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之旅的抵达
——读梁晓阳长篇小说《出塞书》

2020-03-23

新疆艺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马场父辈小羊

□ 胡 岚

历来新疆大地不仅意味着广袤、空旷,还意味着富饶的资源,美丽的雪山,奇幻的大漠,孤独的落日。你所能想到的孤独和旷远,寂寞和喧嚣,诗意和远方这里都有。可以美得冰清玉洁,如诗似画,还可以孤独得只剩下戈壁和沉默。这是一片给你无限辽远的向往,也给你无限期待和梦想的热土,只要你有足够的热爱和痴迷。

《出塞书》是梁晓阳历时十五年呕心沥血写出的一部煌煌巨书,从六十七万字庞大的体量,就可以看出其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劳苦。若非没有坚毅的心智,没有勃勃野心是不足以支撑他完成的。

书中大量翔实的口述史,是以自传性很强的非虚构来呈现的。尤其上部,在农场众多人的回忆下,梁晓阳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老一辈人逃跑到新疆盲流的生活,是对他们苦难经历的再现以及最终在新疆大地安家落户艰难人生的一次回顾。“他们曾经丰富和沧桑的历史,那些本来可以告诉后人并且会有所启示的经历,正在消逝……”随着年事老迈,父辈们作为生命的形式终将消逝,而文字记录却可以使之传承下去,历史只要存在就不容忽视,尤其是上一代人所经历的苦难。从这一点上说,梁晓阳对盲流到新疆老一辈人艰难多蹇的命运的书写,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

全书分为上下卷。《出塞书》是一部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家族叙事,围绕梁小羊的岳母吕冰莹为主的家族命运变迁。他们如浮萍般动荡起伏的一生,以及盲流到新疆的坎坷经历。向上可以追溯到吕冰莹的祖父、父辈的经历,向下可以看到疆二代、三代的成长。整个家族上有九十六岁的姨公,九十七岁的姨婆,他们是整个家族命运的见证者。而这个家族最小的一代是梁小羊的女儿依力和光亮的女儿清芸。

上卷中父辈们的讲述分为若干章,由不同人物的述说组成,每一章都可以单独成篇。分别讲述吕冰莹、吕冰洁、良珍姨以及一众亲友们的诸多历险经历。大量的口述真实地还原了那个特殊年代人们逃往新疆的种种往事。

父辈从南方到新疆是出塞,他们的出塞更多地意味着逃离、活命。随着时间的流逝,年事渐增,他们有的人甚至就埋葬在马场,但是这段历史和他们的青春岁月却是不容忽视的。

吕冰莹一生命运坎坷。出生在大家族,却从小被卖,而后被舅公舅婆收留长大。生父的身世至今成谜。“算了吧,就不惹事了吧。你就偷偷长大,我也小心谨慎些,我们总会活下去的。”吕冰莹一生都无法查知生父的真实名字,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无疑是遗憾的。在逃亡新疆的途中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目睹同行的女伴倒在血泊中,为了活命她只有拼命的奔逃。“我惊慌地叫古红,跑在前面的古红反身回来,我们扶起李林英,但是她的脑袋已经耷拉下去了,浑身沉重得像一块大石头。我们知道,她死了,我的同学就这样死掉了。子弹还在嗖嗖地从头顶和耳根飞过,我们猫着腰抬头四处看看,地上还躺着十几个一动不动的人。”面对血腥的场面和随时从身边飞过的流弹,她们只有逃亡,甚至连怕都不敢有。

长篇小说《出塞书》作者梁晓阳

历史在那一刻再现,在老一辈人缓缓的叙述中展开,那些远去的过往像幕布一样掀起。回首往事无疑是往伤口上撒盐,时间造成的伤害,生命中的那些疼痛再回首依然历历在目。吕冰莹命运的多舛还在于,当一切风暴过去,她调往广西任教的调令都寄来了,却生生被学校校长扣留,不仅如此,为了安排自家亲戚还强令吕冰莹提前退休。尽管如此,经历重重磨难的吕冰莹非但没有气馁,相反她却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不断地接济和安置那些从内地逃难来的人,收留他们住,给他们煮饭,甚至对于素不相识的困难者都给予救助。吕冰莹善良美好的品德为她带来好的口碑。大家都知道新源马场有一位热心的“吕大姐”。吕冰莹、吕冰洁姐妹,最后都有回到南方的机会,但是她们最终还是留在了巩乃斯,留在了老马场。吕冰莹一生无数次经历磨难却又乐知天命。随时对别人的难处施予援助,及至暮年在经历了老伴章泽州的死亡之后,对渐次明朗的人生,她都不愿意给儿女增添任何负担,她的身上有着通透又朴素的人生哲学。吕冰莹无疑是一个有着地母般宽广胸怀和思想的智者。

命运的风暴过后,他们也曾试图回到南方,回到故乡,然而南方却成了客栈,他们已经适应不了那里的气候、风俗。就这样从新疆调回广西南宁的李英英和丈夫艾天成又再次调回新源县马场。好在新疆再次以母亲般的胸怀接纳他们。最终艾天成长眠在新疆大地,这里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归宿。

诚然,土地养活人,人也成就土地。

父辈们盲生流般生活的涌入,给新疆大地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活方式。

父辈们的艰难的命运是那个特殊年代造成的,让他们活命的土地上有他们悲凉的青年时代。他们用热血在时光中播撒阳光,开荒拓土,把贫瘠的大地变成肥沃的良田。“几年下来,他们把当时哈拉布拉的盐碱滩涂都改良成了万顷良田。”由此也可以看出,自建国以来,逃亡到新疆的大批盲流对新疆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正是因为有他们当年开荒拓土的建设,才有新疆现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建设他们功不可没。

在《出塞书》中梁晓阳也写出了对疆二代人的命运和思考,疆二代们一次次地离开新疆与再次回归。

与父辈不同,疆二代,疆三代他们离开是为见识更的广阔天地,外面的精彩世界让他们开阔眼界,都市的繁华也撞击着他们的思想,坚定他们去寻找闯荡。与父辈在这里讨生活不同,他们走出是接受新的思想,是对这个世界更多的打量与思考,意味着时代的变化与创造。以光亮、春花为代表的留在内地打拼的人,希望得到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光旭、枣花、柳花则从南方回到新疆。他们最终的回归意味着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年青一代新疆建设的主力军,从城市回归到农村,是这方水土的召唤和热爱。对于重新回到伊犁的光旭,他甘愿回到马场,他说,“在家就能挣钱,就有大房子住。”光旭的想法代表了当下一部分疆二代对目前生活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同时也昭示着当前时代下农村生活,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新疆大地的广袤和辽阔,赋予这方水土的人以豪迈的血性。梁小羊逃避南方的嘈杂,城市的拥堵,气候的湿热。他爱老马场孤独的落日,银白的雪山,甚至荒僻的粗陋,他在此停泊、休憩自己的心灵,放牧身体。他与马场的哈萨克族人,维吾尔族人,像兄弟一样喝酒吃肉,他喜欢那种粗犷和豪放。但新疆的酒文化与南方酒文化的巨大差异下产生的矛盾冲突,让梁小羊和光旭发生了争执,亲人之间的隔阂和来自亲人之间的歉意,让梁小羊在自责的同时,更多地思考如何更融洽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相处。

疆二代、三代甚至更多的人留在这里,他们热爱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他们能够留在新疆生活,就意味着他们继续像父辈一样为这片土地做出巨大贡献。

叙事缜密是《出塞书》最为显著的特点。梁晓阳在书中为我们描绘出新疆大地上,各族人民融合相处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新疆雄奇壮阔的图卷。《出塞书》下卷,以梁小羊的心灵谛视与反思为主。主人公梁小羊的个人经历为第一人称叙事为视角,反复地记叙梁小羊十五年间,桂疆两地的所见所闻。

如果说父辈出塞是为了活命,而梁小羊的出塞是则是为心灵的休憩与身体的安顿。“为什么让我降生在这片非议葳蕤的土地上,让我一结婚就陷进了这片奔逃不出的瘴疠丛生的热带雨林中?”梁小羊在南方生活的抑郁不得志,多年不育,来自于家族的压力,来自同事中异样的眼光,让他一次次地逃离南方,一次次地出塞新疆。只有在新疆这片大地上才能让他放空心灵,新源马场清新的空气,喀班巴依奇雄的雪山,淳朴的民风乡情,让他乐不思蜀,让他痴迷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然而梁小羊的出塞并不仅仅停留在新疆风景习俗的迷恋上,他有更大的野心要在这片土地上实现,那就是他的文学抱负。

“为了爱情,巴格达不嫌远。”套用在梁晓阳身上就是“为了梦想,巴格达不嫌远”。无数次地他喃喃自语,我要写出一本书,我要成为一个作家,这是他的文学梦想。“而这里是天山腹地里的月亮,夜莺动听的声音一句句地滑入柔和的月光里,月光也因此多了一脉纯自然的动感……明亮亮的月光把身体照得像个通透的汽灯,而自己心里的那个梦——一个在西北大地抒写的梦,做一名特立独行的作家的梦——也更明亮了。”为此他几近痴迷,历经十五年在桂疆两地往返,天道酬勤,他获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父辈们的盲流岁月,曾经遥远的历史在他笔下被还原,被记述。

《出塞书》作品讨论会

《月亮和六便士》里,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个心无旁骛地投身艺术的人,他全身被艺术点燃的激情和创作欲望是令人向往和崇拜的。“使思特里克兰德着了迷的是一种创作欲,他热切地想创造出美来。这种激情叫他一刻也不能宁静。逼着他东奔西走。世上有些人渴望寻获真理,他们的要求非常强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叫他们把生活的基础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

在生活中梁晓阳也是这样的人。

他放弃有可能晋升的官场职位。把全部精力用在对文学近乎痴迷的追求和十五年坚持不懈的写作上。二十世纪初坐火车条件恶劣,车厢环境很差,拥堵、恶臭、还要忍受长时间的旅途带来的诸多不便。其间梁小羊经历长达十几年的往返,对身体和文学意志都是一次次的挑战。他对车站牌烂熟于心,不变的是路标和车站,是喀班巴依皑皑的雪峰,是吉尔尕朗河缓缓的流水。一切的不同还在于时间的沉淀、生活的历炼,让他在一次次的往返中寻找不同的体验,不断完善他的书写,完成他对两代人命运的思考,对即将逝去人员资料的打捞及补充。

桂疆两地往来转场的十五年也是梁晓阳生命的转场。是他作为文学旅人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次审视,对两代人命运的思考。“我就是一个两地之间的游民。然而,我知道,我却又很难离开这片喧嚣的土地,甚至有一种感觉,你越是背叛它就越是无法离开它,尽管事实上我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生活在人世的夹缝中,对官场现实生活的倦怠和不屑,对于文学孜孜不倦的理想与情怀,十五年来奔波在南方与新疆两地,一次次地跋涉与回归,谛视与凝望终于完成了这部沉甸甸的心灵之书。他把一年一次回到伊犁称为“感恩之旅”。他深情地写道:“就是这个词,让我草根一样的旅程开始变得崇高。是的,我的作品写自伊犁,出版在新疆,我的确是回去感恩;我的爱人来自伊犁,我的女儿出生在伊犁,我的作品产自伊犁,我实在是要一辈子感恩伊犁。”

十五年的往返,这片土地的热爱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正如梁晓阳所言,“广西是我包办婚姻的妻子,新疆是我两情相悦的情人,两者,哪一边都无法放手。”无法选择的出生和伊犁宿命般的情缘,如同左手和右手已经深深嵌进他的生命,成为他今生无法分割的组成。

当然这片土地也回馈梁晓阳作为一个作家的荣光,赞誉,热情,如同之前赐予他这个土地养育的爱人,在巴彦岱诞生的女儿,成就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给予他这片土地上取之不尽的题材。风景,河流,山脉,民间的温度以及他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当成亲爱的兄弟和朋友的情义。

作为南方人,梁晓阳对新疆的书写与新疆本土作家刘亮程、李娟的视角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我们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日常,他有着南方人的陌生感和新奇体验,从他精心的布局和结构也看到他的良苦用心,他多么想写出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在长达十五年桂疆两地的往返中他做到了。从《吉尔尕朗河两岸》到《出塞书》梁晓阳在十五年中完成两部重要的作品。无论是在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还是在出版前被定为长篇小说的《出塞书》,梁晓阳细密绵长的叙事风格都是不容忽视的。语言诗意的呈现、气势磅礴的画面,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部关于流亡到新疆的内地人的苦难书写,他们命运坎坷,因为那场运动颠沛流离,出逃至新疆。这些人原本应为各行业的翘楚却饱受命运颠簸的苦痛,在遥远偏僻的农场务农,终老。整部书对老一辈人命运的残酷和对自我人性的深度挖掘也得到了呈现。《出塞书》的每一章都可以作为独立的章节来读,或许是因为写作的时间跨度太长,有些内容难免重复。还可能跟梁晓阳对新疆的热爱有关,他饱满的激情对所见风景事物事无巨细的倾诉,让他文字的叙述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冗长繁琐。作为长篇小说,因为人物之间相互勾连,叙事的凝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红楼梦》上百个人物之间既有交叉,又各自独立,但却少有内容上的重复与拖沓。这些也足以说明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期待青年作家梁晓阳,在文学创作上更加成熟。

无论是父辈被迫的出塞,还是疆二代主动的回归,抑或是梁晓阳自我放逐式的出塞,都是完成生命的体验,这或许就是命运。就像与新疆的缘分是梁晓阳的宿命一样,完成对这片土地的书写则可以看作是他的使命,是他对文学的一次精神献祭,也是文学对桂疆两地生命之旅的抵达。

猜你喜欢

马场父辈小羊
父辈们
软萌小羊诞生记
毛茸茸的小羊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狼和小羊
马场(外一首)
马 场(外一首)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两只小猫
仲乐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