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训练计划结构研究的拓展与应用

2020-03-20郑晓鸿张英平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0年1期
关键词:竞技年度阶段

郑晓鸿, 徐 刚, 张英平

(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语清晰地说明计划对于行为的重要性。运动训练计划是人们对未来训练活动的理论设计,是训练活动的基本文件。在组织训练活动之前,制订一份从实际出发、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运筹有度的训练计划,是训练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几十年来,中国学者高度重视运动训练计划的研究和应用,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富有理论高度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不同层面运动训练计划的结构问题简要介绍有关研究成果。

1 运动训练计划结构理论设计

1.1 运动训练过程的完整认知

运动训练过程是指运动训练活动的步骤和程序。对运动训练活动进行预先的理论设计,即为运动训练计划。准确认知运动训练过程,是科学地制订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前提。

20世纪80年代,运动训练过程理论成为中国运动训练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并且取得了具有理论意义的研究成果。田麦久[1]认为,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训练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表现,科学地描绘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从训练的起始状态成功地转移为训练的目标状态,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不论其包含的时间跨度多大,都应包括起始状态的诊断、目标状态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活动的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及训练目标的实现6个基本环节及相应的反馈调控系统。多年训练过程是这样,年度训练过程也是这样,阶段、周、课乃至一个练习的训练过程也都是这样(图1)。这一模型形象地显示出运动训练过程的完整结构,展现了运动训练活动的中心环节。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训练关系建立之后,就应按照这一结构模式有序地实施训练活动,而一切管理、情报、医务、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工作都须围绕这一基本结构组织实施。

图1 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构成[1]

为了实现运动训练目标,需对运动训练过程施以有效的控制。田麦久[2]将训练过程控制定义为: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手段,按既定的方向、目的及预先确定的工作方式,对运动训练活动进行把握和调节的行为。徐本力[3]认为,有效的训练控制应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以最优化训练控制为目标,以立体化训练控制为基础,以信息化训练控制为条件,以模型化训练控制为基本方法,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控制,实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

上述成果对我们进行运动训练计划理论研究,以及教练员科学地制订和执行运动训练计划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1.2 运动训练计划基本内容的系统归纳

运动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活动的预先设计,是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基本条件。参训者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都是通过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得以实现。1986年,田麦久对运动训练计划的要点作了系统归纳,列举完整的运动训练计划应包含10项内容,进一步将其归类于准备性部分、指导性部分、实施性部分与检查性部分4个板块[4],并对每项内容的制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88年,田麦久解析了中国队备战洛杉矶奥运会13个项目的训练计划,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训练计划要特别注意增加“系列参赛计划”“确定恢复措施”和“检查评定”3项内容,进而对不同时间跨度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提出规范性的要求[5]。这一系统的归纳应用于各层次教练员的训练工作实践(表1),明显促进了教练员工作计划性与实效性的提高。

表1 运动训练计划内容的系列组合

2 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与区间链接

2.1 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

为了达到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运动员必须进行系统、科学的多年训练。依据多年训练时间跨度不同,田麦久将运动员从开始参加系统训练,达到个人竞技高峰,直至停止竞技训练活动的完整训练过程称为全程性多年训练,将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2年以上的训练阶段称为区间性多年训练[4],继而开展了系列的综合研究。

借鉴苏联、美国、德国等竞技体育发达国家优秀运动员成功的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对45名中国优秀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进行详尽调查,在充分考虑不同项目竞技特点的基础上,田麦久系统地提出以最佳竞技阶段为核心、统领运动训练全过程的四阶段组织模式。即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及高水平保持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对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安排有不同的要求。

运动员从开始参加运动训练活动到退出竞技舞台的全过程,应包括上述互相连接的4个阶段。其中,最佳竞技阶段是多年训练过程的核心,一切训练安排和组织都应围绕使运动员在最佳竞技年龄区间获得和表现出其主观条件所可能达到的最高竞技能力,并尽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基础训练阶段与专项提高阶段是最佳竞技阶段的准备和先导,高水平竞技保持阶段则是最佳竞技阶段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水平上的保持和延续[5]。与国际同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相比,上述阶段划分更加清晰地展示了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理想结构,依此作出的多年训练规划更利于系统培养高水平竞技选手(表2)。

表2 全程性多年训练的有序规划[1]

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是依专项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知识能力的综合,而专项竞技能力都是在一般运动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不同训练阶段提出不同的训练任务。人体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最适宜发展协调能力和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巧。因此,在基础训练阶段把技能培养放在首位。而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则考虑技能、技战能主导类和体能主导类各项群的不同特点,按不同序列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把决定本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第一要素作为训练的第一重点。在高水平竞技保持阶段,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针对这一阶段运动员的心理活动特点,努力培养和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2.2 多年训练不同阶段区间链接

全程性多年训练4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训练重点内容及负荷特点各有不同,各阶段能否流畅、不间断地连接起来,事关多年训练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徐刚[6]对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区间链接机制进行了研究,将训练过程链接区分为链接一区、链接二区和链接三区。3个链接区把4个区间性多年训练过程紧密地连结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形成一个两两交叉重叠的嵌套链接模式。相邻的2个区间性多年训练过程在训练特点上具有明显差异,转换过程中又体现出柔性的渐变特征。由于各区间性多年训练阶段的竞技需要不同,持续的时间和组织特点各异,决定了相邻训练阶段间的系统发展关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2个训练阶段之间重叠的方式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由此,4个区间性多年训练过程通过3个链接区紧密地连结成为一个相对均衡而又错落有致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两两交叉重叠的嵌套链接模式(图2)。

图2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嵌套链接模式[6]

在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保证训练系统性的关键在于全面规划各个阶段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并组织好3个链接区的训练,实现各训练阶段高效转换。因此,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全程规划时,应根据项目的竞技特征和运动员的发展特点,重视各训练阶段的紧密联系,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快速发展。

3 年度训练大周期安排的理论探索

3.1 年度训练大周期安排的项群特点

不同项群的竞技特点具有明显差别,各项群年度比赛次数也不相同,因此年度训练大周期的安排呈现鲜明的项群特点。郑晓鸿[7]的研究对此作了明确解析(表3)。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训练周期仍然多采用单周期及双周期模式,多周期模式也存在于各项群年度分期训练中。许多优秀运动员年度训练采用三周期甚至四周期形式,特别是游泳项目。

表3 各项群年度周期划分特征[7]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技能状态决定其竞技状态,体能在每次比赛中的消耗不是很大,恢复起来相对较快,通过专项比赛与训练通常可使体能状态得以保持。相对而言,运动员的技能状态较易保持,不易消退。因此,本项群年度周期模式存在着向多周期发展的可能性。在一个年度周期中,第1个大周期准备期可适当加长,以利于运动员编练和创新技术套路,其他大周期可采用微缩大周期的形式,增加年度大周期数量,从而增加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竞技状态的保持与发展,与运动员的心理负荷及技能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有极大关系。运动员应多考虑在心理负荷与技能发展规律的主导下,划分与安排年度训练周期。通常,适当增加比赛次数,缩短周期时间,增加年度周期数量,不但有利于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而且对训练也是一种良性刺激。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与其他项群有着显著不同,主要体现在竞赛期的结构上。由于职业联赛竞赛日程的限制,年度单周期是该项群的主要训练模式。在奥运会或世锦赛年份通常在年度单周期模式上补充一个中周期,采用集训的方式准备国际比赛。竞赛期远长于准备期,竞赛期内比赛次数多、密度大、间隔时间短,是该项群的一大特征。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由于比赛频繁,职业运动员年度周期已不具备传统大周期的形式,而是采用中小周期的模式。年度比赛过于频繁,且比赛间隔时间短,不利于运动员恢复。因此,在年度周期中,大周期数量可以增多,持续时间适当缩短,宜多采用微缩大周期的形式,构成全年度多周期模式。

3.2 2种训练大周期及其组合安排

教练员在制订年度训练计划时,将全年训练划分为若干个大训练周期,每个训练大周期都围绕1~2次或一组重大比赛构成[8]。多年来,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多采用双周期或多周期的年度训练安排。

为了成功地参加重大比赛,通常运动员须在一个大周期训练中有计划地发展各种竞技能力,重点发展在未来比赛中起决定作用的竞技能力。包括发展某一重要的运动素质,改进不完善的运动技术,抑或学习、掌握新的技术动作或成套动作,继而将所发展的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地表现于专项竞技中。这些能力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研究表明,一个经典的训练大周期不应短于4个月。

在现代竞技运动竞赛体制中,比赛次数明显增加,2次大赛的间隔时间随之缩短。有时,客观上要求科学地安排8~12周的训练大周期。在一个8~12周大周期中,能真正用于发展和提高运动员基本竞技能力的时间不超过4~6周,因而很难有效改进运动员的完整动作技术或发展新的整体战术配合。其训练效益主要表现为: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局部有限改善;加强一般竞技能力向专项竞技能力转化与集中;改进局部技术动作与战术配合;促进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调整与恢复;对运动员心理状况进行调节,使其从上次大赛带来的心理疲劳状态恢复过来,为面临的比赛做好心理准备。

这样,运动训练和参赛实践中逐渐形成了2种有明显区别的训练大周期。一种是时间比较充裕,分阶段地安排相关训练内容,有序稳定地完成多项训练任务,称为“常规大周期”。另一种是为某次或某组比赛而专门组织的时间较短的训练大周期,称之为“参赛大周期”。

依据参赛任务和时间跨度的不同,参赛大周期又可分为微缩型和板块型2种类型。微缩型参赛大周期包含构成一个训练大周期的基本要素,但各阶段训练不够充分。在时间不足但又有相应条件时,通过一个参赛大周期的训练,运动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做好参赛准备,在重要比赛中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但却很难使运动员的体能获得明显提高,或技术获得实质性改进。板块型参赛大周期则根据参赛需要,集中发展急需提高的竞技子能力。如跳高运动员调整起跳点与横杆之间的距离,跳水运动员调整入水前打开身体的时机,举重运动员加强提铃上拉的力量,排球运动员改进后排进攻的配合等。

常规大周期与参赛大周期是2种不同的训练大周期。前者需不短于14周,要求运动员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表现为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后者通常安排于2~3个月的重大比赛备战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运动员集中精力于恢复或提高特定的竞技子能力,但难以使其体能得到明显提高或技术取得实质改进(表4)。

表4 2种训练大周期结构与特点比较[8]

只采用常规大周期训练,常常与比赛现实产生尖锐的矛盾;而若只安排参赛大周期,又难以保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系统地得到提高。我国许多项目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实践表明,在年度训练计划中,将2种训练大周期有机组合,可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具体安排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一般情况下,年度训练起始应先安排一个常规大周期,为全年训练和比赛打下雄厚的基础。

第二,全年训练大周期安排的组合方式有以下3种类型:第1种,一个常规大周期加2~3个参赛大周期;第2种,2个常规大周期加一个参赛大周期;第3种,传统的1个或2个常规大周期。

第三,少年选手的训练安排应以常规大周期为主。参赛任务繁多的优秀选手,参赛大周期的频次可相应增加。

4 结束语

我国运动训练学者就不同时间跨度训练计划的结构问题进行了多项开拓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运动训练过程的完整认知,运动训练计划基本内容的系统归纳,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及区间链接,年度训练大周期安排的项群特点及2种训练大周期组合安排等。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运动训练计划理论的内涵,推动了运动训练计划的科学认识,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各个层面运动训练活动科学化程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竞技年度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电竞种植记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年度仿古大戏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