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材料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乳畜业”的教学为例

2020-03-20梅雨彤

科学咨询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区位材料

梅雨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和地理教育发展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强调教育要从生活出发。地理学是将时代性、综合性和区域性作为学科特性,地理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作为目标之一,构建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教与学的模式有现实需要。

(二)地理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

合格的地理教师对一节课的准备,包括地理课标、教材的准备。地理知识不能平铺直叙的传授给学生,应以学习材料为载体进行传递和实施。同时,习得地理知识和解决地理问题间存在一道“提取信息和精炼语言”的专业化鸿沟,这也是诸多学生面对的地理难题。[1]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的兴趣,客观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地理学习材料广义上分为地理文字资料和地理图像资料。不同材料在地理教学中有不同的作用,是教师整合课标、教材的媒介,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有效助手。

学习材料对学生学习地理有很强的实用性,让学生从区域性认知和综合性思维两方面探索。区位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乳畜业是农业的代表性产业。本文以乳畜业为例,简要学习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课程标准分析

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是“说明”,条件是结合实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案例分析和信息提取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取乳畜业的区位因素,相关地理知识,掌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2]

(二)教学目标设计

区域认知:让学生能在地图上准确定位出乳畜业发达的地区,通过相关阐述匹配。对图文材料探究分析,正确认识、准确指出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综合思维:通过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系统、全面的形成对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认识。

地理实践力:调查我国乳畜业发展现状,对乳畜业区位条件进行迁移运用,提高学以致用和地理调查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区域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生命基础,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

(三)教学设计片段

[师]呈现材料一——牧草习性。

[生]阅读材料,提取、概括牧草生长的关键信息。

[师]呈现材料二——欧洲气候、地形类型图。

[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放牧和牧草种植。

气候;气候以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凉多雨雾有利于牧草生长。

[师]呈现材料三——报纸片段材料。

提问: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个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生:经济危机导致购买力下降,反映了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师]呈现材料四——西欧的人口密度图。

[生]西欧人口比较密集,有着广阔的市场。

[师]呈现材料三: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发展程度表格。

[生]早在2001年,西欧各国的城市化程度就很高。人们有饮用牛奶,食用乳制品的习惯。

[师]总结西欧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四)板书设计:

图1 “乳畜业”板书设计

(五)随堂练习

[师]呈现材料——新西兰的乳畜业:

请学生根据材料,探究该国乳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六)教学反思

案例材料选取环环相扣,在知识结构基础上设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便于思考探究的学习环境,得到了较好的评价和反馈。但对学生地理知识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在实施中,笔者发现个别学生基础薄弱。因此,接受的不够好。

三、反思与总结

学习材料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定位,要求地理教学必须立足真实材料。按照教师领悟的、加工后的顺序呈现,引导学生从学习者转向研究者,发展成地理知识的运用者。[3]

材料的选取务必真实,可研究、承载地理信息,运用应恰到好处,胜在质,而不求量。课程容量和时间的安排也尤为重要,留给学生思考和研究活动的时间。因此,基于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又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教师和学生有较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区位材料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材料
党史学习教育四种指定学习材料少数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蒙元京畿区位论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