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功能的实现谈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2020-03-23黄辰
黄辰
语文课程作为学生的基础必学课程,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发展中起到非常基础性的作用。本文从传播学的传播功能实现的角度,对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传播的角度对语文教学的质量的改善提出了建议。
一、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文化传播功能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有计划活动。从构成要素来看,语文教育是一种传播活动。教师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处于主导地位,掌握和控制着整个语文传播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确定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并进行课堂讲授。传播活动中所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和传递信息,这正休现了其作为传播者的作用。学生是传播活动的受传者,是信息的接收者。教学内容则是传播的信息。
二、语文教学中传播功能的体现
美国集传播学研究之大成者—施拉姆,把传播学的功能划分为四大方面:雷达、控制、娱乐以及教育,其中明确指出有些传播过程是具有专门的教育目的的,同时也具备着相关的特性以及独有的意义。
(一)雷达功能-监测与反馈:
传播的雷达功能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监测与反馈。语文课堂结构是师生之间进行学科知识的“传”与“受”,也就是发生知识信息传播活动的表现形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文化传播者把语文课程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从传播角度来看,传播过程中的传者与受者在信息获取上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两者之间一定要通过一定的监测和反馈程序去实现信息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二)控制功能——引导方向:
语文教育在人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立人”价值,文化传播成为语文教育必须的选择。教育对于人的功能有内外两个维度,外在的维度在于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立足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即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内在的维度在于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心智健康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具有“精神底子”的人。内在维度是外在维度的航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正确的方向上最大程度的发挥控制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和发展正确的精神导向,通过‘立言来‘立人。”
(三)教育功能—文化知识传播:
在语文教育文化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的文化传播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与学生共享文化信息、围绕文化信息产生交流与互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丰富其文化内涵、促进其文化成长的教育目的。教育和文化互为对方的表现形式,教育传播着文化,文化借助于教育得以彰显。
(四)娱乐功能——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秀文化知识的传递和正确思维模式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极正面的精神世界和认知思维,教师在精神上得到了一份最真切的满足,学生学习在正确的精神方向上不多前进和收获,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三、传播功能角度下对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传播过程要以情为尚
作为传播者,尤其是语文教育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传播、情理结合、以情带人。在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在同一认知层面上进行平等“对话”,追求心灵心理上与学生情感的接近,才能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设身处地”地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传播内容要以生为本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眾推于传播主体的“中心”位置,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尊重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差异性,在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时候要根据受众学生来进行传播内容的筛选。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因此教师不仅要专注教材内容,还需要更多的知识迁移与拓展。
(三)传播方式要注重有效互动
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语文课堂。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通常会有意见领袖的存在对传播效果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每一个学习群体里都有一些信息来源多、见多识广的学生,可以称之为学生之间的信息领袖,语文教师要加强和传播领袖的联系和沟通,帮助其更好、更有效的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根据这一特点,以发挥共同的传播领袖的作用。
(四)传播过程注重良性循环
完整的传播过程是传播者传递信息给受众,而受众在接受到信息后再向传播者传递相应反馈信息,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和质疑等行为中不断地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息并对下一教学环节做出调整,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提问、解疑中收获来自老师的反馈信息,在这互动的过程中,师生互为相互传播的对象,不断的输出输入信息并作出行为的调整,使得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完善、思维能力的开发、综合素养的提高、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传播学的角度,对语文教学进行分析,从传播过程看教学实际中还需继续完善的地方,从传播功能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现帮助语文课堂更好的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