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基于互联网+课外实践活动的表现性评价

2020-03-20张永芳

中学生物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表现性课外量表

张永芳 宁 蕾

(1.山东省烟台第十四中学 山东烟台 264000)

(2.山东省烟台港城中学 山东烟台 264000)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重实践,要关注学生的实践经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要具有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科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实和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培养指向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一系列与生物学科有关的实践活动。观察、调查、实验、制作等都可以作为课外实践的内容。课外实践活动的科学实施离不开有效评价。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真实了解学生素养状态,便于师生及时调整课堂内外教与学的策略,对学生未来素养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完成活动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课外实践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实践过程,也关注实践结果。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也关注学习的结果。这种评价方式特点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评价需求有很高的契合度。

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实施中最不便利的是师生不便面对面及时沟通交流,实践活动的指导、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的展示及分享交流不易进行,增加了表现性评价实施的难度。另外,表现性评价结果的反馈比较繁琐,需要教师倾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表现性评价的普及,从而也阻碍了课外实践活动的广泛、有效开展。互联网具有大数据统计、即时互动、资源共享等优势,将其应用于课外实践活动的表现性评价,可以拓宽学生实践活动中沟通、展示的平台,扩大评价主体范围,缩短评价的反馈时间,使评价结果更加高效和精准,从而利于课外实践活动的普及实施,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下面以鲁科版生物教材初一下册“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这部分的课外实践活动为例,浅谈如何基于互联网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表现性评价。

1 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

《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要求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建议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无法在课堂中完成,正适合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完成。学生在栽培过程中,能真实体验和观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以及开花和结果的全过程,体验生命的变化,感受生命的不易及绽放的精彩。据此,确立表现性评价目标是:

(1)通过种植过程当中的观察、记录,归纳种子萌发的前提条件和历程、芽的发育以及开花和结果的历程;

(2)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能主动质疑,并通过查阅资料、实验等方式解决疑惑,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培养归纳、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方式及科学的思维品质。

(4)通过栽培植物过程感受生命的不易,提升珍爱生命的责任意识及环境意识。

2 设置表现性评价任务内容

表现性任务是表现性评价的载体,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只有在问题情境或一定文化背景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或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因而,设置真实有效的表现性任务是施行表现性评价的前提,也直接关系到表现性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初一学生接受生物学习的时间比较短,需要逐步培养他们科学地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对其进行适当活动指导很有必要,此时宜使用结构性任务工作单(表1)。

表1 “栽培植物”课外实践活动表现性任务工作单

通过结构性性工作单的指引,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科学性,避免了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经过教师的阶段性实践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及科学思维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之后,可以将任务单改为开放性任务单。另外,课外实践活动最大的难题就是学生过程性实践成果的展示,评价者看不到实践活动过程性就谈不上真实的过程性评价,因而表现性评价就难以全面展开。笔者在实践中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让学生将成果作品(PPT、视频、图文等)通过腾讯老师助手、微信每日交作业等平台直接提交,或者学生将作品生成二维码提交,这样师生随时可以观看成果作品展示,然后进行相互评价。

3 编制表现性评价量表

表现性目标和任务明晰以后,需要制定与其相对应的评价规则,并选用恰当的评价工具进行评价。评价量表是进行表现性评价常用的工具,主要由评价指标、评价规则、评价等级、评价主体等组成。其中,评价规则是评价量表的核心内容,是用来衡量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及其成果的标准,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制定规则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实践活动中外显的行为表现和实践成果,又要关注内隐的思维活动和思想意识。学生将自己的表现与评价标准的优秀等级相比较,可以明晰目标,反馈问题,调整今后的努力方向。课外实践活动重在实践,期望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实践创新、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时,一级评价指标可以考虑从科学实践和科学思想两个维度出发,二级指标可以从实践准备、实践过程、实践成果、探究意识、科学思维、责任意识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表2)。

表2 “栽培植物”课外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量表

学生完成课外实践成果作品以后,可以先对照表现性评价量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通过腾讯老师助手等平台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因为评价涉及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因此评价的过程及结果统计会比较繁琐。笔者在实践中借助问卷网的功能,将评价量表中的主要内容以调查问卷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将评价链接或二维码附于学生成果作品后。这样,评价者在观看完成果作品之后,直接进入链接进行评价。因为作品展示(图1)和作品评价(图2)在班级群的学习平台进行,群内成员都可以参与到评价中来,进一步促进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过程化以及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而且评价结果通过互联网平台在线即刻生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施课外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的难度,增加了课外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可行性。

4 表现性评价的反馈应用

表现性评价量表与问卷网结合后,评价结果即刻呈现。但这并不是评价的终结,如何应用评价反馈结果,是关系评价有效性的关键点。有效的评价能促进教学的一致性。学生可以通过评价规则和评价结果清晰地认识自我现状,不断更新自我,实现自我的觉悟和素养的提升。教师则可以借助于评价结果分析,了解学生素养发展状态,明确指导方向,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利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同时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栽培植物”课外实践活动后,通过问卷网生成的数据反馈得到发现:通过表现性任务单的指引,学生的实践活动准备普遍比较充分,成果作品内容比较丰富,知识性目标完成较好。但是,通过评价指标数据图,也显现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薄弱之处(图3)。

在线生成的数据图表快速、直观指向薄弱点:在实践过程中主动质疑并猜测;对未达成预期的现象进行反思;实践中遇到问题能敏捷、灵活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向他人宣传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等等。这些集中体现为主动质疑的科学探究意识薄弱,及时反思、灵活应变的科学思维能力待提升;生命和环境意识需加强等。这就是教师在今后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指导中的核心关注点,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的生长点。

5 结语

课外实践活动的表现性评价的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科学有效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工作单和评价量表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到正向指引作用,逐步将学生引入好奇、质疑、探索的科学探究之路,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及敏捷、灵活、创新等科学思维品质,提升生命和环境等责任意识,从多维度综合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互联网+”的融合,拓展了表现性任务展示和评价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评价的过程性、真实性、有效性,使评价更具有个性化和精准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外实践活动及表现性评价的普及、实施。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课外量表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