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机理及有效引导

2020-03-22王双煌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潮大学生

王双煌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福建福州 350117)

新媒体助推了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这对“互联网原住民”——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校只有充分认识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把握其传播规律,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引领社会思潮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即时性、互动性的新媒体,为高校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带来了机遇。

1.传播方式契合师生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平等性诉求

“新”交互平台和“微”内容传播,为新生代师生提供了全新的用户体验、突破时空的“地球村”、随处“可见”随时互动的你我。与此同时,新媒体也满足了大学生更注重个人价值和个性自由的平等性诉求,也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自助式学习”,这为高校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了新的契机。

2.多元平台丰富拓展了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容和途径

直播、音频、短视频等视频类平台,微博、微信、QQ等社交类平台,头条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知乎等问答类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资讯获取、彼此交流互动的渠道载体。也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丰富多元的新媒体平台,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思想宣传工作,拓展了内容、拓宽了途径。

3.有效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影响力和针对性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8.54亿网民,8.47亿手机网民[2]。其中,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4.6%;学生占比最高,达26%;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20.2%。大学生群体已然“无时不网、无处不网”,高校若能够有效利用社交、视频、问答及各类自媒体平台,通过文、声、图、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高时效的宣传教育、信息发布、舆情应对,将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影响力、针对性得以有效增强。

(二)挑战

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去中心化、多元复杂化等特质,社会思潮在多元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也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挑战。

1.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影响

相较于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单向性、灌输性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开放性、人际交互性、身份隐蔽性、信息碎片化,高校的信息主导权和舆论影响力受到挑战,大学生面临的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相互激荡、彼此渗透的网络情境,价值取向与信息选择多变多元,作为高校“主流身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挑战。

2.冲击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根基

新媒体提供的传播便利,让各种思潮话语“飞入寻常百姓家”渐成常态,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网络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也搭上新媒体“便车”,在高校中以“解构权威”“去中心化”等反传统姿态进行渗透,一定程度上引致部分青年大学生认知思维受到冲击,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甚至出现信仰危机,与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3.助推了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和彷徨

青年大学生处于心理和思想的成长阶段,社会经验不足,但探索欲强、思想多元、求异心强。在缺乏政治辨别力的情况下,面对各类平台上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引致思想观念混乱,从而困惑和彷徨在多元价值选择中。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文化优势”,通过各种文化产品吸引青年大学生追逐时尚潮流、大众文化,崇尚西方生活方式,达到输出价值观念的目的,助推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拜金主义等倾向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的产生。

二、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机理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的影响机制和传播规律,构成了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机理。

(一)新媒体环境对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机制

1.传播主体的大众化、普遍化,增加了社会思潮传播的不可控性

新媒体的出现客观上反转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状态,打破了“沉默的受众”这一传播状态,在大学里人人都有“麦克风”,任何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都会成为“大家的事”,受众由校园内的旁观者转变为平等的置身其中的“议程设置”的参与者。而在传播主体呈现去中心化和平民化,大学生表达欲望及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的时代,每个参与其中的受众个体都在试图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个人观点,社会思潮因此也具有更强的不可控性。

2.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交互化,提升了社会思潮传播的渗透性

各类社会思潮利用文字、声音、数据、图像、视频、动画等单一或交叉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进行立体化的传播,加上新媒体突破人际时空限制的交互性,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政治观念淡薄的青年大学生有很强的视觉、听觉,甚至思想上的影响和冲击。社会思潮在高校的渗透强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对打着“历史真相”幌子的历史虚无主义将信将疑,对主张民族优劣等级的民族主义概念不清,对宣扬“个性”“利己”的新自由主义错误认同,对标榜“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论盲目推崇。

3.传播速度的迅捷化、即时化,导致了社会思潮传播的片面性

青年大学生处在“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新媒体时代,对于新兴事物的快速接受,使得其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社会思潮的传播不再有校园和社会之间的时间空间藩篱,指尖的滑动便能完成信息复制粘贴、评论转发、在看收藏和后续跟踪等动作,使其传播边界得到了尽可能的最大化。传播速度的迅捷化、即时化,加之大学生在参与其中时往往缺少深度的思考,容易成为“键盘侠”,进一步推动了各种思潮传播路径的网状化、裂变化,使其有了更多的变动性和片面性。

4.传播话语的泛娱乐化、“科学化”,助推了社会思潮传播的破坏性

大学生处于“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各种亚文化思想、娱乐化话语充斥其中,某种程度上已经置身于尼尔·波兹曼所言的《娱乐至死》状态。更有社会思潮或假借学术理论研讨、成果、平台之名,或通过数字技术以大量数据、图像、模型等“科学”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不少青年大学生因理论基础较薄弱、政治敏感度低、分辨能力不足,思想上被逐渐渗透[3]。

5.传播内容的现实化、碎片化,强化了社会思潮传播的指向性

青年大学生情感丰富、认知感性、富有正义感,但媒介素养不高、反权威意识较强,各种思潮在新媒体平台上“竞相追逐”,利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热点、社会转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满情绪和网络舆情、青年运动等突发事件的势头,通过字数、时长有限的新媒体平台,截取琐碎的不完整的片段或画面,将精心筛选的碎片化的信息内容推送给青年受众,从而营造出“表象就是真相”的传播环境,达到引导青年大学生将矛头指向所谓公平、正义、国家政党制度,并引入所谓“自由、平等”的西方价值陷阱。

(二)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规律[4]

1.借力传播

借“学术思想”之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借权威学术理论网络宣传平台、学术新闻网站进行“学理性”报道传播其思想观点,通过利用大学生群体常接触的新媒体平台,发布原创“学术文章”进行“理论阐释”,广泛传播其“学术思想”,影响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借“网络名人”之力。以小部分经训练的“专家学者”,通过网络“教学”传播不良价值观念,以网络大V、影视娱乐明星、网络红人等对网络影响力较大的群体,传播各种不良消费观、婚恋观、人权观等,冲击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借“娱乐传播”之力。抓住当今当代大学生泛娱乐心态,通过美国好莱坞影片、日本动漫、韩国综艺影视等网络文艺作品和虚拟空间,让青年大学生在“放松自我”的低警惕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念。

2.借势传播

借“传媒变革”之势。近年来,传媒领域呈现向新媒体时代快速变革的趋势,青年大学生多为“网络原住民”,接触使用直播、音频、短视频等视频类平台,微博、微信、QQ等社交类平台,头条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知乎等问答类平台,已是学习生活常态。各种社会思潮也利用传播媒介变革之势抢占新媒体空间,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制作而成的短视频、音频、图片等,向大学生传播各种西方思想观念,诱导其质疑现有社会制度,从而动摇思想观念。

借“社会改革”之势。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民族主义、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利用当前中国处于社会发展改革深水区出现的某些矛盾,在各种网络平台大肆宣传其标榜的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引起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抵触、质疑。

借“热点焦点”之势。社会思潮利用青年大学生关注的教育领域的热点、香港暴乱事件等社会焦点,通过新媒体平台“议程设置”手段,夸大事实、片面解读,煽动对立情绪,传播西方政治价值观;利用重大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通过所谓的“揭露真相”“还原历史”等手段渗透西方文化价值观。

3.借需传播

借“利益发展”之需。社会思潮常利用社会存在的问题及个别领域群众的利益诉求激发群众对现实的不满。青年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较为关注与其自身利益联系较为紧密的教育、就业、住房、收入等领域,容易受到被美化了的西方社会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在社会各领域所刻意渲染的“不公正”“不平等”“不自由”等现象的渗透,从而对西方所倡导的“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思潮呈现的价值观念所影响。

借“心理满足”之需。利用群众的日常心理需要,从而达到消解主流价值认同的目的,也是社会思潮常用的传播手段。部分个人习惯长时间无法适应校园学习生活,或思想偏激、性格孤僻无法融入集体,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到位受到排挤,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处分,得不到“关注”“认同”“尊重”,从而长期“生活”在网络虚拟世界,容易参与到社会思潮刻意夸大的某个网络事件中,表面上从中得到了存在感、认同感、成就感,实质上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渗透。

借“价值追求”之需。部分理想信念、价值标准模糊的群众容易成为社会思潮针对性传播的对象。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节点,对社会道德标准有较高的要求,而社会思潮善于借此需求,针对社会不道德事件既批判又夸大其负面影响,同时以西方道德事件、道德标准影响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群众。部分大学生处于价值取向迷茫期、困惑期,试图通过网络平台寻求答案、方向、目标,此时往往容易被社会思潮趁虚而入,既追求被美化里的西方价值观念,又成为“帮助他人找到方向”的“网络代言人”。

三、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的有效引导路径

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即是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要求,也是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针对性的重要面向。

(一)强化主流意识的有效引领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5]。高校应通过强化主流意识的有效引领,为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要遵循社会思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律。因应社会思潮在新媒体环境下在主体、速度、方式、内容、话语等方面表现出的规律,摈弃“说教色彩”和“单向灌输”固化思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学会运用网络技术、网络平台、“网言网语”与青年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利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等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第一时间组织师生观看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组织学生深入老区苏区一线进行专业社会实践,以红色主旋律引领多样化思想。

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作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主旋律文化产品,增强引领力和教育功能。发挥艺术类专业优势,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等的感人事迹,创作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校园内、网络上进行广泛宣传、深度教育。

(二)推进社会思潮的内容治理

应制定高校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和相应的网络安全违纪处理规定。“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6]划定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底线标准,旗帜鲜明反对校内各种网络社会思潮,组织专家学者、思政工作者通过校园网络媒体理直气壮地予以驳斥,对不当网络行为适当使用校规校纪给予惩戒引导;畅通师生利益表达渠道,培育理性政治心态;加强对校内网络社会思潮的动态化跟踪,提高对不良思潮的监测、预判、应对能力。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敬畏‘麦克风’”的新媒体舆论生态。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7]高校要利用多学科优势,发挥专家学者的理论阐释优势,推动对各种网络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传播特征、本质诉求等的深入研究,活化话语阐释,通过新媒体平台在校内、校际对学生进行解读、引导。

(三)培养舆论引导的意见领袖

要精耕网络达人“高产田”,培育正能量教师“网络大V”、学生党员“网络达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8]高校辅导员、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履行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工作职责,更容易了解学生、深入学生。高校可选拔理想信念坚定、热爱教育事业、育人本领高超的一线工作者,培育正能量“网络大V”,选拔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优秀学生党员,下功夫培育“网络达人”,发挥其在网络社会思潮传播中“议程设置”和“把关人”作用,甄别、引导负面信息,化解非理性言论,发挥网络正向评论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四)创新思想教育的网络平台

要整合高校媒介资源,立体式加大思政宣传力度。碎片化的网络社会思潮,具有很强的迷惑性。高校应整合校内媒介资源,加强校报、校电台、学校官网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有效融合,同时发挥传统校内媒体权威性、深度性和新媒体即时性、交互性等优势,利用重大事件处置、回应等场合增强舆论平台的公信力,做到舆论引导“同频共振”。

要创新新媒体平台和队伍建设。高校应“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9]加大融媒体实践实验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等新媒体教学实践设备的投入建设力度,发挥其在校园舆情、社会舆论等领域的作用;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生活习惯”和多样化需求,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开设微博、微信、B站、抖音、知乎、企鹅号、喜马拉雅FM等新媒体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10]。关注青年学生现实需求,回应青年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线上拓宽校园民意汲取渠道,线下解决学生现实困难和思想困惑。高校应发挥新闻传播学、文学、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优势,加强与有影响力的社会新媒体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校校园新媒体记者队伍。

(五)培育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高校要从校园网络安全、网络话语权、网络文化等方面入手,培育天朗气清的校园网络生态,确保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打造网络安全“过滤网”。高校除了面向师生个体的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安全违纪处理规定,应针对各组织单位的网络宣传阵地服务管理制定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约谈工作规定,推动落实主体责任。还可借助校园新媒体记者队伍力量,建立有效的举报监督体系。

建设优质网络作品“防风林”。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制度上推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落在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上,打造一批以革命文化为内涵的网络作品和文创作品,扩大高校网络文化影响力。

培育思政话语“营养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争做网络育人的“行家里手”,转变话语体系,善用新媒体技术平台,积极参与心理思政等网络慕课建设,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输送思想上的“营养剂”。

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11]。新媒体时代高校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线上线下、育德育心、理论实践、课内课外多方“共频共振”,为大学生成长助力、“美容”,最终达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思潮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民国时期重构“中华法系”思潮研究回顾与展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美国金融改革思潮发生重大转变的启示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