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志愿军老兵的点滴回忆

2020-03-22张润滨

党史文苑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行军志愿军战士

张润滨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这纪念的日子里,我不禁回忆起在朝鲜所经历过的那段烽火岁月。虽然我只是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中的普通一员,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正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个体才汇聚成了国家力量。

我是1951年入朝的,入伍之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辎重第十三团,到朝鲜后不久便改编到志愿军后勤二分部十七大站。1952年四五月间,我被调到前线配属第三十八军后勤部战勤营,1953年五六月间,第三十八军回国后,我们营被合并到第四十六军后勤部战勤营。1953年10月底,第四十六军奉命撤回国内,战勤营继续留在朝鲜,重返志愿军后勤二分部十九大站。1954年9月,我又被调到志愿军后勤二分部汽车七团工作,1957年年底回国。我从1951年入朝到1957年年底回国,在朝鲜历时6年半,分别从属于志愿军后勤部、第三十八军、第四十六军。我跟着部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把朝鲜走了个遍,执行各种各样的军事任务。我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战争状况和战地生活,我把在朝鲜经历的片段叙述出来,作为这场战争的部分历史见证。

行军路上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们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步行,从中国东北安东(今丹东)跨过鸭绿江到朝鲜东部的淮阳郡,又从朝鲜东部随第三十八军到西海岸驻防,再从朝鲜西海岸回到东部,基本都是靠着两条腿行军。

战争期间,由于敌机的轰炸,部队白天不能行军,只能夜间行军,天黑看不清道路,怕部队走散了,则由团参谋提一个白石灰桶,桶底刻有部队代号的路标符号,在关键路口蹲一下桶漏出石灰标注部队前进方向。有时不只一支部队在路上行军,所显示的路标辨认不清,也有走散的,只能在第二天找部队联系。那时由于条件所限,行军时除了团长、政委骑马,其余人员从营长到每一位战士都是步行,营长、连长可以只带枪步行,排长唯一的优待就是可以不背米袋子,背包和枪都要自己携带,战士们除了自己的枪和背包外,还要分担全连的干粮和米袋子。

离前线越近,敌机轰炸的次数也就越频繁。一天夜里,敌机突然来袭,在我们来不及躲避的情况下飞机就俯冲下来,一枚炸弹就炸死了我们六连的6位同志。在那种情况下,部队仍要继续前进,只能由营部的政治干事和几个战士留下来,把牺牲战士的遗体简单掩埋处理好再继续追赶部队。还有一个晚上,在行军途中美军飞机来袭,防空枪一响,同志们就赶紧找地方隐蔽。有一位小战士感觉隐蔽得不够安全,想跑到马路对面去躲避,这时正好一辆汽车开过来,当时为了防止美军飞机发现,汽车行驶是不能开灯的,开车的司机也看不清前面的情况,就把这位小战士压死了。消息传到营部,营长还是把司机放走了。在后来的总结大会上营长说,又能怎么样呢,汽车司机也是在执行任务,行驶途中又不能开灯,也不要难为司机了。这就是战争,有很多出人意料的牺牲在不断地发生。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为了防止美军飞机轰炸,路上都设有防空哨,大概一公里左右就有一个防空哨,飞机来了就鸣枪报警,听到枪声所有行人都要隐蔽,汽车要熄灯,待飞机过后再恢复正常,这样就避免了大量的伤亡。

我们行军时走过一个叫“新高山”的地方,这是一个交通要道,铁路、公路都经过这里,所以也是敌机重点封锁的地方,素有“新高山鬼门关”之称。美军的B-29轰炸机整夜不停地在这里巡逻,照明弹通宵达旦,通过这里的部队都要跑步前进。我们经过这里也非常紧张,前面的人一直叫:“往后转,跑步。”跑了几公里还不能停下来,一旦你停下来,后面的部队就无法前进。

冬季和雨天行军更为艰苦。雨天我们身披雨布行军,路上泥泞不堪,行军非常艰难。朝鲜的冬天,尤其是夜里非常寒冷,夜间行军天寒地冻,就连棉帽上的防空眼都要用毛巾塞住,否则耳朵就会冻坏,寒冷的程度可想而知。

战争期间,每次行军我们都希望走在山沟里,便于防空。最怕的是走开阔地和过河,通过这些地方都要跑步前进,每过一次开阔地或河流都有“捡回一条命”的感觉。

只有一次,我们是在没有飞机大炮的轰炸下安静地行军。记得那是1953年7月25日,我们正在前线执行任务,接到上级命令部队全部撤下来。当晚天气很好,皓月当空,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没有敌人飞机来骚扰,大家都安安静静地行军。第二天才得到消息:停战了!战友们欣喜若狂,尽情欢笑。

战时保障

我在朝鲜时,任副排长,主要的工作是协助排长安排全排的食宿和生活事宜。后来又任司务长,工作任务也是为战士们提供保障。

我的任务虽不在前线作战,也非常辛苦。行军的时候为了补给粮食,要跑步前进到补给站补充粮食,叫作“上糧”,补充好后再赶上部队,有时要跑很长的路才能赶上大部队。行军时同志们走了一夜,到了营地就可以休息了,我则要先把全排的生活安排好才能休息。

1952年10月,志愿军第三十八军攻打白马山,这场战役打得很艰苦,部队伤亡严重,后勤部队也要补充到一线去,我们这个营一共四个连要全部补充到一线部队去。由于时间紧,当时来不及结算伙食费,那时我任司务长,没有派到前线去,把战士们送到前线后回到原驻扎地,就抓紧时间结算伙食费,每人大概应分伙食尾子二十多万元。那时的钞票是以万元为单位的,几千万元要装几个面粉袋子。根据我们连所去的部队位置,我们分三个组去送钱,一排长带一个人为一组,二排长为一组,我和指导员为一组。第三十八军所守卫的战区是上甘岭的右翼,一个叫着“394.8”的高地。按照部队位置,我和指导员背了一面粉袋子钱,走了两天才到第一一四师师部,因前线危险,白天不能过去,只能把钱交到师部财务处,打了收条,办完手续后我们又回到原驻地。

1953年7月,战事位于金川一带,叫作“金城反击战”。那时我在第四十六军,执行抬担架、送炮弹、修路、挖防空洞等后勤保障任务,没有白马山战役时那么紧张。

停战后,部队的任务没有战时那么紧张,主要是做一些修桥补路的零碎工作。当时汽车七团在朝鲜中部的阳德,阳德是连接朝鲜东部和西部的交通要道,许多军用物资都从这里中转。汽车团的任务就是往前方运输各种军需物资,如炮弹、粮食等。

祖国慰问团

战时的文化生活是很枯燥的,有时看电影也只能在防空洞或树林里看,敌机来了防空枪一响就立刻停下来,等飞机走了再继续放映,有时一部电影要中断好几次才能放完。

在朝鲜的日子里,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迎接国内派来的人民慰问团了。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祖国派来了慰问团,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慰问品,有茶缸、手帕、糖果、香烟,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我们把祖国的慰问品视若珍宝,小心存放。慰问团看到我们的慰问品都没有使用,问我们为什么不用,我们说舍不得用,慰问团的同志们说你们用吧,国内多着呢。其实大家都明白国内也很困难,祖国人民勒紧腰带支援前线,慰问团的同志们是在宽慰我们。我们的衣服口袋里还常装有祖国人民写的慰问信和荷包,连队里经常收到慰问信和各种各样的慰问品,这也体现出祖国人民对志愿军的关怀。还有慰问演出,演出只能在山沟树林里看,在下面挖一块平台拉一块幕布,大家就坐在山上看。长期在国外又处于战争状态,很难见到祖国的亲人,见到慰问团如同见到家人,格外亲切。

停战后,部队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打篮球、看演出、看电影。尤其是看电影也不像战争时期在山洞或树林里看,可以在宽阔的地上拉起幕布放电影,周围部队的战友们也都来看,甚是热闹。放的电影多是苏联电影,如《静静的顿河》《夏伯阳》《明朗的夏天》等。最让人高兴的还是看祖国慰问团的演出,停战后祖国的慰问团接踵而至,到我们第四十六军来的慰问团恰好是西安市的“狮吼豫剧团”,我们连有几个战士会唱豫剧,在欢迎慰问团的时候,他们听到豫剧音乐非常高兴,就像是老家来人。晚上演出节目前,先由一个小女孩用豫剧演唱一段慰问词,她唱道:“志愿军叔叔打胜仗,我们慰问到前方,千山万水虽然远,祖国人民心更长……”唱完,一个女志愿军上台一把抱起了这个小女孩,这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志愿军专列

直到1954年之前,志愿军的家属是不允许入朝探亲的,只有团级以上的干部家属经过批准再换上志愿军制服才可以入朝与爱人团聚。到1955年才放宽家属短暂入朝探亲限制。为了方便志愿军回国工作、探親,1955年起开通了志愿军专用列车,从中国的安东起经平壤、阳德、元山直达朝鲜东部的洗浦里。乘坐志愿军专用列车是不需要买票的,只要凭志愿军通行证就可以乘坐。在安东设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口岸办事处,入朝时经办事处签证即可过江(鸭绿江),在朝鲜的新义州有朝鲜停战中立国小组负责检查,经双方验证无误后,便可以顺利地进出境。

我那时所在的汽车七团驻地阳德正处于这条线路的中段,是列车必经之地。每天晚上列车路过这里时,我们也常到车上去买点烧鸡等食品,几个人轮流去,想起来也很有乐趣。

停战后的部队每年都要储备一些蔬菜过冬,我也常乘坐志愿军列车到朝鲜东北部的咸兴一带为团里采购大白菜等物资。那时出差要自带干粮,也没有旅馆住,我和一个翻译带了半袋子朝鲜币和大米去采购蔬菜,就住在老乡家里。为了增进和老乡的关系,我们还将一些从志愿军列车上购买的月饼等食品送给他们。朝鲜小孩见到这些东西非常高兴,这些东西在朝鲜很难见到。我们也常用国内产的普通大米换朝鲜大米,朝鲜大米生长在寒带,生长期长,口感很好,当然要在数量上多给人家一些。买白菜是通过蔬菜合作社之类的组织,交易成功付款后便联系车皮装运到阳德,再配给各连队预备过冬之用。

我从1951年5月入朝到1957年12月回国,历时6年半走遍了大半个北朝鲜,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让我们牢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 程芳池

猜你喜欢

行军志愿军战士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大郭小郭行军锅
大郭小郭行军锅(连载一)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