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有没有网红脸?
2020-03-20庞洁
庞洁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国风·卫风·硕人》
今译:
身材修美一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娇妻,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
手指纤纤如嫩荑,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美目顾盼摄人魂。
美人身材高又俏,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
黄河之水浩荡荡,哗哗奔流向北方。渔网撒开呼呼响,戏水鱼儿跃欢腾,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着盛装,随从男士貌堂堂!
《硕人》是赞美庄姜嫁入卫国的篇章。“硕人”指丰满高大的人、美人。當时以身材高大为美。此指卫庄公夫人庄姜。颀:修长貌。《毛诗序》曰:“《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历代学者多赞成毛序的说法。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历来备受推崇。
《硕人》通篇使用铺张手法,如第一章主要说她的出身——她的三亲六戚、父兄夫婿,皆是当时各诸侯国有权有势的头面人物,她是一位门第高华的贵夫人。由此可见,中国人的身份观念由来数千年了,中国古代社会可以说就是一个身份制社会。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简短的二十个字使用铺叙以及比喻的手法,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聚焦于美人的肖像,又如纤微精妙的工笔画细致刻画硕人之美妙绝伦。在中国诗歌作品当中,聚焦美人之手的词语也是数不胜数,如素手、玉手、柔荑、玉纤、纤纤、削葱等,而美人与手相关的动作也十分丰富,如欧阳修《浣溪沙·叶底青青杏子垂》中“断无消息道归期,托腮无语翠眉低”,描写美人托腮怅望;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描写美人梳妆粉饰;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描写美人弹琴奏乐。我们可以在这一系列诗词描写的动作当中,感知美人的举手投足,体味美人的心灵韵致,素手美人柔顺的性情之美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同时这些动作也承载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规范,比如言行含蓄得体、举止大方优雅等。
另外一个生动的特写就是“齿如瓠犀”,“瓠犀”是指葫芦籽,形容牙齿白而整齐。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说东家之子“齿如含贝”,“贝”指白色螺壳。李贺《将进酒》“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写道白齿歌伎的吟唱和细腰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写红唇里面是洁白而又美丽的牙齿,美妙的音乐传入与云相接的地方。李白《赠裴司马》“向君发皓齿,顾我莫相违”,微启皓齿向君笑,千万别错过我的美丽容颜。难怪现在的很多明星谈到自己为什么变美,都说是因为矫正了牙齿。古代的美女拥有纯天然的“唇红齿白”,高科技时代的美女似乎有更便捷的优势提升外貌和气质,这也是近十几年来整牙风潮盛行的原因之一吧。
形的描写、静态的描写当然也必不可少,它们是神之美、动态之美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那么其搔首弄姿也许会成为令人生厌的东施效颦。但更重要的毕竟还是富有生命力的神之美、动态之美。形美悦人目,神美动人心。在生活中,一位体态、五官都无可挑剔的丽人固然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但那似乎漫不经心的嫣然一笑、含情一瞥却更能使人久久难忘。假如是一位多情的年轻人,这一笑一盼甚至会进入他的梦乡,惹起他纯真无邪的爱的幻梦。在此诗中,“巧笑”、“美目”二句确是“一篇之警策”,“倩”、“盼”二字尤富表现力。古人释“倩”为“好口辅”,释“盼”为“动目也”。“口辅”指嘴角两边,“动目”指眼珠的流转。可以想象那楚楚动人的笑靥和顾盼生辉的秋波,是怎样的千娇百媚,令人销魂摄魄。几千年过去了,诗中所炫夸的高贵门第已成为既陈刍狗,“柔荑”、“凝脂”等比喻也不再动人,“活活”、“濊濊”等形容词更不复运用,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却仍然亮丽生动,光景常新,仍然能够激活人们美的联想和想象。所以,一个人的眼神才是最真实和深情的表达,要看穿对方的内心活动,一定要盯着他的眼睛。
此诗开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姚际恒云:“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孙联奎《诗品臆说》拈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并揭示出其之所以写得好的奥窍。在他看来,“手如柔荑”等的比拟譬况,诗人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却只是刻画出美人之“形”,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寥寥八字,却传达出美人之“神”。还可以补充说,“手如柔荑”等句是静态,“巧笑”二句则是动态。想来美人当前,诗人癫狂。如同李白见到杨贵妃作《清平调》,迸发出的才情如珠玉四溅,“云想衣裳花想容”等奇思妙想随手拈来,字字珠玑。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时,也一定是想起了庄姜的美貌吧。光阴流转,也掩不住美人惊世的光华。
古典文学中对“美人”的描写不胜枚举,后世堪称经典的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当数《红楼梦》了。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的这段外貌描写就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病态兮兮、美若天仙的大家闺秀形象,既写出了黛玉外貌的超凡脱俗,也写出了黛玉的多愁善感。这样的黛玉激起了宝玉的好感,一种“怜香惜玉”之情油然而生,也为后文两人的感情做了很好的铺垫。再看《红楼梦》第八回通过宝玉的视角对宝钗的外貌描写:“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样一段外貌描写,就把一位端庄娴雅、精于世故的宝钗刻画得淋漓尽致。黛玉和宝钗哪位更符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是仁者见仁了。
诗的第三、四章主要写婚礼的隆重和盛大,特别是第四章,七句之中竟连续六句用了叠字。那一片汪洋的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北流入海;那撒网入水的哗哗声,那鱼尾击水的唰唰声,以及河岸绵绵密密、茂茂盛盛的芦苇荻草,这些壮美鲜活的自然景象,都意在引出“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那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陪嫁队伍,那些男傧女侣,他们像庄姜本人一样,皆清一色地修长俊美。上述所有这一切,从华贵的身世到隆重的仪仗,从人事场面到自然景观,无不或明或暗、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衬托着庄姜的天生丽质。
而《诗经》所体现的“美人”观也是值得一提的,《诗经》描写人物形体用得最普遍的形容词是“硕”,“硕,大也”。我这种身形算不上小鸟依人的女子每次读到《硕人》,心里也会滋生出一种虚妄的“自鸣得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唐风·椒聊》中也赞美女子“硕大无朋”、“硕大且笃”,身材颀长高大,彰显了健壮美与灵秀美。植根于生活,充满阳刚之气,体态高大丰硕才为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原始的生命力和生殖力崇拜已经弱化,人们对于女性形体的审美眼光开始由实用性向纯审美欣赏转化。南骚中则盛行着另一种以清秀细腰为美的女性美观念,《战国策》与《荀子》中均记有“楚王好细腰”,屈原《大招》中描写女性体态美“小腰秀颈,若鲜卑只”。细颈小腰为美,可见战国时期楚地灵秀美、阴柔美的审美标准。
《硕人》的这位主人公庄姜不愧是《诗经》里的第一美女了,她不但有绝色的容貌,更让人见之而忘俗。今有女神,古有硕人。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即便放在当下的网红时代,也是绝代风华的美人坯子。其实纵览整部《诗经》,“美人”形象多姿多彩,有令古今君子寤寐思之、辗转反侧的窈窕淑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有艳若桃花的新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有令樵夫思慕,但不敢生起一丝亵渎的想法的汉水美丽的游女(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汉广》);亦有调皮可爱的“静女”,她与“我”相约于城隅,可她却调皮地躲起来,令我着急不安(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也有容貌美如木槿花般的姑娘,她体态轻盈如飞鸟,佩戴着珍贵泛光的玉佩,举止文雅,穿着得体且时尚,令同车的“我”心怦怦乱跳,不知所措又爱慕不已(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诗经·有女同车》);还有“我”历尽千辛万苦追寻的神秘伊人,她仿若在水一方,又似是在水中央,无法寻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还有一位身姿窈窕的月下美人,令人思念又烦忧(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月出》)。
记得一位给无数网红和专业模特拍过片的摄影师说:其实大众质疑网红脸比较low真的是一种偏见,毕竟这已经是高科技能达到的最好看的水平了,当然这也说明大众审美的提高。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也认同这种美,而是别无选择(医生只给你提供此款),即便這种趋同的“好看”也比他们之前要上镜好看很多(尤其在摄影、时尚圈),因为高科技只能解决“好看”的问题,并不能解决美得“高级”的问题。我观摩了该摄影师拍的大量样片,不得不赞:脸小真省版面。我想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诗经》美人超凡脱俗的原因,因为她们有一张不可被复制的脸。
就是这样一位长相极致美丽又有才学的女子,终究没有逃脱帝王家的命运。庄姜是春秋时齐国的公主,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出嫁成亲的场面热闹风光。可是婚后庄姜却未得一男半女,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庄姜的婚后生活过得并不如意。遭到冷落的庄姜,在卫庄公迎娶了新人以后更加不受待见,而庄姜也在孤灯长伴的深宫中,一个人度过了孤寂的一生。生活虽艰辛坎坷,但是庄姜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她将哀思寄于诗歌中,以诗歌为伴,沉浸在创作诗歌的生活里,不仅扭转了她后宫的凄凉生活,更是造就了她中国第一位女诗人的地位。宋人朱熹曾经考证,《诗经》收录的《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均出自庄姜之手。
历史上红颜薄命的故事大抵都相似吧,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曹公在《红楼梦》里的一曲《警幻仙姑赋》中也描绘了美得不可方物的世外仙子:“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警幻仙子是《红楼梦》中的爱神、美神,太虚幻境司主,相当于西方的维纳斯。她首次提出“意淫”的概念。警幻仙子的形象完全是虚构的,纵观整部红楼,警幻仙姑歌辞“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却成了最大的真相。然而,命运能被启示吗?
正如茨威格在给最终走向断头台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写的传记中写过的那个著名句子:“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