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移动和可变技术的集装箱民宿设计

2020-04-17杨彩虹武宇清陈晓卫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庄园民宿集装箱

杨彩虹,武宇清,陈晓卫

(1.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人口增加,自然资源正逐步减少,产生的垃圾得不到正确处理,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及能源的保护上,对非自然资源的保护还不够重视。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更应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 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微建筑的发展趋势

微建筑主要包括新建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目前后者主要由新建装配式构件建造而成。为了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废旧资源进行建筑设计以及可移动和可变技术的应用将会成为微建筑的建造趋势。

1.1 利用废旧资源

根据我国规定,海上运输超过10年的集装箱将不再满足海上运输的要求。若将不满足海上运输要求的集装箱运回处理,所需花费将高于直接购买新的集装箱。所以越来越多的集装箱堆积在全世界的各个港口,不仅占据港口周围空间,还对现有资源造成浪费。这些集装箱虽不能满足海上运输的需求,但对于建筑而言却可以作为装配式单元使用,因此集装箱建筑应运而生。但目前利用基本的集装箱改造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迫在眉睫。

1.2 可移动技术

可移动微建筑有着鲜明的特点,可拆可卸,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能够有效的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1]

2018年韩晨平和巩永康在《我国可移动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研究》中提出可移动建筑具有空间移动化、结构轻巧化、设计整合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使用绿色化等特征。[2]集装箱的特点能够满足可移动技术的应用需求,适合作为可移动建筑的载体。

1.3 可变技术

可变建筑,就是可以变化的建筑。不论是其外部结构可变还是内部空间可变都属于可变建筑范畴。[3]

集装箱的承重结构是四边的竖直杆件,其余均为轻质围护结构且不承重。集装箱底部与顶部有横梁作为支撑,所以可将其看作一个可拆卸单元体(见图 1)。

图1 集装箱拆分结构

由于集装箱自身的结构特点,使其更适合作为可移动和可变技术的载体。同时,利用废弃集装箱进行建筑设计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集装箱民宿项目特征及设计可行性

2.1 集装箱民宿项目特征

民宿(Minshuku),源自日本的「民宿」。广义上,民宿是将自用住宅的闲置空间与当地环境资源相结合,为来此旅游的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宿[4],以及仿照民宿形式建造的民宿式旅馆。这些民宿多具有建造面积小、单元独立、具有当地特色、建造形式多样等特点。

随着近年旅游人数增多以及旅游民宿行业的发展,建造过程中资源消耗升高,对当地景观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集装箱建筑的使用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结合可移动和可变技术,既可以减少对固有资源的浪费,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进行保护。

2.2 设计可行性

本项目位于马来西亚兰卡威群岛上的黑蜜蜂庄园(BlackBeeFarm)内。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适合建设民宿供游客使用。同时,旅游有旺季和淡季之分,民宿更不同于住宅,游客只在特定时间段内入住。马来西亚的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年温差变化极小,为集装箱民宿的建造提供可能性。

3 项目概况及具体实施措施

3.1 项目概况

兰卡威群岛是马来西亚最大岛屿群,由99个岛屿组成,面积526平方千米。主峰王山海拔850米。该项目位于兰卡威群岛上的黑蜜蜂庄园内。庄园西侧有河水流入基地内,东侧紧邻城市次干道。庄园入口位于基地东侧,庄园内东侧原有两座建筑需要保留,作为民宿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其余三侧均为自然景观,围合而成一片不规则的区域。结合当地特色以及气候特点在黑蜜蜂庄园内西侧使用标准尺寸集装箱单元设计旅游民宿区,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庄园正门位于地块东侧正中,沿入口空间设置人工景观轴线,利用景观将基地分为南北两侧,并设置“动”、“静”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域,场地内植被高低错落,营造层次分明的空间感受(见图2)。将基地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各区域打造不同主题和特点,北侧原有树木较多适宜布置“静”区,南侧距离水源较近且树木较少,适宜布置“动”区。“动”区植被布置以低矮灌木及花卉为主搭配少量乔木(见图3),以大红花(扶桑、朱瑾)、栀子等为主,既起到一定的分隔作用又达到视线通透,不影响游客间相互交流。“静”区植被布置以乔木为主搭配少量灌木(见图4),以大蒲葵、棕榈树、玉兰等为主,既作为区域分隔遮挡视线,又能够隔音降噪。

图2 “动”、“静”分区

图3 “动”区植物搭配

图4 “静”区植物搭配

3.2 可移动技术应用

利用可移动技术,旺季将集装箱建筑移动到场地内的各个场所进行营业,淡季将部分集装箱建筑集中放置使场地恢复自然生态。

区域内各处景观不尽相同,若将可移动技术用于集装箱民宿,在“动”、“静”区域内,游客可以自由选择居住位置,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的景观特点。例如在“动”区内,可以选择不同的花卉景观区域;在“静”区内,可以选择以不同树种为主的区域范围。通过对集装箱的转动改变窗口朝向,在集装箱民宿内体验晨夕变化。

同时,还可以利用平台下的滚轮将几个集装箱移动到一起,通过室外平台相互连接进行布置,形成公共平台或小院落满足不同数量人群的使用需求。搭接的平台或是围合的院落可以作为公共空间进行户外活动,既能亲近自然又保有一定的私密性。

3.3 可变技术应用

集装箱仅利用可移动技术不足以满足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因此将可变技术引入集装箱民宿的设计中,使得空间具有更多变化。利用集装箱建筑的可变性,在较小空间内获得更多使用可能性,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利用集装箱承重结构的特点,在集装箱顶部横梁上安装液压杆件使得集装箱侧面围护结构得以向上打开,开启后作为建筑遮阳板(见图5)。在遮阳板下放置桌椅,作为室外交流场所使用。除此之外,在集装箱底部横梁上安装液压杆件使得集装箱侧面围护结构得以向下打开,打开后作为室外休息平台达到连通室内外空间的作用。在集装箱可打开一侧的墙壁上设置较为低矮的桌椅板凳,桌椅设置为包裹在玻璃盒内的壁画形式,关闭状态下作为室内的景观挂画,打开状态下作为室外的座椅以供休息(见图6)。由于马来西亚的气候适宜室外活动,且空气中的灰尘较少,桌椅暴露在室外也不影响正常的使用。

图5 向上开启成为遮阳板

图6 向下开启成为休息平台

4 结语

为了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废旧资源进行建筑设计必将成为微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可移动和可变技术的利用,让集装箱建筑在使用上更加方便,获得更大的受众面。集装箱建筑在民宿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建筑发展模式的束缚,增加了民宿建筑形式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庄园民宿集装箱
美军一架C-130J正在投放集装箱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苫也·未名海民宿
慢屋·青麦庄园
在皇后山的茶庄园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ROOM AT THE INN
我家住在集装箱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