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法教学中的精准案例教学策略

2020-03-23索源

科技风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索源

摘 要: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和形象,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精准案例;教学策略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是一门为了培养学生掌握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的专业基础与技能课程。学生通过对经济法总论、经济组织法、市场管理法等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原理,了解经济法的学说和制度的基本体系和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

鉴于经济法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常常被引入课堂。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和形象,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下面具体谈一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作用

(一)变抽象为具体

习惯了数理化、史地文的高中生,面对抽象的经济法课会显得无所适从。以他们的阅历,难以找出经济法原理与复杂的经济案例之间的关联。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不但要重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接触,以及对案例加以分析、讨论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把抽象的经济法理论知识变得更生动、更具体,从而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变晦涩为明快

经济法的一些专业术语有及深奥的理论,总会让学生们感到晦涩难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理论与现实脱节。案例教学法以后,教师可以借用精准的案例,运用生动的语言,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讲解相关的经济法知识,这既可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在清闲明快的气氛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变被动为主动

被动地学习总没有主动学习有效果。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而脱离实际,那么学生会感到经济法课程既枯燥又乏味,更不知道将来如何经济法知识去服务社会。引入案例教学法,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一些精准案例嵌入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忘与课本知识相联系,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且兴致盎然的气氛中,掌握了经济法的相关理论知识。

既然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选择精准案例去运用到教学当中呢?

二、精准案例的选择

(一)事件要完整

老师选择的安全要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的过程,需要有一些情节冲突,甚至有一些反转,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从复杂曲折的案情中,对理论知识活学活用。

(二)叙述要具体

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尽量将情节叙述的详细、具体,要在一些细节上设局,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习惯。避免对案例的描述笼统、概括而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

(三)内容要典型

经济法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具有典型性才更能说明问题。要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对案例进行甄选,使所选案例既真实准确,又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注重其具体的实用性,又符合综合性原则;既有难度,又有深度。使学生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能够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下面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以及精准案例的选择方法,探讨一下经济法教学中的精准案例教学策略。

三、经济法教学中的精准案例教学策略

(一)精心准备

教师在运用精准案例进行授课之前,必须要对所需要的案例进行充分的准备。一方面要熟悉案例,以便运用启发式教学,使案例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完善;另一方面,要熟悉每位学生的基础课水平以及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结合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例如,针对经济类专业女生偏多的特点,可以适时地引入这样一个案例:

张某在公园丢失了一条价值5千元的项链,后被公园的工作人员捡到,公园按照相关法律经过公示招领无人认领后,公园管理处依法将其拍卖。王某以4千元购得该项链。后来在游泳馆,趁王某摘掉项链之机,李某偷走了该项链,转而以3千元的价格卖给了赵某。该起案件被公安机关侦破后,李某供认了在游泳馆偷走项链的事实,项链最终被追加。

通过对这样一个案例的描述,来引导学生针对“该项链应归谁所有”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由于丢失项链一事在生活中很常见,而整个事件又比较曲折,所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这样的精心准备一定会在课堂上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而达到精准案例教学的目的。

(二)设施到位

案例教学法除了要引入精准的案例之外,有可能的條件下,还要尽量创造情景式教学。除了现代教学所需的多媒体设备之外,还可以设立模拟诉讼、司法程序以及审判活动等,使学生能够亲历亲为,更加形象具体地掌握司法制度的特点、审判活动的特点以及诉讼的主要程序等等。通过这些实践让学生熟悉并理解代理、仲裁以及民事、行政、刑事三种法律责任的概念。

(三)案例复杂

教师所选择的案例不能简单明了,一眼就能辨别是非曲直的案子对案例教学法意义不在。要选定那些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情况复杂繁琐甚至是没有结论或没有处理办法的案例,这样才能引发学生讨论的兴致,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各抒己见,从而巩固和加深对经济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四)客观生动

教师在准备精准案例时,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对案例进行精彩叙述,可采用不同的文学手法,加入场景描写、心理刻画,以使情节的描述更加生动。避免平铺直叙,更重要的,是避免主观性,无论增加多少感情色彩,都要保证案例叙述的客观。

总之,案例教学法活跃了经济法的课堂气氛,使抽象难懂的经济法原理变得更加具体,更易于学生掌握,从中更可以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案例做好精心的准备,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经济法的学习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菁.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7.12.

[2]孟丹.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2016.2.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