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术”的活化石
2020-03-23李贵平
李贵平
近300年来,在古木、烟墨与酥油相杂的浓浓暗香中,四川甘孜德格印经院的一代代工匠,在虔诚的雕刻、印制经文过程中,将最原始的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下来,成为雕版印刷术的记忆……
前不久我随北京大学、北京《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组织的“川藏线茶马古道考察”,来到地处川藏交界处的甘孜州德格縣。
德格,意为“善地”,是格萨尔王的故里。格萨尔是公元十一世纪藏族传说中莲花生大士的化身,他一生戎马,扬善抑恶,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史诗般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公元1729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版式最独特、雕刻最精良、字体最精美、校对最严密、保护最完好的藏文传统雕版印刷馆”。
德格印经院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印经方式,每年开春到秋末之间,约有半年时间雕印经书。我们这次来到德格,有幸赶上了印经的季节。
历时30年建成的印经院
德格县城更庆镇不大,仅一万多人,德格印经院即坐落于此。看上去,德格印经院还不如中等规模的寺庙大。它过去是一座寺院,名为更庆寺,从20世纪40年代起,逐渐由寺院演化成现在的样子。它和拉萨的布达拉宫一样,是康藏高原的一方文化圣地。
古朴庄严的德格印经院,是一座平顶土木结构建筑。印经院分藏版库、晒经楼、洗版平台、佛殿等区域,为1729年德格第十二代土司却吉·丹巴泽仁创建。
据德格县文旅局副局长格西介绍,在今天看来,德格印经院并不是什么大的工程,可是在290年前的茫茫雪域,要修此建筑并非易事。经过4代土司、历时30年,三楼一底的恢弘印经院终于建成。
保存29万块藏文典籍印版
我们顺着狭窄的楼梯上到印经院的二层,此时,高原的阳光透过窗户,在狭长的过道投下一道金灿灿的亮光。纵深的空间里,立着一排排高大的柜子,上面整整齐齐存放着大量经版,让人肃然起敬。据说,这里保存着29万块传世的藏文典籍印版,有些已是孤版。
据了解,印经院的工匠师傅每组每天的量约为2400张,每天工作6个小时左右。所有的印工,没有一分钱报酬,全是志愿者。他们大多是住在附近的藏民。每次印制结束,印版收入库房前,印工都要仔细将其上的墨泥或朱砂洗得干干净净,再涂上酥油,如此方能保证印版百年不腐。
以师带徒,工序秘而不宣
雕刻印版的工匠,向来是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培养。所有工匠都要经过严格考核,只有那些技术完全熟练、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才能从事雕版工作。通常情况下,技艺娴熟的工匠每天只能完成一块印版的单面刻制,10天左右才能完成一幅画版的单面文字雕刻。比如,闻名全藏区的《甘珠尔》就是由100名书法家花了3年时间、500名工匠雕刻5年,才完成全书的印版刻制工作。正是有了这些精细的印版,许多重要的藏民族文化内容才流传下来。
“早先的德格印经院,不仅印经书,也聚集了一批研究藏学的学者。德格印经院的经书不仅印制精美,而且‘德格版也往往代表藏文佛教典籍中的善本。”格西告诉我们。
这座古老工坊为了防止火灾,一直没有安装电灯,所以藏经库的能见度极差,看上去十分阴暗幽深,但僧人和印工如得神来之手相助,可以毫不费劲地在几十万块经版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那一块。这些经版,俨然成了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甘孜民俗文化专家噶玛降村说,德格印经院的藏文印刷,在290年的时间里一直沿用传统雕版印刷技术,很多独门技艺是秘而不宣的。
1996年,德格印经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作为传统技艺的“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印经院所印刷的文献典籍,不仅在中国广大藏区得到广泛传播,也被中国诸多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收藏,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重要典籍已被亚、美、欧三大洲的著名图书馆收藏。
(摘自《光明日报》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