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传统文化”构思演练
2020-03-23吕永海
吕永海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寻根溯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在全社会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潮涌现:有人认为,时代发展很快,传统美德却被人遗忘了,应该全力复兴“儒学”,重构道德体系;也有人对传统经典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力求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还有人甚至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面对开放后的外来文化,应极力维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面对传统文化?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一般来说,任务驱动型作文除具有“指令性”“矛盾性”“思辨性”“比较性”的特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权衡性”,就是针对多则材料的涵容性与开放性,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理解,经过权衡与思考,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表达个性化的认识。
权衡与选择类的作文题,常常会在陈述完事件或者现象之后,罗列出在同一范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看法、说法、做法,从而让考生做出选择或判断,闡发成文。这样的作文材料,所给的选项一般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也可能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然而,由于不同的人的素养、学识、家庭、人生阅历、看问题的角度(站位)等存在着差异,所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不同。
任务驱动型作文常见的写作思路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要把“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格式为“引述+表态+观点”,就是开头引述材料,正文针对材料展开论述,结尾总结并呼应开头。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紧扣写作任务,选择和突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新意、最明确、深思熟虑的材料、话题、感受与主旨。
题目中所给的材料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寻根溯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这一部分主要说的是“传统文化的地位”,限定了写作的范围。第二部分罗列了三种思潮,经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思潮都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复兴“儒学”可以重建道德体系,但是片面强调“儒学”的作用,也许会割裂民族传统文化;利用各种媒体解读传统经典,确实普及了传统文化,但是“个性化”的解读也许是一种曲解;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可以保护文化遗产,但是拒绝接受外来文化也有可能被时代抛弃。
经过对上述材料的解读分析,显然,立意时首先要明确态度,坚定立场,对中华传统文化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梦的魂与根。其次,在推广传统文化的方式上,展开议论。在议论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文化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剪纸、陶瓷”等精美的民间工艺,“戏剧、书法”等古老的民族艺术,“端午、重阳”等民俗节日,“羿射九日、精卫填海”等动人的神话传说,“色鲜味美”的饮食文化等等,这些活着的传统文化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可以选取其中某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点”或一个方面“有感而发”,可以写自己学习某项传统文化的过程或体验、体会,可以写对某项传统文化慢慢消失的担忧,也可以写某项传统文化传递的亲情、友情,例如重阳节、春节等等。这样审题立意才能符合题目的“任务”要求。
立意角度参考:1.要创新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代表着我们民族的光荣与梦想。3.文化快餐利与弊。4.海纳百川,成就中国文化之大。5.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6.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试论“忠孝不能两全”。8.从“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9.传统文化中的乡土观念。10.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佳作展示
熬汤与传统文化
高三某学生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仍在当今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将这种文明延续并发扬至今的媒介,正是传统文化。如果将社会制度比作厨师,那么风云变幻的社会便是一碗浓汤,汤的好坏,在于火候、食材、调料、配置……而这一切,便是传统文化,来丰富社会这碗浓汤。
熬汤,不能只照搬菜谱,不考虑大众的口味,也不能只用自己曾使用过的食材,对其他新鲜食物置之不理。合理对待传统文化,犹如熬一碗好汤,只有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迎合大众口味,使社会向积极方向发展。
所谓“色”,就是人们对形形色色文化的态度。中国人对于食材之色,既要求不过于色彩浓重,也要求平中出奇,这有轻有重的中庸之道,便阐释了我们对文化的态度。平中出奇的“奇”便是传统文化。在喧嚣纷扰的当今世界,传统文化便是给人带来质朴自然,使人返璞归真的镇定剂。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古为今用”。透过历史的浓雾,我们依稀看到在汨罗江畔苦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古老的私塾里谆谆教诲弟子“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至圣先师孔子,听见苏东坡在赤壁古战场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越之声……在声色迷乱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我们可以诗意栖居的归宿之地。而中庸之道又要求我们包容万物,与时俱进。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有新思潮、新思想的外来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洋为中用”。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谓“香”,就是文化对人的熏陶。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继承和表现,便构成了社会文化,正如汤的浓香催发人的食欲,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这样的糟粕文化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应当“去其糟粕”。什么是精华?指那些符合当今社会道德体系的思想,例如“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团结、和谐”,倡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什么是糟粕?指那些过时的封建思想,例如“三纲五常、重男轻女、等级制度、缠头裹足、鬼神迷信”等。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与融合外来文化中,才形成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新潮思想与外来文化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走向中国,如果一味抵抗与排斥,便难以促进中华文化的再发展。而敞开大门,则其中一些不成熟不健康的思想又会成为社会的动荡之源。因此,要使社会之“香”感染社会个体,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谓“味”,正是在色与香下带给人最重要的感受,也是核心所在。反映到文化上,就是人与社会达成文化统一后,对社会形成的积极影响。要想“味”好,就要做到“色”与“香”,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正是调和传统文化之味所在!
点 评
作者别具匠心,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比喻成一碗好汤,而熬制一碗好汤,就是面对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法。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由“色”到“香”,再到“味”的融合,逐层推进,深入浅出,文笔流畅老练,思想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