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路径探析

2020-03-21王微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核心

王微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440)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中明确指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社会各界因其立场不同,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也大异其趣,形成不同的认识框架。如最早对“核心素养”作出定义的OECD,认为它是个人提高自我、适应社会及胜任工作的综合能力,英文为“Key Competencies”;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则从适应21世纪需要出发,提出了“21世纪素养”;台湾国科会委托专业学者提出“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核心素养框架包括三个面向、9个核心素养。上述对核心素养的定义虽在内容上略有不同,但均以学生为本,囊括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三个方面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框架。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016年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最终确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综合表现为6大核心素养,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该框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根据不同的学段区分制定不同的课程要求。

从上述核心素养内容来看,我们很容易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将其理解为升级版的素质教育。事实上,核心素养较之于素质教育更为精细化、聚焦化,在方向上也更加明确。首先从词面意义上来解释,素质的“质”意为事物本来的性质,是人的先天特质通过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继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品质。而素养中的“养”则更加强调后天的习得,强调学习者的后天养成;其次,从词意的范围进行区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指“关键的”“必备的”,并非全部素养,讲求少而精。相比之下素质一词涵盖的范围相对较大,对教育者与学习者提出的要求相对分散。当然,我们在这里对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所作的区分并不是强调二者相斥。实际上,二者虽流异而源同,从注重“基本能力”“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到关注综合素质再到提出核心素养,教育更加趋近人的本质。由此看来,核心素养对素质教育既是一种解构,亦是重构,它可视为在经济与社会推动下成长起来的、适应于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一、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形成的必然逻辑

核心素养体系的形成不仅因为当前现行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种种桎梏,也是时代进步、经济发展、教育变革以及新型人才观转变的必然选择,它的出现具有一定必然性,推行核心素养教育正是顺应历史潮流变迁的理性选择。

(一)核心素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经之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认为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领域与主要环节。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旨在改变以往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病,从宏观的视角出发,将核心素养的具体条目逐步落实,把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素养固化在学习者身上,是立德树人的生动体现。

(二)核心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对全方位人才的需求

随着产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大数据、云时代、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推动时代变革,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以“互联网+”为驱动的经济和社会历经了产业更新、跨界融合等系列创新变革,时代的转型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核心素养是顺应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紧紧贴合现阶段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形成的,与信息社会对全方位人才的需求高度契合。

(三)核心素养教育是高校综合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渗透性”的特质决定其本身对于高校各个领域的改革都有影响。高校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基地,为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提供良好环境。在核心素养的理念引领与方法引导下,教育“以学生为本”由“外化”的形式转变为“内在”的建构,突出教育的人文本性;倡导内在价值而非工具性价值,摒弃静态封闭、与客观学习相背离的教学过程,采用动态、发现式的培养模式。核心素养在亟待更新的教育体系上调整高校价值秩序,建立新的价值坐标,满足时代转型对于高素养人才的需求。

二、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聚合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当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存在着人文底蕴不足制约文化自信增强,科学精神迷失制约理性思维发展,健康生活养成不佳制约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实践创新落地难制约实践育人的成效等[3]。问题是改革的导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可清晰看出无论是核心素养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都紧密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都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具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恰当灵活的课程呈现方式、自由互动的课程实施策略,最终形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模式。因此,厘清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是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出发点和旨归

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理想特质,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理想型的指导体系;在课程建设中需要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将核心素养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课程的教学评估阶段,通过核心素养的达成度检验课程的教学实效。可以说,如果没有核心素养的顶层引导与把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建构将是空中楼阁,流于表面。

(二)落实核心素养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

核心素养落实在学生身上需要以课程为载体,这是实现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失去了科学系统的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实亦沦落为空谈。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中,着重于各个素养条目的实现。在课程建构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再局限于显性的学科课程,而是要注重课程及课程之外的隐形作用,如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课程文化、课程组织形式等,隐形要素会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产生影响。

(三)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形成聚合体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核心素养是高校学科课程建设的指导纲领,统领课程的各个要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施过程中,核心素养渗透到课程体系中。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各子学科分别在横向、纵向中体现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性特点,形成阶段性统一的有机体,使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生益彰之效。

三、核心素养撑持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

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课程一体化建设方面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课程内容的衔接脱节、各子学科课程目标分散、所占比重失调,弱化了学生一体化知识体系及核心素养的形成;其次,课程实施上,更多的是“要我学”,学生的“我要学”积极性较低,创新度不够;再次,课程的形式上过于单一,统一的课程目标、教学计划、学习大纲只会将学生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模板,对课程理念尚停留在知识理论层面,没有过度到“理论—实践”层面。

明晰现状,剖析问题,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实施等方面着手,进而构建适应形势、内涵丰富、分层分类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使学生在获得“全人”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拥有共同的知识体系、相通的文化背景和高远的价值追求[3]52。

(一)课程理念:由外趋内独具个性

课程理念决定课程的实施成效。要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融合核心素养的培育,丰富拓展思政理论课的内容,实现由“外”趋“内”的理念转变。对学生的内在关注并不是对其简单粗暴的干预,而是顺应学生的天性,利用翻转课堂、社会实践、自主学习等形式落实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在建构过程中无不传达着一些教育理念,这些理念要与我们当前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核相契合。要多关注课程本身所体现出的规范、价值、信仰,用课程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开发:师生参与互联网+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做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在思政课课程的开发上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价值诉求,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抛弃“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学生的素养习得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在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下共同开发适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在课程种类上,单一化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为其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专业跨度大、互联互通的课程群,增设系列活动课程,建立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课程的评价上,建立适应不同类别的多样化课程考核方式;在资源建设上,用活网络资源,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拓展思政课空间、丰富思政理内容、提高思政理论课效果提供了可能。我们必须推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建好用好网络平台,积极发掘校内外优秀网络课程资源,时刻反应时代主题,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文化涵养,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管理:统筹统整跨界融合

课程的转型不是自发生成,需要课程管理者进行引导。尤其是在思政课这样一个多学科(涉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教学等)相互交叉、高度融合的学科,课程设置单一、封闭的形态不利于教学相长。因此,课程管理应从同质的、单学科的、分层的传统模式向异质的、跨学科、动态的新型模式转变。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在立足国情、根植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继而加强各学科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追求课程建设的整体性与统一性,使得学科内与学科间形成互为关联、相互融合的有机体。

(四)课程实施:活泼生动新旧互补

课程实施是动态的存在,是核心素养从主观设计向客观存在转变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秉承活泼生动的价值原则,不再局限于一种课程实施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要革弊布新,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其次、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存在,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并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追求,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青年,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4]。第三、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新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效互补,用好慕课、云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思政课更加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核心素养需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第四、在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其他各门课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5]最终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针对受教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计划地传导给教育对象的带有价值引导性的思想政治信息。”[6]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下积极融入新时代内涵。我们处在一个多元、竞争、社会变迁和流动日益加速的时代,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社会的发展动力都依附于全方位的素养人才。新时代的背景,我们必须明晰教育珍视何种价值,思政课会播下何种文化的种子,社会需要收获何种人才,继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不断丰富思政理论课的内涵,全面构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