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性
——回到思考原点的四个小项目
2020-03-21张博
张博
一乘建筑
1 缘起
一乘建筑,出发于空间的媒介属性,立足于“一”,继而进行建筑的原发性思考,触发与世界的趣味性联动的多种可能性。“乘”谓之“基本与根本起点的变化与转移”,从而介入未知领域的多元化实践。不止步于“建造”与“完成”,以空间的延续性为引,创建更加真实贴近生活的发生场所。
起始于建筑师张博与王晶晶对建筑思考与实践的热爱,一乘建筑于2015年成立于深圳。事务所注重建筑的整体性、启发性、过程性、落地性,通过多方设计交流,结合创意、材料、工艺、成本、施工、限制等诸多因素的过程性思考,在“启发”到“落地”的各方关系之间,通过建筑设计的系列化解决策略,构建文化和精神的空间体验。
新时代、新现象、新矛盾的城市现状之下,我们更加关注看似无序、实则有机生长的城中村、充满时代烙印的工业厂房和前沿的艺术创意社区,以及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新兴产业形态,并通过体系化的设计思考与实践给予回应。面对信息过载的大时代背景,我们坚信:设计是一种研究、提炼、内求、过程、转换的新职业诉求,通过草图和模型的推敲方式,形成了事务所相对秩序化的工作习惯。
2 做建筑是一件急不来的事
海德格尔曾说过,做哲学最危险的倾向,就是不假思索地滑向一种经验认知。我觉得做建筑亦然,事务所成立五年,建筑创作亦伴随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初为人父人母,很多事情我们意识到才起步,急不来。那种无休止的处理、安排、更新,并非生活的全部定义。我一直觉得项目陈述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感觉越是精确的文字越缺乏代入感,这个时代的我们不是看得太多,而是太多都看不进去。一个项目的尘埃落地,如果能够用心去观察的话,你会发现那些细小颗粒上的光感与温度。建筑的趣味,正是带领我们去发现与思考。
每一个新项目的展开,如同我们所期待的每日晨辉,等待着不一样的注入。我们对事物的坚持,是因为觉得当下“积累”“沉淀”“缠斗”的成果,会让下一次变得更好。而最近的思考,正在引导我走出这样一种理解。当我意识到圆熟只是衰朽的另一个面向,而经验的得到还是会重复被验证,那么突破的不再只是经验,而是个人部分的成长。这些思考,可能就来自于以下的这些实践与思索。
3 一叶宅:小的尺度容易让人回到思考的原点
居住的原点,这是安藤忠雄2018年在东京作品展的第一章,我和搭档王晶晶去到了现场。小,并不是大的对立面。现代人常常喜欢锋芒毕露,而小,有的时候更能包容与藏匿、小中见大。《十宅论》中写到:“日本人有双重意义的住宅观,一方面会向都市靠拢,另一方面又想要逃向自然。倾向于都市的一面同时也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渴望,而逃向自然的一面又显示出对现实世界拒绝和蔑视的感情倾向。”38m2的一叶宅,勾勒了一个类似的图景,它一定不奢华,但或许容纳了大量的想象。
1 工作室使用前
2 工作室使用三年后
3 一叶宅功能拆解图
4 从一叶宅客厅看向书房
5 一叶宅客厅
6 从一叶宅客厅看向卧室
7 一叶宅书房
家,是一个复合的小型社会。作为一种生活场所,它既要满足我们的起居、工作等日常空间需求,偶尔也扮演着一种精神场所的作用。一叶宅的构想,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设计,达到解决功能之外的某些意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当时其实想到的是,要容纳一家人,就要合理考虑综合的问题。
在2015年工作室刚刚起步的那个阶段着手这样一个项目,恰恰从内心深处满足了一种想象,一定程度也平衡了内心的那种两头够不着的焦虑。这种焦虑,像是独自走在了一片更开阔的荒野上,你既兴奋又紧张,你有勇气和知识,你知道身后是不想重复的片段,你想改变点什么。
我们希望,家的空间和主人有关,在这里会有你喜欢的书和旅行收藏的小摆件,可能还包括几件上手的好厨具,从疲于应对各种问题的工作状态里抽身和停顿,可以在这里修行或是小住,用独处的方式来获得新的能量。一叶宅,大概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一种居住样式,一路走来,它也有了自己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8 一叶宅室内光影
9 Micartsy 旗舰店轴测透视图
10 Micartsy 旗舰店细部与光
11 从Micartsy 旗舰店空间的最里面望出去好像一个将要转弯的隧道
4 Micartsy旗舰店:在超市里塑造的广场公园
2018年秋天的一次见面,品牌的创始人Skelly Wang 讲述到Micartsy的理念:用手工缝制与钉珠来呈现绘画的艺术效果,展示艺术与服装的结合。手工缝制更能体现Timeless的感觉,不追随一时的潮流,不担心过时;每个单品通过手工缝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差别,这就是最珍贵的地方。品牌的名字则需要拆开来理解:M.I.C.artsy=Made in China+artsy。
第一感受Skelly是一个非常有趣可爱的业主,她的生命里一定充满了欢快和能量,否则不会讲出这样的话来。可是很快,难题就来了。业主最后在位于万象新天地的地下一层,选择了一块她认为最有趣的地块。这个三角形场地,不仅仅两头小中间大,还是全场唯一有着巨大高差的空间。60m2的不规则空间,不能封闭,要做出一种与服装结合的体验感,该如何结合与呈现这样一个包罗万象且充满感情的品牌呢?
设计的第一个策略是利用入口的这部分高差,做成城市广场般可供停留的阶梯式空间,进退凹凸的台阶关系让空间的外延部分很容易识别,台阶仿佛是从这个空间生长出来一样。
第二个策略,是把墙体看成折纸的游戏,用“折、撕、抠”三个动作划分出必要的功能空间,再通过一些色彩和框景的手法,让整个空间有一种灵动、自由的感觉,有点像在打造一个小尺度公园的游戏空间。空间内道具的构思,也尝试在另一个更微观的尺度和细节上呼应整体的设计,达到一种秩序。如果说策略一实现了广场式的停留感,策略二就是希望营造出像在广场上一样可以自由行走、穿梭的感觉。
2018年那时的一乘建筑,已经摸索了三年,基本的打法已经形成,有几位骨干,也有自己固定的施工合作方,各类资源汇聚、筛选几轮下来总有一些给力的朋友一起帮忙。这个项目的难,多数情况下是自己给自己布置的命题,譬如说要求设计师定点拍照,要求施工方做节点样板,把项目中最难的几个节点汇聚在一个1:10的模型上,用真实的材料就是要看看工艺的理解水平和差距,算是跟自己磕得蛮狠的一个项目。另一方面的难,是诚品生活的管理确实很严格,台湾派来的设计总监全程监督,很多东西不能改不能挪、墙体不能到顶等,现在看来都是好的经验。面对困难的经验越多,我们才能够越来越从容。我想起山本耀司的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12 Micartsy 旗舰店空间展示面
5 集屿生活馆:社区日常背景下的烟火气
集屿这个项目的出现,可以说意味着一个重大思考上的转折点。它不仅仅是先前我们在一叶宅中讲过的“小”的解读或者大小的分别是什么一类东西,而是更深入地引导我们从城市的维度,思考人、生活、场所、精神、日常的一系列话题。这也激发了我再去回味读过的类似《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影像背后——吕克达内电影手记》和《北野武的小酒馆》这几本书,找寻那些曾经触动过我的一些生活片段。
“建筑意味着把一个场地转变成具有特定性格与意义的场所。设计就是造就场所。换句话说,场所是有清晰特性的空间,人必须要能体验到环境是充满意义的。”这是诺伯尔•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到的。当Logo这种名字一样的东西弱化到极小的状态,甚至融入了整个空间之后,我们希望这个场所的识别感来自于一种氛围,就像诺伯尔•舒尔茨提到的“特定性格与意义的场所”,而不是巨大特写的金属铭牌。所以,它看上去的“不存在”被提纯后,空间的意图反倒变成了全部,潜移默化地“生根”在这里,不需要去呼喊“我在这里啊”。
在7万元的有限预算和紧迫的施工周期内,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去节约成本和统筹工期,在结构上用料要足够保证安全,在常规材料里找最接近设计效果的质感,这些反复的推敲离不开施工方的耐心和业主的支持。整个设计策略中,最核心的还是入口门头的设计。
我们将原来厚重的灯箱拆除,使空间的前场变得轻盈,具备遮风避雨的作用,也有一种屋檐下乘凉的体验。从光线的角度,这部分改造对内部空间很窄、很高的状况,有着非常积极的改善作用。
13 集屿生活馆设计爆炸图
14 集屿生活馆模型
15 集屿生活馆改造后
16 集屿生活馆邻里关系
17 峯茶户外绿植与都市景观融为一体
18 改造后的街道与峯茶立面
19 峯茶室内
20 峯茶立面语言创造了新的室内外关系
21 光线缓缓地穿透峯茶立面
22《夜鹰》Edward Hopper(来源于网络)
6 峯茶:景观式的想象
2017年的秋天,我们接触了峯茶这个项目。记得那个阶段,我在看高居翰写的书,其中一本叫《气势撼人》,讲的是17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可能受到了一定启发。结合这个项目的一些条件,我们希望在其中可以实现一个内外互望、偶遇的景观式空间,“内”作为店铺功能的支撑点,“外”作为城市的公共舞台兼备景观性和部分展览功能。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思索如何找到“轻和慢”的感觉。
我们希望在户外通过一组城市家具的设计,灵活地充当体验美食、举办画展、城市丛林的背景。装置由常见的方通构建而成,尺度的高地、大小不同则是为了让人感受到自己与空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叠加的线条形成一幅幅框景,我们希望把使用者理解为这道风景的主角,展示出使用者空间体验的画面感。
引发立面设计思考的关键,来自于爱德华•霍普的名作《夜鹰》,这幅城市现实主义风格的布面油彩描述了一个通宵用餐的场景,三位顾客各自陷入自己的沉思中,相互之间是紧邻的但却是遥远的,这当中对于人物的刻画是精准而传神的。因为产生了对于人的思考,我们于是希望这样一个店铺,把人的疏离感重新拉回到合适的尺度上,大玻璃这种洁净透亮的手法象征着技术的革命,反之我们希望立面碎片化,在进入这个“玄关立面”的过程中完成一次看与被看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