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岭南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2020-03-22刘永峰谢中元

关键词:岭南文化佛山市佛山

刘永峰,谢中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岭南文化研究院,广东 佛山528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撑、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事关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生根和滋育,是践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新时代优秀人才的重心,“有助于大学生准确认识国情与民族。”[1]地方高校应立足于地域文化,以面向文化传承、实现文化育人为主线开展地域传统文化教育。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岭南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在地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地方参照。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失语”乃至“缺席”,“以文化人”应融入大学教育体系之中。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要牢固树立“以文化人”的理念,将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立足于地域文化,植根并依托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元素,聚焦特色文化内容,创新文化教育方式。

对于地方高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问题,学界已有所讨论。如有论者明确提出,在地方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大学生普遍缺乏真正的学习热情,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不够,知识掌握程度较浅;地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陈旧、师资水平不高;地方院校办学条件所限,校园生活缺乏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2]。除了面临以上共性问题,我们认为还需解决以下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基于地方高校和一流大学相比存在的办学时间短、文化沉淀不深、人才培养中文化素质偏弱等特点,应解决地方高校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不足致使以文“化”人、文化育人难以落实和持续性不足的问题;二是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高潮的兴起,地方高校多处于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培育新工科人才的过程,文科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同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亟待破解。就地方高校推进岭南文化教育而言,归根到底,需要解决地方高校对岭南特色文化的教育价值认知不足以及实施岭南文化育人、文化传承能力偏弱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岭南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方法

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岭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具备开放包容的社会品格、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基于此,如蒋述卓所言:“作为地域性的岭南文化并不仅仅是作为文化遗产看,而是要作为活生生的并且还参与到当代广东文化之中来的一种文化元素去看。因此,对岭南文化的传承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鲜活的。”[3]有着创新趋变活力、融合进取价值的岭南文化,正是地处岭南文化最具标志性城市“佛山”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育人背景和特色资源。

地方高校系统推行岭南文化教育,关键在于构建适合于地方高校的岭南文化教育体系,而前提在于对岭南文化教育的背景、受众和路径的有所调研和体察。刘英凤、杨少曼通过对1千余名广东省艺术职业院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了“高校师生对岭南文化的了解越深,兴趣愈高,对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就越强”的结论,并提出“积极拓宽岭南文化教育的渠道和方法,是提升高校大学生岭南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4]。与此判断相契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紧跟国家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战略以及地方转型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培育学生的浓郁家国情怀、自强不息风貌为动力,依托优秀岭南文化资源实施协同育人,特别是以面向文化传承、实现文化育人为主线,在先行先试探索岭南文化教育方面积累了可推广的经验。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一是实施“四阶段推进、四平台支撑”的岭南文化协同育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对岭南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分四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06-2007)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将岭南文化引入第二课堂;第二阶段(2008-2011)推进以岭南文化为主线的公共课、必修课、专业课建设,将岭南文化的育人、传承阵地从第二课堂扩展至第一课堂,并编印、出版佛山武术教材,发表岭南文化研究论文;第三阶段(2012-2014)以进企业、进校外基地、服务政府和媒体、开展社会活动等为载体,全面推进岭南文化育人跨边界综合平台建设;第四阶段(2015-2016)推进校内外文化协同育人建设,创建“教育培训-学术研究-田野调查-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五个维度整体联动文化育人机制。构建了四类平台:一是建设岭南文化传承基地、传习所;二是开设岭南文化大讲堂,举办各类主题活动;三是指导学生申报学术基金项目或参加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创新创业训练、挑战杯大赛等;四是共建产学研基地(产业学院),整合健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等领域资源,形成“专业共建”“师资共培”“课程共创”“项目共研”“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育人的方法,体现产、教融合育人的教育理念。

二是多措并举,培育一批田野调查能力较强、岭南文化素养较高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校校、校会、校馆协同,与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市武术协会、黄飞鸿中联武术龙狮协会、佛山市蔡李佛鸿胜堂、佛山市武术协会鹰爪拳会等单位合作,选派教师进修或兼职,互聘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攻关岭南文化课题项目。以上举措围绕师资能力培养展开,大大提升了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岭南文化田野调查、研究和指导能力。

三是开发体现岭南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特性和规律的系列课程教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根据岭南文化发展现状和非遗保护规律,引入龙舟、龙狮、咏春拳、蔡李佛拳、鹰爪拳、佛山推手、功夫推拿、健身气功、陶瓷、木版年画、剪纸、行通济等项目,开设了一批以岭南非遗为主线的课程,包括:《佛山文化概论》《民间文学概论》《咏春拳》《蔡李佛功夫推拿》《舞龙舞狮》《龙舟训练》《剪纸》等10多门,实现岭南文化课程全覆盖。这些课程依托于相关院系的学科特色,在整体上形成了以岭南文化传承与保护为诉求的交相呼应之势,同时编印、出版了《咏春拳》《蔡李佛功夫推拿》等特色教材。依托课程和教材的教学训练,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和研究,增强了大学生的岭南文化认同感,提升了大学生的岭南非遗调查研究能力。

四是依托共享的校内外资源,形成以文化育人为导向的岭南文化传承共同体。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利用人才优势、科研条件,校外基地和场馆利用政策、平台、资源和资金优势,双方开放交融、互利共赢,使优质资源配置最优化。近四年建设国家级基地1个(大学生龙舟训练基地)、省级基地2个(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市级基地2个(佛山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佛山市青少年龙舟训练基地),校级平台3个,校外共建基地8个(中联黄飞鸿龙狮协会龙狮文化研究所、鸿胜堂传习所、怡东小学鹰爪拳基地、杏花武馆田野基地、姚琪姚才武馆田野基地等),校企共建大健康产业学院1个(以岭南武医为核心),初步形成以文化育人为导向的岭南文化传承共同体。此外,人文与教育学院、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共同建设了VR体育武术动作捕捉探究实验室,购置了近红外高感度摄像机24台、高性能三维运动数据捕捉工作站2台及实时动作捕捉软件、高精度三维动作数据采集软件、三维动作数据编辑及通用数据格式转换软件、角色动画编排软件等。现有相关硬件、软件基本满足了动作捕捉的教学和开发应用的需要,应用于岭南体育武术三维动作捕捉、运动康复、3D动画制作等领域,已初步建立了佛山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武术套路资源库。以上探索和实践,发挥了岭南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三、地方高校岭南文化教育体系运行成效

自构建“四阶段推进、四平台支撑”的岭南文化协同育人体系以来,特别是自2013年全面推进岭南文化育人跨边界综合平台建设以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面向文化传承、实现文化育人的成效尤为明显。

一是“四阶段推进、四平台支撑”的岭南文化协同育人机制在市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并得到一定推广。

创建了“教育培训-学术研究-田野调查-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五个维度联动的岭南文化育人机制,此机制是我校突破传统的校园文化发展路径依赖,打破高校封闭办学,主动适应地方文化建设、非遗保护升级需要而创建的新型文化传承、文化育人机制。近5年来,引导、带动50多名教师调查研究佛山醒狮、龙舟、武术、剪纸等代表性的岭南非遗,聘任30多名校外岭南文化学者、资深教练、代表性传承人来校主讲、研讨或展演。输送市政府顾问1人、市级社科专家委员2人、市级非遗评审专家1人、区级非遗评审专家8人,培养非遗专业博士1人,大大提升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田野调查、研究和指导能力。近年来团队形成了实践方案、制度文件、成果案例近百个,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和教研项目10项,校级教研成果12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9项,市厅级课题30多项,各类横向委托课题20多项;出版著作4部、教材4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团队人员在佛山市、五区“十三五”文化事业与产业规划与发展、非遗保护与评审、文化产业项目孵化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项目团队在市内外相关岭南文化教育研讨会做专题报告10多场次,在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广州美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学术会议上做交流发言10多场次。近五年高校、企事业单位有300多人次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参观学习;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珠海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高职院校,以及容山中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中学、怡东小学等中小学借鉴“四阶段推进、四平台支撑”的岭南文化进校园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岭南文化教育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佛山市文广新局、佛山市体育局、佛山市社科联、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南海区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多次到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调研指导,对一直在实施的《地方高校岭南文化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给予好评,鼓励培养更多岭南文化传承人才和非遗保护人才。学校推进的岭南文化进校园在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起到了示范作用,为高校开展文化协同育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佛山日报》《珠江时报》等1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二是大学生参与地方非遗保护的实践能力和学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实践方案的系统化实施,培养了一批专兼职从事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传习人、策划人。首先,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有600多学生修习专业课(6门),3000多学生修习选修课(5门),共有4万多学生参与岭南文化课程、活动和相关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了大量熟练掌握龙舟、龙狮、咏春拳、蔡李佛拳、鹰爪拳、佛山推手、功夫推拿等知识和技术的传习人才。其次,依托广东省高校首个大学生“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社”,凝聚了全校各学院、各专业1000多名学生加盟。研习社在岭南文化研究院指导下承担首届岭南非遗代表作调研大赛、佛山南海老字号调研、佛山龙舟文化调研、佛山剪纸大师口述史访谈等系列项目,激发了大学生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动力,一部分学生还加入了佛山非遗保护NGO组织——佛山口述史调研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咏春拳、醒狮、石湾陶艺等非遗项目的调研,积累了近百万字的大学生非遗调研成果。再次,通过广泛的协同育人合作,为佛山输送非遗传承与保护人才。经过与佛山非遗保护中心、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冯氏木版年画传习基地、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大沥文化站等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已经指导并选送200多人次进入以上非遗保护单位实习、见习,有的毕业以后成为专兼职从事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传习人、策划人。比如:与冯氏木版年画传习基地联合培养的学生郑太昌已经成为冯氏木版年画的雕版传习人、佛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等等。大学生的岭南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素养和能力已明显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四阶段推进、四平台支撑”的岭南文化协同育人体系,尤其在岭南文化进校园协同育人建设方面成效显明。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礼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2018年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授予“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同时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联盟理事单位。这些探索与实践符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高校参与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的指导精神,也契合新时代背景下特色化发展的人才培育趋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方高校与岭南文化资源融合不足、岭南文化参与人才培养程度不高以及地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养不足、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下一步要对该体系的运行进一步优化升级,特别如郭杰先生所言“以时代的发展为主轴,在地域的、时代的、世界的三个维度中,进行深入地探究、全面地总结,以推进岭南地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5]。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所赋予的文化传承使命,更是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抓手。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佛山市佛山
岭南文化名家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广东省第六届留守少年儿童佛山市福彩夏令营顺利开营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与岭南文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