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猩红热合并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康复体会

2020-03-22吴彬侯春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咽部流行性流感病毒

吴彬,侯春阳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二科,辽宁沈阳110006)

猩红热为A 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少数患者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发病人群主要为5~15 岁的青少年。 治疗猩红热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即使用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等,如果青霉素过敏或者其他原因不能使用,也可以选择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此外,还需进行对症处理,若患者高烧且食欲差,可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发生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其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酸疼、乏力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等。 猩红热合并流行性感冒在临床并不多见,患者预后较差,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该研究探讨了猩红热合并流行性感冒1例病例的临床康复体会。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 岁,因“出皮疹3 d”于2019年12月17 日入院。 患者入院前3 天开始无明确诱因出现周身鸡皮样皮疹,皮肤略瘙痒,口服“头孢,百蕊颗粒”2 d(具体剂量不详),病情未见好转,于家附近医院就诊,化验:白细胞10.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CRP 55 mg /L;怀疑“猩红热”,特来该院,门诊以“猩红热”为诊断收入院,患者就诊时无明显发热,无头痛,有咽痛,无流泪流涕,无咳嗽,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泻,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如常,否认近一周内有“发热”“咽痛”及“猩红热”患者接触史。

入院时查体:体温37.2℃,脉搏92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92/60 mmHg。神清,一般状态可,周身皮肤广泛潮红,压之褪色,其上密布鸡皮疹,未见帕氏线。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结膜正常。 口周未见苍白圈,口唇红润,口腔内未见皮疹,可见草莓舌。 双侧扁桃体肿大II 度,无脓苔,有咽部充血。 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部形态正常,无胸骨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均阴性。

入院后检查,咽部培养: A 群链球菌生长;其余除感染指标异常外,肝肾功能等均正常。康复治疗方面,将患儿隔离,予清淡合理饮食,清热解毒予穿心莲内酯(国药准字Z20026249),抗感染予头孢唑肟(国药准字H20090243)对症治疗;住院治疗第3 天,患者出现发热,热峰39℃,伴轻度咳嗽,有痰咳不出感,调整治疗予布洛芬混悬液(国药准字H19991011)退热,早晚叩背(每次15 min),且复查血常规、CRP 等感染指标,结果示白细胞计数5.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2.4%,CRP 1.69 mg/L,降钙素原<0.1 ng/mL,咽部培养A 群链球菌转阴, 但咽部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故补充诊断:流行性感冒;患者发热等症状2 d 后自行逐渐改善,未予抗病毒治疗;住院治疗7 d,患者皮疹等猩红热症状体征消失,且双足出现片状脱皮,复查感染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咽部培养3 次转阴,临床康复,办理出院。

2 讨 论

2.1 猩红热疾病分析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诱发因素为A组β 型链球菌,发热、鲜红色皮疹及疹后明显脱屑、咽颊炎等是其临床特征。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A 组β 型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患者排菌量大且不易被重视,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1]。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易合并心肌炎、肺炎、肾炎等并发症。在康复治疗方面,首先应急性期卧床休息,进行呼吸道隔离;针对病原治疗,考虑目前多数A 组链球菌对青霉素仍较敏感,故首选青霉素,如皮试阳性,也可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另外不能忽视对症治疗,如降温、止痒等。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是预防的主要方面,故针对患者的隔离要求为,住院或家庭隔离至咽拭子培养3 次转阴,且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可解除隔离(自至治疗日起不少于7 d),咽拭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1]。

在临床中普通型猩红热较为常见, 具有发病急、高热等特征, 在发病12~48 h 内会出现典型皮疹,发病后48 h 出疹达到高峰, 后陆续消退,3 d 左右可消失,病情严重者可能会持续1个月。 轻型猩红热症状较轻,表现为局部出疹,若治疗不及时在3 周左右可并发心肌炎与肾炎。 中毒型猩红热患者症状明显,发热可超过40℃,会出现头痛与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脓毒型猩红热的呕吐与头痛等症状更为明显,可引发脓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展为败血症,进而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2.2 流行感冒特征分析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多为自限性[2]。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 病毒。 依据病毒的基质蛋白与核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2019年主要感染人的是乙型流感病毒中的Yamagata和Victoria 系、 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 亚型。 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通常情况下, 人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排毒持续3~7 d,免疫功能受损者、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排毒时间在1周以上。 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是流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此外,也可经眼睛、鼻腔、口腔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如果物品被病毒污染,也会接触传播; 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存在,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 需引起警惕。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之一。

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特点。 抗流感病毒治疗是流感的重要治疗手段。 依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目前我国批准上市、可用于儿童的抗病毒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 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如果患者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或重症, 那么就不应该等待病毒检测结果,而应该尽可能早地给予其抗流感病毒治疗。发病2 d 内给予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减少、病死率的降低、住院时间的缩短。即便重症患者发病时间在2 d 以上,抗病毒治疗仍然能够对其病情进行改善。 如果患者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或非重症,那么应在发病2 d 内对风险与受益进行评估后再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3]。

2.3 猩红热合并流行性感冒特征分析

此患者特点:患儿入院后完善检查,咽部培养示A 群链球菌生长,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RP升高,结合症状体征,猩红热诊断明确。该患儿虽处于猩红热康复治疗中,但为学龄儿童,患儿病期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于住院治疗第3 天出现体温升高、发热表现,监测化验示感染指标改善, 因此考虑发热非猩红热链球菌感染控制差所致,结合住院时为流感流行季节,且患儿伴咳嗽症状,故完善咽部甲、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示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患儿为猩红热及流感混合感染;但考虑患儿流感为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故未予抗流感病毒治疗。 针对患儿康复治疗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应及时监测指标,分析病情,安抚患儿及家属情绪,查找病因,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康复后期双足出现片状脱皮,嘱其局部皮肤避免接触刺激物,可予润肤露等保湿脱皮部位。 抗红疹毒素的免疫力较持久,但由于红疹毒素有5 种血清型,其间无交叉免疫, 若感染另一种红疹毒素的A 组链球菌仍可再发病[4];流行性感冒病毒抗体可存留8~12个月,故针对同型流感的免疫力可持续一段时间,但对不同型间无交叉免疫,且流感变异性大,仍会反复感染,故康复出院的患儿应注意休息,调整免疫状态,加强有效的预防手段,避免再次感染猩红热及流感。

猩红热及流感疾病均为冬季易感, 且感染GAS是流感儿童继发性细菌感染的常见原因,并可促进流感相关的发病和死亡[5-6]。 猩红热无相关疫苗,故针对儿童予流感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另外,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促进免疫力与体质的增强;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多通风;尽可能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和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如果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应该自我隔离、充分休息,在就医或前往公共场所过程中应戴上口罩[7]。

3 小 结

对该例患儿的诊疗过程进行评估, 确定GAS 可与流感同时存在。提示在GAS 感染病情出现反复时,应正确评估及判断是否存在其他感染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咽部流行性流感病毒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中筛选抗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多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