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与退休待遇挂钩的现实意义解析

2020-03-23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待遇养老金养老保险

陈 芳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与退休待遇

(一)养老保险缴费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所在,具有义务性和广泛性。其中旨在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生活帮助的养老保险受到群众的热烈追捧。从构成上来看,养老保险为基础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基础养老保险主要保证为养老金的所有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补充养老保险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种额外补贴,多缴多得。养老保险的缴费确定制与养老基金的个人缴费账户资金紧密关联,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也给参保用户的养老金收入带来了较强的不确定性。

(二)退休待遇

在“挂钩”政策出台之前,由于待遇计算和领取的政策依据不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和企业养老保险存在相互错乱的关系,给机关事业单位和员和员工个人都带来较大的困扰,在“挂钩”政策实行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才达到了较为一致的统一。

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水平分析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在“挂钩”政策实行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大相径庭。机关事业单位依据退休制度,职工在职期间不需要缴纳相关费用,在达到退休年龄确认无误后即可享受退休待遇,退休待遇由职工的工作年限和退休前的基本工资水平决定。而我国企业于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企业缴费率为26%,个人缴费率为11%,累计缴费年限需满12年,计发月数则取决于职工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

(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的绝对水平探讨

事实上,我国公务员的退休待遇水平普遍高于企业,特别是机关单位的退休待遇水平还高于事业单位(见表1:近十年不同单位养老金待遇绝对水平)。这种差距在2008年达到最高,机关单位的退休待遇与企业养老金水平的比值达到1:1.62,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水平与企业养老金水平的比值达到1:1.48。但在2008年以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水平与企业养老金的差额逐渐降低。

2017年,机关单位退休待遇与企业养老金比值为1:1.14,其原因在于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待遇增长幅度明显低于企业职工养老金增长幅度。机关单位退休待遇从2007年的1712元/月到2017年3066元/月,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从2007年的1577元/月到2017年3066元/月,10年增长额不足3倍。在这这10年间,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从2007年的948元/月增长到2017年的2698元/月,增长幅度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从而不断缩小待遇水平差距。

自 2007年以来,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其职员退休待遇水平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但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且表现为有的年份增长速度快,有的年份增长速度慢,退休待遇调整具有较大的变化空间。

2016 0.06 0.10 0.072017 0.10 0.10 0.94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相对水平探讨

表 3 近10年不同单位养老金替代率单位:%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相对水平的改变,可以用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探讨(见表3)。由上表可知,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高于企业,但却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首先,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逐年降低的趋势较为明显。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在2007年的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71.38%和78.65%,但到2017年,却只有56.75%和60.56%;其次,我国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与企业养老金替代率的差距连年减少,2007年,机关单位养老金替代率与企业的差距为24.12%,到2017 年,二者的差距缩小到10.74%;2007年,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与企业的差距为31.39%,到2017年,缩小到14.55%。由此,“挂钩”政策的实行极大地改善了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退休待遇的平衡与公平。

三、“挂钩”政策的不足之处

(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水平低无法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

从替代率指标来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50%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普遍低于国外公务员的平均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甚至比不上部分发达国家国民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且从基本消费支出情况来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保障程度在原本不高的基础上甚至出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由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推算可知,近年来随着生活成本和物价水平急剧提高,我国机关单位退休职工基本消费支出占养老金的比例高达88%,生存性基本消费支出占养老金的比例为75%,发展性基本消费支出需求占养老金比值为 1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并不能满足退休职工基本的消费支出。这是由于退休人群消费者与在职员工存在岗位的差异,但退休待遇并没有合适的调整所导致,从而体现出公务员令人堪忧的待遇充足性水平。

(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的差异性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存在差异性在各国都是存在的,如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所享有的退休待遇与一般国民就有所不同,但这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几乎是普通国民但是这并非我国特有的。这些国家公务员也是享受不同于一般国民替代率水平的两倍以上。像欧美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待遇与企业退休待遇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享有强制性职业年金,保证其退休待遇的优越性,这些都是值得我国机关事业单位所关注的。随着“挂钩”政策的实行,我国退休公务员与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差异也是保持逐年缩小的趋势。但公平不等于均等,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过程需要做到职工的付出和回报相一致,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基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他们的工作具有价值累积效应,因此他们的工资和退休待遇水平应该体现出他们的工作价值和劳动付出。

四、对完善“挂钩”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

完全脱离与产出相结合的收入无法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利益分配理念,应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机关事业单位职员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投资,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而言,职工由于个人较强的专业知识而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中流砥柱,从而实现所在环境的经济进步与发展。人力资本带来的收益具有外在性和内在性,且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具有长期的扩散性和积累性,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持续的发挥其积极有力的推动力。因此基于人力资本的价值,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水平应该体现出与其他退休职工的不同。

(二)完善基本的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退休职员的基本生活支出。自“挂钩”政策实施以来,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包括:基础养老保险和补充性养老保险两部分。其中基础养老保险以保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基本生存性消费支出为主,体现再分配的公平性。而补充性养老保险则为高人力资本准备,体现出高人力资本退休待遇的优越性。

(三)完善退休待遇动态调整方案

受物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收入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保障水平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退休待遇作为职工万年基本收入的来源,首先应该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此外,政府在调整退休待遇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消费习惯的特殊性,并以其生存性消费支出指数为标准进行合理的调整,职业年金则以其发展性消费支出为主要标准。

五、结语

综上,要使“挂钩”后的政策真正成为好政策,则该政策不仅应满足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要求,还应符合再分配的公平与正义原则,完善基本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合理的退休待遇动态调整方案,从而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退休待遇的统一发展。

猜你喜欢

待遇养老金养老保险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