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研究综述

2020-03-23

新疆艺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阿依特斯哈萨克族

□ 张 云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游牧民族生活内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阿依特斯是我国学者研究哈萨克族民俗、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族斯坦一带。本文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著作,主要立足国内,从阿依特斯的概况、历史、种类、音乐特点、文学特点、不同视野下的阿依特斯研究、关于阿肯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情况等研究状况进行归类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阿依特斯被誉为哈萨克族的“百科全书”、民间瑰宝,是哈萨克族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范围广、参与人群多的一种文化活动,阿依特斯在国内还流传在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族群众中,哈萨克斯坦、吉尔斯基斯坦等国家也有流传。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生活在伊犁河谷、阿尔泰山、天山山脉,以及塔尔巴哈台山一代,祁连山腹地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也有哈萨克族分布,主要以游牧为生产生活方式。哈萨克民间广泛流传着“诗歌与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可见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诗歌传唱历史。19 世纪著名诗人阿拜在诗歌里这样写到:“出生时诗歌为你打开世界之门,你的身体又随着诗歌进入大地的怀抱”。哈萨克人一生都伴随着诗歌,众多的劳动歌曲、赞颂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这为阿依特斯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传统阿依特斯表演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民间普遍存在的对唱形式的口头传统,尤以阿肯的即兴、竞技性对唱技艺高超、影响深远。哈萨克人的婚礼、聚会、庆典、重大纪念日和专门举行的“阿肯阿依特斯”竞赛,是阿依特斯的主要文化平台。作为全面反映哈萨克人对自然和人生深刻感悟的具有智慧、创造力的文化表现形式,阿依特斯为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培养人们诗歌创作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阿肯是传承者,精通各种民歌、史诗,并能边弹奏冬布拉边演唱,是哈萨克族智慧、才华的象征。根据表演场合一般分为习俗类阿依特斯和阿肯阿依特斯。

2006 年,经国务院批准阿依特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关于阿依特斯的研究开始兴起,有关本体、保护、分类、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研究论著和一般性文章逐年增加。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区非常重视阿依特斯的保护,无论是普查记录,还是各地定期举办阿依特斯大会、加大对阿肯的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可贵的经验和成绩。

为全面了解阿依特斯艺术的研究状况,笔者搜集了有关阿依特斯研究的论文126 篇,其中国语110 篇、哈萨克语16 篇,同时搜集了有关阿依特斯研究的专著10 部,这些研究论著从阿依特斯概况及发展现状、历史研究、阿依特斯种类、不同学科视野下的阿依特斯、阿依特斯音乐文学特点、有关阿肯的研究、阿依特斯传承和保护等七方面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论著的题注归纳整理的方式,对其做详细的综述,理清研究脉络、了解研究现状,有助于对成果的再认识、再深入。

2006 年9 月,首届新疆民间艺术节优秀节目展演在乌鲁木齐人民广场举行,图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表演

一、阿依特斯概况及发展现状研究

阿依特斯被誉为哈萨克族的百科全书,从形态、内容等整体方面研究的著作比较多,能让读者清晰认识到什么是阿依特斯,比较权威的研究论著主要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主编的《中华文脉-哈萨克族阿依特斯》①一书从哈萨克族概况、阿依特斯所依托的文化空间及其与阿依特斯的关系、阿依特斯本体描述、阿依特斯艺术的创作特点、阿依特斯的形成与发展、阿依特斯传承人、阿依特斯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七个方面做系统的描述,是目前比较全面研究阿依特斯概况的论著,特别是对本体的描述能从遗产的音乐、文学性出发,有利于读者正确认识阿依特斯。现状的描述可以看到阿依特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十年阿依特斯得到各方面保护后发生的变化,可以对保护方法和理念进行很好的解读。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阿依特斯传承人这部分的论述,没有关于传承人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学艺经历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分析较少。

赵嘉麒的《哈萨克文化研究》②一书,是以论文集的形式编写而成,毕桪教授称这部著作是《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的文萃,也是中国哈萨克学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对阿依特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收录,能看到各个时期学者的研究成果。

别克苏勒坦·凯赛著《哈萨克阿肯弹唱研究》③。本书在哈萨克阿依特斯研究领域里最具有权威的专著。论述范围包括阿依特斯的搜集、整理、研究情况,古代阿依特斯的萌芽、形成、发展道路、十九世纪以来的中国哈萨克阿依特斯的特点、种类、时代特征,阿依特斯唱词的变体、阿依特斯艺术的特征、阿依特斯在民族文学中的地位、阿依特斯的现状和未来等内容。

吾哈甫·努拉合买提主编的《丝路明珠一哈萨克阿依特斯》④一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和遗产语境,对阿依特斯进行了研究,论述内容包括文化形式的概况,文化形式推介的达标程度评估,濒危报告,保护、利用、发展之计划,国际与国内著名专家对文化形式的专题评价与权威研究文章精选,文化形式传承群体中代表性人物的自我点评等六大部分。该书图文并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和遗产语境对阿依特斯进行了遗产持有人、文化空间、持有人行为的模式分析,总结了新疆地区阿依特斯保护的经验,对保护、传承工作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主编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⑤一书,是关于阿依特斯研究较为全面的一本书,本书通过首届阿依特斯全国学术研讨会⑥,收集了国内外各民族专家学者的论文,其中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两部分,本书从阿依特斯概况、阿依特斯种类、阿依特斯史论、阿依特斯现状研究、阿依特斯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阿依特斯的保护和传承六个部分,一共收录了43 篇论文,是目前关于阿依特斯研究较为权威的论文集著,本书观点明确、论据充足,并有理论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为阿依特斯的本体研究、阿依特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理论依据。

毕桪在《哈萨克的“阿依特斯”》⑦一文中对阿依特斯艺术的内涵、外延进行了分析,厘清了群众性对唱和阿肯弹唱之间的关系,根据参与者的范围将阿依特斯分为群众性对唱和阿肯对唱两类。对群众性对唱的两个部分,即与仪式活动相关和与仪式无关的对唱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文章对阿肯对唱的形式分为自发和有组织两种,并进行了详细描述。毕桪先生在本文中从歌体类别出发,将阿依特斯分为“苏列对唱”“吐列对唱”两种,具有开创性研究。全文内容紧紧围绕阿依特斯,从概念、内涵、外延做了详细的分析,是目前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贾合甫·米尔扎汗的《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的历史根源和艺术形式》⑧,文章对阿依特斯的根源追溯到公元前活动于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如塞种、匈奴、乌孙、康居、奄蔡、突厥和钦察等,他认为阿依特斯的形式多样,一种是诗歌形式的阿依特斯,另一种是哈拉所子(非诗歌形式)阿依特斯,文章强调阿依特斯作为语言艺术的“竞技”,不仅应该包括诗歌形式的竞技,也应该包括非诗歌形式的语言艺术的竞技的崭新观点,在分类方面认为阿肯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最具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群众基础最广泛的术形式。在保护方面提倡国际合作,尤其是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在举办阿依特斯大会时建议各级(自治区、州、地区、县)不应该在时间上进行限制,让阿肯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真正有才华的阿肯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脱颖而出。

娜斯拉·阿依拖拉在《哈萨克族阿肯阿依特斯的特点及研究概况》⑨一文中,深入分析了阿肯阿依特斯的历史渊源,分析了阿依特斯的特点,特别提出了阿依特斯的戏剧性特点,同时对国内的阿依特斯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

新疆巴里坤县哈萨克女阿依特斯弹唱 苏海龙摄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阿依特斯弹唱。苏海龙摄

二、有关阿依特斯历史的研究

阿依特斯历史的研究的论著一般从阿依特斯的历史发展角度进行阐述,大多数学者从阿依特斯的起源、发展研究阿依特斯的渊源,也有学者从文献学的角度考据阿依特斯起源,无论哪一种研究方法,阿依特斯的历史研究对于本体研究、现状研究、保护方法探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历史的认识,还原当时的文化、社会“语境”,有助于在现代“语境”下对历史上产生的阿依特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加列力·努尔培斯,节肯·阿吾提著《哈萨克阿依特斯史》⑩,是由原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⑪一部分教师及专家共同完成的研究课题,内容包括哈萨克族及其艺术、哈萨克民间文学及其阿依特斯体裁、阿依特斯的分类、古代阿依特斯的文学体裁、古代阿肯阿依特斯、近代阿肯阿依特斯、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阿依特斯曲调等几个部分。著作反映阿依特斯的形成与发展进程,突出阿依特斯的时代性,总结各个时代阿依特斯特点并归纳了从古代阿依特斯到现代阿依特斯的发展规律。该著作不仅在阿依特斯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可以在高校里当教材用。

韩育民撰写的《阿依特斯源流考》⑫一文,完整梳理了阿依特斯发展历程,将阿依特斯的发展分为起源期、形成期、成熟期、发展与保护期四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特别是引用大量演唱实例来佐证阿依特斯艺术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贾合甫·米尔扎汗在《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的历史根源和艺术形式》⑬一文中对阿依特斯的历史也进行了分析,文章在渊源研究过程中,注重文献的收集,并尝试做哈萨克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阿依特斯发展之间关系,作者认为阿依特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但历史脉络的时间逻辑和艺术流传之间的必然性联系较为突兀,没有非常有力的佐证可以证实阿依特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

乌鲁木齐拜·杰特拜在《习俗阿依特斯与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⑭一文中认为习俗阿依特斯与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作者从哈萨克族人生礼仪和民间信仰入手,分析了人生礼仪与阿依特斯、民间信仰与阿依特之间的关系,并用人生礼仪和民间信仰的知识解读阿依特斯的内容。

阿布都玛纳夫·艾比夫在《论阿肯阿依特斯》⑮一文中认为在15—17 世纪,哈萨克口头文学珍宝的创作、传承和主要载体是民间天才的阿肯。作者从《突厥语大辞典》《游牧民族》等系类丛书中找到15 世纪哈萨克草原就存在阿依特斯的实例。并在民间史诗《吉别克姑娘》中找出举办阿依特斯的相关描述。作者对于阿依特斯的历史考证详实,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对哈萨克族民间传统四行诗进行了内容、形式、价值方面的分析,指出了四行诗和阿依特斯之间的关系。该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互证,将阿依特斯的历史追溯到15 世纪,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同。但作者没有注明查看文献《突厥语大辞典》的具体版本,在学术研究上不严谨,作者认为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的记载,阿肯阿依特斯中的寓言对唱形式,在11 世家的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生活的时代已经是非常普及的,大师在其不朽著作中的记载,就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这样的下定论的研究不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

努尔兰·加热力哈森根据历史发展脉络,将阿依特斯划分为古代阿肯阿依特斯、近代阿肯阿依特斯、现代阿肯阿依特斯,在《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形成和发展》⑯一文中,对现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形成和发展做了系统分析,根据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现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解放初期1949 年—1966 年,这一阶段阿依特斯的演唱内容多以人民之间团结和睦、社会主义优越性、共产党的伟大、土地改革、公社化、大跃进等为题材,迎合了时代的要求。第二阶段为文革时期1966 年—1977 年,受于当时政治环境影响,这一时期阿依特斯的表现内容较为单一,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低下。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时期1977 年至今,主要以新时代、改革开放、民族团结、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有弘扬传统习俗的阿依特斯。文章详细论述了每个阶段阿依特斯的传承、发展情况,为今后阿依特斯的研究提供了史料。

三、有关阿依特斯种类的研究

阿依特斯被誉为哈萨克族的百科全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在不同的文化空间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和演唱内容,并与口头史诗、民歌、谚语、歌谣等民间艺术形式着有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目前关于阿依特斯的种类,主要依据内容、功能、演唱场合等进行分类。

赵嘉麒编写的《哈萨克文学简史》⑰一书中,第四章涉及到阿依特斯的分类,作者认为阿依特斯按照发展历程可分传统阿依特斯、阿肯阿依特斯、现当代阿肯三个部分论述的。这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类,可以清晰看到阿依特斯的发展,对于研究阿依特斯的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多里坤·阿米尔《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的分类与特征》⑱中根据演唱内容,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大致分为传统(习俗歌)阿依特斯和阿依特斯两大类。传统(习俗歌)阿依特斯又分为巴迪克阿依特斯、宗教训诫阿依特斯、卡依木阿依特斯、加尔加尔阿依特斯、纳吾鲁孜阿依特斯、姑娘和小伙子的阿依特斯、谜语阿依特斯寓言阿依特斯等等。多里坤·阿米尔在分类方面深入研究后,根据功能认为阿依特斯的表现方式不分男女、不论长幼是对唱双方阿肯们即兴作词能力、音乐天赋、雄辩能力、表演能力等各种技艺于一身的综合技能的展现。主要用冬布拉乐器为自己伴奏,问答,可两人对唱亦可四人对唱的。内容涉及人与自然斗争、部落发展、传授历史、表达爱情、歌颂山川、赞美家乡等方方面面。对唱过程一般可分为开场、交锋、高潮、鏖战、对方获胜、结束几个阶段。此外,作者还对阿依特斯的特征、伴奏乐器、内容、流程等方面内容一一说明。作者对阿依特斯的分类侧重于阿依特斯的文化功能,将阿依特斯外延扩大。

再努拉·沙尼克在《关于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文化》⑲一文中对阿依特斯的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认知角度将阿依特斯分为较量性的阿依特斯、普通阿依特斯、阿肯阿依特斯等。这样的分类以阿依特斯的传承者阿肯作为衡量标准,根据阿肯的演唱内容,综合了演唱者的专业程度、演唱内容的竞争性双重因素作为标准进行分类,观点鲜明,开拓了阿依特斯的分类研究。

别克苏勒坦·卡塞在《浅谈哈萨克族阿依特斯》⑳一文中将阿依特斯分为传统阿依特斯和阿肯阿依特斯两大类。这种分类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作者紧紧围绕阿依特斯的内涵和外延,对阿依特斯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阿肯阿依特斯的概念,作者认为阿肯是高水平、较为规范化的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的净化,对阿肯阿依特斯演出的文化空间、阿肯阿依特斯创作的艺术规律、阿肯成长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夏木斯·胡玛尔在《浅谈哈萨克民族阿肯阿依特斯艺术的种类》㉑一文中,根据内容将依特斯分为寓言阿依特斯、习俗阿依特斯、传统阿依特斯。从形式上将阿依特斯猜谜语阿依特斯、喀依木阿依特斯、苏热阿依特斯、谎言阿依特斯。作者在两种分类依据下论述阿依特斯的分类,寓言阿依特斯、习俗阿依特斯、传统阿依特斯这样的分类指向不明,这三种阿依特斯从内容上又有包含关系,实则按照内容分得的三类不够全面,按照形式分得的四类不够准确。

加尔肯·阿布力孜在《论阿依特斯的种类》㉒一文从民间文学的角度阐述了阿依特斯的题材分类和特征,通过对题材、对唱特点、流传形式的分析,作者认为阿依特斯可以分为生活习俗阿依特斯、谜语阿依特斯、寓言阿依特斯、阿肯阿依特斯,书面阿依特斯五大类。作者将阿肯之间通过书信、发表文章这样“对唱”也归类为阿依特斯,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闫建国在《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类型划分》㉓一文中,对阿依特斯的音乐形态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内容和表演场合的不同,他认为阿依特斯可以分为传统阿依特斯和阿肯阿依特斯,作者通过对阿依特斯音乐本体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该分类的科学性。

四、阿依特斯音乐、文学特点的研究

阿依特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同时兼具音乐性和文学性,大多数学者和哈萨克族群众认为阿依特斯必须在冬布拉伴奏的情况下进行。阿依特斯语言的押韵、即兴性的文学特点是阿依特斯的一大艺术特色,国内外很多论著都从音乐和文学的角度开展了研究。

学者毕桪所著《哈萨克民族民间文学概论》㉔一书是研究哈萨克阿肯弹唱具有指导性价值的一本重要的著作。其中,毕先生对于阿肯弹唱的音乐形态及其内容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本书的第六章中对阿依特斯做了专门的研究阐述,介绍了阿依特斯的程序化特点,对阿依特斯习俗、演唱内容、变化都做了深入的探索。通过对百得克、加尔-加尔两种习俗阿依特斯的对比,指出习俗类阿依特斯的文学特点。还对苏列对唱、吐列对唱做了深入研究,以及这两种对唱对阿肯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这两种对唱在演唱形式、韵脚等文学性做了深入的研究。本书是研究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经典著作,内容详尽、科学,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里程碑。

哈萨克文学研究学者黄中祥出版过一系列关于哈萨克史诗的研究著作,如《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㉕和《传承方式与演唱传统》㉖,在这些著作里都有关于阿依特斯的研究。作者认为阿依特斯的即兴性是阿肯对史诗的创作,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诗歌对决。作者引用了大量阿依特斯对唱内容和部分史诗进行了对比,认为阿依特斯的创作规律与史诗发展规律非常相似,同时从传承者的角度发现,传唱史诗的民间艺人都是著名阿肯,成为阿肯的首要条件便是熟练掌握史诗,是公认的史诗传唱艺人。这一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争鸣,对阿依特斯的研究是一大创举,具有一定的理论突破。

贾合亚·艾斯砍尔在《阿肯阿依特斯的吟唱方式及示例》㉗一文从演唱结构、技巧、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展示了阿依特斯的文学基本特点,但未能从文学角度出发,对阿依特斯的特点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古丽娜尔·强巴依娃、王亮在《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的音乐特征》一文中认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中的音乐创作大多是选用哈萨克族民歌改编而来。文章从阿依特斯音乐的节拍节奏、调式特征、旋律特征、曲式结构、音乐结构、哈萨克语发音与演唱特点、音乐风格等六个方面分析了阿依特斯音乐特征,以期为阿依特斯的音乐创作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严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于阿依特斯艺术的创作特点、表演特点,古丽娜尔·强巴依娃、节肯·哈吾提在《论民间文学载体阿依特斯》㉘一文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阿依特斯艺术的传承者、持有者阿肯的演唱内容,认为阿依特斯的创作有唱词的通俗性、词曲的灵性、语言的即兴性、参与的广泛性特点。提出了表演特点受欣赏者的影响,认为演唱者与欣赏者存在着有机的辩证关系,互相影响,彼此促进。欣赏者被演唱者演唱所打动,就会产生再次欣赏的愿望;而演唱者得到欣赏者的赞叹,就会被激发起再次演唱创作的热情。㉙以上表演特点的分析只是从阿肯的即兴创作出发,并没有深入进行探讨,得出阿依特斯兴盛与阿肯表演水平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观点。在研究阿依特斯的文学形式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艾克拜尔·米吉提在《浅析阿依特斯文化特性》㉚认为,阿依特斯主要有文学性、音乐性、即兴性、群众性等特点,对于文学性作者提出在演唱过程中阿肯运用了古突厥语、波斯语、粟特文㉛,传承和发展了哈萨克族的语言艺术,但只是一般论述,没有从语言学深入开展论证,缺乏史证,人物认为优秀阿肯的演唱可以成为书面文学加以传播。音乐性只是对弹唱过程重点额冬布拉伴奏有文学性描述,缺乏音乐性形态方面的论证。群众性从参与度和流传范围、时间来论证。即兴性从阿肯之间相互对决和辩驳的时间上来论述,没有用即兴演唱的歌词分析是一大缺憾。

陈剑在《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发展背景与音乐特征》㉜一文中对阿依特斯的音乐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就阿依特斯的音乐形态而言,认为阿依特斯既有五声调式的特点,又有七声调式的特点,提出由于哈萨克族在历史上在亚欧大陆放牧,融合了东西方音乐的特点。同时认为阿依特斯对唱时,受哈萨克族语言的影响,演唱时有曲调咽喉腔共鸣的特征。在其另一篇著作《新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的样模探析》以阿依特斯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将阿依特斯分为口头阿依特斯和书面阿依特斯。口头阿依特斯又分为传统阿依特斯的阿肯阿依特斯。书面阿依特斯主要叙述了阿肯书信往来和在杂志上进行交流。此分类从阿依特斯的艺术表现形式出发,既民俗性阿依特斯和专业性阿依特斯,分类较为科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阿吾里汗·哈里在《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草原戏台》㉝一文中通过分析阿依特斯的特点,作者认为阿依特斯有贴近生活、创作难度大、渗透力强、戏台特征等特点,在戏台特征的论述中认为阿依特斯曲的继承性和词的即兴性,既有戏剧冲突,又具有非常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阿依特斯表演的过程中,观众感受到的也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草原生活。本文对阿依特斯戏剧性的研究较为到位。

库兰·尼合买提在《阿依特斯的界定及价值》㉞一文中对阿依特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紧紧围绕阿依特斯这一传统文化对群众、群体的影响,从音乐性、文学性等方面开展了论述,阐述了阿依特斯对群体的影响。

巴格达提·叶斯特买斯撰写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曲调的区域性和部落性》㉟,从音乐形态的角度对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的阿依特斯曲调进行了分析,文章对上述地区的居住情况、自然环境、所属部落、民俗习惯、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一地区阿依特斯的旋律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地的民族构成、文化交流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并对每个地区了阿依特斯的旋律特点、风格做了总结。文章还对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阿依特斯的音乐形态做了对比,提炼出曲调、曲式、调式、节奏、节拍、长音停留、曲首方面的共同特点,也总结了曲调和节奏的不同之处。通过音乐形态的分析,作者认为地域、部落对阿依特斯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个各个区域和部落的个性化存在,同时认为民歌对阿依特斯的曲调有着直接影响。

五、不同学科视野下的阿依特斯研究

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具有整体化的特征,人类创造的任何一种文明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纵观阿依特斯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哈萨克族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因素。认识一种文化现象既要高度分化又要高度综合,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又集分化与综合于一体,实现了对人物现象认识的整体化。 阿依特斯的研究,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方向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之多,有利于我们全面、整体、系统认识阿依特斯。

郝苏明、热里汗古丽在《哈萨克人阿依特斯的生命力》㊱一文中对阿依特斯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阿依特斯缓解民间纠纷的功能。同时对柯尔克孜族的阿依特西、维吾尔族的拜依提艾依题西等说唱形式,从内容、演唱形式、表演空间进行了对比,突出文化间性,提出同一地域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具有一定的理论突破。在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关于文化间性的研究不多,强调文化的独一性和唯一性,忽略文化的交融、交流,阿依特斯艺术在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群众中都有流传,本文的研究找出共性和区别,具有一定的理论突破。

汪菁、沈魁《从“本真性”谈阿依特斯的调研方法》一文中,对阿依特斯的本真性体现在其基本性质、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基本形态和作为主题的个人、社群、族群对该事项的价值评估等。从历届阿依特斯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该遗产承载主体中,对唱内容、伴奏音乐、节奏、节拍、服饰、道具等具有一定的可改变性,但以下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1.哈萨克族民间普遍存在的即兴对唱的口头传统(基本性质);2.一般在爱好对唱、掌握对唱基本技巧的男女两者之间进行,也有男女两组之间的对唱;3.无预设主题和唱本(基本结构之二);4.冬布拉伴奏(基本结构之三):5.现场即兴赋诗,一般以8~11 个音节为一诗行、四行为一段,在尾句押韵(基本结构之四);6.对唱中出现明显过失被对方抓住而理屈词穷、主动认输,对唱以友好的方式结束(基本结构之五);7.对唱者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与哈萨克传统文化的统一(基本形态);8.记忆历史,传承文化(基本功能之一);9.析事明理,教化民众(基本功能之二);10.推动民间文学创作(基本功能之三);11.民众娱乐(基本功能之四)。㊲同时对具体调研方法进行了论述。

艾山江·阿不力孜、迪木拉提·奥迈尔在《人类学视野下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文化研究》㊳一文中,通过阿依特斯的表演方式,认为阿依特斯是族群对话和交流的工具和介提,是哈萨克族社会中建立族群关系和传递知识信息的一种文化模式。认为阿依特斯的历史性和群体性使得交流和对话具有一定的符号性,成为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阿依特斯的群众和阿肯之间的互动性,得出知识系统的构建和实践。同时以文本为基础上从:1.特定语境中的民俗表演事件;2.交流的实际发生过程和文本的动态、复杂的形成过程;3.讲述者、听众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4.表演者的即兴性和创 造性;5.表演的民族志考察,强调在特的文化范畴、语境中理解表演,五个方面得出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各个阶层所追求的社会化文本,每个人都有不用的读法,从而成为因观众的审美层次而不断成熟的文化载体。同时强调在人类学视野下研究阿依特斯,需要关注民俗性和仪式性,同时要注重对阿肯的研究。文章用人类学的理论对阿依特斯的功能进行了定义,从主体、客体两方面开展研究,对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语境下的阿依特斯有了新的诠释。

加娜尔·萨卜尔拜在《社会人类学视角下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及其变迁》㊴一文,分析了传统阿依特斯的表演形式,认为在传统哈萨克社会中阿依特斯艺术基本上是在男女双方的氏族、部落和阿吾勒之间举行。文章通过文献和实地调研深入分析了阿吾勒的变迁,通过阿吾勒的变迁研究了阿依特斯内容、形式、空间的变化。同时对现代阿依特斯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作了一般性描述。文章注重阿吾勒的变迁,社会变迁背后的文化变迁只是做了简单现象描述是一大缺憾。

黄中祥《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聚会和壮族歌圩对比研究》㊵中也认为阿依特斯可以分为习俗阿依特斯的阿肯阿依特斯两大类。习俗阿依特斯主要是在出生、割礼、婚礼、搬迁、贵宾来临时进行民歌演唱。阿肯阿依特斯是指阿肯之间的即兴对唱。与壮族歌圩的对比中认为两者都有相同的即兴对唱形式,歌圩上固定的序曲和无言四句的字段语句格式,以及歌词内容的灵活性和即兴性,与阿肯阿依特斯的即兴对唱非常的相似。两者还有相同的对唱连情求偶功能,两者都是通过歌唱都表达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对唱时运动比喻等多种修辞寄托了自己的情感㊶。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祭祀功能,哈萨克族的祭祀仪式由专门的使者巴克思来举行,壮族歌圩上歌词的内容有关于祈祷风调雨顺、消灾纳福的内容。在格式化的五言四句方面也有不同,阿依特斯演唱比较自由,但是注重韵脚。歌圩的演唱一般一句由五个字组成,四句组成一段。哈萨克族受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举行的时间没有确定性。歌圩一般时间、地点非常的固定。这是两种文化形态的对比,可以看出文化之间的间性和相似性。具有学术交流意义。

杨娇娇在《各表其枝:即兴对唱“阿依特斯”的跨境传承》一文中,对阿依特斯的历史和申遗过程进行了回顾。在“遗产”“跨境”语境下,分析了国内哈萨克族传承的阿依特斯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民众传承的阿依特斯,从遗产类型、分布区域、传承主体、主要内容、主要传承团体、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遗产类型、遗产归属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阿依特斯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局限于“遗产”语境下的表达㊷,在内涵与外延上都大于现代“遗产”概念的活态阿肯阿依特斯跨界传承。文章还从阿依特斯的艺术形式—对唱、传播方式角度,通过观摩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对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各持有的阿依特斯进行深入研究,认为阿肯阿依特斯的跨界传承范围及影响力远远大于习俗(传统)阿依特斯的传承,并成为整个阿依特斯艺术传承的重要部分。文章研究的视角和阐述的内容,使读者耳目一新,从传承、遗产两个角度重新定于了阿依特斯的内涵和外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六、有关阿依特斯艺人的研究

在哈萨克族社会,阿肯是智慧的象征,阿肯是史诗歌手、民歌手、阿依特斯艺人的统称。阿肯要具备非常深厚的文学造诣,这要求阿肯必须熟练掌握问民族的史诗、谚语、俗语、民歌、创作的能力,同时还具备弹奏冬布拉等音乐天赋。对于阿肯的研究,国内外的著作非常多,一般从阿肯的素养、传统、传承规律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就某个阿肯的艺术生涯和艺术特色研究非常少。

别克苏勒坦著、佟中明译《哈萨克族阿肯弹唱》㊸一书中,记录了多位著名阿肯的演唱。本书的论述范围阿肯弹唱概述阿肯弹唱的形成与发展阿肯弹唱的表现形式与特点阿肯弹唱的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其论述详尽,收录了一些哈萨克阿肯对唱的精选唱词,是目前对阿肯弹唱论述最为详尽的著作。

哈拜著《哈萨克阿肯》㊹一书,对阿肯这个特殊的创作群体及其特殊的创作方式进行了历史追踪和全面评价,创作过程和艺术活动做出了独的分析,尤其是针对口头传承与书写文化的护符互动关联,提出了“民间阿肯”和“书写阿肯”的概念,对推动国内阿肯文学传统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参照价值。

黄中祥在《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一书的第三章演唱艺人中涉及到了演唱艺人中的即兴创作的阿肯,探讨了含有灵性的唱词、形式多样的对唱阿肯的知名代表等三个内容。在其《传承方式与演唱传统—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调查研究》一书中,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调查方法,对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的所处环境、传承方式、演唱形式和社会职能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访谈案例及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从公式和历史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类,基本上对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的嬗变过程、发展历史和所处状况做了详尽的描述。

玛依拉·卡德尔汗在《阿肯阿依特斯之母—加玛勒汗·哈拉巴特额敏县保护现状与今后要开展的工作》㊼一文中主要记录了著名阿肯加玛勒汗·哈拉巴特的学艺经过和成就,对额敏县地方性保护工作的开展进行论述。但对加玛勒汗·哈拉巴特的艺术特色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学艺经历没有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总结,故无法得出阿肯培养的规律。

古丽娜尔·胡安别克《当代阿依特斯阿肯应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对阿肯的素养做了分析,首先,阿依特斯阿肯具有敏捷的才思、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也更加注重个人的人格魅力。其次,在传统对唱中十分注重艺人随机应变能力,举例说明了女性阿肯在演唱时不能唱出男方阿肯家族中男性长辈的名讳。最后,古代的阿肯艺人除在大型聚会上对唱之外,还有一个好的习惯,就是两位阿肯见面就对唱,优秀的阿肯要在不同场合为群众表演。㊻本文对阿肯的文化传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到阿依特斯艺术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关于阿肯继承古典阿依特斯模式》中,对哈萨克民族的阿依特斯进行了分类,并对古典阿依特斯的模式进行分析,论述了现代阿肯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典阿依特斯模式。

卡穆娜·江博孜《关于阿依特斯阿肯胡尔曼别克的阿依特斯特点》㊼文章赞颂了我国著名的哈萨克族阿肯,文学性的语言描述了他能言善辩,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继承了哲绕们的表达方式和特点。但对胡尔曼别克·泽依腾哈孜的音乐特点和文学特点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只是进行了一般文学性描述。

2011 年12 月阿依特斯演唱会,特等奖获得者中国新疆女阿肯加米哈

别克苏勒坦·卡塞《浅谈哈萨克族阿依特斯》㊽一文,对阿依特斯的传承者阿肯的成长和历练做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提出了阿肯必须具备即兴创作和冬布拉演奏两种技能,对冬布拉演奏技艺的养成做了探讨,冬布拉艺人将想说的思想通过演唱表达并用冬布拉伴奏,这是整个阿肯对唱的本质。 同时对冬布拉互不分离,凸显哈萨克族特色。作者认为阿肯对唱的核心是阿肯双方的争执和相互补充,是在这一过程中反映思维敏捷性的诗歌创作,同时阿肯们的冬布拉琴声就会起到唤醒灵感的作用㊾。对唱阿肯应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难的条件之一,即兴演唱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偶然获得,而是哈萨克族民间歌谣创作发展的必然结果。即兴创作与对唱艺术紧密联系,浑然一体。若无即兴创作或口若悬河的阿肯创作,对唱使不能成为对唱。即兴创作是对唱艺术的基本要素一。对唱艺术能够激发观众兴致的特殊吸引力与即兴创作密切相关。认为对唱是哈萨克民俗的产物,民俗与对唱艺术的这种一起产生、紧密结合的传统,至今按其自己的轨道传承对唱艺术产生和传播与人民的古老习俗不可分割。可以说对唱是哈萨克民俗的产物并且不断发展着。

青年学者王开玉的《新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传承人群研究》一文,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5 个地(州、市),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青河县、哈巴河县、阿勒泰市、托里县、呼图壁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27 个县(市),对330 名阿依特斯传承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4 份。问卷中涉及个人生平、传承情况、保护意见等三大领域,突出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传承方式、职业、阿依特斯对传承人群的影响力等有关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从以上方面总结出新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传承人群现状,在文章的最后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阿依特斯,作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提出建议,为相关管理单位、保护单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七、有关阿依特斯传承和保护的研究

目前,哈萨克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游牧生活逐渐结束,由游牧向半定居、定居转变。在公民社会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部落、阿吾勒也逐渐消失,阿依特斯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自2004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以来,阿依特斯作为遗产保护走向了一个高峰,政府、社会团体、学者、群众、传承人都参与到保护工作中,从而带来了阿依特斯研究热,对于传承和保护的研究著作也非常之多,从尊重规律到适应现代生活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古丽娜尔·强巴依娃、胡尔曼古丽·阿斯平《对当代阿依特斯阿肯的培养研究》,以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阿依特斯艺术班和新疆教育学院阿依特斯艺术班为例,对当代阿依特斯阿肯的培养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问卷、实地调查的方式,对阿依特斯艺术班的培养模式和毕业去向进行了分析,得出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培养阿依特斯阿肯成为了当代阿依特斯阿肯培养的主要途径的结论。但是阿依特斯艺术班的不足没有做具体和深入论述。学校教育和民间传承是两套不同的培养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将两者结合,从书本到实践是关键,本文并未做具体论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最关心的问题、对自己的评价、对未来的打算,以及学生对学校的收费、学习、生活条件的满意度、对教师的评价,课程安排等问卷内容,以详实的数据阐述了高校培养阿依特斯艺人的培养模式,同时分析了毕业生的去向和主要活动。该文对阿依特斯艺人的培养模式做了全面的阐述,从课程设置到自我提高到毕业去向,但对院校培养阿依特斯艺人没有总结出培养规律及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研究。

王亮在《新疆高校中阿依特斯专业的音乐课程调查分析与理论设想》一文,通过对比采访对象的采访资料,对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问题等进行了客观描述,特别是对乐器课、声乐课、音乐基础知识课等具体内容做了非常清晰的描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章对阿依特斯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阿依特斯艺术班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以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的,并没有加入以新疆少数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特点为目的,得出了对学生音乐价值观的培养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开拓意义。文章还创造性的提出了构建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体系,提出音乐与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音乐创造深耕于社会文化资源的观点,提出阿依特斯专业课程设置的三个方面。

胡尔曼古丽·阿斯平在《当代哈萨克阿依特斯阿肯的培养—以伊犁师范学院奎屯小区阿依特斯艺术班为个案》一文中,从民俗学的田野调查入手,结合民间文学、民俗学以及教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对当今哈萨克阿依特斯阿肯的培养途径之一的教育培养做出尽可能客观、准确的评价。论文对哈萨克民间文化熏陶下的阿依特斯阿肯论述非常具有学术价值,从哈萨克族的传统诗歌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分析,特别是对传统阿肯的成长环境分析非常具有学术价值。本论文侧重于问卷调查,通过不同阶层对教育传承的评价得出结论,因地域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同时过多注重问卷调查,对阿依特斯艺术班具体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等没有进行全面分析,造成问题指向不明。

阿布都海米提·吾尔尼克巴依《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最新形式网络阿依特斯》一文中,分析了传统阿依特斯艺人书信交流进行对唱的形式和内容,得出在步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新时代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网络文学”盛行,中国新疆少数民族中的哈萨克文网站上出现的网络阿依特斯这个特色栏目,日益受到中青年网民们的支持和喜爱,提出网络阿依特斯的可能性。

八、研究现状评述和分析

通过以上对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到阿依特斯艺术研究的情况和脉络,大多数学者通过不断深入的田野调查工作,对阿依特斯的概况、分类、音乐文学特点、保护和传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持之几十年,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工作精神令人崇敬,其中毕桪先生、别克苏勒坦·卡塞先生、黄中祥等学者长期从事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和阿依特斯艺术研究,为阿依特斯的研究领域夯实了基础、开拓了视野,为阿依特斯的研究做出了贡献。许多哈萨克族中青年学者以极高的民族文化自觉,长期耕耘在阿依特斯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对阿依特斯分类、历史、变迁方面的研究倾注了心血。同时许多人类学、社会学、民族音乐学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出发,也关注阿依特斯的研究,从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和规范重新定义了阿依特斯,为研究阿依特斯拓宽了道路,值得尊重和学习。还有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在实践中总结了阿依特斯的传承和保护,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客观的记录为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依据,值得肯定。纵观这些研究成果,还需要在如下几方面突破和改善。

(一)关于概况的研究。

概况研究中关于阿依特斯的定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方法,但基本上都不是很准确,无法全面、科学定义,加之哈萨克语翻译成国语,语言、思维方式、逻辑方式的不同,概念、定义的论述常常出现混淆,没有将概念具体化、逻辑化。概况中关于阿依特斯价值、内涵的分析,只是粗略的探讨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没有将阿依特斯回归到受众、历史、社会发展中,没有将内涵深化,这是概况研究中最为缺乏的一个方面。在概况研究中对于阿依特斯和哈萨克族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大多数学者认为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人的百科全书,这样的论断缺乏哲学意义的分析,没有从联系、发展的角度认识阿依特斯。

(二)在阿依特斯的历史研究方面。

关于阿依特斯的起源、发展,诸多学者都有自己的研究著作,但纵观这些论著,对阿依特斯的起源的分析一般从口头史诗中、《突厥语大辞典》等史料中寻找。游牧民族记载历史的方法一般用史诗记载,农耕民族一般有史官记载在史书上,所以在阿依特斯的起源问题上,还需要研究者不断深入,力争有新的理论突破。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阿依特斯起源于15 至17 世纪,在诸多民间流传的口头史诗中可以找到依据,但是有些学者将阿依特斯的起源提前到青铜器时代,作者只是从突厥部落演唱挽歌的逻辑推断,就认为是阿依特斯的起源,最多可以得出这个时期是阿依特斯的形成阶段。在阿依特斯历史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有严谨的史学态度,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才能做到科学、全面,使读者信服。

(三)关于阿依特斯的本体研究。

阿依特斯最显著的特点是文学性、音乐性特点。关于文学性的研究论著非常多,但有价值的研究集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形成的一批论著中,其中国内学者毕桪、黄中祥等人的著作通过大量阿依特斯演唱内容的记录和分析,将阿依特斯的口头性、流变性、集体性、传承性总结出来,对阿依特斯的对唱方式、内容、程序、民俗特征都有深入的分析和描述,同时还对阿肯的养成做了规律性的阐述,这些学者的研究是目前阿依特斯文学性研究中最为全面、科学、系统的研究。关于阿依特斯的音乐特点,大多数学者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开展了音乐形态分析,从曲调、曲式、调式、节奏、节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以清晰看到阿依特斯的音乐特点,此方面的研究较多、较为科学。但是,以上方面的研究都是通过第一个地区、某个阿肯的演唱进行研究,阿依特斯文学性和音乐性方面的规律性特点没有总结,是目前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演唱苏海龙摄影

(四)不同学科视野下的阿依特斯研究。

基本从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开展研究,此方面的论著非常多,为阿依特斯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但是对于阿依特斯持有社区、群体的情况,没有特别详实的论著。阿依特斯流传在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中,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文化交流、交融方面的研究著作非常少。在同一区域文化有交流和可能,在不同区域文化也有传播的可能,在诸多研究中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研究阿依特斯发展的情况,几乎是空白,这样无法看到阿依特斯的发展以及与不同民族、文化间对话的情况。

(五)关于阿依特斯艺人的研究。

阿依特斯靠阿肯不断传播和发展,关于阿肯的研究在近十年比较多,随着阿依特斯保护意识的增强,学者开始关注遗产的持有者本身,这方面的研究从研究著名阿肯、阿肯素养等方面进行论述,可以看到阿肯区别于一般歌手的特殊性,研究方法主要依靠田野调查一般性访谈。对于艺人的研究,是人类学和民俗学关注的一个重点,需要从个人的发展看到所持有遗产的发展,将社会各群体的日常生活模式与重要的社会变迁及事件联系在一起,同时将个人生命中情感性的因素彰显出来,才能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容。个人与群体的生命都是在多层次交相叠置的某个特定社会空间中发展的,艺人的研究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口述史的研究方法,通过传记式询问将艺人的人生际遇、家庭生活经验与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透过艺人看到特殊的社会机制和遗产的传承、保护规律。

无数学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和借鉴,此综述不能穷尽,只是选取了部分论著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期提高阿依特斯各领域的研究。后人还需不断改善和总结,通过深入的研究,为阿依特斯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注释:

①《中华文脉-哈萨克族阿依特斯》[M],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别克苏勒坦著,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 年 6 月 1 日,第一版。

②《哈萨克族文化研究》[M],赵嘉麒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年出版。

③《哈萨克族阿肯弹唱研究》[M],别克苏勒坦·凯塞著,佟中明翻译,伊犁人民出版社,2006 年出版。

④《丝路明珠-哈萨克族阿依特斯》[M],吾哈甫·努拉合买提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年1 月第一版。

⑤《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年5 月第一版。

⑥首届阿依特斯全国学术研讨会,2010 年6 月在新疆阜康市举办,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

⑦《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J],作者毕桪,伊犁师范学院学院,2003 年 1 月,第 3 期。

⑧《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的历史根源和艺术形式》[J],作者贾合甫·米尔扎汗,《民间文化论坛》2011 年04 期。

⑨《哈萨克族阿肯阿依特斯的特点及研究概况》[J],作者娜斯拉·阿依拖拉,《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 年12 期。

⑩《哈萨克阿依特斯史》[J],作者加列力·努尔培斯、节肯·阿吾提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年出版。

⑪ 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现为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12 年3 月31 日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12]70号文件同意备案,在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基础上独立设置的一所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教育厅管理。

⑫《阿依特斯源流考》[J],作者韩育民,《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 年6 月,第 8 卷第2 期。

⑬《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的历史根源和艺术形式》[J],作者贾合甫·米尔扎汗,《新疆社会科学》(哈文),2010 年第 1 期。

⑭《习俗阿依特斯与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J],作者乌鲁木齐拜·杰特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 年第 2 期。

⑮《论阿肯阿依特斯》[J],作者阿布都玛纳夫·艾比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主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170 页。

⑯《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形成和发展》[J],作者努尔兰·加热力哈森,《新西部月刊》,2009 年第8 期。

⑰《哈萨克文学简史》[M],赵嘉麒编写,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年出版。

⑱《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的分类与特征》[J],作者多里坤·阿米尔,《民间文化论坛·新疆专刊》,2011(04)。

⑲《关于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文化》[J],作者再努拉·沙尼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8 页。

⑳《浅谈哈萨克族阿依特斯》[J],作者别克苏勒坦·卡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22 页。

㉑《浅谈哈萨克民族阿肯阿依特斯艺术的种类》[J],作者夏木斯·胡玛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92 页。

㉒《论阿依特斯的种类》作者加尔肯·阿布力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132 页。

㉓《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类型划分》[J],作者阎建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152 页。

㉔《哈萨克民族民间文学概论》[M],毕桪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年6 月出版。

㉕《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M],黄中祥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年5 月出版。

㉖《传承方式与演唱传统》[M],黄中祥著,民族出版社,2009 年 11 月出版。

㉗《阿肯阿依特斯的吟唱方式及示例》[J],作者贾合亚·艾斯砍尔,《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 年第 2 期。

㉘《论民间文学载体阿依特斯》[J],作者古丽娜尔·强巴依娃、节肯·哈吾提,《人文高地》,2012 年第1 期。

㉙《论民间文学载体阿依特斯》[J],作者古丽娜尔·强巴依娃、节肯·哈吾提,《人文高地》,2012:01。

㉚《浅析阿依特斯文化特性》[J],作者艾克拜尔·米吉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第4 期。

㉛《浅析阿依特斯文化特性》[J],作者艾克拜尔·米吉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㉜《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发展背景与音乐特征》[J],作者陈剑,《大众文艺》, 2013(6)。

㉝《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草原戏台》[J],作者阿吾里汗·哈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2 页。

㉞《阿依特斯的界定及价值》[J],作者库兰·尼合买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43 页。

㉟《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曲调的区域性和部落性》[J],作者巴格达提·叶斯特买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54 页。

㊱《哈萨克人阿依特斯的生命力》[J],作者郝苏明、热里汗古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 9 月。

㊲《从“本真性”谈阿依特斯的调研方法》[J],作者汪菁、沈魁,《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04)。

㊳《人类学视野下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文化研究》[J],作者艾山江·阿不力孜、迪木拉提·奥迈尔,民间文学论坛,2011 年 8 月。

㊴《社会人类学视角下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及其变迁》[J],作者加娜尔·萨卜尔拜,加娜尔·萨卜尔拜,《新疆社科信息》, 2010(3):25-29。

㊵《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聚会和壮族歌圩对比研究》[J],作者黄中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30 页。

㊶《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㊷《各表其枝:即兴对唱“阿依特斯”的跨境传承》[J],作者杨娇娇《民族艺术》,2017:04。

㊸《哈萨克族阿肯弹唱》[M],别克苏勒坦著、佟中明译,伊犁人民出版社,2005 年5 月出版。

㊹《哈萨克阿肯》哈拜著,民族出版社,2012 年出版。

㊺《阿肯阿依特斯之母—加玛勒汗·哈拉巴特额敏县保护现状与今后要开展的工作》[J],作者玛依拉·卡德尔汗,玛依拉·卡德尔汗,《科技展望》, 2016 年。

㊻《当代阿依特斯阿肯应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J],作者古丽娜尔·胡安别克《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㊼《关于阿依特斯阿肯胡尔曼别克的阿依特斯特点》[J],作者卡穆娜·江博孜《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哈文版),2013 年第 2 期。

㊽《浅谈哈萨克族阿依特斯》[J],作者别克苏勒坦·卡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第22 页。

㊾《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论文集》[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阿依特斯哈萨克族
路特斯ELETRE中国首秀并开启大陆地区预订
Jiao Ayi| 《娇阿依》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越西笔记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再续黄绿色赛道传奇 路特斯70周年庆典
撵野兔
浅析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蹈的动作来源与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