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记:记录传奇
2020-03-20宋明蔚
宋明蔚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提名
奇记,奇迹
作者
湘君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提名理由
户外江湖上的传奇故事人尽皆知,大多只是口口相传。如果没看过湘君所著的新书《奇记,奇迹》,你很难了解故事的全貌。这本书按照每篇文章的主题,分类成:家国、真我、命运、情感、生命、自然六大主题。本书作者湘君通过实地采访,现场捕捉真实的细节,呈现出大量的信息密度。在书中,她既是一名抽丝剥茧寻找真相的侦探,有时也化作一名感怀时事的写作者。她每一次写人,就是在写自己,在与内心深处的情结对话。
这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本记录户外圈传奇故事的图书。在主流媒体的新闻上,你只能知道户外故事的结局,但在《奇记,奇迹》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全部。
户外江湖上的传奇故事人尽皆知,大多只是口口相传。
如果没看过湘君所著的新书《奇记,奇迹》,你很难了解故事的全貌。励志、热血,最终得偿所愿。比如梅里山难。不仅仅聚焦在1991年山难本身,而是发生在梅里雪山的所有故事,纵横20余年,带有温度地还原山上发生的一切。她既是一名抽丝剥茧寻找真相的侦探,也是一名感怀时事的作者。
这其中不乏影响中国社会的主流新闻。比如南峰惨案。2013年夏天,发生在世界第九高峰、南迦帕尔巴特山脚下的惨案,震惊世界,是当时中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
在主流媒体的新闻上,你只能知道故事的结局,但在《奇记,奇迹》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全部。
书也按照每篇文章的主题,合并分类成:家国、真我、命运、情感、生命、自然六大主题。
很多读者在豆瓣上评论说《奇记,奇迹》的作者文笔好。“文笔荡气回肠,看得我热泪盈眶。”我相信这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读者的感觉。我想说的却是,《奇记,奇迹》绝不是靠文笔堆砌而成的。文笔只是表象,只是文本层面的塑造。这本书真正的价值是背后的采访。
太多新媒体或者自媒体写作者,素材来源只是网络上的只言片语。而大量的信息密度和真实细节,只有到现场才能捕捉观察到位。
只有当你面对面坐在他的眼前时,你才能端详对面“古铜色,皱纹丛生,长发垂肩,半幽半仙”的刘雨田。
只有当你倾听了20余名黄漂队员的讲述,才会在泛黄的日记中,把自己置身于4000公里的黃河之水,恍然穿越回30年前的时代洪流之中。
在采访过程中,我会用尽一切技巧,弱化采访开场、自然转场、提前背下三百多个问题的采访提纲。为的就是让采访对象感受不到这是一场采访,尽可能地让对方放下自己的戒备心,尽可能坦诚地跟你倾诉一切。
在我的经验中,采访最白热化的境界,莫过于时间快到了,对方依依不舍地对你倾诉一切。但是湘君的采访更甚,有时直接和采访对象睡在了一块儿——“罗静拉着我,直接去她房间,拍拍唯一一张床:别浪费钱,咱俩住一间,不就够了?……我有些出乎意料,人生第一次,和采访对象同床同眠了两晚。”睡都睡了,她还有什么不会告诉你的?
湘君采访也不总是顺利。面对着从30后到60后的黄漂队员,对方也会委婉地问道:“姑娘你太年轻了,能懂我们那个时代吗?”
采访确实需要很多技巧,但很多时候它最大的难点不是如何发问,而是我们不愿意主动去找到合适的人坐下来聊聊。当你一旦走进这些人的生活,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
刘雨田在《奇记,奇迹》的序言中也提到过湘君的采访:“另一次是湘君来访。我已远离红尘多年,这姑娘却带着上百个问题,白衣飘飘,千里寻来。不曾想,隔辈的我们,会一见如故,一直聊到凌晨4点。更没想到,天亮醒来,见她竟还在翻阅成堆的探险日记,埋头做着笔记……隔窗望着这个彻夜未眠的年轻身影,我落泪了。”
湘君每篇文章基本都是万字以上的长文,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却篇篇都是10万加。每次刚刚发布半个小时,我的朋友圈就会被刷屏。读者们的评论调性也都出奇地一致,大多是“这个故事我看过很多次,但从没有人这么写过”的句型。
比如写杨春风,有读者说:“分量最重,最能打动我的、迄今我见过的描述老杨最好的文章吧。值此老杨4周年忌日,湘君此文当是对老杨最深切的祭奠!12000多字,字字打动我心,不仅因文字的深刻,还有大量对老杨生前最熟悉的伙伴的采访,老杨日记手迹的披露。”
在美国,这类户外深度报道是一个颇有历史传统的主流报道门类,在国内却仍然是小众领域。在当下的非虚构写作热潮中,湘君的文章不太像严格意义上的特稿,而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的人物特写。不得不承认,湘君的特写赢得了读者的心。这是属于她自己的成功。她的成功建立在违反了新闻学院教授的绝对中立,而是成为爱的、介入的、拥抱的亲密伙伴。
有一次我和湘君探讨人物采访的边界,以及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湘君说:“我认为非虚构写作很容易得罪人。我也曾经很矛盾,后来觉得这种方式或许更适合做社会问题调查(如环保、黑工厂、有污点人物等),对大多数人或许太苛刻了一些,尤其是对方给予信任、时间甚至友情之后,很难太犀利去解剖。”
论犀利,我可以冷眼旁观、隔岸观火地查到一切我想要的细节和故事。湘君不会。她不同于男性记者的犀利,她看起来是主观的,但其实是读懂对方内心深处的,善于共情的。
我曾经给湘君推荐过一本书,雷晓宇的《海胆》。史航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曾有这么一段话,用在这里正合适:“她的采访,是很有一点母性的。所以,人家耍狠,她理解:人家出神,她等候:人家不忍,她欣慰:人家沉默,她陪着沉默。”
我和很多采访对象最后都成为了敌人,甚至还收到了几封律师函,但湘君却和很多采访对象最后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湘君能与每一位采访对象发生关联。她每一次写人,就是在写自己,在与内心深处的情结对话。
几个月前,湘君跟我说,不写了,以后不再写户外人物了。我觉得有些遗憾,但我又觉得有些欣慰。《奇记,奇迹》对于湘君来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只不过,我希望能够隔岸观火,但她希望自己就做一团火,温暖着这个世界。她说:“有的人的文字像刀,冷静剖开人与事。我可能更愿意像火吧,能围着取取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