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疆H县脱贫攻坚成效评价
2020-03-20刘俊艳秦善琪
刘俊艳,张 晔,秦善琪
(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0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近些年,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1]。2019年进入脱贫攻坚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成效是明显的,但在深度贫困地区仍然有一些困难。
H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一直以来,H县坚持发展理念引领产业扶贫,确定了“两业驱动、半工半农、南核北葡、鞋纺并进”的产业扶贫战略,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建立了乡镇扶贫车间等工业产业。H县通过政策宣传引导鼓励,实施“四托”(托老、托幼、托畜、托地)解放家庭劳动力,大力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致富。全面落实社会帮扶政策,深入推进“五个一”帮扶工作机制,形成社会最大帮扶合力。坚持“周一升国旗”常态化宣讲、“农民夜校”政策宣传、国语学习、新疆“四史”亮剑宣讲、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3]。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脱贫环境。
总体来看,H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全县共有9794户40022人减贫,20个贫困村退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高,为2019年全县脱贫奠定了基础。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贫困户的调查,评价了H县脱贫攻坚的成效,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1 脱贫攻坚成效评价研究设计
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组织、政府单位关注扶贫,在对扶贫成效进行评价时各有各的方法和评价指标。本研究根据政府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结合该县调查现状,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向政府相关部门和新疆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教授进行了意见征询,并对每位专家的指标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形成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脱贫攻坚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建后,需要对每一层级中各个指标相对于上一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分析比较,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构建原则是采用1~9比例标度法,分别对每一层次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定性描述,并运用准确的数字进行量化。以A表示目标,ui、uj(i,j=1,2,…,n)表示因素。uij表示ui对u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并由uij组成A-U判断矩阵P。
表1 脱贫攻坚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1.2.2 计算重要性排序 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方程如下:
Pw=λmaxW
所求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重分配。
1.2.3 一致性检验 通过以上得到的权重分配是否合理,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公式为:
其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公式为: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1~9阶的判断矩阵的RI值参见表2。
表2 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表
当判断矩阵P的CR<0.1或λmax=n,CI=0时,认为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调整P中的元素以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1.2.4 计算结果 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后,利用权重和各指标评分计算综合评分。
1.3 确定权重
根据各专家打分情况,列出判断矩阵并计算。A~B层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A~B层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计算结果显示,17个评价指标经一致性检验后CR均小于0.1,表明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通过一致性检验,各判断矩阵特征向量、最大特征值λmax、CI、CR如表4所示。
2 模型验证
2.1 数据来源
在本研究中,主要以问卷调查来获取调查数据,数据来源于对H县贫困村的实地调研与抽样调查。此次调查,以H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对贫困户的调查情况为依据,在该县7个乡镇中共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123份,通过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查错和校验,排除有严重逻辑错误和漏答错答的问卷,剩余有效问卷120份。
表4 各矩阵特征向量一览表
2.2 样本特征
通过对H县贫困村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在走访调查的120户贫困户中,老人对扶贫政策不清楚或不清楚家里情况,没能参与调查,所以老人比例可能会更高。新增收入中务工、上班等工资性收入比例占60%,种植、养殖、经商等经营性净收入占31.7%,该地区农户收入比较集中及单一,主要依靠种植农产品和打工获得。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样本情况统计表
2.3 指标体系评分
根据调查问卷制定评分标准,对17个指标进行评分,每个指标的满分为4分,评分标准见表6。
表6 评分标准
2.3.1 “两不愁三保障”完成度 所有被调查贫困户吃穿不愁且饮水安全;该指标评价整体完成,评分为4分。没有因贫辍学的学生且100%享受“三免一补”政策;该指标评价整体完成,评分为4分。120户贫困户至少有1处住房且为安全住房,其中1户为易地搬迁户且搬迁后的生活有保障,但55%的贫困户不清楚房屋有没有做过安全鉴定,该指标评价基本完成,评分为3分。120户新农合的参保率为100%,35户慢性病患者中有33户表示享受慢性病救助政策(得到救助),9户患大病病人都去医院接收过治疗;现在看病和以前相比,82.5%的贫困户表示减轻负担“非常明显”,16.7%的贫困户表示“比较明显”,0.8%的贫困户表示“不明显”,该指标评价基本完成,评分3分。
2.3.2 政策落实状况 在调查中有113贫困户(94.2%)发展了产业,其中110户(97.3%)贫困户发展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产业的方式比较单一;110户中只有36.4%的贫困户在企业、合作社、大户的带领下发展了产业,40户中有24户加入了合作社,只有11户参与了生产经营活动;该指标评价为比较好,评分2分。120户中参加就业培训的占61.7%,有70%的家庭获得了稳定的就业机会;80.7%的贫困户认为对家里增收有帮助,19.3%的贫困户认为对家里增收没有帮助;该指标评价为好,评分3分。被调查的贫困户中只有一户为易地搬迁户;易地搬迁点的基础设施齐全;搬迁后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工和种地,但土地还在原居住村;该指标评价为好,评分3分。120户贫困户中低保户占68.3%。家中有60岁以上老人的有35户,有5户没有领取养老金;家庭中有残疾人并获得残疾证的有14户,其中有一、二级残疾证并得到补贴的有6户;由于统一打卡的方式,大部分的家庭对享受的补贴不是很清楚;该指标评价为好,评分3分。98.3%的家庭知道扶贫小额信贷,26.3%的贫困户借过扶贫小额贷款,31户中有25.8%的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使用不规范;该指标评价为比较好,评分2分。
2.3.3 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走访发现,虽然各村道路通畅,但硬化路主要集中在村社主干道,对贫困户的入户路还没有完全实现硬化;该指标评价为完善,评分3分。9个村基本实现通动力电,贫困户生活用电全覆盖且有保障;9个村基本覆盖宽带和通讯讯号,调查的120户家庭至少有1部手机;该指标评价为完善,评分3分。9个村整体的卫生环境良好,每条道路上都设置了垃圾箱;但是大部分贫困户不注重个人卫生,大部分的家庭冰箱也不注重厨房卫生;该指标评价为比较完善,评分2分。9个村只有村委和便民服务中心有文体设施,村民生活单调,除了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没有农闲娱乐活动;该指标评价为比较完善,评分2分。
2.3.4 帮扶满意度 被调查贫困户对驻村工作队工作的认可度为100%;该指标评价为非常满意,评分为4分。99.2%的贫困户认为村两委在工作作风上有明显的改进,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村两委班子的国语水平普遍低;该指标评价为满意,评分为3分。所有贫困户均有帮扶责任人,75.8%的人认为对家里有明显的帮助,23.3%的人认为对家里有帮助,还有0.9%的人认为帮助不大;帮扶责任人主要是给予物质帮扶,对生产方面的帮助不大;该指标评价为比较满意,评分为2分。
结合问卷中数据给出了各项指标的评分,其中准则层的得分是由指标层加权得出的。得分情况具体如表7。
2.4 结果与分析
从最后计算出的结果来看,“两不愁三保障”完成度3.7309分,政策落实状况2.6327分,基础设施建设2.8278分,帮扶满意度3.5696分,综合得分3.1902分。H县在脱贫攻坚中的成效评价为良好,其中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效果很好,贫困户对帮扶的满意度也较高,政策落实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加强。
2.4.1 政策落实状况方面 (1)产业扶贫成效还需进一步提升。发展产业对提高贫困户收入、使贫困户稳定增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财政扶贫资金到户项目多用于畜禽等生产资料发放,项目单一、不精准,增收效果不是很明显。缺少农村致富产业发展和合作社带头人,农户满足于自身发展,参与合作社意识不强。数据显示,在企业、合作社、大户的带领下发展产业的占33.3%,加入合作社的仅占20.8%,且参与合作社经营活动的只有44%。
(2)扶贫小额信贷使用不规范及到期偿还能力弱。调查中发现,98.3%的家庭知道扶贫小额信贷,其中有26.3%的贫困户借过扶贫小额贷款,31户中有25.8%存在将扶贫小额信贷中的部分资金用于结婚、建房、理财、看病、购置家庭用品等现象。借款金额从20000~50000元不等,其中借款50000元的占58.1%;2019和2020年到期还款的占一半以上,而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只有3户,存在一定的还贷风险。
表7 脱贫攻坚成效评价得分情况
2.4.2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人居环境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很多村实现了道路户户通,但还有一些只实现了村级道路硬化,到户的路仍然是土路。其次,虽然实施了改厕工程,因为农户的习惯使新修马桶成为摆设,但旱厕不卫生,影响了人居环境。同时,农户还存在一些生活陋习,不太注重个人卫生,没有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对健康卫生知识的了解稍微欠缺,不太注重厨房卫生。
(2)公共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调查发现,3个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初中毕业后只在乡卫生院学习半年就上岗了,村卫生室人员素质不高。一部分的贫困户对家庭签约医生的情况了解较少,有个别农户签约医生记录上仅有一次,家庭签约入户服务率不高。还存在家庭小药箱有过期药品未清理的现象。另外,多数村组文体设施数量少、样式单一,村级文体活动举办的次数不多。
3 对策建议
3.1 巩固产业发展成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虽然产业发展的问题是脱贫攻坚中需要长期逐步解决的问题,但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4]。(1)完善支持政策,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5]。(2)积极引进、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吸引回流本土人才,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做好小农户与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衔接工作[6]。(3)制定贫困户能力提升方案,充分调动贫困户加入产业扶贫项目,完善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7]。
3.2 加大贷款使用监管,妥善应对还贷风险
首先,把好贷前管理关,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或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8]。其次,把好贷后管理关,加大贷后逐户检查力度,对扶贫小额信贷没有用于产业发展的立即整改或予以收回。第三,对符合申请扶贫小额信贷条件、确因非主观因素不能偿还到期贷款的贫困户,经办银行可为其办理贷款展期;对贫困户确无偿还贷款能力、到期未能还款且不符合续贷或展期条件、追索90 d以上仍未偿还的扶贫小额信贷,应启动风险补偿机制[9]。
3.3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首先,加快推进入户道路建设,解决村内道路等问题,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氛围创造条件[10]。第二,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户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提升农户健康意识,提高对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视,培养其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使其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11]。第三,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12]。
3.4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医疗文体水平
首先,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医疗资源和人力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13]。第二,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签约团队建设,优化医疗团队结构,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体系[14]。第三,村委会、乡镇政府要抓住当前国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项目建设的机遇,加大农村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投资力度,争取社会资金改善农村文体活动设施落后的状况[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