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往昔峥嵘岁月 看今朝初心不改
——北京市总工会70年光辉历程回顾

2020-03-21

工会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会组织总工会工会工作

2020年2月6日,是北京市总工会成立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北京市总工会走过了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

1950年至1960年

于1949年2月7日组建成立的 “北京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主要目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成立北京市总工会,仅比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晚了7天。一年以后的1950年2月6日,北京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闭幕,那一天成为公认的北京市总工会成立的日子,至今整整70年。

自1925年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秉承着中国工人阶级光荣传统的北京工会组织,最早发起并参与现代中国工运,是建国之初新中国首都北京 “收拾旧河山”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当时的很多工作甚至带有明显的革命解放战争色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斗历程里,到处都有工会领导下的北京工人阶级的足迹。

1949年2月7日,在北京市总工会成立的一年前,北京东单广场上举行了北平全市工人纪念 “二七大罢工”26周年大会。会上发表了 《“二七”纪念大会告全国同胞书》,其中说到:“今天在北平的广场上,我们几万工人兄弟喊出我们所要喊的声音来: (一)惩办战争罪犯, (二)废除伪宪法, (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 (五)没收一切官僚资本, (六)改革土地制度, (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利……我们将节衣缩食,爱护机器,节省原料,提高生产,以带头作用支援前线。”

发出这个告全国同胞书时,战争的硝烟在中国大地上还未散去;重庆渣滓洞里的革命先烈们,正在遭遇革命胜利前最黑暗的时刻;从一些珍贵的老照片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基层工会领导人甚至未卸戎装。所以,北京市总工会成立前夕,其工作带有强烈的战争、战斗色彩,一部分工人群众不仅要从事直接的生产建设,很多时候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最后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当中。

1949年4月3日,刘少奇专门对北平工会工作作出指示:今天我们主要的斗争对象还不是一般的资本家,而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主义、官僚主义。许多地方把劳资关系搞得很紧张,这实际上帮助了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发展生产,是北平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目前北平的群众工作,首先是工人工作、工会工作。

刘少奇把当时北平工会工作分为三项内容:一是适当解决工人的要求;二是工会的组织;三是工人的教育工作。

1950年2月6日,北京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第一任北京市总工会主席彭真在讲话中强调,北京恢复生产是第一重要的任务,基于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工会组织必须极大地关心工人群众的生活,主持签订工人与企业间的集体合同,维护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权力。那次讲话中确定,工人的工资应该是按劳取酬,并实行适当的超额累进制。

大会还通过了 《北京市总工会章程》,共四章。

1950年2月6日,北京市总工会召开首届代表大会。

在1950年至1960年的十年间,北京市总工会根据党中央、北京市委和全国总工会的指示精神,全面介入到了新中国首都的建设发展工作中,把近50%的工人群众团结到了工会组织里,使百废待兴的北京在非常短的时期内就获得了极大的生命力,在政治上、经济上为共和国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2年4月,北京市总工会下辖的区县级工会选举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北京市工会组织的结构。至此,新中国的北京工会工作在北京市总工会的领导下,由初建阶段走向了全面发展的时期。

链接:

1950年2月2日至6日,北京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共471人 (含特邀代表40人)。其中,党员占53%,团员占6%,非党群众占41%;男性占92%,女性占8%;公营产业工会代表占39%,铁路工会代表占78%,私营产业工会代表占4.5%,手工业工会代表占10%,搬运工会代表占11.5%,店员工会代表占7.8%,文教工会代表占6.2%,市总工会筹委会代表占4.5%,特邀代表占8.5%。大会实到代表429人。

北京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萧明致开幕词。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在开幕式致辞。2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亲临北京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会场,并发表讲话。

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此次大会的闭幕式上,代表新的工会委员会明确阐述了工会的一切工作要围绕恢复与发展生产这个中心任务进行,强调指出:“工会当前的中心任务,第一是生产,第二是生产,第三还是生产。”

大会通过了 《北京市总工会章程》,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北京市总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和经费监察委员会,北京市总工会宣告正式成立,彭真当选为市总工会主席,刘仁为第一副主席,萧明为第二副主席,刘莱夫、张鸿舜为副主席。

1961年至1970年

从 “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开始,北京的工会工作进入到新中国第二个十年的发展阶段。

1951年国家公布了第一个劳动保险条例。实施十年后的1961年,一份发表于1961年2月,题为 《北京市职工生活工作的主要经验》的统计报告显示,北京实行劳保条例的单位从110个增加到了1024个,享受劳保的职工人数从8万多人增加到了87万多人。其中的数字涉及职工生活中包括托幼、疗养、住宅、食堂、互助储金会等很多方面,非常细致。从中可以看出,建国十年后,北京市广大工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政治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仅在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也要归功于北京市总工会基于 “工会组织是广大工人群众自己的组织,是党联系工人群众的助手,工会要代表工人群众的利益”工作理念所做的大量工作。

1961年,在北京市总工会领导下的 “五好职工”“五好集体”评选活动全面展开。分析这十年北京市总工会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总工会带领区县工会组织继续加大了对广大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的关心力度,并在一定范围内与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很大程度上迟滞了三年自然灾害在很多领域负面影响的蔓延。据统计,在灾害中的1961年,由于工会的参与,商业部门和工农业生产部门紧密配合,使得北京市当年的商业部门商品购进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金额比1957年分别增加了66%和23%,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环境下是很难得的。虽然在这十年中,北京市总工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作,无不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但在 “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是党给的任务,是党为团结依靠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观念下,北京市总工会领导工人阶级对国家的贡献在很多方面依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1965年3月26日至4月8日,北京市总工会召开工会工作会议。1966年7月,由于 “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北京市总工会处于瘫痪状态,正常工作停止。1967年3月22日,北京市革命职工代表会 (简称 “工代会”)取代了原来的北京市总工会。三年后的1970年1月17日,“工代会”随着清查 “5.16”分子运动的进行,开始处于半解体状态。

1961年,北京天成斋鞋店制鞋厂老工人帮助女工提高制鞋质量。

链接:

1962年12月至1963年1月,北京市总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及其第一次全会举行,产生了新的市总工会领导机构,彭思明当选为工会主席。

1964年4月12日,北京市职工群众技术协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倪志福等12人当选为协会委员。

1971年至1980年

自1970年1月北京市 “工代会”对北京市总工会的接管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后,至1973年的4月份,北京市的工会工作留下了三年的 “历史空白”。

1973年4月16日至21日,北京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2396名代表参加,选举倪志福为北京市总工会主席。7月29日,以市总工会为主要领导单位的首都工人民兵总指挥部成立,但北京市总工会的正常工作并没有展开。

直到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总工会十余年的风雨历程才开始结束。这以后,工会恢复了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开展劳动竞赛、劳模评比等活动,并对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参与了建筑单位施工质量的评比、组织职工疗养等日常工作,人们开始感到 “工会又回来了” “工人之家又回来了”。

1980年,市总工会在半年的时间里召开了两次工会工作会议。1月份的会议,专门研究 “工会如何成为职工群众的 ‘重要代表者’”;7月份的会议,开始具体地把工会工作与党的方针联系起来,研究如何贯彻中央书记处关于北京市工作的四项建议和组织职工开展岗位大练兵。十年浩劫之后的北京市总工会,再次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重任-—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改革开放的事业中来。

这里有一组数据:197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了 “保8增10”,比1978年增长了10.3%;基建施工面积完成460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37%,是历史最好水平;工会积极分子人数达到了22万人,增加了10%。

198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向政治体制改革试水的工作也在北京市总工会的带领下,在全市工矿企业中逐步地展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落实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市总工会要求,作为企业的重要事项,职工代表大会要制度化、经常化,切实做好!工会在职工代表因维护合法权益行使职权遭受打击报复时,要坚决地站到职工这一边,支持和帮助其进行申诉!市总工会还要求,要积极和逐步地推行民主选举干部制度,对车间、工段和科研单位的研究室和基层商店的干部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民主选举。对厂矿、商店、医院、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可以进行民主选举的试点。

很显然,十年浩劫的结束激发了广大工会工作者的改革意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成了新时期为工会工作注入新活力的历史契机。

1979年模型车间青工比赛。

链接:

1980年2月22日,北京市总工会工作会议召开,市总工会主席彭思明作题为 《当好广大职工的重要代表者发动群众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搞四化》的报告。

1980年,是中国贯彻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关键一年,彭思明的报告涵盖了工会组织的性质、带领职工搞四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职工权益的界定与维护、劳动关系和劳动工资、新时期工会组织的整顿、工会组织与企业和行政机构的关系等很多方面。

1981年至1990年

1981年2月2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北京市1300多名环卫职工因为每天要清理4万吨垃圾和2.5万吨粪便,清扫街道760万平方米,受到中央和北京市领导的称赞,他们的代表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北京市总工会领导邀请做客,互致节日问候。此前的1980年10月17日市总工会创办的北京市职工业余大学 (1984年更名为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宣布成立,开设了环境保护、电子技术、数学、中文、工业经济等专业。

这样两件相隔不足四个月的事情放到一起,是想说明,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市总工会,顺应时代需要,其工作定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和弘扬劳模精神,与造就四化人才成为工会工作发展的两翼;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与坚定不移地代表职工群众的利益,已经被具体落实到了工会工作组织机构的实体建设上。这十年,北京市总工会的工作成效显著,全面进入正轨。

1984年, 《北京工人》杂志复刊并公开出版发行,强化了工会组织的宣传手段和为职工维权工作的立体平台。1986年,北京市总工会首次颁发 “首都劳动奖章”。随后的几年中,包括 《北京市职工物价监督暂行办法》 《北京市工会小组工作条例 (试行)》 《关于在部分基层工会进行自身改革试点的意见》等文件不断出台实施。

从上述北京市总工会在这十年里所做的部分工作,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环境中的市总工会,其目光和思考不仅紧扣着时代的脉搏,有些甚至不乏超前意识。正是经过这样的努力,为其后带领广大职工群众进入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深水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链接:

1986年2月25日至6月,根据全国总工会统一部署,北京市总工会成立调查办公室,组建4个重点调查组。同时,责成部分区县、局、总公司选择19个重点单位,对北京市职工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工作涉及工业、交通、城建、财贸、高教、卫生等行业的33个单位,调查对象超过3万人。

1991年至2000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外资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的加大,北京市总工会加大了新时期职工维权工作的力度,工会组织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任务也更加的繁重。

1990年11月3日,在市总工会的积极参与下,北京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 《北京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工会条例》,外企在华成立工会工作紧迫而艰巨地摆在了工会组织面前。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各类企业中广大职工群众的权益问题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分流等工作中不断出现。这十年,工会组织的工作复杂而艰巨——经济要发展,权益要维护,改革不能中止,国家新的十年规划和 “八五计划”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参与来完成……工会组织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稳定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素质和生活水平的重任。

1992年,在北京市总工会工作会议上,时任工会主席商保坤说,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工会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工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仅是做好群众生产工作,搞好劳动竞赛等。劳动竞赛也不仅仅是保证 “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而是要把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着眼于生产力发展的全局、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全局,全面履行工会的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四项职能的内涵也要丰富、发展。

北京市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新一届委员会。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和思想指导下,北京市总工会在以往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努力工作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注重企业发展质量,注重劳资关系,注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而在前述各项工作当中,对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依据新 《工会法》,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被工会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两份由市总工会组织的调查报告提出,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快在三资、私营和乡镇企业的建会工作。工会组织做到 “全覆盖”的问题日益紧迫,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工会工作的应有之义。

链接:

1994年4月25日,北京市第一家私营企业工会——北京市顺义县同心建筑工程公司工会成立;3月22日,市总工会下发 《关于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通如》;7月至10月,市总工会与市委党校联合对全市下岗问题较为突出的市机械、纺织、轻工等8个行业的37个企业进行调查。2000年4月14日,北京市总工会制定并印发 《关于北京市出租汽车企业组建工会的意见》。

2001年至2010年

进入新世纪以后,严谨、服务、维权与采用现代化手段畅通工会工作渠道,是北京市总工会工作的主要特点;大力加强建会工作与培养和造就新世纪建设人才,成为工会工作的抓手。

北京职工群众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急需调整状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到首都国际化的洪流当中。北京市总工会为此做了一系列顺应时代需要的工作:制定并下发 《关于写字楼内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意见》,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和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技术英才网、 “12351”职工服务热线网站分别于2005年3月30日和2009年8月13日开通。

2008年12月4日,北京市工会工作会议胜利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召开的第一次专门工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首都工会工作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成为了新时期首都工运事业发展新起点。会议下发了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 《意见》内容包括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 “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7大项共22条,高屋建瓴,全面具体,成为了指导新阶段首都工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09年6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会工作会议和市工会十二大精神,市总工会出台了 “1+6”文件,制定了六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以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为统领,进一步确认三级服务体系是工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建会和发展会员是工会工作的基础,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法律服务工作、送温暖工程是工会服务职工的重要抓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市总工会 “1+6”文件是对过去首都工会工作的集中梳理、总结规范,也是对未来工会工作基本框架新的描绘和全面部署,是工会适应新形势需要对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的新探索,是首都工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五大、北京市工会工作会议、北京市工会十二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链接:

2008年12月4日,北京市工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下发了北京市委 《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

6月15日全国首个护工工会在北京惠佳丰公司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1100余名护工成为工会会员。

6月25日北京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联合召开北京市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动员大会,标志着北京市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

2011年至2020年

在这十年中,北京工会服务职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维护职工权益、稳定劳动关系、促进职工发展、服务职工需求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凝聚职工正能量,团结动员全市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首都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华夏中青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建立工会组织。

在2011年至2014年初,按照 “维权要到位,服务要做实,发展要全面”的工作要求,北京市总工会把构建职工服务工作体系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谋划,形成了 “全覆盖、普惠制,社会化、项目制,实名制、信息化”的服务职工的群众工作方法。先后发布 《北京市 “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北京市总工会 “1+9” “1+15”文件等一系列文件,从工会所能、职工所盼入手, 解决了职工最需要最忧心最急迫的问题。

最鲜明的特色是,建立完善了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形成由市职工服务中心、17家区县 (开发区)职工服务中心、819家街乡和商务楼宇工会服务站组成的区域三级服务体系,以及由市产业工会、局集团公司工会、企业基层工会组成的覆盖产业系统的企业三级服务体系,服务职工基本实现全覆盖,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工会会员实名制采集工作。

2014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北京市 “两会”绘制了首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确定了北京新一轮改革任务。这一年4月23日至26日,北京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2015年9月25日,北京市委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制定下发了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意见》,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工会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此后几年,北京市总工会以 “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为主题,在全市大力开展 “劳动光荣”系列宣传活动,在明城墙遗址、奥森公园分别建成北京市劳动广场和市级劳模墙。整理完成北京市级劳模名录,编辑出版了第一部系统、全面地记载北京市全国劳模情况的大辞典。

2018年,从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入手,北京市总工会创新推出 “职工沟通会” “企业沟通会”的 “双沟通”模式,对800余名工会干部进行专项培训,并在120个街道乡镇工会开展试点,有力推动了规模以上企业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

维权服务是工会组织的天职和工会工作的生命线。随着 《北京市工会深入推进集体协商行动计划(2015—2018)》正式发布,北京市总工会开始在全市范围深化以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为主要内容的 “四必谈”集体协商。同时在大力推进职工之家、暖心驿站建设,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职工之家和职工暖心驿站标识,并在全市统一悬挂,提升工会服务场所的辨识度。

北京工会十四大代表大会结束后,代表们满怀豪情走出会场,带着希望、带着重托返回工作岗位,开启工会事业新征程。

在这一时期,北京市总工会找准制约工会工作的问题,研究制定 《北京市总工会改革方案》 《北京市总工会改革任务分解方案》,全面加强了自身建设。2019年5月,北京市工会十四大胜利召开,翻开了首都工会工作的崭新篇章。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市总工会承担了群众游行第四分指挥部、集散交通部、彩车场地保障、现场指挥部综合保障、劳模观礼等多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十一”当天,由市总工会负责训练的9个方阵、45辆彩车、2万多名群众与全体游行队伍一起,以最美的状态走过天安门广场,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首都职工靓丽的风采。同时全力以赴完成了10万余人、70组 (74辆)彩车、7大类广场元素的集结疏散,确保了游行人员、彩车、广场元素集结准时准点就位、疏散快速安全有序。市总工会系统有5家单位获得先进集体、56人获得先进个人称号。

链接:

2016年10月,北京市总工会开展了两年一届的“北京大工匠”选树工作,采取报名不设门槛、现场比拼的形式,通过选拔赛、挑战赛等环节,脱颖而出了10名首届 “北京大工匠”。

2016年12月28日,镌刻有1197名北京市全国劳模姓名的 “劳模广场”在崇文门明城墙遗址公园落成。

2018年3月市总工会制定下发 《关于深入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工作的意见》,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将服务阵地向商圈、社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及便利店、加油站等场所拓展。截至2019年,北京市总工会已在百人以上新建会企业同步建立了职工之家,在9650个商超连锁店、银行网点等地建成了近万个职工暖心驿站。

2019年1月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地上10名一线劳动者获评 “首都最美劳动者”,千名劳动者获赠装帧精美的24寸 “微笑”个人肖像照。

猜你喜欢

工会组织总工会工会工作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工会工作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
关于国企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如何发挥工会组织在合资企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