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的建造,我们还没过这一关
——访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李竹
2020-03-21采访
采访
吴春花
《建筑技艺》杂志(AT)
AT: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学习经历,及大院的经验对现在的独立实践有哪些帮助?
李竹:从小在山城重庆长大的我没有留学的经历,但是在我身上同样也体现出了迁徙和不同知识体系交融的印记。我在1996年进入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习建筑学,在学校的学习生涯中,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来自于“重建工”学派的教学体系、师长们传授的经验,更多的就是在重庆这座充满“解构”色彩的城市里,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城市里的各种空间,用自己的感知去验证学到的知识。那时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处处留心皆学问”。重庆作为一座在码头上发展而来的西部山城,面对山与江的夹击,塑造出在苛刻的条件中建设发展的“城市性格”,也给建筑设计和设计师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
2004年硕士毕业后,我从长江上游的重庆来到下游的南京参加工作,就职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大设计院俨然就是东南大学建筑(简称东大)学院派理论的实践场,东大那种缜密严谨、偏重逻辑与秩序的体系化设计方法,在实际项目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像南京这个六朝都城的“秩序”相对于重庆码头城市的“自由”,对于初出茅庐的我都是全新的体验,于是一东一西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学派在我身上产生了“混合作用”。
从2000~2014的这十几年,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扩张“快车道”,各地的新区、新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种大规模、大尺度的“造城运动”,恐怕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单个项目的规模往往都在上万平方米、甚至十万平方米的量级,之前学校里学到的建筑学及城市规划理论知识也似乎难以套用,不仅是中国的建筑师,甚至大量优秀的国外建筑师也把中国当作创新实践的“试验场”。传统设计院尤其是设计大院就是这场建设浪潮的设计主力军,很多大院的院长、老总们都是那个时期锻炼出来“顶梁柱”。由于项目规模大、设计建设周期紧张,这就要求大院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其中包括项目设计进度的把握、各专业的协同、对设计质量的控制、与国外设计师的配合等。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刚从学校踏入社会,就直接投身到实际项目设计当中,可以说是边训练、边实战,获得了难得的时代机遇。
国内的建筑院系教学模式多来自于以布扎、包豪斯、苏黎世等为代表的西方教育体系,但这些知识怎样运用到中国这台“高速列车”的建设上?没有经验可循,行业前辈们也是边摸索、边前行。在这一背景下,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这样教育部体系下的大院工作平台,显然有助于我这样的行业新人迅速、多方面地理解中国建设市场的环境与文化,同时难得的大型公建项目设计实践也给了我成长羽翼的机会。
AT:就一个建筑项目,要解决好形式、空间、建造这些基本问题,就要从前期设计、多专业交叉到整体控制,将设计思想全面地表达,创造更有价值的建筑或空间。这一点是如何实现的?
李竹:没错,形式、空间、建造是基本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容易被我们忽视掉的关键问题,建筑正是因为这些要素而最终得以呈现。任何把它们简单化的想法都是偏颇的,形式、空间和建造绝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自说自话”,而是基于建筑师对地域、环境、市场定位、功能、投资成本、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思考过程。例如,不能响应行为的形式只能是“无病呻吟”,不能顺应功能的空间仅仅是“不合身的驱壳”,无法得到合理建造的建筑无异于“纸上谈兵”。但建筑又不止于此,优秀的建筑除了将复杂的问题条理化、简洁化、包容化以外,更能激发使用者的自发性,这样的建筑生命周期更长,更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AT:看到年轻事务所更多介入乡村项目或者受一些私人业主的委托,有的可能并不是很正规的报建流程项目。但一个成熟的事务所可能更要多元,这一点如何看待?也想问如何更审慎地介入乡村?
李竹:乡村不是建筑师的“秀场”,这是我介入乡村的基本原则。随着国家战略向乡村的倾斜,乡村正面临着命运的拐点。乡村的振兴在于产业,而不是房地产。毋庸置疑,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现代化将是未来农业的出路,那么伴随着乡村逐渐向产业聚集地靠拢,相当一部分乡村的分布和形态会重组。由此可见,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建设历史中,乡村从来就没有退场过。
最近几年,随着工作室持续介入乡村和乡野的建设,我们强烈地意识到,那里最缺少的并不是创意和想法,而是建造技术的支撑。随着老一辈工匠退出历史舞台、第一代农民工的老去,以及国家对“石、木、土”这些建筑原材料被野蛮开采的治理管控,乡村不再是“自给自足”“就地取材”盖房子的时代了。在缺少建设资金和施工技术的条件下,乡村的人居质量严重受制于建造水平。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将现在中国的年轻建筑师在乡村的实践,与当年日本的年轻建筑师在小住宅上的实践相提并论,但是如果少了成熟的建造工业体系的支撑,最终呈现效果将大打折扣。
那么在新一轮的乡建中,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技术储备,来改善乡村的人居条件,让乡村留得住人,才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是否有正规报批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要提升乡村的人居条件,我们当然应该尊重包括安全、舒适在内的一些基本权利。除此之外,让乡村房子变得更绿色环保、更符合当地居民的发展需求,这也是建筑师的责任。
1,2 改造后的村巷
3 李巷村临渠建筑改造
4,5 工业化建造的李巷人行桥及细部
李巷村老建筑改造
李巷村由于靠近城市,近年来空心化明显。为了给村民创造回乡工作的条件,设计抓住蓝莓种植产业,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名人典故的旧居,作为振兴乡村的亮点,吸引游人前往体验,并针对村中心原本闭塞、消极的死角空间,在其自然的空间肌理上进行梳理和优化,利用村中的老建筑群改造为“主客共享”的乡村新公共空间,为村民活动、游客服务、餐厅、书店、纪念馆、文创店等乡村新功能设施提供了载体。
建设地点: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李巷村
建筑面积:6 000m2
摄影:钟宁、李竹
AT:大型设计机构仍然占据主要建筑市场,但今天城市的建设发展正进入更加精细化的阶段,我们的城市要真正让人生活更美好,还要有许多需要完善改变。那么,小型事务所如何深入这一轮的城市建设,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李竹:中国的城市经过近三十年的急速扩张后,留下了大量的空隙。城市那光鲜、甚至光怪陆离的“面子”,在面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外来危险时,千疮百孔的“里子”被揭露在公众面前。正如崔愷院士在《大瘟疫提醒我们要思考什么?》一文中给予我们的启示:“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让人和自然生物之间保持宽松的距离和友善的关系;避免过度集中的功能区划,发展更有韧性的城市簇群结构;更关注城市开放空间的嵌入,更关注社区环境的提升以及体育、卫生和医疗设施的配套水平;设计更开放和卫生的室内空间,让人们重建人和人的信任并担负起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和责任……”这些都是精细化设计需要直面的问题。同样,城市的关注点也必须从宏大叙事尺度转移到人的尺度,夯实城市中每一处细微的设计,让城市变得更安全、宜居,这正是小型事务所擅长的领域。
6 书屋“垫脚”在码头上
码头书屋
在安徽铜陵长江岸边的一个废弃工业码头上,一座全公益性的市民书屋“悬浮”其上,码头作为城市记忆也是被“阅读”的一部分。32m×14m 的钢结构书屋被6 根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在码头上,在降低建设对码头干扰的同时,也避免了江水的侵扰。架空的底层为原有码头,中层是阅读空间,顶层是观江平台。经过一条栈桥进入中层书屋,室内空间沿三面环绕的书架墙展开,书架墙内部围合出一个向码头跌落的“台阶沙龙区”。书屋的开放态度呈现出一种空间的平等性,寻求在人、自然、城市记忆之间搭建联系的纽带。
建设地点:安徽省铜陵市滨江生态公园 建筑面积:500m2摄影:钟宁、袁琨
7 码头书屋朴实、平等的阅读空间
8 码头书屋沙龙区的日常
9 码头书屋日常的阅读
10 303 青年剧场空间架空形成入口感
11 303 青年剧场错动的盒子暗示戏剧的张力
屋顶上的话剧社——303青年剧场
303青年剧场位于重庆大学城青年绿地广场内,利用原有单层绿地配套用房改扩建为“303 话剧社”。新建筑的钢结构架空在旧建筑之上,并围合出内聚性的场所感,锈钢板和水泥压力板的立面材质暗示了城市性格。剧场的大架空形式在重庆潮湿多雨的气候特征下,创造出大面积户外灰空间供年轻人使用,建筑通过激活城市消极空间的方式,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了社区。
建设地点:重庆大学城青年广场 建筑面积:1 000m2摄影:钟宁、李瑛、袁野
12 303 青年剧场灰空间与内广场
13 303 青年剧场剧场内景
14 303 青年剧场社区空间的激活
我们工作室自2014年在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平台上成立以来,持续将目光投向城市、乡村、乡野中的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的前沿。在国家推行“厕所革命”之前的2014~2015年,我们就利用“牛首捌厕”“栖霞山驿站”“廊桥驿站”等一系列小尺度项目,对公厕的类型学进行了探索。在城市更新领域,我们紧随国家转型、升级落后产能的战略,参与到了对废弃工业遗迹的修补、再利用进程中,设计了由工业码头改造的“码头书屋”、利用废弃矿坑建设的“汤山矿坑剧场配套服务用房”、结合旧仓库群改扩建的“栟茶镇天水文创园”等项目。在乡村建设领域,我们在“李巷村老建筑改造”项目上做了利用工业技艺反哺乡村、创造宜居乡村公共空间的探索。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领域,我们将“为人设计、让城市更宜居”的理念应用到了“汤山综合农贸市场”的项目设计中,作为安置保障房片区的配套设施,这个集合了菜市场、跳蚤市场、大排档、商业、服务的综合性社区集市,将是我们用“精准性”来表达“烟火气”的一次实践。
15 汤山猿人洞配套服务设施从休息廊看廊桥
AT:无论城乡,如何看待精英化/精致化与烟火气/世俗化?
李竹:建筑设计归根到底就是“人为”的设计和“为人”的设计。既然是“人为”,就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设计者的个人烙印,而这与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紧密相关,设计理念一定是基于长期实践与思考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为人”就是设计服务于使用者,让建筑对人更友善、更适合人居,何况空间天生就具有平等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筑师既不能将自己的设计局限在为某个阶层服务,也不能为自己的设计贴上某个阶层的标签。我个人的设计态度可以概括为“不卑不亢”——既避免所谓的精英视角,又坦然承认自己的外来者身份。设计师作为场所的外来者,不先入为主地尊重“原住民”,向它们学习,最后谨慎而建设性地发表意见。
至于“精致化”与“烟火气”,我个人认为如果简单地将两者进行对比是片面的,因为这似乎已经暗示代表着市井或乡村的“烟火”被定格在了粗糙、非精致的概念上,而“精致”的提法又似乎被理解为“无用的装饰”。所以,抛开这种简单的对立逻辑,我更倾向于采用“精准”这个提法。“精准”包含着精细和准确两层意思,即精细的设计和准确的施工,这正是我们当下在建造领域亟待解决的短板。也只有老老实实地补上这个短板,我们才可以更自信地将创意落地,年轻人的“创业”才不会止步于空想。
16,17 汤山猿人洞配套服务设施光影与材质
18 汤山猿人洞配套服务设施轻型钢结构室内与细部
19 汤山猿人洞配套服务施屋架下线拉杆与竹结构细部
汤山猿人洞配套服务设施
该建筑座落在汤山北麓脚下,横卧在竹林与泄洪渠之间的一块狭长用地上,从建筑的在地性出发,化整为零的建筑体量隐没在竹林中,让停车场、泄洪渠与自然山体在场地内交融的同时,也让不同的空间景致与人的不同行为之间产生了奇妙的联系。建筑为游客的售卖、茶歇、休息、卫生间以及配套管理提供了空间,同时在建造上,利用钢结构的构件受力特性与场所中的自然元素取得呼应。
20 汤山猿人洞配套服务设施泄洪渠旁保留的竹丛
建设地点:汤山猿人洞景区 建筑面积:800m2摄影:钟宁、李竹
AT:不同的教育背景下,从建筑理论的学习、训练到实践过程中,是否对既有理论有所反思或者形成自身的观点/思考,又如何看待国内目前的建筑评论环境?
李竹:建筑理论、建筑实践、建筑评论这三者的关系,可以借用一个粗浅的比喻:如果将建筑理论体系比作一座天平,那么建筑实践(也包括建筑师和建筑作品)就是待衡量的物质,而建筑评论就是砝码,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导致不同的测量标准与结果。但无论哪种天平,归根到底是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和把握那个待衡量的物质,所以我认为建筑评论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对建筑实践进行“拨云见日”般的解读,而读者有时候是建筑师,有时候是大众,有时是政府决策者、资本方。之所以用“拨云见日”,是希望将评论的率真与坦白体现出来。这里引用莫言的一段话:“把貌似复杂的还原成简单的,把晦涩难懂的剥离成明白的,剔除人为的象征,揭开魔术师的盒子”,而不是相反的操作。这样的评论才具有引导、启发和修正建筑实践的作用,这样的评论越多也就越有助于构建或完善建筑理论体系,此乃当下建筑评论的责任。
21 汤山矿坑剧场配套服务设施坑底的用房被伞覆盖
AT:近来喜欢读的书有什么?
李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但究竟哪一瓢是最合适你自己的?这似乎是踏入不惑之年的“青年建筑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适当跳脱建筑的圈子,反而有助于寻找答案。《美国文学和美国语言》里有一句话:“任何一位在民族文学发展过程中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家都应具备这两种特性——突发地表现出来的地方色彩和作品自在的普遍意义”。针对这一点,莫言在他的文章《超越故乡》里写道:“有的人仅仅是记录了他的真实故乡,有的人却在他真实故乡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更丰富、更博大的文学故乡,他利用了全世界的材料,最重要的材料当然是他的思想——时空观、道德观,这是他文学殿堂的两根支柱”。我们作为建筑的实践者,在全球信息爆炸的今天,也常常淹没于那“弱水三千”,自我在哪里?前述文学家有点类似“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思考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22 汤山矿坑剧场配套服务设施镜面不锈钢与岩石日景
23 汤山矿坑剧场配套服务设施伞与岩壁
汤山矿坑剧场配套服务设施
项目的构思基于“庇护”的理念,利用原有矿坑的崖面作为建筑的“墙”,通过一组胶合竹的伞状结构来作为“顶”,坑崖与房间之间的贯通空间被用作为游人的日常活动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场所。胶合竹伞的直径从7~19m 不等,高度上错落有致,房间的外向立面采用菱形镜面不锈钢,与破碎的岩面呈现奇妙的对话关系,而内向立面采用胶合竹材,给人以温暖而安全的感觉。这种外虚内实、上遮蔽的空间形式,以昆虫的视角和尺度体验感,唤起人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是设计采用精准的工业技艺与自然粗犷环境对话的一次探索。
建设地点:汤山矿坑公园
建筑面积:600m2
摄影:钟宁、时差影像
24 汤山矿坑剧场配套服务设施膜结构安装节点
25 汤山矿坑剧场配套服务设施竹结构钢拉杆节点
26 汤山矿坑剧场配套服务设施镜面不锈钢与岩石夜景
AT:2020年事务所有什么计划,是否会尝试一些新的领域?
李竹:建造技术在设计领域里是属于比较“硬核”的一块,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建筑师的构造设计水平与建筑工业技术水平,建造技术水平高低与公众的人居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造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乡村或乡野这些相对落后的区域还很薄弱。我们工作室比较关注工业技艺尤其是预制装配式技术在乡村、乡野环境中的应用,比如利用轻型钢结构、胶合竹木结构这样的工业材料来进行更加精准、可控的建造,在提高建筑完成度的同时,也兼顾到了建筑在自然、人文环境中的在地性。我相信,虽然个体的力量很微小,但只要这样的关注越多,建造的产业升级才会越有希望。
李竹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主任、主持建筑师。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由李竹创立于2014 年,隶属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实践方向涵盖了城市公共建筑设计、风景区建筑设计、乡野及乡镇建筑设计。偏重于研究精细化设计下,工业化建造与自然本土元素相结合的建筑类型,寻求建筑技术与建筑功能、空间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