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图案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语言再生

2020-03-21胡少杰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徽当代艺术纹样

胡少杰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民族图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概括提炼的构图形式与极具生活气息的气韵和意象呈现、与众不同的色彩等,是民族图案经久不衰的重要动力。深入探索民族图案中的可变要素,能够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新思路,拓展其创作素材和空间,有利于发挥当代艺术设计自身的功能,并能为传统民族文化注入新活力,实现其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语言再生。

一、民族图案的视觉表现力

(一)组成形式

从拟形和结构两个维度上看,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四方与二方连续的修饰类花边纹样外,民族图案的构成形式还包括S形构成、囧形构成、格律式构成。其中S形构图形式是根据太极图的转变而来,是有无、正反、天地以及阴阳的象征,展现了事物和谐与变化的辩证思想。民族图案经常将太阳纹运用在建筑以及雕刻中,卷叶纹样通常被运用在刺绣及蜡染中,这些纹样都是S形构图形式。

囧形构图形式是民族图案中较为常见的另外一种图形构成方式,象征着光明,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始终活跃在民族图案构型当中。实际上,早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中就开始大量出现这种类型的构图,这充分说明各个朝代、各个民族在图案构成形式上相同的审美选择。比如彝族蜡染褂子中经常使用的纹样,其视觉要素是从某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发射,有着较强的向心力,是囧形图案的组成类型。再如许多少数民族擅长运用蕨纹,曲线是其纹样的主要形态,流动性较强,更加柔美形象,在单形要素的构成形式上展现出囧形构图的显著特征。

格律式构图主要指的是以两种格子彼此结合的方式作为骨骼式的构图形式,不仅具有结构严谨的特征,同时还有骨骼式变换的情趣,因而也可将其称为四方八位格。[1]比如彝族女性通常将桃花和挑花来作为腰带的装饰纹样,并且还会在其中增加许多动物纹样作为点缀,增加整体的情趣。此外,景颇族使用的脚趾花纹、水仙花纹等也属于格律式构图。

(二)图案内涵

民族图案来源于先民的现实生活,没有细致的写实造型。比如虎图纹样、大象纹样等,虽然这些动物早就成为先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伙伴及狩猎对象,可在造型方面,人们依旧以抽象概括的方式为表现手段,没有相对完整的写实临摹或其他技巧,而是利用极其简单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再如青铜装饰纹样,虽然其被划分成写实动物纹样、几何纹样以及抽象动物纹样,但抽象动物纹样却有着更显著的装饰性特征,形态变异更加巧妙,具体包括龙纹、窃曲纹、饕餮纹、凤纹等。植物、动物以及自然纹样受到具象因素的影响较小,体现出重视表意忽视临摹的特点,如几何纹样大部分都属于抽象纹样,具体有云纹、圆涡纹、雷纹、直纹、绳纹、弦纹、垂鳞纹、四瓣花纹等。在民族图案中植物纹样较为突出,大部分以几何形态为基本概括方式,通过添加合适的法则进行造型,进而再使其连贯拓展,衍生出崭新的结构形态。表意是民族图案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其是以运动变化的节奏及形式为主,创造更加真实、简约的审美价值。

二、民族图案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语言再生

(一)对图案结构进行变异

当代艺术设计是由某些设计师来对民族图案实施当代语言的改造。设计师对民族图案或是纹样结构的重新设计,是设计语言实现再生最基础的变换方式。[2]这种变换或变异,并不是简单地对外形完全摒弃,而是在丰富与拓展的过程中重新为其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对图案结构进行变异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基本外形变异以及分解重构。

基本外形的变异这种方法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是民族图案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实现形式转变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的是对基本形态要素进行变形,或是在组织构造的基础上展开细微的变异设计,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自身形式的改变。使用当代构成法规则中的抽象归纳与概括法对民族刺绣图案内的吊子花纹样实施基本外形变异,充分尊重原本结构,在拟形方法上将曲线变成直线,体现设计的夸张感,进而重新构成新的当代图形。

分解重构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各种角度深入观察事物,将原有形态进行分解,重新组合各个元素。解构重组在民族图案变异中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在确保原本形态不变的前提下,将全部元素依据崭新的方法重新进行排列。其二则是将原本的图形进行分割,提取出代表性最强的局部特征,与新增添的元素进行结合,组成崭新的结构。

(二)对图案意韵加以传承

在当代艺术设计作品中,以民族图案意韵作为语言再生的案例数不胜数,其中云南民族大学校徽设计便是其一。云南民族大学的校徽,将回形纹样当中的连绵不断意韵作为主要设计思路,基本形态的挑选上象征着该院校是一个继承传统民族文化、让文化知识得到发展及延伸的地方。在校徽的颜色设计方面,主要以象征硕果累累的橙色以及表示植物王国地区特色的靛蓝色作为对照补色,用鲜明的渲染效果来强化校徽意韵。但实际上,跨越形色外的意象延伸,才是校徽设计中对民族图案意韵传承的核心。首先,在形态组成结构方面,云南民族大学的校徽设计并未单纯地照搬某个民族图案的原始构成方式,而是从回形纹样的本身意象入手来向四面发射,通过颜色的鲜明对比来体现“南”方地域位置,让整个校徽在整体架构上具有显著的传统民族文化鉴别性。其次,在回形纹样这种方形要素周围依次加入小圆点设计,从方形与圆形这两种几何图形的相互融合来体现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并且这种将回形纹样从方到圆的变形更是一种体现节奏和变异的巧妙设计手法,形象深刻地彰显了云南民族大学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之地的内涵。最后,融入具体的造型元素,将云南傣族经常使用的孔雀羽毛纹样作为校徽设计中的亮点,简单易懂,增强记忆。

(三)对图案材料实施创新

在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广泛传播的设计信息媒介都在发生着转变,现代材料不仅有天然材料,也有许多人工材料,比如人造纤维、玻璃、金属以及塑料等。新兴材料的涌现及运用,充分体现出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民族图案发展与转变既需要在外形和内涵上加以拓展,同时也需要创新物质材料,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是一位可以深度挖掘和有效运用物质材料的行家。从保护传统民族艺术的角度,应保持民族图案原本生态风格,高度重视并继承传统装饰材料与技术,但从当代信息社会角度看,因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带有手工艺印记的民族图案无论是在组成形式上,还是在展现的材质与审美需求上,都和当代艺术设计所需的图形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若将传统织绣图案中所使用的针孔工艺印刷在电脑绘制的图形中,必然会让整个设计显得过于生硬,从而失去传统图案应有的生命力。

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逐渐将原始民族图案的内涵局限在旧时文化框架中,而当代艺术设计的创作理念和审美需求又规定了民族图案在组成形式上的拓展方式。以民族图案蕴藏的文化底蕴作为设计的源泉,可使当代艺术设计的组成意识成为视觉转变的依据,并随着技术与材料的不断更新彻底转变民族图案原本的表现形式,从而让丰富多彩的民族纹样重获新生,实现设计语言再生。

猜你喜欢

校徽当代艺术纹样
当代艺术看得懂
校徽里隐藏着你不知道的故事
校徽隐藏着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