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主义美学角度浅析《国家审计》
2020-03-23李珂馨高川淋郭进
李珂馨 高川淋 郭进
【摘要】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起源于古希腊经典美学中“模仿说”,“模仿”就是在艺术创作中模仿大自然中的客观事物,艺术作品与客观事物越为相像就越是成功。到十九世纪,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论文《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唯物主义命题“美是生活”,这个命题揭示了艺术反映生活,美对于生活有着依附关系。现实主义相对于浪漫主义,反对夸张变形,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要求创作者要按照生活的本身模样进行艺术创作并要反映时代环境,要有揭示生活中黑暗面的勇气。电视剧作为当代重要的大众艺术形态之一展现着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国百姓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回顾中国电视剧历史可以发现,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是国产电视剧创作的主流,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善于用艺术的手法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剧中大多表现现代社会中的现象与问题和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关键词】现实主义美学电视剧国家审计
一、《国家审计》概述
自1958年《一口菜饼子》至今近六十年的电视剧史中,对于现实的描绘一直是我国现实主义电视剧不变的美学追求。《国家审计》是由蒲剑编剧、导演,由史兰芽、廖京生、何政军等知名演员演绎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以审计局为创作背景是我国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中的一个创新,视角独特,从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出发,描写了我国社会中真实发生过的审计事件。该剧讲述了东州市审计局经责处处长徐咏萍与其带领的审计人员在审计东州市一些公司单位时所经历的或感人或危险或发人深省的事件,反映了审计人员恪尽职守,为保护国家财产所付出的努力,剧中大量呈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展示了审计人员工作和生活场景,生活真实的气息扑面而来,剧中直面现实的精神表现出该剧对于传统现实主义美学的追求,“真实和美”的关系在剧中对审计人员工作场景的描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国家审计》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分析
编剧蒲剑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了审计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状态,运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地叙述和描绘了纷繁复杂的审计场景,冷静、细腻地刻画人物和事件,完美的诠释了现实主义美学。
2.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国家审计》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审美原则,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真实地反映着世界,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性格形象都应符合生活的本来面目去打造,再现真实社会中的审计工作。孔子提出的重要美学观点是“兴观群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诗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观”是指作者通过作品中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反映生活真实,从而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风俗的盛衰,社会中的得失和历史风貌的本质,说明诗歌既有用审美情感陶冶人们的心灵,又能其实人们去认识社会生活的功能。编剧蒲剑本科所学专业是法律,他对于剧中審计案件所要表现的法律责任等相当熟悉,所以创作出的剧本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表现出的审计案件也十分真实。剧中的审计案件主要有六个,分别是东州热电厂经济审查、人民医院经济审查、普济医院医保审查、甘井子村低保审查、快速路项目审查、复垦土地审查。这六个事件联系紧密,一环扣一环,审计人员通过仔细的审查拨开迷雾,取得一次次重大进展,对于社会现实的探讨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引发观众的深思。
在东州市人民医院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发现人民医院在招标过程中似乎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其下属昊天医疗器械公司在招标时报价高,并和人民医院串通投标,利用虚假发票,伪造劳务支出并以这种方式套取支票,院长谭启聪负有重要责任。就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时,徐咏萍的父亲突然住院,只能由技术最好的谭启聪做主治医生并进行手术,徐咏萍此时一边经受着职业道德的考验,一边又经受着自己父亲做手术要不要送红包的煎熬。在徐咏萍和谭启聪对话后,谭启聪告诉她那八百万元做为职工的加班费、福利费和科研经费用了,而他不会收受病人家属送的红包,一定会尽职尽责把手术做好。谭启聪对徐咏萍说的一句话十分值得我们深思:“职业道德和良知要求你做一个政治的人,但为了自己的亲人,不得不屈从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句话正反映了一个审计人员常常所处的尴尬境地,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一些真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国家审计》是一部具有现实精神的电视剧,契合社会中的真实现象,符合受众的审美期待,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正是在现代社会中百姓对于贪腐行为的不予容纳和政府对于反贪的重视才使得在电视剧艺术中有对于此类事件的描绘。
2.2艺术典型塑造经典形象
典型是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典型性原则是指在创作现实主义的作品时要遵守“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这一原则。现实主义创作观要求的典型性实际上就是要求处理好人物角色的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2]黑格尔曾指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预言式的抽象品。”别林斯基指出“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冯雪峰认为“艺术的内容和人物的典型与特征,就完全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具体历史环境的典型状态与特征;艺术所描写的是社会的真实的人,只有在具体的历史的典型环境里才能描写出典型人物。因此,艺术的典型性,是离不开社会矛盾性和历史时代性的意义的。”[3]
剧中徐咏萍的角色让观众印象深刻,正是这样典型形象的塑造,给全剧增光添彩。徐咏萍是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的审计人员,她在面临被审计单位的行贿时一向拒绝从没有犹豫过,这样的人物是创作者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物,她代表着社会中的凛然正气,剧中人物不仅面临着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在生活上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活动的天地,行动的导因,典型环境制约着典型人物做什么,从而使典型人物的性格得到显示。剧中袁忠诚是一个从农村考上大学后分配到审计局的角色,他在工作时任劳任怨,在家孝顺父母,为人忠厚老实但时常附和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袁忠诚的妻子陆露觉得在有孩子后应该有自己的房子,想让袁忠诚的父母把祖宅卖掉在城里每一套房子,但是袁忠诚从小被灌输的小农思想让他认为祖宅是他们家的根不能轻易卖掉,并因此和陆露产生了矛盾。和袁忠诚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新进入工作的金逗逗,她从小在城市长大,家庭条件优越,在刚工作时十分不适应审计枯燥乏味的工作流程,她在同事们忙于审账的时候吃零食,对于自己的工作总是推脱,梦想是去北京闯荡,进入大型审计公司工作,在看到农村低保户困难的生活后,金逗逗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对自己的工作细心耐心,要求进步。
2.4现实主义精神不畏揭露社会中的黑暗面
现实主义电视剧在创作时需契合时代背景,具有批判和质疑现实生活中不良现象,我们需要在现实主义关照下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能够真正的做到直面现实、洗尽铅华,揭示社会矛盾,重塑正确价值体系,传达积极正面的精神力量,诊疗社会的“病症”,助推时代的发展。[4]创作者需要具有理性批判的精神,一向敢于揭露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警示。在《以平凡美直面现实生活——评电视剧〈岁月〉》一文中,作者认为:“现实主义的创作应该要强调生活真实与作品理想的一致,虽是虚构叙事文本,但应强调在真、善、美的统一中理解作品的真实。”[5]在《国家审计》中,创作者以审计人员的视角,在审计实践中涉及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大胆解剖社会中的贪腐怪相,展现邪不压正的社会正能量,树立政府机关的公信度。《国家审计》中创作者丝毫没有避讳各行业中贪污受贿的行为,而是将其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在剧中第一个事件审计东州热电厂中,章劲松私自挪用公款炒股,并给情人杨玉玲花费124万公款买了商品房,像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创作者把这样的事例搬上银幕不仅展示了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细致用心,还给许多有不良企图的人以警示。在社保案件调查中,创作者对于这个案件的描绘十分真实,细节表现出了调查取证的艰辛,审计人员在对于社保案件的调查不仅需要在相关单位做调查,还要挨家挨户做调查,真正走到基层老百姓家中去调查取证,了解低保户的真实情况,反映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三、《国家审计》中的细节真实
现实主义作品十分注重对于细节的表现,细节真实的表现就体现在对于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剧中金逗逗一开始是一个不喜欢枯燥乏味审计工作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她对于徐咏萍要求她写征文的做法十分不理解,她認为写征文这些都是单位在做面子工程没有任何意义,十分不情愿写,这个细节的处理将金逗逗的性格描写的十分到位,就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大学生形象,但在金逗逗的心理发生转变后,她主动写了一篇征文交到了徐咏萍的手中,还说自己就是“审计的娃”,这样细节的描写十分真实生动,将金逗逗工作后的心理转变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剧中黄柯有一句台词表现出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所需花费的精力:“账就像湖水,表面看湖水面如平镜,但湖底可能暗潮涌动,练就火眼金睛,凡事都问几个问什么。”周维海也说过:“国家审计就是保证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权利来监督和制约权力是十分重要的,要保证在审计中的忠诚和公正。”剧中人物的台词表现出了审计工作在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剧中角色之口让观众充分了解审计工作。
结束语: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妙语连珠振聋发聩,“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国家审计》就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很成功的艺术作品,也是我国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中十分成功的一部作品。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343
[2]周思言.《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现实主义创作观的复归于再出发》.2013.5.17
[3]冯雪峰.冯雪峰选集.论文编[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87
[4]周思言.《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现实主义创作观的复归于再出发》.2013.5.17
[5]李璐.以平凡美直面现实生活—评电视剧《岁月》[J].当代电视.2011(01):67-69
[6]曾繁仁.文艺美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张晶.审美之思[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李珂馨,女,1992.4.23,汉族,河南省武陟县,硕士研究生,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邮编05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