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牵引供电专业如何落实双重预防机制的探讨
2020-03-22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5)
引言
随着当前铁路在国民生产生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如何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成为当前的重点课题。尽管当前阶段大量的科技智能设备设施在铁路系统中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安全保障系数,但是在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特点和规律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构建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强化铁路运输安全管控体系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本文对铁路行业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含义及构建要求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牵引供电专业强化落实的一些措施。
一、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包含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内容,相对应的有 “风险库”和“隐患库”两个库。实施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研判、风险管控、隐患排查、隐患整治等手段,切实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有效防范和遏制铁路交通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
二、安全风险管控
(一)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指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结合铁路系统的特点可分为行车、劳动、外部环境与综合治理、建设、特种设备、食品卫生、消防、规章制度、综合保障、结合部十个类别。按照人员、设备、经济损失、影响程度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低四个风险等级。如从人的角度分析,就是群死群伤属于重大风险、人员伤亡属于较大风险、人员伤害属于一般风险、危及人员安全属于低风险。铁路系统内同一风险项目、不同时期、不同专业可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管理,不同等级的风险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由不同层面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和确定,以铁路基层站段举例,重大、较大、一般安全风险由局集团公司确定公布,站段安全生产委员会确定低安全风险。站段重大、较大风险由安委会组织管控,一般风险分管领导组织管控,低风险科室组织管控。
(二)研判周期。安全风险要结合专业特点、阶级性特点、阶段性重点分别按照年度、季度、月度进行周期研判和管控效果诊断评价,完善公布风险库,确定重点风险及管控措施。当安全生产要素、外部环境等发生变化时要开展动态研判,现场要结合具体作业项目实施日常研判。
(三)风险库。风险库包括风险类别、风险名称、可能造成的后果、风险等级、主要致因、管控部门、管控措施,其中管控措施是按照站段、车间、班组三个层面分别制定的,做到不同层级对同一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各有侧重,并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业指导书等形式,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岗位、人员。同时对于风险库的管理可以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自动甄别不同专业车间、班组应该管控的风险。
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一)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危险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按照危害程度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发现后能够及时整改排除的安全隐患。重大隐患,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安全隐患。危及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以及可能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均应判定为重大安全隐患。一般隐患整改方案由责任科室(车间)组织制定和实施。一般隐患要立即组织解决,各专业主管科室要实时监控隐患整治情况,没有按期整改的,要重点督办。重大隐患整改方案由站段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和实施,并按照挂牌督办解决安全突出问题管理办法,纳入领导挂牌督办。隐患的十个类别与风险的类别名称一致。
(二)隐患库。关于安全隐患库的设立,主要以段层面为主,车间、班组可不设隐患库,隐患库中的隐患包括自查发现和上级检查指出的隐患,以及车间提报需要协助解决的隐患。能够立即解决的一般隐患,可不纳入隐患库。一般安全隐患自发现之日起,超过10天未销号的应纳入安全隐患库。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入库。隐患的入库采取逐级审核确定、批准的原则实施,按照谁批准入库,谁负责销号审批的原则,批准人对隐患整改结果认定负责。隐患库也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并根据具体隐患问题显示到不同的用户。
四、存在突出问题
结合现场调研和实际工作经验,目前铁路企业牵引供电专业在落实双重预防机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低于一些车间、班组的落实要求没有详细体现,对于培训学习、考核奖惩、监督检查的机制没有形成,全员安全风险意识、双重预防机制的思维体系没有建立,风险研判不全面、风险项点漏项、管控措施执行性不强,隐患排查走形式、避重就轻、隐患治理不主动,现场职工不掌握岗位风险、不落实管控措施、不重视隐患治理等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实效果。
五、落实建议措施
(一)与问题分析相结合。按照双重预防机制的思路,分析事故故障、典型安全问题要从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两个角度重点分析:安全风险研判是否到位,风险库项目有无盲区;管控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不强;风险管控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落实;是否进行过隐患排查并发现问题;是否对隐患进行了治理,是否存在久拖不治或治理不彻底问题。
(二)与安全会议相结合。安委会(安全分析例会)通过安全问题分析,评价各级风险管控效果,优化风险研判、健全管控措施。安委会(安全分析例会)分析安全隐患出入库情况及隐患治理效果。各类安全会议要以既有风险库为基础,结合生产要素、外部环境变化等,开展动态研判。部署重点工作同步明确需防控的安全风险。交班会、周分析要针对具体问题从风险研判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班前、预想会结合当日生产内容进行针对性安全预想,并向作业人员作出安全注意事项提醒。
(三)与监督检查相结合。要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情况纳入检查重点,结合季节性、阶段性特点编制专项检查计划,检查风险库、隐患库管理及动态完善情况,检查隐患治理情况。安全隐患排查要结合风险等级、风险管控责任,加强较大以上风险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
(四)与日常培训相结合。将双重预防机制相关落实要求纳入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结合事故案例,让每名干部职工掌握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的基本定义、等级、分类以及安全风险研判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法、步骤、流程、要求等基本技能。引导全员自觉把双重预防机制的思想融入安全生产方方面面,促进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五)与考核奖惩相结合。更好的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的落实,要同步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促进和正面激励,解决制度落实上存在的差距,促进养成用双重预防的思维分析问题的习惯。
六、总结
双重预防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风险管控重点,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在经过现场实际生产过程的经验积累和实践验证,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针对铁路企业对于双重预防机制的深化落实,后续需要在不断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大数据信息化系统中逐步的完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