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旅游背景下民居适应性改造研究*
——以香格里拉尼汝村为例

2020-03-21李顺刘肇宁LIShunLIUZhaoning

建筑技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居藏族建筑

李顺 刘肇宁 LI Shun,LIU Zhaoning

1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攀枝花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传统民居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现实居所空间,是祖辈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与乡土建筑文化载体的遗存,可谓是融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审美性于一体[1]。香格里拉尼汝村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由于气候因素,旅游业呈现季节性。该村的建筑为适应民俗旅游的需要,又尽可能地保留原来的生活生产方式,因此采取适应性改造是一种较合理的思路。通过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居进行改造,推敲适应性改造的策略,对当地的旅游发展和民居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

1.1 尼汝村概况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洛吉乡尼汝村辖尼中、白中、普拉3个自然村[2](图1)。尼汝村位于香格里拉城区东部,东与四川省木里县俄雅乡、稻城县东尼乡的蛇拉山脉为界,南与洛吉村岩落小组相连,西接建塘镇四村、北连格咱乡浪都村[3]。境内最高海拔4 495m(能那布山),最低海拔2 300m,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760.00mm,适宜种植玉米、青稞等农作物。国土面积474km2,占全乡国土面积的38%。林地总面积50万亩,草地总面积14万亩,常用耕地面积1 329.44亩,均为旱地。

尼汝村共123户,637人。其中农业人口637人,劳动力418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为236人,从事其他产业人数为182人。尼汝村在籍人口637人,均为藏族。他们的重要传统节日有丹巴节、祭山跑马节和枯冬节。丹巴节意为七月转山,在尼汝过丹巴节更注重祭拜虎神[4];祭山跑马节在农历九月十五,人们向山神行礼,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枯冬节即跳神节,藏历12月26~29日是藏传佛教寺院专门组织的一种跳神驱鬼的宗教活动。

1.2 产业与资源情况

1 尼汝村

2 传统夯土建筑

3 传统石砌建筑

4 木构建筑

5 砖混建筑

6 尼汝村藏族民居建构体系

尼汝村村民生活生产方式以传统农业、畜牧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村民收入渠道单一,非农产业未得到有效发展。但是近几年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普达措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尼汝村旅游业有所升温,乡村旅游和农家客栈得到不断发展,为尼汝村加快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内外部条件。当前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尼汝村为发展全村经济、改善村民生活,利用自身资源发展旅游业,并将其逐渐发展为主导产业,这样的转变就需要对村内资源分配和村民职业转换进行一定的重新定位。

1.3 民居与建造现状

尼汝村现有传统夯土建筑68栋、传统石砌建筑52栋、木构建筑3栋、砖混建筑12栋(图2~5)。建筑风貌以夯土外墙和石砌外墙为主,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图6)。大部分民居为组合庭院,两层楼房,人畜混用,其中底层饲养牲畜,居室位于楼上。堂屋面积较大,内设中柱,在喜庆日子围绕中柱跳“锅庄”[5]。屋顶为平屋顶上套坡屋顶,中间的夹层用于储藏杂物。

2 民居旅游适应性改造的现象与问题

适应(Adapt)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To)(为了)“aptare”(Fit)(适合)[6]。适应性,原意是“生物遗传组成赋予生物的生存潜力”,是自然的进化发展能力[7]。民居的适应性改造,指民居改造应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外界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做出相适应的改造,不是颠覆性的改变,而是一种渐进式的、追求健康发展的变化。

近年来,民俗旅游发展迅猛,民居改造成为常见的现象。在旅游开发程度高的地区,民居改造可以全面展开,甚至完全改变原有建筑的性质。但在旅游市场呈现季节性的地区,这种改造脱离了本地现状,难以适应居民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大量负面问题。尼汝村为适应旅游的需求,部分民居采用应急的方式进行改造,既破坏建筑本身又无法得到更多的旅游收益。因为它打破了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虽然能满足旺季的旅游需要,但解决不了淡季的生产要求。那么怎样的改造才具有可持续性呢?与民居既有特色相匹配的小规模渐进式的适应性改造策略,既满足旅游旺季的需要又不影响淡季居民的生活状态[8]。

7 5 号民居内院

8 5 号民居西南角

9 5 号民居一层平面现状图

10 5 号民居二层平面现状图

11 5 号民居一层平面改造图

12 5 号民居二层平面改造图

13 5 号民居改造侧立面图

14 5 号民居改造效果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居的改造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部分居民的保护意识薄弱,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缺乏对居民自主改造的控制等问题,导致部分民居的传统风貌遭受破坏。因此,既符合尼汝村本地特点又适应旅游发展的民居设计范例是必须的,也是为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居民提供整治和修缮的参照。

尼汝村建筑的新建或改造应做到:在考虑物质空间整体性的同时,兼顾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包括如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氛围等非实体对象;杜绝无中生有、生搬硬套,要尊重藏族的风俗以及传统建筑的格局和历史风貌;传统建筑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来考虑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继承传统建筑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对不能满足村民需求的建筑功能进行提升与改造,对传统历史建筑进行有机更新。

3 适应性改造方案解析

通过现场调研,对村内各建筑进行编号(共135号),选取尼中组团的5号和13号民居作为试点进行设计。这两栋民居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建筑方面,两栋民居均为传统藏式民居,且位于村内主要居民点,参照性强;在文化方面,5号民居一家是由8人组成的四世同堂,属于当地人口构成比较完整的家庭,能够充分反映藏族居民的家庭生活,奶奶继承了传统服饰的制作技术,日常制作藏式腰带、裙子等民族服饰,制作工具齐全,工艺传统是本地手工艺的代表;另外13号民居一家为马帮世家,主人张友松擅长藏族锅庄舞,家里现收藏有大量马帮和藏族物品,展示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可见两个对象无论从建筑上还是民族文化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经过适宜的改造既能满足当地旅游需求,也能更好地让当地建筑及文化传承焕发生机。为适应两户健康发展,尽可能地不破坏居民原本生活和生产状态,同时兼顾本地旅游的需求,发挥各户自身特色,这里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方式,优化自身生活条件,并新增一定的旅游功能。

3.1 尼汝村5号民居

3.1.1 现状分析

5号民居位于尼汝村尼中组团。建筑为2017年修建的藏族传统样式民居,外墙由厚重的毛石砌筑,保温性能较好,但开窗不自由。内部是木结构,柱网规整,隔断相对自由,且质朴的木材极具乡土风情。建筑朝向南偏东,拥有内院,采光较好;建筑细部延续传统藏族特色,木墙、檐口和梁头等都有雕花(图7,8)。建筑一层主要为公共空间,设置客厅、厨房、卧室、储藏和牛圈,人畜分离,环境卫生较好;二层主要为私密空间,设置四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建筑采用双屋顶,平屋顶上为储物空间,上面再用坡屋顶覆盖。该户为四世同堂家庭,包括奶奶、父母、妹妹、年轻夫妻和6个月大的儿子。奶奶身体健康,日常在牧场挤牛奶,偶尔回家一起住;妹妹刚成年;年轻的夫妻中母亲继承了传统藏族服饰制作工艺,农闲时在家制作裙子、腰带等,父亲主要忙于牧场,但一般回家居住。

通过实地调研,5号民居(图9,10)主要面临的问题整理如下:1)蓝色的彩钢屋顶破坏了当地建筑风貌;2)面积较大的烟囱用于客厅火塘排烟,使得二层卧室空间过于狭小,使用不便;3)由于冬季寒冷,现有的单层窗户不利于保温,且窗户造型简单,不能体现传统藏式民居的窗户特色;4)该地基础设施薄弱,但太阳能资源丰富,现缺乏太阳能热水器供暖或太阳能电板供电;5)缺乏卫生设施;6)木质隔墙与地板的隔音效果很差,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7)制作服饰的工作坊与客厅混用,面积狭小,且制作裙子需要10m长的大空间,现只能晴天时在室外制作,受限条件较多,亦不适应游客参观。

3.1.2 改造方案

通过反复与居民交流、了解生活状态及需求,结合当地民俗旅游需要,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策略。改造除了优化原来的生活空间外,还增加了服饰工作坊用于制作和展示传统服饰,让旅客了解当地传统文化。

在建筑功能上,将内院改造为服饰工作坊,满足服饰制作所需的10m长空间,并解决了原来工作坊与客厅混用的局面,减少游客参观对内部的影响,同时增设了卫生间(图11,12)。

在建筑构造上,将原来的单层玻璃窗改为双层,增强其保温性能,以适应当地冬季寒冷的天气。工作坊的阳光棚顶部与立面均设置一定坡度,以避免雨雪的累积(图13)。针对原来木楼板隔音效果极差的问题,将楼板上铺设地毯,增强了隔音效果。

在建筑风貌上,保留传统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对影响建筑风貌的做法进行改进。以改良后的灰色闪片瓦替换原有的蓝色彩钢屋顶,既不破坏森林资源又延续了当地民居建筑风貌(图14)。建筑屋顶突兀的水箱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美观,改造中将其隐藏于双屋顶之间。原有的窗户为铝合金窗,影响了传统民居风貌的整体性,在方案中改为传统藏式窗户的样式。

15 13 号民居内院

16 13 号民居正面

17 13 号民居一层平面现状图

18 13 号民居二层平面现状图

20 13 号民居一层平面改造图

21 13 号民居二层平面改造图

22 13 号民居改造热压通风分析图

在建筑设备上,采用金属集成烟囱,提高排烟效率,并节省空间,增大了二层对应卧室的居住面积。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和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太阳能资源,以节约能源。

3.2 尼汝村13号民居

3.2.1 现状分析

13号民居位于尼汝村尼中组团。建筑为藏族传统样式民居,已修建数十年。外墙由厚重的毛石砌筑,保温性能较好,但开窗不自由。内部是木结构,柱网规整,隔断相对自由,且质朴的木材极具乡土风情。建筑坐北朝南,拥有内院,采光较好;建筑细部延续传统藏族特色,木墙、檐口和梁头等上都有雕花(图15,16)。

建筑底层主要为储藏和牲畜使用,二层为家庭起居生活空间,并保留有一间教堂,但由于面积较小且文化断层等原因,现已闲置。该户为两代人的家庭,包括一对中年夫妻和在外工作的儿子。身为马帮世家,不仅收藏了大量马帮、天主教和藏族生活用品,还设有私人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当地传统活动相关的照片以及活动中使用的物品,这些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通过实地调研,13号民居(图17,18)与5号民居具有很多相同的问题,如蓝色的彩钢屋顶、大体量的烟囱、保温差的窗户、楼板隔音效果差以及太阳能利用差等,现列举不同的问题如下:1)一层卫生间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游客使用;2)因一层有猪圈、牛圈,致使内院环境较差,影响游客参观;3)收藏品多,但摆放随意、保存较差,不利于展示;4)教堂面积较小,现已闲置,利用率低;5)露台杂乱,不便使用。

3.2.2 改造方案

通过对建筑的实地调研以及与居民交流,发现该民居的最大特色在于丰富的收藏品。为满足民俗旅游需要,将收藏品更好地展现给游客,又尽可能地不破坏民居原本生活状态,此次改造专门分离出展览空间,并将楼下的牲畜进行巧妙的隔离,使内院更加整洁(图19)。

在建筑功能上,将闲置的教堂与露台改造为展览室,并在露台增设室外楼梯作为展览通道。居住空间和展览空间虽然都在二层,但彼此分离,互不影响。原建筑一层的卫生间功能单一,改造后划分出独立的浴室、蹲位和洗手间,便于居民和游客使用(图20,21)。

在建筑构造上,窗户和地板仍采用5号民居的改造措施,以提高保温性能和舒适度。在人畜分离的问题上,巧妙地将二层外廊以玻璃构架隔断,并增设阳光棚,且阳光棚仅在围墙和平屋顶上端处留出风口,便于热压通风(图22),也避免雨雪进入内院。

在建筑风貌上,片瓦的选择、水箱的位置及窗户的样式均按5号民居的改造措施实行,以展现传统藏族民居的特色。另外在新增的室外楼梯处,为不破坏藏式民居风貌,结合藏族民居的外形用木构架做牌坊,增强展览室的识别性。在建筑设备上,同样采用金属集成烟囱,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和太阳能热水器。

4 结语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载体,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存在。任何民居的模式都有它的时代性,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尼汝村的藏族民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的影响,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民居建筑必然面临过去和未来的矛盾。因此,需要在适应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精华,进行选择性淘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保护传统建筑与居民新生活之间的矛盾。对尼汝村两栋民居的适应性改造,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其他民居改造的参考。

猜你喜欢

民居藏族建筑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The Light Inside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演变》《藏族少女》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论藏族题材电影文化主体性之构建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