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课教学创新让老党校插上翅膀

2020-03-23郑琦

党课参考 2020年1期
关键词:志成镇党委党课

〉〉〉〉〉郑琦

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潭江和主干道双水大道交界处,坐落着一栋小巧精致的小楼,这是双水镇党委党校最新的样子。“目前,党校四楼、五楼正在进行升级改造。”站在小楼外,双水镇党委副书记、党校常务副校长梁志成说。

从1959年双水公社管理委员会党校成立,到如今,办校已有60余年,虽六易其址,却始终未中断办学。近年来,该校通过加强硬件建设、推进教学创新、探索全域传播等举措,让党校真正“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技术创新:党课教学注入5G元素强化互动

走进双水镇党委党校,多媒体会议室、学习室、宿舍和党员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目前,该校已形成集党员轮训、专题学习、技能传授、拓展训练、就业指导、岗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式教学体系。

如今看起来高大上的现代化设施的背后,是一个乡镇党校先后六次迁址的历史。一楼校史展览室展出了办校初期的党校牌匾、1977年至1980年的学员合照、教员手稿等69件珍贵展品;三楼按照建校初期教室模样设立了初心大讲堂,置身其中聆听党课,仿佛时空穿越,又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令人激情澎湃。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党委党校

据悉,接下来双水镇党委党校有望注入更多高科技元素,让党课也变得“酷炫”起来。四楼将打造一个新的培训室,并注入5G等高科技元素,将其融入党课教学中,打造互动型教室。

为何要注入高科技元素?

“我们在日常上课中发现,不少学员更喜欢情景教学、实践教学。而双水镇党委党校目前一、二、三楼的培训室教学手段相对‘传统’,一般是讲师在讲台上授课,学员在下面听课,互动效果一般。”梁志成说。

“我们计划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在课堂里呈现一些实时实景的模拟场景;另外再摆放几组桌椅,打造一个小型的讨论室,可以让学员在此进行分组讨论。”梁志成说,这样学员们就可以把他们的所思所想立刻反映到设备系统中,有利于讲师与学员进行点评互动,并通过头脑风暴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解决问题的灵感。

近年来,双水镇党委党校不断丰富培训的手段和形式,从传统的“你讲我听”授课模式转变为互动教学。“我们希望让学员更有获得感,除了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体验最新的科学技术。”梁志成说。

双水镇党委党校还计划在五楼打造一个休闲区或书吧,为学员提供一个在课余时间放松的空间。此外,该校还计划建设一个小舞台,方便学员在培训期间排练红色舞蹈、红色小品等,从而全面提升党校的软硬件实力。

教学创新:发放逾6000份意见表收集学习需求

“双水镇党委党校不仅拥有60年的历史传承,还不断在打造各种颇有吸引力的课程。”参观培训后,珠海市湾仔街道的学员黄远飞为双水镇党委党校的教学创新竖起了大拇指,“比如,本来农民上党校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双水镇党委党校为其打造的课程不仅包括思想理论教育,还包括与农民息息相关的生产知识,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基层调研、材料汇总、座谈征集等多种方式,双水镇党委党校在了解学员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党员群众实际,设置了涵盖党建类、农业类、经济类、专业类、群团类的五大类“套餐课程”。

“基层缺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立足这个理念开展特色教育培训。”梁志成举例说,该校面向乡镇青年干部开展“基层应急应变、基层复杂矛盾化解能力”系列课程,成功化解了200多宗村民矛盾纠纷。

实际上,双水镇党委党校每年的“套餐课程”都会更新。每年年初,党校会把征求意见表下发到各个基层党支部,再由基层党支部发给党员,征求党员的意见。意见表收回来之后,由党校进行分类,并结合部门需要以及上级要求,拟定全年的套餐式的培训课程表。“2019年年初,我们就发放了6000多份征求意见表。”梁志成说。

学员的课程需求包罗万象,对双水镇党委党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该校不仅聘请了来自中央、省、市各级党校的优秀教师前来授课,还不断丰富自己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师资队伍。“双水镇党委党校的定位是打造农村党员培训基地,学员以农村党员为主,所以需要大量了解基层实际发展情况的教师。”梁志成说。

注重实践教学,也是双水镇党委党校的一大特色。例如,双水镇是新会陈皮的主要产地之一,全镇新会柑橘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2019年雨水比较多,有些树长势不好,我又不会分辨到底是正常的烂根还是得了黄龙病。”双水镇蓢头村的一位村民曾对此发愁。

柑橘树一旦感染黄龙病,轻则树势衰退,重则植株枯死,还会传染给周边的果树,严重阻碍新会柑橘的生产和发展。为此,双水镇党委党校与当地农办部门组织广州的专家,给村民们上了一堂关于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的课程。专家们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给村民们讲解种植技术,有效解决困扰村民的问题。

传播创新:打通党课学习“最后一公里”

夜幕降临,双水镇党委党校旁的公园仍然十分热闹。每天晚上,镇上都有不少群众在这里活动。在这个时间段,党校通过学校的大喇叭,不停播放相关的党课内容,让群众也能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群众坐在公园里闲聊,每天哪怕听10到15分钟,日积月累也能够学习到不少新知识。”梁志成说。

上述场景,如今在双水镇越来越常见。随着软硬件条件及课程内容的全面提升,双水镇党委党校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打破物理界限,打通党课传播“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党员群众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理论动态,并在农村基层落地开花。

作为江门市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双水镇党委党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统筹地区优质资源,精心设计了基层党建、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多条现场教学路线。“我们的教学路线正在不断丰富,不局限于双水镇内或是党校内,而是整合五邑地区(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的红色教育资源作为培训点。”梁志成介绍。

例如,双水镇党委党校把开平周文雍、梁启超故居等著名景点串联起来,并组织学员过去现场体验、集体学习。“学员也比较乐意接受这种培训方式,效果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希望继续走出去,把我们的培训课程及路线打造得更有特色、更富成效。”梁志成说。

除此之外,双水镇党委党校还分别针对普通党员、外出流动党员、老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四类党员的特点,创新学习载体,完善学习方式,通过分教点夜校、周末讲堂、送书上门、送课到村等形式,打通党课传播“最后一公里”。

依托双水镇党委党校的资源,该镇结合基层实际,把理论学习、基层热点与小品践学、情景党课、实战学习、红色舞蹈、晚间大喇叭广播等结合起来,让党课学习“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网络技术也是实现党课快速传播的一柄利器。双水镇党委下辖88个基层党组织,村(社区)39个,党员4780人。为适应年轻党员的实际需求,党校在“双水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线上党校”栏目。“学员在手机上点击,就可以听到粤语音频,这样的方式可让更多党员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党校讲解员介绍。

猜你喜欢

志成镇党委党课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天·水》《时空》
胡释中、刘虹、肖文庄、张志成作品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