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优质驴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0-03-23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驴肉屠宰养殖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随着人民对动物性食品多样化、精品化的需求和对健康的追求不断提升,阿胶、驴肉和驴奶等驴产业的终端产品异常火爆,供不应求。驴主要的社会价值逐渐由役用转向食用,并逐步形成了以阿胶养生文化为底蕴、以驴肉美食为标志、以特色品牌企业为主导,荟萃国内外阿胶驴肉美食多重内涵紧密互动的联合体。

驴属于绿色经济畜种。在采食量方面,一头驴仅相当于一头牛食量的1/4到1/3,食量较马小30%~40%;从采食方式上讲,驴不会严重破坏耕地和草地植被,而牛、羊一般用唇卷住草后,基本从根上将草切断,甚至连根拔起。驴的饮水量小,冬季耗水量约占体重的2.5%,夏季耗水量约占体重的5%;就环境污染物甲烷的排放量来说,驴仅是牛的1/96。驴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耐粗饲、抗病力强,具有热带或亚热带动物共有的特征和特性,耐热,喜干燥,耐饥渴,抗脱水能力强,吃苦耐劳,性格温驯,易驾驭。

驴产业发展迅速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大力支持,以驴为特色的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17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创建特色驴产业特优区;2018年,中央要求指导各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时,统筹考虑驴产业发展,通过加强先进科技推广力度,带动提升养驴业发展水平,为此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强包括驴产业在内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及政策支持力度。

2019年8月,习主席在甘肃考察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时,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养驴扶贫情况,按照育肥模式,每头驴10个月饲养周期育肥效益可达1000元;按照繁育模式,一头繁育母驴每年收益4880元(驴驹净收益);按照驴奶生产模式,一个生产周期,一头哺乳母驴可以产生5000元的收益。2020年公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明确规定了驴属于家养传统畜禽种类(总计17种)。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驴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长期以来,驴产业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受重视程度不足。我国的驴品种虽然对当地风土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状,但作为原始品种,我国驴品种尚未在皮、肉、乳用方向系统培育过,没有形成性能优越的专门化品种,也无系谱记录、无生产性能测定数据。

目前,我国驴产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都较低,散养仍然是主要模式,缺乏科学饲养和管理方法,驴整体生产水平低下,50头以下的家庭式小户散养仍然是主要模式,规模化养驴场仅约占5%。另外,驴肉消费群体远不及猪禽牛羊肉,这就需要深度挖掘驴肉的历史内涵,着力培育驴肉消费习惯。

此外,驴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利润分配还不平衡,尤其是中小规模从业者之间抱团发展意识淡薄,各自为战,销售渠道窄、销售量小,无法形成连续屠宰,造成收购成本及屠宰成本偏高。

当前驴的规模化养殖还没有建立和完善集约化饲养管理综合配套体系,在精准养殖技术方面基本空白,在驴场的标准化建设、自动化养殖和规范化管理等相关配套技术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绿色保健关键技术为产业提质增效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科学的标准化养殖是驴全产业链模式的重要支撑,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规范企业行为,降低生产成本,标准化精准饲喂对提升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安全、稳定和质量均一的畜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标准化引领驴产业发展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驴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价值高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猪肉、牛肉。驴肉的营养和口感优于猪牛肉,但仍属于小众肉类,并没有形成完整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屠宰和加工。多为小作坊屠宰后直接上市民餐桌,食用这些肉类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风险。目前《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生猪必须定点屠宰,且进入市场必须经过检疫部门检验,但由于驴为小众产品,年屠宰量有限(据估计年屠宰量不足80万头),目前还没有定点屠宰的强制要求,在法律法规上还是一个空白。为进一步保障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和收益,为市民提供丰富的肉品供应,建议将驴纳入屠宰监管体系,出台相应的肉驴屠宰管理办法,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控制生产环节,加强驴肉的检疫检验,确保消费者的食肉安全。

驴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亟需多点发力。科学的标准化养殖是驴全产业链模式的重要支撑,在饲养端尽快建立完善的驴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和完善集约化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增加存栏量;在发展模式上,应融合“一二三”产业,将短期育肥模式转变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母驴繁育模式,通过循环发展,提升驴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效益。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驴种资源开发体系、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体系、产品市场化培育体系、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和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优质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早在公元前5000年,非洲野驴就被人类驯化。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驴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良好工具,为中国的农耕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典型的半丘陵山区,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驴至今仍在不辞劳苦,默默耕耘,早已与人类社会融为一体,成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文化符号。驴产业是完美对接现代畜牧业“调结构,促增长”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典范产业。发挥产业融合手段,在丘陵山区发展特色餐饮、观光旅游、文化展览、休闲体验等多种形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区域品牌价值,打造乡村振兴战略典范。

猜你喜欢

驴肉屠宰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最适合心脏病病人的是驴肉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伤心肴驴肉
驴肉火烧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