飞行,有假死性。
4.2 斑须蝽。每年发生1 ~4 代,以成虫在植物根部、枯枝落叶下、树皮、土壤裂缝或屋檐底下等隐蔽处越冬。在招远地区第1 代发生于4 月中下旬~7 月中旬,第2 代发生于6 月下旬~9 月中旬,第3 代发生于7月中旬一直到翌年6 月上旬。后期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成虫多将卵产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或花蕾或果实的包片上,呈多行整齐排列。
5 防治方法
5.1 农业防治。发生中度及严重地块,玉米收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因山东大部分地区实行秸秆还田,所以秋收后可结合深耕,拌沙撒施辛硫磷等颗粒剂。另外预留春田地可在冬前进行翻耕,利用晒垡、冻垡,减少越冬成虫数量。
5.2 物理防治。首先,成虫产卵盛期可进行人工摘除卵块或若虫团;其次,利用成虫趋光性,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特别是盛期,用黑光灯诱杀,灯下放水盆,及时捞虫;再次,在成虫集中越冬或出蛰后集中为害时,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振动植株,使虫落地,迅速收集杀死。
5.3 化学防治。小麦苗期可用内吸性杀虫剂滴心,以保护天敌,兼治苜蓿盲蝽、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在若虫低龄期可选吡虫啉药剂防治。发生严重时可喷洒5%氯氰菊酯乳油1 000 倍液、20%灭多威乳油1 500倍液和BT 乳剂400 倍液。喷雾时兼顾麦秸及土缝等害虫藏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