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在社区”保护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上海市奉贤区试点工作为中心的考察

2020-03-24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奉贤区试点工作机制

程 鹏

“社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衍生文件中反复出现并被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非遗在社区”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以尊重、保护和支持以人为核心的非遗传承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为宗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实践。2017 年底,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随后,上海市将这一非遗社区基层传承传播试点项目向全市推广。这一保护模式的推行,虽然有力地推动了非遗保护的发展,但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也凸显出来,如社区作用与定位不够明晰,“移入型项目”落地难等,而这些问题也暴露出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的不足。因此,本文以上海市奉贤区“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为例,对这一保护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对上海乃至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有所助益。

一、奉贤区“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实践经验

作为“非遗在社区”保护模式的试点,奉贤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非遗保护基础,同时,其在城市化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典型性问题又凸显了其样本意义。在试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奉贤区立足过去非遗社区保护的基础,将非遗传承传播全面下沉至基层社区,在品牌化建设、社会参与、营造非遗保护氛围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试点工作的基础与背景

奉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的农业文化与乡村文化特色,使奉贤留存了大量具有农业文化与乡村文化特色的非遗资源,如羊肉烧酒、土布纺织、乡土纸艺、皮影戏、滚灯、山歌剧等,它们成为奉贤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奉贤传统生活方式的历史印迹。地理位置上的偏僻及公共交通的限制,使得奉贤的对外开放交流程度相对有限。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奉贤地区的人口主要以本地人为主,其生活方式与家庭结构基本上保持了比较传统的特色。这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态,有利于传统非遗传承机制的保持与留存,尤其是家族传承方式在奉贤地区依然较为普遍。

自非遗保护兴起以来,奉贤区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的力度较大,民众参与程度也相对较高。目前,奉贤区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 项,市级非遗项目18 项,区级非遗项目24项。

表1 奉贤区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保护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奉贤区通过非遗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商圈等活动,扩大了非遗的传播范围,增进了民众对非遗的认知,形成了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

奉贤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自身在非遗保护方面的独特条件,为该区非遗保护与传承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同时也为“非遗在社区”保护模式的探索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奉贤区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传统的乡村结构被打破,非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同质化的商品房小区人口构成复杂,缺乏文化底蕴和认同感;传承人老龄化,年轻群体缺乏动力和热情,非遗项目后继乏人。这些鲜明的城市化发展特征,造成了非遗项目流失、传承人断层、非遗品质降低等现象。

总之,奉贤区既有着良好的非遗生存基础,又存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困难与问题,其作为“非遗在社区”保护模式的试点地区,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

2.试点工作的实践探索

自2017 年12 月底以来,奉贤区结合实际情况,以城市化进程中“非遗在社区”的保护和传承为主题,深入践行非遗保护以人民为主体的理念,以非遗布点为抓手,以全区基层社区为落脚点,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落实和实施。2018 年6 月,奉贤区首批13 个各具特色的试点点位授牌并开展工作,以试点点位为引领,非遗传承传播工作重心全面下沉至基层社区。

具体说来,奉贤区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推进工作。

一是抓好各类人群的参与和投入,依据“非遗在社区”工作实施所关涉的项目内容,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非遗志愿者、社区文化工作者、非遗项目辅导员等各种人群的主导作用,通过理论培训、实践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提升其非遗保护意识、传承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宣传,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关注度、影响力和获得感。激发社会参与活力,孵化各种非遗社会化力量。注重对各种社会化力量的扶持与培育,吸引各种社会团体、民非机构参与“非遗在社区”的传承工作,并在传承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抓好“非遗在社区”的机制创新。注重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制度建设,在服务供给机制、考核评估机制、传承传习机制、推广传播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量化考核机制,严格量化考核,为非遗项目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并通过机制建设与机制创新,有效激发了非遗项目的内生活力。

三是注重非遗生态培育,营造浓郁的非遗保护氛围。注重区域非遗发展的整体环境建设,将推进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与区域特色紧密结合,通过非遗组织方式与表现形式的多种结合,充分发掘非遗项目的当代传承活力。一方面,奉贤区与规划部门及相关社区协调,有意预留了非遗展示的空间。通过非遗景观的打造,在扮靓城乡风貌,促进睦邻和谐,提升非遗影响力,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对“活态”环境的塑造与培育,通过各种社区非遗活动的开展,积极培育社区群众的非遗传承意识,积极推动社区群众对非遗活动的参与热情。

四是深入挖掘非遗的精神内涵,弘扬其中的和谐价值理念、道德教化、人格塑造、生态保护、技艺智慧等元素,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将“非遗在社区”与“和美宅基”“美育修身”“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战略相结合。通过非遗传习所等形式,使非遗扎根社区,真正实现“在”社区,同时推动社区文化环境的打造和社区文化的认同,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二、奉贤区“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奉贤区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非遗保护的良好基础,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一系列的困难也逐渐凸显。

1.社会结构的转变带来非遗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奉贤区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解体,乡村结构被打破,原本依托于乡村文化的非遗文化,其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非遗原生的传承空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拆解、合并或转移,同时也因传承主体的大规模流动而出现空心化。传承环境的改变、经济方面的压力和诱惑,都影响着传承人的传承意识与行为。在此背景下,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也面临种种困难。原本流传于田间地头的田山歌,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无法在原生环境中自在传承,非遗保护下的舞台表演则是脱离生态环境的文艺展演。传统手工技艺因机械化的挤压,生存条件恶化,而传统手工技艺高成本、低效率的特点,使其既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也无法满足现代化市场的大批量需求,从而逐渐走向衰落。

2.人口结构的改变带来文化的认同与融入问题

截至2018 年年末,奉贤区全区常住人口115.20 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57.68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0.1%,本地户籍总人口为53.87万人。外来人口数已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成为典型的人口输入型地区。人口结构的改变也给奉贤区的非遗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首先,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对奉贤本地的历史文化和非遗项目不够了解,甚至语言上都没有办法做到无障碍交流,自然也很难产生文化上的认同,这为“非遗在社区”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次,在移入的外来人口中,也有一些非遗传承人,这些传承人在迁入奉贤区的同时,也将其承载的非遗项目传播到此。然而受限于目前的非遗评审制度,这些外地的非遗项目尚无法被当地文化部门认定。再次,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移入型的非遗项目能否为奉贤本地人和其他外来人口接受,产生文化上的认同,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虽然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 点:

(1)政府主导与社区自主失衡,社区主导的内生性机制还未形成

推行“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关键是在深刻理解“社区”概念基础上,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区自主的关系。目前我国的非遗保护更多的是以政府为主导,有些保护单位还是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在多年来政府办文化、管非遗的背景下,民众早已习惯听从政府安排,甚至主动放弃了保护的权利,使得非遗保护失去活力。

奉贤区非遗保护传承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政府主管部门(非遗中心)与非遗传承人,这种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非遗工作开展的主要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这种单一工作机制的短板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公众的参与度不足,社会的互动性不强,影响的覆盖面不大,工作的主动性不高,由此制约了新时代非遗工作的深度开展。目前在奉贤区的“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中,民众自主自发保护传承非遗方面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但民众群体构成复杂,中青年群体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

(2)工作机制有待改进,考评机制尚需完善

奉贤区在前期的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虽然在工作机制上有许多创新,但是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改进。如对非遗保护单位与传承人的考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奉贤区在制订工作计划时,虽然提出要严格量化考核,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在考核对象方面,目前我国实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非遗传承保护的重点在代表性传承人上,然而掌握非遗技艺的人并非都已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非遗的传承也不仅在于“传”,更需要“承”。目前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都能够较好地履行传承义务,然而对于尚未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的徒弟、学员,则缺乏考核约束。其次,在考核方式上,更侧重于量化标准,如开展了几场活动等,而对传承传播活动的效果等方面无法进行考核。再次,在奖惩机制方面,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则办法,随意性较强,尤其是在传承人退出方面,目前没有形成机制。

(3)开拓创新能力有所欠缺,产业转化程度有待提高

此次奉贤区将“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紧密结合,更加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振兴和发展等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焦点都放在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上,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等非遗项目在社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不够重视。许多非遗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当下,怎样利用传统的非遗资源,发展经济,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作深入思考。奉贤区有多项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实现产业转化。如渔洋村、五四村、拾村村等地的土布染织技艺,虽然还在传承,但在市场化销售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是否可以大力发展土布经济,建设特色小镇,实现“一镇一品”的产业化特色经营,将传统工艺与市场完美对接,还需要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三、对策与建议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行“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打破保护单位限制,建立社会组织运作模式

虽然奉贤区在试点工作中打破了非遗保护单位的行政、区域界线,但对某些具体的非遗项目而言,传承的重任仍主要在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其他的单位和个人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可以探索依托社会力量、社会组织为主体的运作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非遗在社区”项目。可以将原来由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作为保护单位的非遗项目,申报以民非组织作为保护单位。民非组织可以结合多方力量,而且有独立的经济核算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非遗的传承都有帮助。

2.注重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

奉贤区“非遗在社区”作为试点,有着重要的宣传推广意义。不仅要注意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还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要鼓励创建和培育相关品牌活动、特色团队、代表人物,注意树立先进典型,把“非遗在社区”的优秀实践案例传播出去,让全社会了解和认同,提升非遗传承者、传播者的社会关注度、影响力和获得感。未来,相关宣传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不仅需要进一步扩大在主流媒体上的宣传,还需要扩展至新媒体等渠道。宣传对象上,主要侧重于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和重视度。在内容上,应包括对奉贤区非遗项目的具体介绍、“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让社会公众了解、参与非遗传承保护,避免公众参与无门,造成消极社会影响。

3.落实外来非遗传承人落户政策,使“移入型项目”扎根

在人口高速流动的当下,一方面要扩大对内宣传,让广大民众尤其是外来人口更多地了解奉贤区的非遗,让他们喜欢并逐渐产生认同感,甚至成为非遗项目的学徒或传承人;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外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重要价值,使他们在奉贤区的发展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移入型的非遗项目,要想方设法使其落地扎根,在申报项目、财政税收优惠、传承活动及场地等方面给予其帮助。对于外来的非遗传承人,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在积分落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分类差异性保护

奉贤区的非遗项目数量众多,且分属不同类别,有着不同的特征,其保护单位性质也不尽相同,在试点工作中不宜采用统一的方式和标准,应根据不同类别的项目,采取差异性保护方法。传统舞蹈类的非遗项目,如滚灯、打莲湘等,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在试点工作的推行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如鼎丰乳腐酿造工艺、神仙酒传统酿造技艺,其保护单位是具体的企业,本身也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基础,在传承保护过程中,应实行生产性保护,发展品牌,给本地民众带来自豪感,从而产生文化上的认同。而对于民俗类的非遗项目,如羊肉烧酒食俗,则需要通过扩大宣传、营造氛围等方法,让人们喜欢、认同这一习俗,尤其是对于许多外来人口,可改变其“三伏天不吃羊肉”的旧有习惯,加入“吃羊肉喝烧酒”的队伍中,将伏羊节打造成本地节庆品牌。

猜你喜欢

奉贤区试点工作机制
弘贤育德做先锋 五育并举促成长——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工作的实践探索
薪火少年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创新特色项目
河南省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研讨会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我喜欢的一句话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保驾护航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