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读”课程学习问卷调查及分析
2020-03-21王璐璐王人恩
王璐璐 王人恩
(厦门工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本文所谓“国学经典导读”是厦门工学院面向全校每个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博雅教育通识课程,为了更深入地普及学生对国学经典名著的认识,也为了更具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和研究工作,笔者展开了关于“国学经典导读”课程学习的问卷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问卷分共发放100份,回收97份有效试卷(其中包括38份女生问卷,59份男生问卷)。本次问卷共设两种题型:单选(21题)、简答(1题),调查对象为厦门工学院已开设过“国学经典导读”课程的本科一二年级学生。问卷回收后,问卷资料均输入计算机,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也最流行的社会统计软件,根据每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百分比统计,由于个别问卷中有多选或漏选项,有的项目分数统计未必正好是百分之百,因其不影响结果分析,故不录入。
一、对“国学经典名著”基础性问题的调查
表1 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名著”基础性问题的调查表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知,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名著”文本的了解程度总体不高,可能仅对耳熟能详的文本大致了解,这或许归功于初高中教师的课堂讲授,或许归功于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经常播放的文学类讲座的传播。但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仍旧依赖于学校教育,而且课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每周课外投入到阅读“国学经典名著”上的时间少,这也反映出在急功近利、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国学不能带来经济、物质上的好处,所以,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学习国学,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修养。他们更多的时间,或者是在学习为了可以满足毕业找份好工作的专业技能,或者把时间花费在恋爱交友和上网玩游戏方面,因此,若想要提高学生总体的国学修养及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课堂教育就成为了一条必经之路。
二、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名著”常识性知识的了解
表2 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常识性知识的了解调查表
对于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名著”常识性知识的考查,本次问卷设计了7个题目,见表2。通过表2的数据显示可知,其中题5、6、7,均为客观性的常识知识,但学生的正确率偏低。反观题8、9,与前五道客观性问题相比而言,难度增加,需要在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之上进行分析思考,才能选出正确答案,但正确率却很高。可见,在学习国学经典名著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重视或忽视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客观性常识知识,反而对一些可理解性的人物观点更为感兴趣。这说明在国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强化客观性的常识知识,同时通过一些可理解性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解析,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名著”文本的熟悉程度
表3 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名著”文本熟悉程度的调查表
题11、12、14是关于字词含义的考查,从调查结果上看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课堂讲解过的知识点。题10、13是关于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名著”文本熟悉程度的考查,其中包括了主要人物的言论、观点,不在课堂讲授范围之内,而学生的正确率偏低,这表明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偏弱,了解的知识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其中,题12“周礼中‘男女授受不亲’的‘授受’是指____。”,75%的女生和62%的男生错误地选择了“肌肤接触”,这表明一些词语在现代应用过程中,由于字面原因或约定俗成的关系,已经让大部分的人忘记其本身含义,题14也是如此。
四、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
表4 大学生对学习国学的意义的调查表
为了能深入了解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学习国学的意义,本次调查问卷中共设置了4道小题。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到虽然大学生对“国学”还有不甚了解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学生依旧认为国学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也肯定了国学在现代社会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的人习惯性地认为传统文化压制创新的看法,可是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国学教育的作用有正面评价和高度认同,这种高度的认同感也是在大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前提。因此,厦门工学院自实施“博雅教育”以来,在公共通识课中增加了“国学经典导读”及“文学名著鉴赏”等相关课程,不仅与“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建校理念不谋而合,也符合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需求。
五、开放性的探讨
表5 开放性问题探讨调查表
本部分共设置了三个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通过调查问卷,为高校今后如何进行国学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数据:第一,提高大学生对国学的兴趣;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选取适合大学生的国学经典名著选段;第三,在校园中应鼓励开展与“国学”相关的人文讲座、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而且一系列以“国学”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引领了“国学热”的潮流,这不仅是国民素质的新需求,更是传统文化长期缺失的“回归”,也为学生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
简答题“您愿意通过何种方式来接受及学习国学?”,同学们各抒己见。大概为:第一,将“国学经典导读”课贯穿整个大学,同时分为通识必修课及通识选修课,可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第二,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例如,广播宣传、校园文化活动等;第三,通过平时上课中了解一些关于国学的基本常识,激发对国学的兴趣。在业余生活中自主选择一些含有国学文化的活动,也可以去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等。总而言之,大学生对“国学”总体呈现肯定的态度,认可国学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也为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且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传播高速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文化选择多样化的新时代,重振国学可以扭转一个时期以来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陌生和疏离的现状,通过培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来实现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
六、结语
1.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看到以厦门工学院为例的福建工科类高校国学课程的开展情况,掌握了学生对于“国学”学习的几个基本信息:
第一,古文基础较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知识获取渠道单一,往往通过课堂讲授,课外学习的时间较少,自学能力差。其二,古文阅读和分析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仅可在注释的辅助下进行简单阅读,能顺利阅读的人少之又少,更不要说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其内涵。其三,认真程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所讲授的重要知识能基本掌握,但是却浮于表面,经不起推敲,对熟悉文本的深层挖掘较少。
第二,主观能动性不足。工科类院校文科专业相对薄弱,一般情形下缺乏较为浓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氛围,普遍存在“职业至上”的观念,大学生往往把精力都投入到能提高技术水平、见效快的专业课程,没有耐心去感受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个人素质、文化气韵与精神境界的重要作用。加之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化和教学内容模式化,也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由最初的好奇到厌烦的心理变化。
第三,对国学的时代价值认同感较强。虽然存在个别学生对国学不理解、不认可,但大部分学生依旧对国学持肯定的态度。这不仅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体现,也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密切相关,这也是在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基础,但如何开展、怎样实施,就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2.建议及对策
首先,因材施教。工科类院校开展国学教育,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切合实际情况,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学习方法的讲授,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考核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严格遵循教学大纲,避免频繁地跳跃式授课,实现“零起点”教学[1]。授课内容应该深入浅出,尽量避免过于生涩难懂的解说,通过给学生列出相关参考书目,以供课后有兴趣的学生学习。
其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多少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代的国学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品德陶冶和普及国学基本知识为主,在专业教育阶段则应结合专业深入进行国学教育,即从专业实际出发研究相关国学经典,发掘相关国学遗产,总结相关国学研究成果。”[2]同时“文化教育不仅仅靠课程,更需要氛围;不仅仅靠简单的说教和灌输,更需要感悟和意会。因此,不管开展专业型还是普及型国学教育,除了一些制度性规定外,都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3]可以通过国学论坛、读书报告会、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竞技活动等引导国学走出课堂,课上课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引导学生关注国学、感悟国学、热爱国学。
再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工科院校学生男生比重较高,其思维活跃,不安于传统讲授式的上课方法,因此,教师应当总结经验,探索出新的授课形式。同时不能让考试成为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人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包含了认知、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因此,单纯地以考试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考核与衡量标准显然是不适宜的”[4]。可以尝试研究报告、主题论文、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也可在考核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尽量避免学生平时不认真,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最后,编纂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学教材。现在可以适用于高校的国学教材匮乏,大多使用自编讲义,教师编写随意,选材不当,或是过于深奥难懂,或沦为简单的说教,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选内容,精编教材,选择一些最能反映传统学问、先贤智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源性内容;要着眼于现代语境的审视和多元文化的角度,强调内容的可读性、现实性、生活性及趣味性,并按照难度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编撰,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到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基本相称的国学教育。”[5]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6]“国学教育,特别是国学普及教育 ,关系到年轻一代的价值形成……国学的确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 或许它所包含的知识能被分别归并到现有课程体系的各个学科(如语文、历史,公民与道德)中,但其独具的历史逻辑、 价值视角与思考方式是不可取代的。”[7]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能真正从课堂上感受国学的魅力,加强其文化认同与文明修养,增强文化归属感,将传统与时代紧密结合,推动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