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

2020-03-23何秀贞晏永波刘丹张永慧

科技风 2020年8期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药理学互联网+

何秀贞 晏永波 刘丹 张永慧

摘 要:如何平衡“互联网+”时代和教育的关系成了教育行业的热门话题。我们开展了“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活动,将药理学与日常娱乐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药理学作业改革活动行之有效,能够为医学生学习基础理论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音版作业;蓝墨云班课;药理学

1 “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的提出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的教育行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互联网+”课堂即意味着将网络引入课堂,利用互联网来丰富和促进课堂教学。遗憾的是,智能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网络赋予的娱乐功效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由此引发的“低头族”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因此,如何平衡“互联网+”和教育的关系成了现今教育行业的热门话题。[1-2]

2 “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的基本要素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14班作为实验组,共计46人。以同一授课教师授课的2016级护理专业9班(共45人)和10班(共41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学生均有大二学生。

2.2 教学软件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网络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内外即时反馈教学互动的客户端App。经过2年的使用,蓝墨云班课已经成为我校开师生展日常教学、学习的必备工具,为开展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奠定了深厚基础。[3-4]

3 “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的前期调研

只有深入研究学情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为此,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探索学生的兴趣点并植入进教学改革中,以期达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效果。

4 “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模式的实施

调研结果显示,智能手机用途为聊天、社交的比例高达93%。基于此项数据,我们在日常教学和纸质版作业的基础上,新增一项语音版作业——即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发布语音版作业:课前,教师推出语音版预习作业——即要求学生预习重难点并以语音的方式回答。课后,教师推出语音版复习作业——即要求学生以语音的方式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不同经验值的奖励。此外,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能针对性的指导,真正实现一对一课外辅导。值得注意的是,语音版作业务必要简短精炼,如名词解释、某一种不良反应的表现或治疗措施。此外,课堂上,教师亦可以根据需要调出作业,选取部分同学的语音作业进行要点分析和调节课堂氛围。

5 结果

5.1 评价方法

为了考察“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的效果,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考核。期中测试直接在蓝墨云班课APP内进行,期末测试按照学校规定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展开。

5.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各组学生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3 期中、期末测试结果

期中测试依托蓝墨云班课APP完成,测试成绩可直接从平台导出。结果显示,实验班测试成绩为97.35±4.52,与对照组2016级护理9班(94.40±4.80)和2016级护理10班(92.88±6.62)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作为对照组的2016级护理9、10班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期末测试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完成。结果显示,实验组测试成绩为77.58±9.04,与2016级护理9班(64.97±13.43)和2016级护理10班(62.89±15.30)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作为对照组的2016级护理9、10班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4 问卷调查的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46分,回收46分,有效率100%。实验组学生对于语音版作业的评价结果显示,34.78%的学生支持仅使用语音完成作业;15.22%的学生支持仅输入文字完成作业;28.26%的学生支持使用语音和文字同步完成作业;17.39%的学生支持语音+文字+纸质作业三管齐下,而支持传统纸质版作业者仅占4.35%。由此可见,支持作业改革的学生比例高达9565%,其中,支持使用语音完成作业的学生比例达80.43%。

6 总结

通过“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活动,我校创新性地开设了语音版作业,将药理学知识与日常娱乐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互联网+”时代药理学作业改革活动行之有效,能够为医学生学习基础理论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2]谭莉萍,袁烨,林颖,等.“互联网+”课堂模式应用于药事管理学教学的尝试[J].药学教育,2017,33(6):47-52.

[3]夏霜芹.蓝墨云班课在外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6):106-108.

[4]张平,刘叶飞,周煌辉,等.蓝墨云班课在药店经营与管理实训课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8,34(3):47-51.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QGJ17149B);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文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8xjz14);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文教改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6xjzd03);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3384)

作者简介:何秀贞(1989-),女,汉族,浙江江山人,硕士,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讲师,执业药师,研究方向为药理学。

通讯作者:张永慧。

猜你喜欢

蓝墨云班课药理学互联网+
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信息技术学科的合作学习应用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
药理学“慕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也谈“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