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复发情况的多因素探讨

2020-03-21王嵘李明伟陈媛张悦娇魏继红詹雪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瘤高级别上皮

王嵘,李明伟,陈媛,张悦娇,魏继红,詹雪梅

(江门市中心医院 妇科,广东 江门529000)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对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极大威胁。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潜在阶段,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其进展为浸润癌等恶性病变[1]。宫颈锥切术治疗的临床应用较多,术后仍需检测患者切缘性质,其中阳性患者复发率高,需高度警惕[2-3]。为此,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治疗的577例患者,对比分析术后复发情况及切缘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患者577例,其中病灶切缘阳性151例 (阳性组),切缘阴性426例 (阴性组)。两组患者术前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阳性组年龄 21~76岁,平均 (48.52±27.41)岁;未生育 33例,已生育118例。阴性组年龄 21~76岁,平均 (48.46±27.56)岁;未生育146例,已生育28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有性生活史;于我院诊断及治疗;临床资料完整;随访时间≥24个月;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CINⅠ级);再次处理后切缘病理诊断为浸润癌及其他癌变;失访;无法配合治疗。

1.3 锥切治疗及术后再处理577例患者首次治疗方法均为宫颈锥切术,两组术后再处理方式如下:阳性组中,7例患者3个月内行2次锥切术;83例患者锥切术后3个月内行全子宫切除;2例患者病理升级,诊断为浸润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阴性组中,85例患者3个月内行全子宫切除。

1.4 观察指标术后追踪随访两组患者,分别统计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复发情况。从宫颈腺体是否受累、病理免疫组化P16是否强阳性、是否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术前碘不着色区域最大直径等方面[4]进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变量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显著性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相对危险度 (OR值)。

2 结果

2.1 两组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阳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复发率和总复发率均高于阴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n(%)]

2.2 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宫颈腺体是否受累、病理免疫组化P16是否强阳性、是否高危HPV感染、术前碘不着色区域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单因素分析 [n(%)]

2.3 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腺体受累、病理免疫组化P16强阳性、高危HPV感染、术前碘不着色区域最大直径<2 cm与术后切缘阳性具有正相关关系 (P<0.05)。见表3。

表3 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治疗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术式较多,其中宫颈锥切术临床应用较多,可有效切除病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5-6]。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阴性与阳性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其中阳性者处理较为棘手,且复发率较高。相关研究[7]表明,切缘阳性CIN患者术后复发残留率高于切缘阴性患者 (P<0.05)。但值得注意的是,CIN一般为多发,并且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所以,会引起病患在锥切术后呈现出切缘阳性的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阳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复发率和总复发率分别为 41.06%、 21.19%、 14.57%、76.82%, 均 显 著 高 于 阴 性 组 的 15.96%、 8.22%、 5.63%、29.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术后切缘阳性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应尽量避免。相关研究[8-11]表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与宫颈腺体受累、高危HPV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颈腺体受累、病理免疫组化P16强阳性、高危HPV感染、术前碘不着色区域最大直径<2 cm与术后切缘阳性具有正相关关系 (P<0.05),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在术前及术后积极排查,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较多,且复发率高,应在术前排查患者高危因素,合理调整术式及锥切范围,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猜你喜欢

内瘤高级别上皮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