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司国际业务发展前瞻
2020-03-21张剑编辑王亚亚
文/张剑 编辑/王亚亚
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汇率波动风险提升。对此,财务公司可依托专业优势,在风险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规模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面临全球账户管理、资金管理、跨境投融资管理、外汇风险管理以及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挑战。为顺应主业经营业务的需要,不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下称“财务公司”)将业务逐步从国内金融服务向国际金融服务进行拓展跨越:财务公司的国际业务正在缔造企业集团新的产融结合的“价值高地”。
财务公司国际业务大发展
伴随我国外汇管理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财务公司国际业务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外汇业务探索期、国际业务开创期与国际业务成长期。
第一阶段:外汇业务探索期(1990—2000年)。这一阶段,我国开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在资本项下,则放开了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管制。与之相应,财务公司开始申请外汇业务准入资格,研究外汇市场行情,发放外汇贷款来支持成员单位对外贸易,并将闲置的外币资金存放同业获取收益。东方电气集团财务公司是国内首家涉及外汇业务的财务公司,其于1991年获批经营外汇业务资格。
第二阶段:国际业务开创期(2001—2010年)。随着2001年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涉外经济迎来快速发展,外汇管理改革紧锣密鼓。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9年外汇局颁布的《境内企业内部成员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09〕49号),为当时财务公司申请即期结售汇业务、开展境内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同年,我国实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这一时期,财务公司积极参与外汇管理改革,开办国际结算和即期结售汇业务,搭建境内外汇资金池,创新境外资金管理模式,国际化业务逐步发展,财务公司迎来国际业务的开创期。
第三阶段:国际业务成长期(2011年至今)。受益于监管政策的与时俱进,多家财务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开拓风险管理领域,迈步进入跨境本外币资金管理新时代,这一时期,财务公司多项业务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财务公司陆续进入跨境本外币资金管理新时代。2012年,外汇局推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开启了财务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新阶段,首批参与试点的、以财务公司作为主办企业的有中化、五矿、中粮、宝钢、上海电气和东方航空等集团。2014年,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4〕324号),就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相关事宜进行了规定,并于此后推出《关于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通知》(银发〔2015〕279号)。根据上述政策,财务公司可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2019年,外汇局发布《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19〕7号,下称“7号文”),对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进行了优化升级。7号文名称去掉了“外汇”字眼,意味着在政策层面打破了人民币资金与外汇资金不能在同一资金池框架下集中运营的局面,为今后财务公司统筹运营管理本外币资金预留了空间。截至2019年年底,有97家、88家财务公司作为主办企业分别获得外汇局、人民银行跨境资金池业务资质。近三年来,财务公司申办的跨境外汇资金池业务表现活跃,其国际结算业务量逐年攀升(见图1),各项业务交易额也均呈增长态势(见图2)。
图1 近三年取得外汇局跨境资金池业务资质的财务公司的家数(单位:家数)
图2 近三年获批跨境资金池业务的财务公司办理业务的金额(单位:亿元)
其次,财务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一是财务公司以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为推手,推动监管政策与时俱进。中核财务公司为解决成员单位购汇偿还国内外汇贷款的需求,于2012年取得外汇局批复,同意财务公司可以开展成员单位的购汇还贷业务,随后该项业务普惠全行业。二是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深入,财务公司开启了外汇风险管理的新里程。早在2008年,中油财务香港子公司就开始为成员单位办理以套期保值为目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中油财务境内外分支机构成为集团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实施平台;2011年,上汽财务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取得远期结售汇经营资质的财务公司;此后,又有多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获得此业务资格,使其成为本集团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截至2019年年底,已有37家财务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国际/外汇业务部。此外,各家财务公司还利用自身优势,为集团提供外汇管理政策、外汇风险管理等资讯服务,助力集团跨境投融资业务的开展,其财务顾问角色日益突出。三是拓展国际产业链金融服务,涉足国际信用证业务,设计国际供应链金融方案。2009年,海尔财务公司开出第一笔信用证,开创行业国际信用证业务先河;随后中集、中化、江苏国泰等财务公司,也开展了委托银行为成员单位代开国际信用证的业务,弥补了财务公司国际结算手段单一的短板。而上海电气财务公司为集团境外成员单位设计国际产业链融资方案,通过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创造性地设计、优化担保和融资租赁结构,开创性地解决了集团境外两家处于上下游的成员单位的供销问题,成为行业典范。四是积极发力国际财资服务,做好集团全球资金集中管理。除了中油财务公司境外子公司、中交集团离岸账户这两类特批模式,集团全球资金集中管理还有财务公司跨境资金池连接集团境外财资中心的模式(见图3)。该模式下财务公司与集团境外财资中心协同,打通了集团境内外资金通道,再借助合作银行直联、SWIFT系统等方式,可实现集团境内外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图3 财务公司跨境资金池连接集团境外财资中心的全球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财务公司国际业务展望
一是业务发展渐成体系。由于财务公司具有独立金融机构与集团内部企业的双重属性,其国际业务可细分为传统国际业务和国际财资服务(见图4)。传统国际业务主要是指发挥财务公司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功能,基于服务性与盈利性的双重考虑,开展的外汇交易、外汇资金池、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自贸区业务、外汇投资、外币同业等业务;国际财资服务主要是指发挥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企业的管理职能,以服务性为主(盈利考核相对偏弱)开展的集团全球资金管理、集团金融风险管理、集团境外投融资管理等服务。随着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目前,持有至少一类国际业务资质的财务公司有120多家。未来,财务公司国际业务会在经营理念、制度建设、人才储备、系统支持等方面不断发展,财务公司国际业务发展将渐成体系。
图4 财务公司国际业务类型
二是专业创造价值。越来越多的财务公司意识到,财务公司国际业务发展水平既代表了财务公司市场化的发展程度,也代表了企业集团国际化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不断强化专业管理和专业化经营。国内多家财务公司近几年在全球资金管理体系建设、集团外汇风险管理、跨境金融服务等领域所进行的探索,都获得了业内认可。这些财务公司的实践,也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未来,会有更多财务公司在服务集团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是外部不确定性上升,风险管理重要性凸显。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日益深入;另一方面,美国推高“逆全球化”浪潮,中美贸易争端未来仍存不确定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财务公司应抓住时机,重视国际业务的持续推进,着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设立专业岗位,健全业务管理体系,规范业务操作,把控业务风险。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汇率波动风险提升。对此,财务公司应依托专业优势,在风险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具体措施包括:积极申请即期结售汇和外汇衍生品等业务资质,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掌握外汇风险管理工具;搭建跨境本外币资金池,打通跨境本外币结算和融通渠道;深度参与集团境外投融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境外资金风险管理服务;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以打造集团全球资金管理和外汇风险管理平台为己任,助力企业集团的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