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琪嘉:认识创伤,拥抱幸福
2020-03-23贾方方
贾方方
采访对象:
施琪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教授,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主席
心理标签:
没有人是无创伤的,关键要认识创伤、觉察它,同时学会寻找资源,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拥抱幸福。
每个人都有创伤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心理学名词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比如原生家庭、关系模式、心理创伤等。这当然是好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更深入地处理关系。但与此同时,由于学习不够深入等原因,不少人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反而带来了新的困扰,这其中就包括心理创伤。
看到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创伤一定得是特别严重的事儿,应该和普通人关系不大。果真如此吗?先别急着下结论。
来看看心理学上是如何定义创伤的。创伤是指由导致危及生命的重大事件引起的心理创伤。乍一看,“重大事件”和“危及生命”这两个关键词,的确像很多人说的和自己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是,拆开来看,我们就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信息。
第一个关键词是“重大事件”,什么叫作重大事件呢?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等。这类事件和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除了身处地震带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外,一般人遇到的概率相对较低,一旦遇到,往往是致命的。
第二类指的是近现代科技发展以后出现的灾难,比如工伤、空难等。这类灾难不是人有意而为之的,所以我们称之为人工灾难。生活中,发生率较高的是交通事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三类则是人为事件,是人们有意而为之的灾难。大的包括战争、囚禁、强奸、绑架等,小的包括父母贬低孩子、不喜欢孩子、有意为难孩子等。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就相对较高了。
有人可能会说,战争等灾难危及生命是显而易见的,贬低、为难孩子这种小事情怎么会危及生命呢?这里就涉及如何理解“危及生命”这一概念。什么叫作危及生命呢?这里包括两个层面:
一种是现实层面的,比如一个人遭遇了车祸,面临因失血过多而休克的风险,或是不得不截肢,随时都可能失去性命。这是真实存在且会真实发生的。
还有一种是内在层面的,比如在广场上,一个父亲带着3岁的孩子正开心地玩耍。突然,父亲想和孩子玩躲猫猫,一个转身就不见了。对大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个逗孩子玩儿的游戏。但对孩子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创伤性事件,因为在那一刻,他感觉到被父母抛弃了,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众所周知,父母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因为除了父母,孩子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所以,这种危及生命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伤是我们每个人都曾面临的困境。
事实上,内在层面的创伤是经常发生的。比如,有些父母会威胁孩子说:“别哭了,你要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要是再不吃饭,我就把你扔了。”“再不听话,我就把你交给警察叔叔。”在孩子心中,“不要你”“把你扔了”“交给警察叔叔”不是父母在威胁他,而是他感觉父母要抛弃自己甚至是伤害自己。在精神分裂中,最严重的一种症状就是被害妄想症。患者老是觉得有人要害自己,那么,是谁要害自己呢?往往就是最亲近的人。
所以,父母永远不要跟孩子开类似的玩笑,因为对孩子来说,那不是玩笑,而是真实存在,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心理创伤。
创伤带来的悲剧关系:黏、作、远
创伤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下创伤的分类。一般把创伤分成两类,分别是简单型创伤(又称Ⅰ型创伤)和复杂型创伤(又称Ⅱ型创伤)。
Ⅰ型创伤多半发生在成年且是偶然发生的,比如车祸,只发生一次,相对好恢复些。Ⅱ型创伤则常常发生在童年、不止发生一次且常常是有意而为之的。这类创伤很常见,就像前面提到的贬低孩子、不喜欢孩子,甚至打骂孩子。不幸的是,不少父母觉得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问题。但事实上,这类创伤会在成年后给亲密关系带来很大的伤害。最常见的表现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黏”:伴侣到哪儿都要跟着,无法独处。有对情侣是在大学期间恋爱的,两个人天天腻在一起。如果不能见面,女孩就会要求男孩至少打一个电话或者连个视频,否则就会闹脾气。男孩觉得自己很被需要,感觉很幸福。毕业后,两人顺理成章结了婚。一开始,还是如之前那般黏,后来男孩换了工作,特别忙,而且经常要出差,一出去就是一周、半个月。对此,女孩完全不能接受,要求他必须换份工作,否则就要离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女孩是典型的城市留守儿童。父母工作都很忙,常常把她一个人留在爷爷奶奶家。好不容易等到他们回来,父母经常是连招呼也不打就离开了,下次再见不知道又要到何时。当她自己开始有了亲密关系之后,就很担心男友或丈夫会像父母一样突然不见,甚至再也不回来了。所以,她特别害怕自己一个人独处,特别黏对方,就像一个小孩要天天牵着父母的手一样。
第二种是“作”:渴望关系,又害怕被拋弃,干脆先抛弃对方;渴望被爱,又总是挑起事端,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有个妻子嫌丈夫不疼她,明知道她不喜欢吃辣椒,炒菜还放那么多辣椒,觉得是故意在整她;埋怨丈夫管孩子管得太多,让她在孩子面前没有存在感;觉得丈夫出差没有主动汇报行程,怀疑他在外面有人……吵架还不算,脾气一上来,就直接摔东西,闹得鸡飞狗跳。
不知情的都以为她嫁了个十恶不赦的人,可了解的人都清楚,她老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带得一手好娃,是个万里挑一的好男人。问题不是出在丈夫身上,而是因为这个妻子只熟悉不良关系的相处方式。
从出生起,她就没过过一天安静的生活。父母经常吵吵闹闹,动不动就吵架、打架,父亲甚至还会家暴她。对于这种极其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一开始她也不喜欢,甚至想过反抗。但由于她只是个孩子,能做的很有限。久而久之,她也就习惯了。当遇到一个对自己很好的丈夫时,她不相信这份好是真心的,觉得这么好的关系是不真实的。于是,她开始把关系朝着自己熟悉的方向发展,打、闹、吵。那一瞬间,她在潜意识里会觉得:啊,这才是我熟悉的。
在心理学上,这叫作“不稳定的稳定”。越是不稳定,反而越觉得稳定。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安全的安全”,只有经常闹离婚、离家出走、打骂不断,让关系处在动荡中,才会觉得安全。
第三种是“远”:恋爱时,最好异地,一个星期见一面,大家彼此客客气气;结了婚,最好是分床、分被子,甚至分房。事实上,造成这种局面的是比起前面所说的陪伴少和贬低孩子要更加严重的创伤,那就是父母不理孩子:对孩子不理不睬,很少拥抱,很少有躯体的接触,甚至干脆就不在孩子身边;即便在孩子身边,也没有什么话说,对孩子很少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和情感理解。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发展出来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不知道怎么跟人交往,说的话不合时宜,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我们认为这也是创伤的一种表现。这类人在亲密关系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疏远。
当然,他们也会因为不善交际而很受一些人的青睐。有个女孩因为爸爸很花心,经常背叛她的妈妈,所以发誓一定要找一个老实的人,这样就永远不会背叛自己,多稳定啊。于是,她就找了这么一个人。可嫁给他之后,她就后悔了。这哪是稳定呢,根本就是麻木。因为他完全没有情感,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也没有跟她沟通的欲望,甚至连躯体接触都很反感。这和机器人有什么分别呢?
在我看来,这些创伤的结果往往都是悲剧性的,因为他们把过去的模式带到了新的关系里,重复了父母对他的模式或者父母之间的模式,没能跳出来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寻找资源,遇见幸福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就担心了:所有人都有创伤,创伤又会伤害到亲密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人人都要接受创伤治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创伤性事件不一定会导致创伤性结果。80%的人在创伤性事件之后,当事人可以自己恢复,不会导致创造性结果,特别是自然灾害。因为人类是从自然灾害中成长起来的,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出了自我恢复和痊愈的机制。
早些年,心理学体系还不太健全,许多人以为遇到创伤性事件就会造成创伤性结果。所以,在汶川地震时,大批心理从业人员奔赴前线进行危机干预。但是,当地很快就传出了个口号,叫作“防火防盗防心理治疗”。当时因为没经验,这些心理工作者过早地把当事者当成了病人去干预。事实上,大部分人当时并不想对创伤做任何回应,他们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自行恢复了。所以,早期帮助应该以观察、陪伴为主。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大家已经知道这个规律了。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很多心理机构和工作人员也参与其中,更多是观察和陪伴,而非心理治疗。
其次,不是所有人在经历创伤后都会变成创伤受害者。同样是遭受了贬低和批评,有的人深陷其中,有的人却越挫越勇,活出了自我;同样是被父母抛弃,有的人不再相信爱,但有的人却依旧能量满满,活得很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发现,创伤的处理与资源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资源,有现实的资源,比如父母爱不爱他、周围的亲友对他有没有帮助。每个人会同时拥有不同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有的对他坏,有的对他好。比如爸爸对我不好,但妈妈对我好;爸妈都对我不好,但爷爷奶奶对我好;就算家里人都对我不好,老师和同学对我还不错。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关系来弥补创伤,最终达到平衡。
也有内在的资源,比如智商、禀赋、意志力等。有的人智商高一些,运用自己的思维逻辑可以做到很好觉察,跳出原有的模式,发展出独立的自我。而有的人则意识不到这一点。有的人意志力特别强,他不相信这辈子就这样了,而是坚持努力去改变命运,不管有多困难都不放弃。有的人则宁愿留在里面不断受伤,也无法忍受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和失败。
内在的资源对于创伤处理起着更大的作用,而内在资源和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建议在义务教育中增加人文的部分,包括诗歌、故事、童话、文学、哲学等,因为这些能够变成我们的内在资源。一个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情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跟人的情感连接,这对治愈创伤特别重要。
所以,我们其实不应该强调创伤,而要强调资源。在婚姻中,也是如此。中国有句俗话叫劝和不劝离,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夫妻打打闹闹一辈子,互相不理解,但就是不离婚。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婚姻有病,要么得治,要么得离。但从资源角度来看,任何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即便两个人吵得很厉害,但很长时间没分开,那就说明这段关系对双方都是有意义的。
虽然他们过去有这样那样的创伤,但这段婚姻并不是一个创伤的关系,而是他们的一个人际模式。這段关系有婚姻的约束,有小孩的约束,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约束,他们觉得自己是需要这段关系的。换句话说,早年是创伤,后来可能就变成了习惯。而且,在一个家庭中,很多东西加在一起的总和是大于夫妻关系的。除非他有改变的需要,否则,我们要做的更多应是理解和尊重,而非简单地说你有问题需要治疗。当然,如果当事人想要改变,我们要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不过,相较于婚后遭遇各种问题之后的治疗,我更建议把工作提前到结婚之前。最基础的做法是,结婚之前,彼此多接触,看看是否适合,而不是闪婚后闪离。而我更希望推广的是,在结婚之前,不仅要做婚检,夫妻俩可以一起做做家庭治疗,这样对自己和另一半都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婚姻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会有所觉察和认识。在遇到问题时,两个人才能够更加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好应对。
婚姻是一扇门,连接着过去的原生家庭,也通向新家庭的未来。只有当我们做足了准备打开它时,未来才会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