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20-03-23卞瑞鹤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选派第一书记驻村

卞瑞鹤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

2015年以来,河南省先后大规模选派两批驻村第一书记,他们的到来,有力促进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成为贫困群众最贴心的依靠,成为乡村发展最可靠的带头人。

“决战全面小康,全力精准扶贫,以务实之举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这是党和国家对我国农村“摆脱贫穷,实现小康”的政治任务和殷切期盼。驻村第一书记无疑是当下农村最引人注目的群体,他们从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地方走来,扎根基层,鞠躬尽瘁,真情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贫困落后的农村,不遗余力地为那里的人们探寻脱贫致富的道路和希望。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面对挑战,勇挑重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高度重视,对第一书记这支队伍非常关心。去年9月份,在河南光山视察工作时,专门看望慰问第一书记,这是对广大驻村干部的极大激励,也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自2017年11月轮换以来,河南全省1.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拼搏奉献,推动派驻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为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实践证明,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夯实基层基础、推动脱贫攻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

目前,在村任职的第一书记已满2年,河南省委组织部已经启动新一轮轮换工作。这次轮换在继续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向集体经济空壳村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拓展。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脱贫攻坚的全面巩固和拓展提升,是我们党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看,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转换的关键之年,明年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河南这次新选派的第一书记,将要在村里工作到2022年,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存和交匯的特殊时期,要挑的担子更重、面对的挑战更大。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尖兵”团

2019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有力支持和保障下,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脱贫责任组等认真落实驻村帮扶的各项要求,积极担负起驻村帮扶各项责任,坚持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攻坚,解民忧、纾民难、暖民心,拉资金、上项目、促脱贫,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驻村帮扶工作,干部作风更实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乡村变得更美丽了,广大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推进,新修村级道路13787.6公里,新打机井26145眼,新改建桥梁4737座,安装路灯171860盏,协助群众办理大病救助46895例,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124884个,累计引进帮扶资金45.6亿元,引进致富项目6171个,培育支柱产业4812个。182家省定点扶贫单位向225个帮扶村引进帮扶资金7.63亿元,投入帮扶资金1.37亿元,发展引进产业项目942个,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1900.03万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64亿元。

河南是“三农”大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中起着战斗堡垒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以新时代党的建设为根本的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大抓治理的导向更加鲜明、氛围日趋浓厚,但要实现高质量党建、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还需要打通组织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河南把第一书记这支“尖兵”队伍派驻到村,不断增强党组织带领群众走正路走富路的能力,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全省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从近年来河南选派第一书记驻村任职实践看,第一书记在农村基层大舞台得到摔打,在脱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砺,锤炼了党性观念,强化了宗旨意识,提升了作风本领。

河南这次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就是要把新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派驻到基层工作最前沿,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促使他们遇到挫折能撑得住,关键时刻能顶得上,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在经风雨中壮筋骨,在见世面中长才干,并从中发现、掌握和选拔一批优秀人才。

谱写时代绚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驻村第一书记是各级党组织派驻到村的“党代表”,如果政治上不合格,犹如蒙眼走路,不仅自己会误入歧途,还会影响党在基层的工作、玷污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政治标准,从来都不是空洞抽象的口号,而是刻度分明的“铁尺”。

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标准,集中体现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时,河南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挡在“门外”。

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时,河南省委组织部特别强调:要牢牢把好作风关,突出亲民爱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作风标准,把那些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那些一贯自我要求严格、默默无闻作贡献的干部选派下去。

近年来,在驻村工作实践中,河南省涌现出一批第一书记先进典型,比如85后“海归”致力医疗扶贫、被群众称为“闺女”书记的团省委干部秦倩,携妻驻村、连干三任的周口市税务局干部韩宇南,把群众变成“城里人”、把自己当成“乡下人”的新蔡县李桥回族镇干部原玉荣等。他们身上都闪烁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他们恪守为民情怀,把百姓当亲人,和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们主动担当作为,埋头苦干、拼搏奋进,以过硬作风擦亮了第一书记“品牌”。

这些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驻村第一书记学有榜样、做有标杆,以驻村帮扶的实干行动、实际成效,体现对党忠诚,践行初心使命。特别是这次轮换,河南又新增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这对驻村第一书记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河南省不同地区情况千差万别,据了解,这次派驻村又类型各异,除建档立卡贫困村、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坚持联村单位一包到底、只实行人员轮换外,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都将新定派出单位。

总之,河南始终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派驻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选派干部,真正做到因村定人、精准选派。

当下,河南正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好这次轮换工作,持续发挥第一书记的“尖兵”作用,凝聚强大正能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选派第一书记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第一书记
建昌县:激发选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岳西:围绕“六句话”抓好“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